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证方面,刘绪源的专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第4版)》开了一个好头。他有理论框架,但绝不缺少对作家、作品、思潮等的事实体验,这就使其著作血肉丰满地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读这本书,我们能切实感受到研究者那种令人信服的儿童文学悟性。本书为儿童文学的理论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以一系列儿童文学批评文章,对行进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挥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 书名 |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第4版)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作者 | 刘绪源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实证方面,刘绪源的专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第4版)》开了一个好头。他有理论框架,但绝不缺少对作家、作品、思潮等的事实体验,这就使其著作血肉丰满地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读这本书,我们能切实感受到研究者那种令人信服的儿童文学悟性。本书为儿童文学的理论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以一系列儿童文学批评文章,对行进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挥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内容推荐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以全新的方法对儿童文学作类型研究,打破了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地域、年代等通常的分类方式,极富创意地把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内分“母爱型”与“父爱型”)、“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三大主题,深入阐述了这三类“元主题”的美学特征,开辟了一种言说儿童文学的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勾勒了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 刘绪源著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第4版)》既有完整的理论框架,又有对作家和作品的深切的体验与阐发,现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界公认的重要论著,是儿童文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也是许多年轻作家和学者一读再读的好书。 这是本书的第四版,作者又对全书作了文字上的修订。 目录 新版序 原序一 原序二 提要 绪论 一个分类原则的提出 第一章 爱的母题(上) 一、贝洛与儿童文学前史 二、慈母的心境与语境 三、“母爱型”作品的现代形态 四、文学功能与审美图式 五、儿童文学审美特征与“母爱型”作品的特征 第二章 爱的母题(下) 一、贝洛与斯坦培克的比较 二、审美中的现实性:小矮人·夏洛·女巫 三、审美中的理性:科罗狄·罗大里·张天翼 【附】“精灵妈妈”与《哈利·波特》 四、“父爱型”的审美特征与现代形态 第三章 顽童的母题 一、教育主义的困惑 二、林格伦的意义与顽童母题的审美特征 三、《明希豪森奇游记》与儿童思维 四、《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与纯游戏精神 五、《彼得·潘》:童年的独立宣言 【附】“伪顽童型”与文学批评标准 第四章 自然的母题 一、“三大永恒主题”与儿童文学的母题 二、自然万物在文学中的意义(上) ——异化的现代人与审美的“超脱感” 三、自然万物在文学中的意义(中) ——作为人类精神生活新起源的“惊异感” 四、自然万物在文学中的意义(下) ——类人的自然物与人类的“亲近感” 五、童趣:人作为自然的观照 【附】为什么不感人了 六、“自然的母题”的审美侧重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