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普希金传世抒情诗,带你进入充满自由与激情的情感世界;采用穆旦经典译本,经久不衰的魅力,诗人译诗的典范;热烈而真诚的情绪,“简朴和明晰”的语言形象,领略普希金抒情诗的特色;名师代序,音频讲播,解读说不尽的普希金,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著的《普希金诗选》按照时间顺序,精选了二百多首普希金的抒情诗歌和《别林斯基论普希金的抒情诗》一文,全部采用穆旦(查良铮)先生的译文版本。译文精美流畅,适当的作者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及其创作背景。
| 书名 | 普希金诗选(插图精华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俄罗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精选普希金传世抒情诗,带你进入充满自由与激情的情感世界;采用穆旦经典译本,经久不衰的魅力,诗人译诗的典范;热烈而真诚的情绪,“简朴和明晰”的语言形象,领略普希金抒情诗的特色;名师代序,音频讲播,解读说不尽的普希金,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著的《普希金诗选》按照时间顺序,精选了二百多首普希金的抒情诗歌和《别林斯基论普希金的抒情诗》一文,全部采用穆旦(查良铮)先生的译文版本。译文精美流畅,适当的作者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及其创作背景。 内容推荐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著的《普希金诗选》按照时间顺序,精选了“中国现代最优秀抒情诗人”穆旦翻译的100多首普希金抒情诗,以及论析普希金诗歌的经典理论《别林斯基论普希金的抒情诗》一文。诗歌描写自然景色和历史风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事件,充满了对自由和激情的向往。 目录 给娜塔丽亚 1813 告诗友 1814 理智和爱情 1814 给妹妹 1814 致巴丘希科夫 1814 皇村回忆 1814 给娜塔莎 1815 艾尔巴岛上的拿破仑 1815 梦幻者 1815 我的墓铭 1815 玫瑰 1815 “是的,我幸福过” 1815 哀歌 1816 歌者 1816 祝饮之杯 1816 给同学们 1817 给屠格涅夫 1817 给—— 1817 自由颂 1817 给梦幻者 18 18 致H.я.蒲留斯科娃 18 18 童话 18 18 致恰达耶夫 18 18 乡村 1819 女水妖 1819 给托尔斯泰的四行诗节 1819 “一切是幻影” 1819 “我性喜战斗” 1820 给卡拉乔治的女儿 1820 黑色的披肩 1820 缪斯 1821 战争 1821 给卡杰宁 1821 给恰达耶夫 1821 “我就要沉默了” 1821 致奥维德 1821 给一个希腊女郎 1822 囚徒 1822 夜 1823 “大海的勇敢的舟子” 1823 “狡狯的魔鬼” 1823 给M.A.葛利金娜郡主 1823 生命的驿车 1823 “我们的心是多么顽固” “你负着什么使命” 1824 致大海 1824 “噢,玫瑰姑娘” 1824 北风 1824 给书刊审查官的第二封信 1824 焚毁的信 1825 声誉的想望 1825 给克恩 1825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825 酒神之歌 1825 夜莺和布谷 1825 冬晚 1825 散文家和诗人 1825 默认 1826 先知 1826 冬天的道路 夜莺和玫瑰 1827 天使 1827 给吉普林斯基 1827 诗人 1827 护身符 1827 致友人 1828 你和您 1828 预感 1828 毒树 1828 答卡杰宁 1828 小花 1828 诗人和群众 1828 “我以前是怎样的” 1828 征象 1829 给一个加尔梅克姑娘 1829 顿河 1829 旅途的怨言 1829 冬天的早晨 1829 “我爱过你” 1829 高加索 1829 加兹别克山上的寺院 1829 “我的名字” 1830 致诗人 1830 圣母 1830 哀歌 1830 告别 1830 我的家世 1830 回声 1831 美人 1832 给—— 1832 秋 1833 “天啊,别让我发了疯” 1833 西斯拉夫人之歌(节选) 乌云 1835 “我又造访了” 1835 彼得一世的欢宴 1835 给д.B.达维多夫 1836 译宾得芒蒂 1836 “我沉思地走出了” 1836 “纪念碑” 1836 附录 试读章节 给娜塔丽亚1813 为什么我不敢把它说明? 