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原来民国是这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严昌编著的《原来民国是这样》是一本民国故事的汇总,并以人物的性格特点加以归类,文中出现了很多大人物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比如徐志摩、胡适、蒋梦麟、黄侃、章太炎等大人物等人的生活细节。文章的故事篇幅较小、生动有趣,从这本文稿里我们看到了大家们的幽默,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饱满的民国。

内容推荐

在这本严昌编著的《原来民国是这样》里,我们会看到文人的强硬、雅士的怪癖、学究的幽默、枭雄的柔情,每一个人物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单薄的形象,他们真实、丰富,让我们大跌眼镜也惊喜万分!

目录

1.早慧

2.自负

3.才情

4.狂狷

5.师道

6.风采

7.辩才

8.治学

9.炎凉

10.孟浪

11.纠葛

12.识断

13.立场

14.良善

15.性情

16.趣闻

17.气度

18.宠信

19.精明

20.胆略

21.清廉

22.贪腐

23.谄媚

24.讥讽

25.迂腐

26.伤感

27.情爱

28.婚礼

29.姻缘

30.品评

31.癖好

32.乡情

附录

试读章节

壹 早慧

章太炎生于书香之族,6岁时,父亲章浚在家邀请了十余位文人、亲友,边饮酒边吟诗词。那天正值下雨,一位与章浚同宗的章老先生酒兴上来,令小太炎应景诵诗一首。小太炎略作思考吟诵道:“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震惊四座!

黄侃之父教子甚严,规定《史记》《汉书》必须从头背到尾。黄侃天资聪明颖慧,5岁时随父游成都武侯祠,祠壁悬楹联甚多,他一一默记。归家后,父亲随意抽问,他当即朗声背诵,不差分毫。

赵元任儿时就展示了非凡的语言天赋。年幼的赵元任随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期间,从保姆那里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5岁时回到家乡常州,家里为他请了一位当地的家庭老师,他又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后来,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儿学会了福州话。

赵元任15岁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时,全校270名学生中,只有3名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向这3位南京同学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有一次,他与客人同桌就餐,这些客人恰好来自四面八方,赵元任居然能用8种方言与同桌人交谈。

在家塾启蒙时,杨步伟的启蒙老师说,孔子日:“割不正不食。”她在饭桌上批评孔夫子浪费东西:“他只吃方块肉,那谁吃他剩下的零零碎碎的边边呢?”结果遭父母一顿臭骂,骂她对圣人不恭。杨步伟捉弄过先生,背着先生唱:“赵钱孙李,先生没米。周吴郑王,先生没床。冯陈褚卫,先生没被。蒋沈韩杨,先生没娘。”被长辈斥为没有规矩的“万人嫌”,家里人喊她“传弟”,是想她能给二房带个弟弟。喊她大脚片,因她脚大;称她天灯杆子,因她小时瘦而高;骂她“搅人精”,那是因为她太淘气。别人想干不敢干的事,一撺掇她,她干。

杨步伟的大伯(生父)负责南京狮子山、幕府山炮台工程,请外国人施工,黎元洪是翻译和书记,吃住都在杨家。下雪天,杨步伟捏个小雪人放在黎元洪的被子里。黎元洪和她闹着玩,拿尺子在她手心打五下,说她放的雪人弄湿了他的被子。打过后,杨步伟抢过尺子,在黎元洪的屁股上还了五下,说是他的屁股不好,尿湿床的。

蒋梦麟小时曾作文让日文教师中川指教,里面提到“中日同文同种”的话,但他的日文老师笔下绝不留情,中川随笔批道:“不对,不对,中日两国并非同种,你的国将被列强瓜分,可怜,可怜!”当天晚上,小蒋梦麟为国家的前途流泪不已。

贰 自负

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朗笑三声,答道:“我是医学第一。”

章太炎一生自负,至死依然。其临终遗言是:“朴学从此中绝矣。”

泰戈尔和辜鸿铭一起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泰戈尔胜出,但辜鸿铭始终瞧不上他。泰戈尔访华,学人踊跃迎迓,唯辜鸿铭闭门谢客。他认为泰戈尔不懂《易经》,因此也不懂东方文化的精微之论,不如回印度整理诗集。

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of the Chinese People”(他自译为《春秋大义》),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听梅的京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的讲演却要两元,外国人对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沈佩贞的名片上书大字“大总统门生沈佩贞”,旁注“原籍黄陂,寄籍香山,现籍项城”。“黄陂”指黎元洪,“项城”是袁世凯,“香山”是孙中山。沈原先是同盟会员,据说跟黎和袁都关系暖昧,又拜江朝宗为义父,段芝贵为叔父,与众多达贵都有不同寻常的关系,人送绰号“政治宝贝”。

女作家中,圈子和圈子的分界其实比男作家之间更明显,张爱玲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刘文典用了多年时间潜心研究庄子。1939年,他终于出版了《庄子补正》,陈寅恪作序,刘文典顿时身价倍增。一贯恃才自傲的他也以国内有名的庄子研究专家自称,他每次上课讲《庄子》,开头第一句总是说:“《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西南联大时,曾有人向刘文典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说:“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

刘文典曾讲元好问、吴梅村诗,讲完称:“这两位诗人,尤其是梅村的诗,比我高不了几分。”

黄侃是湖北人,陈独秀是安徽人。早年在日本时,陈独秀说湖北没出过什么文化名人,黄侃愤愤不平:“安徽出了很多人物,未必就是足下;湖北没出什么人物,未必就不是我!”

梁漱溟耗时最长的志业,在于沟通中西文化鸿沟。梁漱溟说:“·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这正是我一生的使命。”1942年初,梁漱溟在日军的炮火下逃生之后给儿子写信说道:“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罗隆基是国共两党不遗余力争取的人物。1946年旧政协会议召开前夕,蒋介石对章伯钧、罗隆基这两人采取了怀柔政策:除了国防部部长、外交部部长,要当什么部长都行。章伯钧的回答是:“就是给我干国防部长、外交部长,我也不干!”而罗隆基放出来的话是:“我要当就当外交部部长,我能讲一口呱呱叫的英语,保证能当一个呱呱叫的外交部长!”  P1-6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3: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