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Milly的京都私路》依旧是你“京都游”完美的随身读物。
一本极其实用的旅行指南,八条宠爱自己的京都私路,条条体验“最京都”气息。
海量暖心照片+私人推荐店铺。
Milly是日本旅行第一人,即使是路痴,也能让你找到融入京都的愉悦途径。
| 书名 | Milly的京都私路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Milly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即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Milly的京都私路》依旧是你“京都游”完美的随身读物。 一本极其实用的旅行指南,八条宠爱自己的京都私路,条条体验“最京都”气息。 海量暖心照片+私人推荐店铺。 Milly是日本旅行第一人,即使是路痴,也能让你找到融入京都的愉悦途径。 内容推荐 《Milly的京都私路》是一本关于京都的旅行随笔集。 本书是作者milly多次日本行之后的关于京都的私家线路、经验及一些心情文字。轻松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图片,加之贯穿其间的美食、杂货、景观等的描述,品味京都的风情——京都的风格——京都的风物——京都的风华,带给读者视觉、味觉、嗅觉的多重享受。 目录 京 模样 京 咖啡 京 杂货 京 川岸 京 甘物 京 料理 京 摩登 京 暮色 京 意境 京 私路 京 态度 京 利益 京 计算 结语 试读章节 京模样 京都的颜色,京都的方位,京都的厚度,京都的距离,京都的表情。在出发品味之前,先用这些切面来尝试给京都定位。 京都的颜色 时间是有重量的,都沉淀在那些京都寺庙的木头中。 Milly喜欢用手去触摸那些古寺名剎的山门和墙面,摸索着那些沉淀在木头颜色中的岁月痕迹。 或是脱了鞋子,光着脚走在寺庙地板回廊时,脚底的触感,也会轻易让Milly感动着。据说日本的寺庙概念多是来自唐朝,因此在京都老松围绕的质朴古庙中沉浸时,自己好像找到了我们的祖先也曾有的美学过去。 时间是有重量的,Milly喜欢有重量的颜色。 颜色在京都的景致里,是寺庙木柱油亮而沉稳的木色,是神像被油香熏染的铜黑色,是石墙上被水滴岁月侵蚀下的斑斓,是转入巷道里那融入暮色,老屋那恍如时光停滞的昏黄。甚至是前往观光地时,那公交车椅垫中褪色的朱红色。 京都的模样,在千年百年时光的渲染下,有着美好的颜色。 京都的方位 已经决定不要依赖自己的方向感,如果去京都旅行。 就麻烦些,带着地图指引一流的Meets杂志前去。 实际上,Milly这次带了四本杂志规画的京都消费地图别册,来试图驯服京都。 毕竟对于东南西北完全没辄的Milly来说,还是不能轻易相信自己。 尤其是京都的地址,很优雅地微妙着。 以为每一个古老有历史的城市,都有一些接近乖僻的企图,去坚持一些过往的低调和优雅,诸如伦敦巴黎北京,自然京都也是这样。 因此毫不怀疑,京都连地址也可以如此优雅。 要跟京都的地址游戏,首先要认识“上ル”“下ル”“西入ル”“东入ル”,这四个指示。 例如,印在一泽帆布上的地址是“京都市东山区知恩院前上ル”,至于二○○六年四月六日因为兄弟之争被迫改名重新开张的一泽信三郎帆布,官方网站显示地址则是“京都市东山区知恩院前上ル东侧”。 以前看见那个“知恩院前上ル”的字样,以为只是传统的延续,用旧写法的地址来印在帆布包上。 这次因为要出发去京都,翻了一些资料,才意外发现,即使是现在的京都,地址还是沿用旧时的方式,而不是跟东京一样用路段巷弄。 所以要依照京都的地址循线找地点,就要先认识什么是“上ル”“下ル”“西入ル”“东入ル”。 “上ル”是向北走。 “下ル”是向南走。 “西入ル”是向西走。 “东入ル”是向东走。 因为京都就像北京一样,城市建筑是棋盘状,整齐方正、纵横交叉,所以讲哪条路跟哪条路交叉,是最清楚的指示方式。 例如,“京都中京区河原町四条上ル”,就是河原町街道和四条通大道的交叉口向北走的意思。 更清楚地说,京都市政府的官方地址是“京都市中京区寺町通御池上ル上本能寺前町488番地”,“上本能寺前町”是土地登记上正式的区域地点,加上“寺町通”则是京都的习惯,表示出市政府所在位置面对的马路是“寺町通”,而“寺町通り御池上ル”,就是“寺町通和御池通的交叉点向北走的地方”。 P5-8 序言 当秋天的脚步愈来愈近的时候,日本的杂志开始京都一色起来。 几乎每一本情报志或是流行志,都开始做起京都的专题,也难怪,毕竟枫红秋色的京都是最美的。 长年来,京都都占据日本人向往旅行地的第一位。 但是像Milly这样的旅人,却依然未能了解京都的魅力在哪。 