玛尔戈最合我的胃口。 好,连我也清楚知道了, 丘比特是怎样的一只鸟; 这热情的心感到沉迷, 我得承认——我也在热恋! 幸福的日子已经飞去 这以前,不知爱情的重担, 我只是生活而又歌唱, 无论在剧院,在舞乐厅中, 在游乐或是在舞会上, 我只像轻风一般飞翔; 并且,为了对爱神嘲讽, 我还把可爱的异性 可笑地描画过一番, 但这嘲讽啊,岂非枉然? 我终于也掉进了情网, 连我,唉,也爱得发狂。 讥笑,自由,——都抛在脑后, 凯图吗,我已经退休, 而今我成了—赛拉东! 一看到娜塔丽亚的秀丽 赛过侍奉塔利亚的美女, 丘比特就射进我的心中! 所以,娜塔丽亚,我承认, 我心里满是你的倩影, 这还是初次,让我害羞说, 女人的美迷住我的魂灵。 一整天,无论怎样消磨, 你总是占据在我心里: 夜降临了,——也只有你 我看见在虚幻的梦乡; 我看见,仿佛穿着云裳, 可爱的人儿和我在一起: 她那怯懦而甜蜜的呼吸, 那洁白的胸脯的颤动, 洁白得胜过了白雪, 还有那半睁半闭的眼睛, 那幽幽不明的静静的夜—— 啊,这一切多使人激动!…… 仿佛我独自和她交谈, 我看见了……纯洁的百合, 不禁战栗,苦恼,沉默…… 我醒来……只有一片幽暗 拥聚在我孤寂的床前! 我深深地叹一口气: 那倦慵的黑眼睛的梦, 唉,已经展开翅膀飞去。 我的热情燃烧得更凶, 每过一刻,折磨人的爱情 就使我变得更为疲弱。 我的脑中总在追求什么, 但有什么用?从没有男人 肯把意愿对女人明说, 反而这样或那样掩遮。 我呢——却想把心事说明。 一切恋人意愿的东西 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 这种怪癖真令我惊奇! 我却愿意裹着外套, 斜戴着紧箍的小帽, 趁天色昏黑,像菲里蒙 握着安妞达的柔软的手, 一面说明爱情的苦痛, 一面就把她拥为己有! 我但愿:你像是娜左拉, 以温存的目光把我挽留, 或者我像小巧的罗金娜 所爱的白发的奥倍肯, 那被命运遗弃的老人 戴着假发,披着宽大斗篷, 以他鲁莽的、火热的手 在雪白的柔胸上抚摸…… 我愿望……但一海相隔, 我却不会在海上行走, 尽管我爱你爱得发疯, 但我们既然不能聚首, 我的一切想望有什么用? 然而,娜塔丽亚!你还不知 谁是你温柔的赛拉东, 你不明白,为什么甚至 连希望我都不敢怀一丝, 娜塔丽亚啊,我还要解释: 我不是后宫的所有主, 不是土耳其人,或黑奴。 猜我是懂礼的中国人 或美洲的生番也错误。 别以为我也是德国佬, 手拿啤酒杯,头戴着尖帽, 手卷的纸烟总不离嘴。 别以为我是个骠骑兵 手执长刀,头顶着钢盔, 我可不爱战争的喧声, 我不能为了亚当犯过罪, 就把刀剑和斧重压在手中。 “那么你是谁,絮叨的恋人?” 看啊,请看那高耸的院墙, 它飘下寂静底永恒的暗影, 请看那紧锁着的门窗, 其中只有幽灯在放明…… 娜塔丽亚啊,我……是苦修僧! 告诗友1814 阿里斯特!连你也挤来侍奉巴纳斯! 你竟想驾驭顽强不驯的彼加斯; 为了桂冠,你跑上了危险的途径, 你居然敢和严刻的批评交锋! 阿里斯特:相信我吧,放下你的笔, 忘掉那凄凉的坟墓、树林和小溪; 别在冰冷的歌曲中燃烧着爱情, 快下来吧,免得你跌下了高峰! 就是没有你,诗人也总是够多的; 他们印出诗——世人紧接着忘记。 也许,就在此刻,远离尘世的喧嚣, 和愚蠢的缪斯结了永生的友好, 在敏诺娃平静的荫护下,隐藏着 另一部《蒂列马赫颂》的另一个作者。 你该怕那没脑筋的诗人的命运, 他们成堆的诗行活要我们的命! 后世给诗人的供奉很合情理: 宾得山上有桂花,但那里也有荆棘。 别惹上臭名吧!——假如阿波罗听见 连你也想爬上赫利孔山,那怎么办? 假如他轻蔑地摇摇蓬松的头, 把救人的藤鞭当作你天才的报酬? 但那怎样?你皱着眉头想要回答; “请原谅吧,”你对我说,“不要多废话; 当我决定了什么,我就绝不灰心, 要知道,我命运不济,才拿起竖琴。 就让举世批评我吧,随它高兴, 不管它怒吼,詈骂,我是把诗人当定。” 阿里斯特:诗人并不只是凑韵律, 尽管你拿笔乱涂,用纸毫不吝惜。 要写好诗可不像维特根斯泰因 战胜法国人似的那么得心应手。 固然狄米特里耶夫、杰尔查文、 罗蒙诺索夫,罗斯不朽的歌者和骄矜, 既促进健全的理性,又给我们教导, 可是,有多少书啊刚一出生就死掉! 凑韵托夫、伯爵弗夫的轰响的诗篇 和沉闷的比布罗斯在书铺里腐烂, 谁还记得他们?没人看那些胡话, 阿波罗的诅咒在他们身上印下。 假定说:你幸运地爬上了宾得山, 又公正地得到一个诗人的头衔, 大家读你的作品,都感到满意。 好,是否你猜想:那时候冲着你 财宝就源源而来,只为你是诗人, 那时候你就可以包收国家的税金; 铁柜里储藏着金币,你侧身躺着 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养神和吃喝? 亲爱的朋友,作家可不这么有钱; 命运既不给他们大理石的宫殿, 也不给他们把金条装满铁箱; 地下的陋室,高楼顶上的堆房—— 这就是他们辉煌的宫殿和居室。 人人颂扬诗人,但养活他的只有杂志, 幸运女神的车轮总驰过他而不顾。 