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芬、许鼓、董放编著的《经典国学/睡前胎教故事》精选胎教国学故事,故事类型多样,涵盖了神话、民间民俗传说,儿童机智、品德和求学故事,教子家训、中华传统美德、成人智慧、中国哲理、寓言、文学名著、诗词、儿童启蒙读物等。在这些故事中,神话、民间民俗传说等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诗词名著体现了中华文字的独特美感和积淀数千年的情感;在这些故事中,机智故事让人会心一笑,美德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哲理故事让人豁然开朗,寓言故事给人以各种启示。孕妈妈将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经典适宜的古文吟咏给腹中的胎儿,流畅的行文、磅礴的气势、华丽的辞藻……每一样都在陶冶着“年幼无知”的小生命。
邵玉芬、许鼓、董放编著的《经典国学(睡前胎教故事)》是一本适合工作繁忙的准爸妈的胎教故事书,每天只需要10分钟,就能讲一个最适合宝宝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以及智商、情商、动商等情感发育的故事。配合简单的英语胎教和音乐胎教,既针对胎宝宝在不同月份的不同感官发育,又能拉近准爸妈和胎宝宝之间的距离,一举多得,让准爸妈不用再费心费力,一本书满足胎教的各方面需求,孕期更轻松。
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经典著作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其思想智慧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结晶。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本书收录了经典的诗词、成语典故、传说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文化知识共116篇。有的讲述典故渊源,有的阐释人生哲理,有的表现传统美德,大都脍炙人口、意蕴深远。从胎宝宝起就让他感受这些经典,并伴随他(她)的成长。
孝敬◆黄香温席
东汉时期,有个小孩叫黄香。
黄香非常孝敬父母亲。母亲生病的时候,小黄香一直守护在病床前,不离左右。可是,在他9岁时,母亲去世了。失去了母亲的黄香非常悲伤,他对父亲也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这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冷。黄香晚上读书时,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儿就冰凉冰凉的了。他睡觉的时候,感觉被窝里简直像个冰窟窿,冻得浑身直打颤。好不容易,黄香快要睡着了,突然想到:我的床这么冷,父亲的床不也一样吗?
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悄悄打开房门朝外面一看,看到了父亲忙碌的身影。
他心想:都这么晚了,父亲还在干活,真是太辛苦了!
想到这里,小黄香蹑手蹑脚地向父亲的床走去。他一头钻进了父亲的被窝。
父亲的被窝真凉啊!
黄香躺在父亲的被窝里,冷得有些受不了了,他就一边躺着,一边背诵白天刚学过的诗文。过了好大一会儿,被窝里终于开始暖和起来。
当劳累了一天、疲劳不堪的父亲来到自己的床边,准备睡觉时,突然发现了躺在被窝里的黄香。
“香儿,你这是在干什么呀?”父亲惊讶地问道。
黄香忙从被窝里爬出来,匆匆向自己的床走去。
他边走边说:“我这是为父亲暖被窝啊,您累了一天了,热被窝可以让您好好休息。”
“我家的香儿真懂事,真懂事!”父亲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夏天到了,劳作了一天的邻居们都在院里乘凉,虽然每个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但仍然觉得非常热。
可是,小黄香却没有在乘凉的人群里,他去哪儿了呢?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父亲,我在这儿呢。”说着满头大汗的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也不出来乘凉。”父亲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扇扇,把蚊虫赶出去,屋里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
父亲一把搂过黄香,感动地说:“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整个夏天,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虫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让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的,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
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实也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下来。
英勇◇木兰从军
隋朝的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不断下达紧急征兵的文书。
这年秋天,隋朝皇帝派大将贺廷玉统兵抗敌。贺廷玉向皇上建议,这次打仗应多征兵将,战后将士兵驻扎在边陲,这样突厥人再入侵的时候便可以随时抵抗。于是,皇上就命令贺廷玉在全国征兵。
前朝有名的将军花在春辞官后住在西安城外,改名为花孤。他有一个女儿叫花木兰,从小便跟母亲学工识字,会织布裁衣,能吟诗作画。同时,花木兰还跟父亲学习骑马拉弓,舞枪弄棒,学得一身好武艺。P38-41
自从获悉有了宝宝的那一刻起,每个家庭就对宝宝寄予了许多美好的愿望。孕妈妈到底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来进行胎教,可促进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呢?
