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罗特是长期被国内忽视的德语作家,其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卡夫卡和穆齐尔。漓江出版社的《罗特小说集》以多卷本的形式陆续出版,收入罗特的大部分优秀小说作品。《罗特小说集》的出版必将改写国内的相关文学史。
《罗特小说集(2拉德茨基进行曲)(精)》是现代德语文学中书写“哈布斯堡神话”的标志性作品。小说通过特罗塔家族三代的起伏人生,纵横交错地讲述了奥匈帝国的不可挽救的没落命运,可谓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部挽歌。作为约瑟夫皇帝救命恩人的孙子,军官特罗塔少尉驻扎在帝国的边境小镇,在不同的种族之间,在阴影笼罩的多元文化帝国里,特罗塔少尉发现自己陷入一片迷茫的沼泽,正如已趋日暮之年的帝国。
《罗特小说集(2拉德茨基进行曲)(精)》(1932)、《假秤》(1937)和《先王冢》(1938)既是约瑟夫·罗特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其他小说的核心,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了一个多层而的宏大作品。“罗特杰作的统一性”体现在这种最高级的想象力上,瓦尔特·本雅明称之为“折扇一般延展,一经展开,层层变幻,引人惊叹”。
所有这一切以岁特的短句(petite phrase)体现在一部伟大作品中,它不是施特劳斯的华尔兹,而是《拉德茨基进行曲》。它的节拍从旅店奏出,穿过维也纳,响彻弗兰茨·约瑟夫王朝的乡村和城市,直达那些以柏林为背景的小说中。
罗特的作品全面描绘的人类悲剧远非现代小说技术能够企及。没有其他当代作家——包括托马斯·曼——能够接近他的全面。罗特已达峰顶。
——纳丁·戈迪默(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成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伊利亚·爱伦堡(著名苏联作家)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罗特的杰作,是由一位子民从帝国边境写给哈布斯堡奥地利的一首伟大挽诗,是一位在德国文学界儿无立足点的作家对德浯文学的伟大贡献:
——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