卢梭⑩赤身而来,又赤身走进坟墓; 卡门斯和贫民伙睡在一张床上, 柯斯特罗夫在顶楼里孤寂地死亡: 是陌生人的手把他送进了坟墓。 声名只是梦;他们的生活是一串痛苦。 现在,你好像开始有点顾虑和踌躇。 你说:“为什么把一切说得这样刻毒? 我们可以好好地谈论诗呀,然而 你挑剔一切就像再世的久文纳尔。 既然你和巴纳斯的姊妹起了争吵, 为什么又使用诗行来把我教导? 你可精神正常?我对你有什么办法?” 阿里斯特,别多说了,这就是我的回答: 我记得在乡间,一个年老的牧师 头发花白了,心满意足而且正直, 他在纯朴的俗人中和善地过活, 很久以来,人说他是第一名智者。 有一次,他参加婚礼,喝了几大杯, 傍晚的时候走出来,有几分醉; 恰巧在路上,他碰见了几个农夫。 这些傻瓜对他说:“喂,请了,神父, 你告诫我们罪人,说喝酒不好, 你老是教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信了你;可是,今天你自己怎么……” “听着我的吧,”牧师对那些庄稼汉说, “我在教堂里传道,你们遵照去做, 你们活得很好,可是——可不要学我。” 现在,我也要用这句话对你来答复, 是的,我不想改正自己,一点也不: 谁要是对诗没有嗜好,那才够幸福, 他过着平静的一生,没有思虑和痛苦; 他不必给杂志压上自己的颂诗, 或者为了即兴诗,做几星期的苦思! 他不喜欢在巴纳斯的高峰上散步; 纯洁的缪斯、烈性的彼加斯都不追逐; 拉玛珂夫⑩拿起笔来不会使他吃惊: 他平静而快乐。阿里斯特啊,他不是诗人。 可是,理讲得够了——我怕使你厌烦, 这讽刺的笔调也许教你难堪。 亲爱的朋友,这就是给你的建议: 你要不要沉默,放下你的芦笛?…… 通盘想一想吧,两者随你选择: 著名固然很好,安静更加倍的难得。 P1-11 序言 说不尽的普希金 普希金和他的诗歌,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翻开俄罗斯文学史,你会看到普希金拥有许多辉煌的头衔,比如“俄罗斯诗坛的太阳”“现代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等等,这些都是后世的评论家、学者、教授们的说法。他们推崇诗人普希金的才华,充分肯定普希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们这样说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不过,这些赞美之辞,都是诗人身后的荣耀。普希金的一生并不顺利,反倒是历经坎坷,屡遭苦难。他十一岁离开父母,在皇村中学上学,其间有欢乐也有烦恼;中学毕业后,诗人进入外交部担任译员,不久就因为创作《自由颂》引起沙皇震怒,因而受到迫害,刚刚二十岁就被流放到俄国南方,受上司监管,不得自由行动;二十四岁时,又因得罪南方总督,被解除公职再次流放,囚禁在北方普斯科夫省一处偏远的庄园里,受当地官员和教会的双重监管。 看看普希金怎么样进行自我评价,对我们理解诗人的个性或许会有所启发。1814年,十五岁的少年诗人用法语写了一首诗,题为《我的肖像》,其中有这样的诗行:“打从在课堂里面上课,小小年纪我就很顽皮;人不笨,说话不胆怯,不扭捏也不故作谦虚。”“我爱看芭蕾也爱看戏,假如能更加坦率地说,倘若我不在皇村学习,我的爱好肯定会更多……”“向来淘气的一个顽童,相貌与猴子有些相像,过于轻浮,不知稳重,普希金就是这般模样。”(普希金的外曾祖父是黑人,因此他有黑人血统,皮肤微黑,头发卷曲,嘴唇很厚,性格冲动,同学给他起的外号就是“猴子”。对此他倒坦然接受,并不忌讳。) 1815年,普希金还用调侃的文字写下了短诗《我的墓志铭》: 这里埋葬着普希金;他一生快乐, 陪伴着年轻的缪斯、懒散和爱神; 没做过什么好事,不过老实说, 他从心眼里倒是个好人。 显然,追求快乐,钟情于诗歌创作,喜欢谈情说爱,是普希金与生俱来的天性。然而,他的秉性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了矛盾,在沙皇统治下的专制农奴制社会,只有沙皇和贵族能享受自由,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同情被剥夺了自由权利的人民,抨击“王位上的罪恶”,自然会引起当权者的愦限与报复,从而接连遭受迫害,颠沛流离也就在所难免。然而,诗人不改初衷,毕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写于1836年的《纪念碑》仿佛是对平生的最后总结: 我将被人民喜爱,他们会长久记着 我的诗歌所激起的善良的热情, 记着我在这冷酷的时代歌颂自由, 并且为倒下的人呼吁宽容。 毕生保持善良的情感,在严酷的时代歌颂自由,为惨遭镇压的十二月党人呼吁宽容,这的确是普希金的历史功勋。十二月党人以他们的行动向专制政体宣战,普希金则以自己的诗歌为朋友呐喊助威:“朋友啊!