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强不强,先靠节气养
说到节气,人们普遍都会想到农事。其实,节气不仅与农事有关,更是关乎人健康的终生大事,从古至今,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人体内的气血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亩田地,那您在身上针灸、按摩或是贴敷,就相当于在人体上“耕耘”。
大自然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人体也是一样。比如说从大寒到惊蛰,这四个节气2个月的时间属于风季。借着“春风吹又生”这番活力,春耕开始了,农民伯伯们开始了一年的劳作。而此时正是人体这块“田地”阳气复苏的时候,您的养生任务就是让阳气顺利“发芽”、壮大。
再比如说从小寒到大寒,这时候天气寒冷,万物不再生长,阳气藏到了地下,农民伯伯也不再干农活了,而是储备好粮食开始过冬。人体的气血在这个时候也是宜藏不宜泄,所以您不但要注意培育气血,还要注意补-肾,别乱消耗自身的能量。
在自己的身体上养生保健,就相当于农民在田地里劳作耕耘,如果播种晚了一个节气,那秋天收割的时候,收的就会是瘪种子,没收成。比如,立春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相当于种子开始萌芽了。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补养气血,那阳气就不会很好地升发。
明白节气的特点,您在养生时就要在风季养生发,见暑热养生长,见湿养转化,见燥养收敛,见寒养封藏。该种时就要种,该收时就要收,见机保健康,别耽误时间。
比如说,如果您在风季、热季这两个阳气萌芽生长的阶段没做好助肝阳升发的功课,那您一年到头都会阳气不足。而在暑季阳气最旺的阶段,您如果不好好养心通络,那大量的阳热之气肯定要淤滞在您体内,让您出现各种上火症状。
不是养生的方法没用,而是您用的时间不对
您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身上有毛病了,不舒服,看完医生后,照着他说的做了,就是不见效果。听旁人说扎针、按摩会有效,也去试了,折腾了一段时间,人也累了,却没有一点起色,有时候还会引出别的毛病,烦恼不已。
比如说,我以前的一个学员总是感觉乏力、没精神。医生说是气血不足,她就按照医生说的吃了些黄芪、当归一类的补气血的药。结果不但精神没改善,血压反倒升高了,扁桃体还发炎了。
还有一位体质偏寒的阿姨,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特别怕冷。她听别人说艾灸会有用,就坚持做了两个月,总不见什么效果。到了冬天,手脚照样冰凉……
有的女士倒是挺注意保养的,隔三差五地补上一补。结果体内过多的火热之气不仅排不出去,还在体内乱窜。窜到身体上部就引发了痘痘、牙痛、口疮……窜到下体时,就出现例假提前、经期量大、生理周期混乱等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不懂节气在祛病养生中的重要性。
选对时间,身体先就好了一半。
我告诉那位气血不足的朋友,让她从大雪开始吃当归、黄芪。她回家照着做了,过了半个月,她打来电话说:“迷罗,你介绍给我的方法真管事。我现在不但腿脚有劲了,精神头儿也好了,我周围的邻居还都说我脸色红润,气色也大好了!”
听她这么说,我也感到很高兴。大雪是一年中最冷的开始,正赶上阴气盛到极点、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这时,人体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气、助阳气萌发,而人体脾胃功能处于吸收的旺盛阶段。所以,借助这段时间来养生,补得恰到时候又可避免上火。
而那位体质偏寒的阿姨,我让她从大暑开始灸关元穴半个月,当年那个冬天她过得舒舒服服。
大暑盛行的是潮湿闷热的太阴湿土之气,阳热之气最重,所以这个时候人会比较难受,此时如果采用艾灸来祛身体的寒湿却是最好不过的了。想想看吧,以艾条作媒婆,把天地阳热之气引入经络穴位,使之与体内的阳气一拍即合,共同起到祛寒的效果。借老天这把火来给您祛寒,这效果能不好吗?
