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以“含混”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别为理论基础,旨在探讨狄金森诗歌意义内在的开放性和异质性,揭示其诗学思想的过渡性及不同时代文学观念之间的深层延续性。在还原其应有的思想家地位时,本书也力图阐明作为专注于“思考的诗人”,狄金森以诗学的含混反映真理的多元,以缺乏连贯性的认识状况反映主体性的悖论与困境,最终成为“没有终极思想的思想家”。本书由刘晓晖著。
《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把狄金森置于后浪漫主义语境中,在认识论框架下探讨狄金森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作者以“含混”与“不确定性”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差别为依托,分析探讨狄金森含混风格的表现形式、认识基础和审美效果,旨在揭示狄金森诗歌意义内在的开放性、其诗学思想的过渡性以及19世纪诗歌传统与20世纪文学观念之间的深层延续性。
在解读狄金森诗歌的哲学内涵,还原诗人应有的思想家地位时,《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也力图阐明,作为专注于“思考的诗人”,狄金森以诗学的含混反映真理的多元,以缺乏连贯性的认识状况反映主体性的悖论与困境,最终成为“没有终极思想的思想家”。本书由刘晓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