对孩子的早教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人文素养的教育,第二类是记忆力/专注力和思维的训练,第三类是大运动·精细动作之类身体技能的培养。我们现在的大部分教育都是只重视第二类和第三类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第一类人文素养的教育。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素养的教育。我们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多次意味深长地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国人的尊重。”中国经过几千年形成的文化,对人类的进步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我国中医儿科学的鼻祖钱乙在其《钱氏儿科学》中谈到“欲子女之清秀者,居山明水秀之乡,欲子女之聪俊者,常资文学艺术”。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清秀、聪俊呢?也许,“居山明水秀之乡”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但“常资文学艺术”却是轻而易举。
不同于胎教流行的素材——胎教故事和胎教音乐,国学胎教传递的不仅仅是优美的古文古韵,更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国学故事里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美德和精神。如果每天都能给胎宝宝讲讲国学故事,通过孕妈妈的情感传递,一定可以让胎宝宝接受到正能量的熏陶。不期待还在肚子里的宝宝能文能武,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只想把优质的修养通过声音传递给他,就这样淡淡地、潜移默化地提高胎儿的记忆力、认知力、表达力、逻辑思维力、自省力和创造力。
本书精选胎教国学故事,故事类型多样,涵盖了神话、民间民俗传说,儿童机智、品德和求学故事,教子家训、中华传统美德、成人智慧、中国哲理、寓言、文学名著、诗词、儿童启蒙读物等。在这些故事中,神话、民间民俗传说等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诗词名著体现了中华文字的独特美感和积淀数千年的情感;在这些故事中,机智故事让人会心一笑,美德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哲理故事让人豁然开朗,寓言故事给人以各种启示。孕妈妈将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经典适宜的古文吟咏给腹中的胎儿,流畅的行文、磅礴的气势、华丽的辞藻……每一样都在陶冶着“年幼无知”的小生命。
此外,全书采用童真童趣的插画,感觉更亲切,准爸妈可以在读书的同时将这份温情传递给胎宝宝。
当你把浓浓的爱意通过这一篇篇国学经典传递给胎宝宝时,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与勇敢也传递给了腹中的胎宝宝。宝宝“清秀聪俊”,便指日可待!
作为一位准爸爸,陪老婆一起做胎教让我们夫妻俩的幸福感直线上升。这本胎教故事书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美德和精神,能让胎宝宝接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宝宝出生后很容易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李刚勇江苏惠居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
多年来从事幼师教育的我深有体会,喜欢看书的小朋友多数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能力强。而这些好学的孩子多数也有胎教的经历。这本睡前胎教国学故事,把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智慧、刻苦、友善等美德传递给胎宝宝,让胎宝宝不经意间邂逅国学智慧,在甜蜜温馨的氛围中进入甜美的梦乡。值得推荐!
——黎新菲上海贝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幼师
怀孕时每天给宝宝讲一个故事,妈妈高兴,宝宝聪明。国学是中华文化之精髓,书中的传说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有的讲述典故渊源,有的阐释人生哲理,有的表现传统美德,大都脍炙人口、意蕴深远,让宝宝从胎儿开始就感受这些经典故事,伴随他快乐地成长。非常好!
——赵妍丹上海国丹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护士
我怀孕5个多月了,每晚我都会翻开这本书给肚子里的宝宝讲国学故事,这让我的心境变得特别安宁。书中精美、超富想象力的手绘图让我这个准妈妈增加了视觉的享受,并将这种美的感悟和国学的韵味传递给宝宝。
——谢翠翠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幸福街五巷全职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