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聚焦、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青年作家杨熹文等倾心推荐。他们相信蔡尖尖的文能穿越人生的那些遗憾,让读者看清走过的和未来的路。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
希望自己的每段孤独,都会给读者带去一段温暖。蔡尖尖有真切的人生孤独体验,所以她笔下的故事很深刻,字里行间藏着对人生积极昂扬的狠劲儿,犹如夜里的路灯,给你温暖,更给你前行的勇气。
封面采用专色印刷,色彩明丽,内文插图精美,独到视觉享受。随书附赠精致书签、明信片。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
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
蔡尖尖曾是新媒体大潮下的一员,社会的喧嚣,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无奈,爱情的美好,梦想的憧憬……好比战场,你亲自去经过,征战过,才能赢过。她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原创了多篇10万+的文章。她希望自己的每段孤独,都会给读者带去一段温暖。
谁的人生中没有过孤独和伤痛?其实这些远没有想象中可怕,你在孤独中能获得与自己独处的机会,从而明白你现在或许渺小,但终会被时光磨练出抵御世界的力量。城市的刚硬强势、人生的孤独寂寞、情感的迷茫忐忑,生活的无奈喜悦……这些在本书中是那么鲜活而充满力量。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孤独的围城:异地婚姻的保卫战
电影《东邪西毒》里,西毒问洪七公打算去哪儿。洪七公说要去他没去过的地方,闯出个名堂。
“那她呢?”
洪七公望了望在一边等候的妻子,一笑:“带她一起去呀,事在人为而已,又没规定不准带老婆闯江湖,对不对?”
1.你愿意进入一座孤独的围城吗?
网上流传一张鉴定孤独级别的“孤独的十级量表”,单身的一个人,最高级别的孤独是“一个人做手术”。
假如把这个“一个人做手术”前面再加上个“已婚”的定语,你又感觉如何?
感情的产生可能不受物理空间距离限制,当现实中种种需求,需要对方在身边亲密厮守时,它却成为最大的敌人。从异地恋到异地婚姻,长途跋涉的两个人之间,想得到正常恋爱婚姻生活,需要经历的,远比正常的就近原则婚恋,付出更多。
“谈个异地恋就已经够傻了,你还打算结婚?!”
“结婚了就是夫妻,能够住一起生活那才叫夫妻!你天天不在他身边,就不怕他偷吃?”“不说别的,你要是有个小病小痛的,谁给你端杯水,找点东西吃?”
“要是他不在你身边,你还敢怀孕生孩子,就告诉你,苦日子还在后头。”
朋友妍妍的情感,一路走来特别艰难:两年多的异地恋都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了,这个要求刚提出来,就被自己的父母和好友一致强烈反对,认为除非婚前就能够解决异地的问题,否则就没有继续这段感情的必要。
妍妍也不是不懂这些存在的隐形问题,只是不能在一起的理由千千万万,想在一起的理由只有一个,感情哪里是能够说放就放的呢?
