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犹太人忆上海/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犹太人忆上海/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主要内容为犹太人写的“三亲”史料,记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难民辗转上海后的艰辛生活,面对战争、饥饿、疾病,他们顽强地活了下来,也歌颂了中国人民给予他们的友好援助。收录了《往事温忆》《沪上救难亲历记》《上海避难地》《一个俄国犹太人在上海》等文章。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过2万的犹太人为躲避希特勒的屠杀,历尽千辛万苦从欧洲辗转来到上海避难,这些登上“诺亚方舟”的犹太难民在上海开启了一段令他们终生难忘的新生活……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犹太人忆上海/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收录了诸多经历了那段难忘岁月的犹太人所写的回忆文章,生动地讲述了他们在上海的生活与经历。

目录

往事漫忆 劳伦斯·嘉道理

沪上救难亲历记 劳拉·马戈利斯

上海避难地 乔治·赖尼希

一个俄国犹太人在上海 亚伯拉罕·弗拉德金

与日本当局抗争记 朱迪丝·本-埃莉莎

亡命上海杂忆 伊斯雷尔·基彭

特别使命 齐拉赫·瓦尔哈夫蒂格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面面观 威廉·肖特曼

上海谋生记 史蒂夫·霍赫斯塔德

战时上海纪事(1945年) 瑞娜·克拉斯诺

闯荡上海纪实 弗兰克·塞莱格

难忘的岁月 莉莉·芬克尔斯坦

试读章节

自2000多年前罗马人捣毁我们的圣殿开始,犹太人便流散到四方:有些人到北方去了;另一些人往西去了希腊的萨洛尼卡、摩洛哥和西班牙;还有一些人则向东方迁移,形成了一个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巴格达为中心的庞大的犹太人社区。

这个社区在那儿繁衍了开来。到近代,他的子孙们又跋山涉水去了印度、中国、欧洲和美洲。

巴格达犹太人中显赫的家族有:沙逊家族、嘉道理家族,索姆奇家族,索福家族和葛培家族等。有姻亲关系的沙逊家族和嘉道理家族,曾是经商的牧人。在那个时候,做生意用的货币是羊毛束,通常由牧民们经营,因此在业主们眼中,牧人们就像银行家。

我父亲埃利沙·西拉斯·嘉道理(艾利爵士),是家中7个孩子中的1个。1880年5月20日他经孟买到达香港,进入E.D.沙逊公司的一家商行当书记员,一开始月工资只有37卢比。他的哥哥摩西比他先来,也在沙逊公司中任职;1883年,他的弟弟艾利斯(即后来的艾利斯爵士)也来港与他一起共事。

后来,我父亲被派往中国北方。在那儿,他时常要到开放的5个口岸——上海、威海卫、天津、芜湖和宁波待一段时间。他给我们讲述的有关他早年生活的故事有许许多多,但只有其中一件他在宁波时发生的小事对我们家族的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缺少一位经理,我父亲便留在宁波暂时掌管沙逊公司宁波办事处。这时城市里爆发了一场瘟疫,我父亲没有征得上级经理的同意便从仓库中提取了一桶消毒剂。为此,他受到了严厉的责备。他感到这很不公正,提出了抗议,以致事态扩大到他被送回上海向公司本部解释此事。后来要他不必再做解释,只能服从。他又提出了抗议,结果被开除了,只得返回香港。哥哥摩西给了他500港元,并告诉他这是他能得到的一切。然而这一事件却为我们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一桶消毒剂带来了嘉道理家族的盾形纹章。

此后我父亲做起了经纪人生意。他以天生的聪颖勤奋地工作着,很受人欢迎,在积聚财产方面运气不错。

1890年末,这位被他的朋友们称为“凯利”的年轻人访问了英国,在那里结识了F.摩卡塔先生,一位著名的塞法迪犹太慈善家。在这位先生的家中,我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母亲劳拉·摩卡塔。1897年,他们结了婚,婚后一周他带着妻子回到了香港。

摩卡塔家族祖籍西班牙,在西班牙设立宗教裁判所时离开那里到了荷兰,后来又去了英国。在英国,他们与哥德斯密茨家族合作于1684年创建了摩卡塔-哥德斯密茨有限公司。自1696年后。这个公司一直是英格兰银行的银币经纪人。

初到香港,我母亲觉得生活有点困难,因为与她已习惯了的伦敦氛围很不一样。但有一位葛培夫人对她很友善,她是位非常迷人而有特色的女士,为使我母亲熟悉变化莫测的东方生活做了很多工作。

1899年我在香港出生,我弟弟霍瑞斯1902年生于伦敦。

此后的10年里,我父亲与他的合伙人乔治·波特先生和沙逊·本杰明先生成功地创办了本杰明、凯利与波特商行,成为香港第一家经纪行。(P2-4)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9: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