趁我们为自由沸腾,趁这颗自由的心还在蓬勃,让我们倾注这整个心灵,以它美丽的火焰献给祖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惨遭镇压以后,五名领袖被处以绞刑,一百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普希金依然冒着危险写了《寄西伯利亚》《阿里安》,坚信他的歌声能穿越幽暗的铁门,给朋友们以鼓舞,带给他们勇气,让他们坚持“高傲的忍耐”,坚信“牢狱会崩塌”“枷锁将被打掉”,往日的战士,将会受到“自由的拥抱”。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自由权利的斗争中,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成了俄罗斯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被俄罗斯人视为历久不衰的战斗进行曲。 诚然,歌颂自由,只是普希金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内容。普希金以优美动听的语言赞美爱情,像《给克恩》《酒神之歌》《护身符》《圣母》,都是爱情诗当中的名篇。诗人一生珍惜与同学朋友的情谊,《给恰达耶夫》《给普希钦》堪称赞美友情的杰作。对农奴出身的保姆罗吉昂诺夫娜,普希金一直怀着感激的深情,《冬晚》《给乳妈》,是诗人真挚情感的最好见证。此外,《生命的驿车》阐发了人生的哲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揭示了智慧而豁达的处世态度,《先知》《致诗人》和《回声》刻画了诗人肩负的使命及其面临的困境,《我又造访了》则对于未来“陌生一代”表达了期望。 普希金的抒情诗能够引起世世代代读者的心理共鸣,其奥妙何在?他的诗歌作品究竟有哪些艺术特色呢?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诗人关注社会人生,敢于针砭时弊,善于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其次,诗人既善于在继承中创新,又善于在借鉴中开拓,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明朗、坚实、从容。是他扩展了诗歌题材的领域,使诗的疆域更趋宽广,是他把俄罗斯诗歌从贵族沙龙中解放出来,走向平民百姓。另外,普希金的诗歌语言简洁,准确,质朴,优美;诗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因而也便于流传。最后,诗人高度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与艺术性,在体裁、格律和音韵方面勇于探索。由于具备了这些特点,普希金才把俄罗斯诗歌创作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果戈理在从事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曾得到普希金无私的指点和帮助,他所写的小说《死魂灵》、剧本《钦差大臣》,题材都是普希金为他提供的。因此他对普希金怀着终生景仰的心情。他对诗人的评价既崇高又深刻: 提起普希金,立刻就使人想到他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事实上,我们的诗人当中没有人比他高,也不可能比他更有资格被称为民族诗人。这个权利无论如何是属于他的。在他身上,就像在一部辞典里一样,包含着我国语言的一切财富、力量和灵活性。他比任何人都更多更远地扩大了我国语言的疆界,更多地显示了它的全部疆域。普希金是一个特殊现象,也许是俄国精神的唯一现象:他是一个高度发展的俄国人,这样的人说不定两百年以后才能再出现一个。在他身上,俄国大自然、俄国灵魂、俄国语言、俄国性格反映得如此明晰,如此纯美,就像景物反映在凸镜的镜面上一样。 普希金在世的时候,他的作品尽管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但绝没有后来那样受到普遍的推崇与重视,真正认识普希金诗歌的文学价值,应当归功于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正是凭借别林斯基精辟独到、极有说服力的分析,广大读者才认识到普希金及其诗歌是文学中的无价瑰宝。这里不妨引用这位评论家的一段文字,看他如何评析诗人的情感及其作用: 普希金每首诗的基本情感,就其自身说,都是优美的、雅致的、娴熟的;它不仅是人的情感,而且是作为艺术家的人的情感。在普希金的任何情感中永远有一些特别高贵的、温和的、柔情的、馥郁的、优雅的因素。