异地婚姻会被许多人不看好,被许多人亲自验证种种弊端,那是因为从爱情走到婚姻,筑成围城的墙不只是一纸契约,更多的是现实问题和责任承担,需要两个人合力完成的任务,被拆分为两地,各自欠缺。
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我不在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2.换个角度看待异地婚姻
异地婚姻,绝大多数时候实属无奈之举,是一个为了平衡生活和工作所做出的选择,然后再承受这个选择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不适。
物理空间的距离,不但把发生矛盾的概率提高了几倍,也放大了这些问题处理的时效、难度和体验度。可以说,选择了异地婚姻,就类似于选择了一只长线且高风险的股票进行投资,赢的概率带着太多的不可控因素。 可无论是信任危机,还是沟通障碍,又或者是情感脆弱的时候无人支援,还是病痛时候需要自己独自咬牙强撑,甚至是遭遇情感的变故,要选择维护它还是让它分崩离析,这在日常的婚姻里面,也经常会出现。
如果没有爱,没有足够的交流和尊重,不珍惜和享受两人相处的时光,即使朝夕相处,也会如陌生人般各玩各的手机,所以我们不能把锅完全让“异地”这个因素去背。
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或许能让我们得以考量这种关系模式,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在“爱情三角理论”中,他认为爱情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基本元素组成: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再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元素组成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
从这个角度看,与朝夕相处的伴侣相比,异地夫妻少了物理距离上的亲密,却因为聚少离多而多出寻常夫妻难得的激情。
爱恋中,思念、期待、新鲜感通常会把感情升华,而且异地会使日常生活的摩擦大为减少,因此维持一份异地婚姻,并把它经营得美满,就得做到这三个基础原则:保持激情,增加亲密,遵守承诺。
让生活总有期待,是保持激情的秘诀
异地最大的问题是容易滋生落寞的情绪,而让生活有所期待,会让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这个期待是预约的见面日期,还是节日一份到位的礼物,都会让人感觉生活处处有惊喜。时不时能够挖掘出矿藏的路,走得也更加轻松。
同时,这个期待也包括了各自的独立成长,双方都有了业余的时间去开拓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既能够让彼此有层出不穷的话题,又能够时时翻新自我,感受到双方都在为对方努力变得更好,也为亲密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P11-13
孤独,是你爱自己的最高形式
1
去年的时候,我遭遇了一次心灵的困境。
一开始,我以为这不过是一种遭受巨大打击而出现的应激反应,它只会让自己的情绪低落而已,可慢慢就发现,我的内心连同身体越来越不对劲了。恰逢那个时候压力很大,感觉生活和工作是无法平衡的,这让我的焦虑感进一步升级。
直到频频产生“生无可恋”的念头,我才明白自己已走进死胡同了。这种感觉就如同你走在路上,进入一片沼泽却毫不知情,直到陷入一个泥潭,想挣脱却反而越陷越深……
值得庆幸的是,我有家人的宽容理解,有朋友提供的专业咨询,更有自己努力获取正能量的心……其实说白了,路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是呀,你在泥潭中的时候,就算有人给你扔过来一根救命绳索,那也得靠你自己把它紧紧抓住,这才有获救的希望。在你能够脱离这个泥潭之前,你会感到深深的孤独,我就是从这样一大段孤独中走出来的。
人生而孤独,这是我迄今为止对生活的理解。
那么多的人,写过那么多的孤独,有的人把它当成了进阶的必经过程;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常态;有的人逃避它,害怕它……我想,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带着对它的隐隐抗拒吧。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鲜有人不爱这人世间的喧嚣烟火,总希冀自己有那么三五知己,在彷徨迷茫时有所依傍,这是我们社会性一面的本能渴望。
我对孤独的理解,是每个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保持清醒的一种状态。
走过那么多的路,你才发现生活随时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太过无常了,它有时候会在你志得意满的时候,迎头给你一棒;有时候会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不期让你绝处逢生……生活就是这样,因为有了甜,苦才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因为有了苦,甜才会让人倍加珍惜,两者相生相随,却生生不息。
总有人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其实,我们陷入一个困境——情感上的纠葛,友情上的羁绊,学习上的困境,工作上的困境,婚姻里的一地鸡毛——无法自拔时,我们急于去寻求解脱时,最能拯救你的依旧是自己。