不是不认同,而是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才会让自己更正确地介入京都,才能发现所谓京都真正的魅力,除了千年古都的寺庙之外。 于是这次出发去京都之前,Milly阅读了很多以日本人角度写的京都游记和博客,同时很认真的事先阅读京都地图,希望Milly这个路痴能在减少迷路的情况下,多些适合京都的悠闲。 但即使如此,说真的,出发之前,也只是比较清楚这次的旅行主题不是以寺庙为主,而是以消费寺庙周边的京情绪为主题,除此之外,Milly依然不是很清楚自己该以怎样的角度切入京都。 终于,在京都的旅路中途,在诗仙堂回廊看着雨中的庭院时,Milly似乎才知道了,原来是年龄。 最确切的让自己融入京都的愉悦途径,原来是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抓到自己年龄和心境该有的节奏和体验面,如此就可以更加愉快和深刻地去品味京都。 的确京都是要品味的,而不单单是经验过就好。 去品味那京都的风情,京都的风格,京都的风物,京都的风华,甚至更暧昧华丽的京都风月事情。 以日本人来说,第一次的京都体验多半来自学校的旅行,高中或初中。 行程是清水寺、岚山、金阁寺,涌跃地买着父母交代要买的京都名产,然后挤在新京极商店街上买着新选组的纪念品。 二十多岁时,或许是跟着恋人一起来,关心的是身边人而非景致。 三十岁或许会因为工作上的疲累或是情感,只想在淡季的京都宁静中,找到疗伤的空间。之后,一个女子迈入四十,脚步缓和了,心情意外平稳,一些原本没有感觉到的京都的奥和里,也开始有兴致和气度想去体验。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庆之外,京都有着不同的表情。 Milly更意会到,以不同的年龄来介入京都,也会看到京都不同的面貌。 哪个才是真正铭味的京都,答案在一次次的京都体验中更改。 旅途中有着古老的京都,以及融入在古老京都中的新的京都。 如果你跟Milly一样已经是第三次以上的京都行,或是你有着想了解京都魅力的野心,甚或是你刚好是Milly这样的年龄…… Milly企图经由这次大约十天的京都旅程,跟你分享一个大人的京都,也是一个在导游书之外的情绪京都本。 没有过多的既定,依然是散步的节奏。 原本可以更随性,只是为了能让那接近恍惚的京都十日愉悦路径,也能归纳成可以依附的主题,还是列出了一些副标来指引。 京是京都,只是京都,京都唯一。 京情绪是主轴,然后以京模样、京咖啡、京料理、京杂货、京暮色、京川岸、京态度、京町家、京私路,等等来归纳分享Milly的这次京都体验。 后记 吃故事的京都 不是第一次去京都,却每次都好像是第一次。 因为每次都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角度,然后在不同的年龄之下。 记得那一年去京都,是多少年前记忆已经有些朦胧,只知道那时的京都对于Milly来说,清水寺是一定要去的地方。 那时还年轻,日文又不通,对京都都是一般观光书上的印象,即使不喜欢吃豆腐,还是逞强心痛地花了一千多日元在清水坂的人口吃了京都豆腐套餐。 然后,看见了,这间小小的在二年坂(或称之为二宁坂)石阶边,很有风味的甘味屋かさぎ屋。 即使对京都还是如此陌生又懵懂的时期,这间小小的甘味屋也让Milly直觉,这一定是一间有故事的老店。 于是鼓起勇气进去,指着门外餐点的图片,点了道加白色糯米丸子的红豆汤,当然现在知道这京都甜品叫作京都ぜんざい。 ぜんざい汉字是善哉,夫妇善哉的善哉? 夫妇善哉的善哉是好感觉的意思,但是在关西,ぜんざい则是指红豆汤。 喝了这碗小小的京都红豆汤,不骗你,这么多年之后,Milly的味觉记忆中,还清楚地记忆着那微妙的大人的和风香料的味道,后来才渐渐知道那是紫苏的味道,没错,因为有放紫苏种子。 这次再来京都,就想一定要重温这段美好的记忆。 想用现在的心境,用Milly的镜头再次捕捉这间小小店内,温柔缓和的怀旧风情。 但是很不巧,来到二年坂的这一天是星期二,かさぎ屋公休,于是Milly的记忆不能更新,还是停留在美好的过去。 或许这也是另一种保存记忆的美好方式。 就是这样,Milly在每次的京都之旅中,都会留下了一段段的记忆。 然后只要再次踏上京都的石坂路,这些记忆就会这样美好的重新浮现。 同时因为写这本书,Milly走了很多地方,知道了更多关于京都的故事,强烈体会京都真是一个吃故事的地方。 于是Mily会很幸福地想着。 以后只要再次踏上京都的石坂路,那些浮现的记忆,就会是这些地方的故事,以及Milly体验的自己的故事。 真好~对不对? 也希望,透过这本书,你出发了。 然后你拥有了自己的京都故事,在千年京都的故事中。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