由此看来,阅读普希金的作品是培育人的最好的方法,对于青年男女有特别的益处。在教育青年人的感情方面,没有一个俄国诗人能比得上普希金。果戈理和别林斯基——都不愧是诗人普希金的艺术知音! 普希金不仅在俄罗斯拥有数不胜数的读者,他的作品还被翻译成一百多种外语版本,拥有众多的国外读者。显然,普希金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性大诗人。普希金在中国同样是最受欢迎的外国诗人。我国一位学者,号称“天府藏书家”的戴天恩先生,2005年自费出版了《百年书影》(四川天地出版社),其中收集了自1903年至2000年我国出版的普希金译作封面照片及内容简介,译作竞多达130种180册,光《叶甫盖尼·奥涅金》就有十种译本。翻译普希金诗歌、小说、剧本、童话的中国翻译家多达上百人,这是任何一个外国诗人都难以企及的文学现象,堪称中外文化交流的奇观! 在翻译普希金诗歌的翻译家当中,查良铮先生特别受人敬重。查良铮(1918—1977)是诗歌翻译家,也是诗人,他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查良铮以“穆旦”为笔名,相继出版了三部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47)和《旗》(1948)。年轻的诗人,承载着民族的苦难与忧患,展现那时代真实的残缺与破碎,包括自己矛盾重重的内心世界。1953年初,查良铮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英美文学硕士学位,随后与夫人周与良一道,克服重重困难,满怀报国热情返回刚刚解放的祖国,不久,被分配到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 在西南联大校友肖珊和作家巴金敦促之下,查良铮开始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他首先选择了普希金的抒情诗和长诗。1954年,巴金先生主持的平明出版社连续出版了查译普希金五本诗集:三部长诗《高加索的俘虏》《波尔塔瓦》《青铜骑士》,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包括一百六十首诗的《普希金抒情诗集》。查良铮以清新、质朴、流畅的译笔把普希金介绍给中国读者,形成了一次阅读普希金的热潮,广大读者欣赏普希金的诗,也记住了翻译家查良铮的名字。 1958年,因为曾在国民党军队担任校级翻译官,查良铮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从而失去了从事教学和进行诗歌创作与翻译的权利,在逆境当中,他并未消沉,反而以超乎想象的顽强与刚毅,默默承受命运的打击。他克服重重困难,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坚持译诗。在伤病期间,还反复修改普希金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并把普希金五百首抒情诗重新推敲、加工、润色,使译文质量日臻完美。 查良铮译诗有明确的译诗原则,他把诗的审美价值、诗的形式和音乐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译诗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译诗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不仅需要驾驭诗歌语言与格律的才能,需要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志趣,同样也需要与外国大诗人心灵相通的高尚人格和气质。因此,我们说,查良铮的诗歌翻译,是诗人的翻译,学者的翻译,他所翻译的诗歌更富有诗意,更具有学术性,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读者的评判。 查良铮先生的诗歌翻译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高度。作家王小波推崇他的译作,在《我的师承》一文中写道,《青铜骑士》是他最爱读的作品。著名诗人公刘对查良铮的译诗有这样的评价:“作为诗歌翻译家——另一种意义上的——穆旦是不朽的,他的许多译诗是一流的,是诗。不同语言的山阻水隔,竟没有困扰诗人的跋涉。人们将铭记他的功勋。” 但愿读者记住作家王小波和诗人公刘的话,阅读查良铮翻译的普希金诗歌,在阅读中走进普希金创造的既有激情又略带忧伤,既澄澈优美又多姿多彩的艺术境界。 谷羽 于南开大学龙兴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