孤独是自己的另一个分身,他抽离于我们的情绪之外,客观地站在一边看着你,而且一直都在。在遭受苦难冲击的时候,如果你能和他坐下来说说话,接受他的批评,接受他的鼓励,接受他的理智,接受他的温暖……也许,你与自己的内心冲突,你与生活的困斗,会很容易就会平息。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文字总带着一种淡淡的抽离感。
时下的文字里,大家对“热点、槽点、痛点”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然而你常常会忘记,这些点常会把人带进一种情绪旋涡,让你失去对事件本身应有的正确认知。久而久之,当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情绪就会被操控,无法正确看清即将跨越的路,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需要孤独,这样会让那躁动的灵魂停下来歇息,以便冉次鼓起勇气踏上征程。
曾经有个人和我说:“你这个人很特别,且不说文章写得好坏,只想说你是躲在文字背后的人。”
我躲在文字的背后告诉你,生活有时候会很残酷,这就需要你要懂得生命中孤独的意义,从而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未来的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可以柔软,也必须坚硬,哪怕你失去了一切,也要保留另一个孤独的自己。在你忘记自己的时候,他拉拉你的衣角,告诉你,要爱自己。
记得爱自己,记得留份孤独给自己,它是你给自己留的~把备用钥匙,是你能够随时再来的勇气。
2
不知道看完这本书的朋友,你们在掩卷的时候是否有所收获?如果有,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了。
这本书其实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才到达你们手里,它经历了我这大半年来不断改变自己的历程。当初编辑拍板签下我的时候,我其实才写作不久,我不知我的文字会给大家带去什么,也不知该用怎样的形式去表达我内心汹涌的情感。
我们在商量写什么的时候,编辑说:“写故事吧,真实的情感故事。”
当时这个题材对我来说确实有点难,因为我没有写过,担心写不好,后来我渐渐把自己沉浸到过去……发现很多故事一直藏在人生卡带里,鲜活如昨。
也就是说,大家在看书里的一个个故事,其实都是在看真实的我。书是一个作者浓缩的人格,相信看完此书,你们大概了解我了。
关于出书这件事,我给大家讲一个额外的小故事吧。
三年前,我去一个门面非常小的寿司店吃东西,被店里面的用心装饰、美味食物感动,忍不住就和店主攀谈起来。
她是个态度温和、眼神清澈的女生,以至患有脸盲的我至今能记住她的样貌。在和她聊了半个小时后,她突然说了一句话:“你应该写一本书,把你的想法告诉更多的人。”
我有点茫然,而后笑着挥挥手说:“那怎么可能呢!”
写作像是我的一个缥缈虚无的理想罢了。
但从去年7月开始动手写下第一篇文的时候,我明白一个道理:你想中大奖,起码要出门去买张彩票吧。
只要动手写,不断提高自己,才有靠近梦想的可能。这句话不是鸡汤,因为深夜我在台灯下写东西的时候,我知道我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我每天都在孤独中,思考我的人生,然后坚实地踏上未来的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年走下来,从毫无写作经验到变成多个平台的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的签约作者……我最重要的收获是对生活态度的改变,我不怕奋斗路上的孤独,我觉得它反而能给予我力量。
感谢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给予我支持的编辑、家人、粉丝、朋友们,你们的宽容和理解,就是对我最大的善意。
后来,我试着去那个之前给与我梦想的小店,可惜关门了。听说在城市的另一边,她又重新开了店,这家小店人气越来越高,我却再没有去光顾过。但我希望拿到书的这一天,我带着我的书去那个小店,与那个给我埋下梦想种子的店主人见一面,感谢她几年前对一个陌生人的鼓励。
每个在生活中努力征战的人都是了不起的勇士。
愿你们的孤独,不辜负你们走过的路。
尖尖的文字就像她本人一样风趣、爽快、直接但又不失温和,读起来像一个老朋友在和你面对面聊天。懂心理学的尖尖,写故事善于捕捉细节,触动心弦;写观点犀利独到,论述精彩,方案俱全,值得你一再翻阅。
——思想聚焦吴雁 思想聚焦(sixiangjvjiao-weixin)
读尖尖写的故事,总让我秒回年少时光,那些曲折的心思和不为人知的遗憾,人生中总有些夜路要唱着歌独自走过,在穿过荆棘抵达幸福时,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尖尖的文字,犹如夜里的路灯,给你温暖,更给你前行的勇气。
——富书部部长陈师明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
尖尖的真人,比文字更为坦荡诚恳,而且写作的范围很广,从十八岁的困惑青春直到三十多岁的矛盾人生。学业、工作、婚姻、家庭、育儿一长串的问题……皆是她经过,征战过,才赢过的战场。她从历练中筛选出来的有用经历,全部送给了我,也送给你们。
——青年作家杨熹文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neversaynever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