一年365天,气候温、热、寒、凉,各自变化不同,所以您该做的养生功课也应与时俱进。天气很热时,阳气正盛,吃补品当然容易上火。天气寒凉了,人体阳气开始回收于内,此时您若去做大量的运动就会伤到元气,到时候打着灯笼还找不到身体越来越虚的原因。所以,懂得什么时候该补、该泄,您就用不着皱着眉头找医生了。
您看,同样的方法只不过换了一个时间来用,身体就会马上好起来了,这和“打蛇必打七寸”的道理异曲同工,养生也要养在节骨眼上,而这个“节骨眼”就是节气。所以,选对时间,身体先就健康了一半儿。
P2-4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写到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这是一个充满了乐趣的过程。
每到一个节气,我都和热爱健康的学员朋友们一起怀着感恩的心,认认真真地去做好每个节气上的养生功课,然后,我把自己的感受与心得记录下来。所以从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中,我都能看到一个个朋友的身影。可以说,这个写作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的再学习与成长。
在瑜伽与养生这个行业里,我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如果把这十年比作一条线,那两端的我简直判若两人。曾经的年少轻狂,认为“学医三年,天下无不可治之病。”一路走下来,到现在,我心中却徒增了许多的惶恐与战战兢兢。
不是我失去了自信,而是更深刻地了解了生命的真谛。
病魔曾经带走了我身边多位挚爱的亲人和朋友,我多想留住他们,但面对死亡,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力。这一个个的痛警醒着我,激励着我走上了这条传播健康理念的道路,并且一路前行。
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健康带来的生命之福,从一开始我们就要抓住生命的主动权。生命不允许后悔,健康很难从来,我想这是我最想告诉每一个朋友的,因为我对此有深切体会。
前面是一条宽广的健康大道,迷罗愿与您同行!
迷罗
2009年12月3日
每一个节气都是强身、壮体的大好时机
熟悉迷罗的朋友都知道,我家中几位老人都长寿,90多岁了依然血压不高、心跳不乱,并且能自理生活。我总结过老一辈的养生之道,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顺天时而养生,也就是按节气来养生,什么节气该吃什么东西、该调哪条经、该做什么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尤其是迷罗家中最长寿的姥爷,近百岁的高龄,说起每个节气来仍然如数家珍,像“立春五芽炒,立夏杏苏草”,”夏至一觉比参强,冬至羊肉萝卜汤”……
我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后来选择了中医专业,跟一些名师学到了中医养生的精髓一一五运六气,明白了节气养生是以天养人的大智慧、大方法,不由得常常感叹:原来自家老人在无形之中已经踩准了天地运行的节拍,所以必然得到天佑,个个健康长寿。
按照中医的观点,一年中的每个季节都存在两三种气候,比如秋季的前半段以湿为主,后半段以燥为主,不一样的气候按同一种方法去保养肯定是不行的,至少是不够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强调,按季节养生不如按节气来养生。
中医里最神奇的“五运六气”学说对气候有详细的划分,它把一年分为风、暖、热、雨、燥、寒六个季节。每个季节由四个节气组成,它告诉我们,摸清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每个节气的特点,按照不同的节气来养生,绝不会出一点差错。
现在很多人都习惯认为,所谓节气养生就是什么节气吃点什么东西、补点什么、忌点什么,这个观点其实是片面的,这也是一些人按节气来保养但效果总不明显的原因。要知道,养生绝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以饮食养内,以运动调外,再以经络沟通内外,如此才能内外兼修,让身体方方面面都得心应手。事实上,从这么多年的养生实践与数百场健康讲座的效果来看,这种三合一的养生方法是最全面、最有效的。
很多朋友听说我在写书,就跑来说:你一定不要写的太复杂、太难懂呀!节气养生虽然好,如果里面的方法太难操作了,没那么多时间去做,也很难坚持下来的。
我明白这些朋友的想法,所以我把这些中医养生祛病的理论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讲出来,尽量让里面的每个方法都更简单、实用。像提升脾胃功能的“地铁操”,养心安神的“电视操”,增进消化、打通心经的“饭前一拜”,动动脚趾头就能疏通经络的“脚趾瑜伽”等等,这些都适合现在忙碌的人们和家里身体虚弱的老人,既养生,又不耽误工作与生活,更没有什么副作用。我想只有这样,您才能把一堂堂养生功课都坚持下来,养成习惯。当养生成了一种习惯,您的生活品质就会油然得到提升,您会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甜蜜蜜的。
我希望每个朋友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好像在跟一个叫迷罗的老朋友拉家常。谈笑间,总能融融感受到“天冷记得加衣”里的真切。
本书用最通俗的语言教给您最有效的养生秘诀,每个节气都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养生方法,而且,这三合一的养生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全年,不过,在对应的节气用,保养脏腑的效果会更好。
二十四道健康大门,每打开一道,您就离身心健康,长寿无疾近了一步。全部打开后,您就迈进了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健康极乐境界。
迷罗
2009年10月3日
由迷罗所著的《24节气养生法》自出版以来畅销百万册。这是此书的再版书。首版在2014年12月到期。这是一本能让您和您的家人都能使用的健康养生书!将传统的经络保健、连百岁老人都能练的瑜伽改良功法以及作者自家祖传食疗方法完美结合的第一书!
针对一年24个节气,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与之相匹配的3种不同养生方,以饮食养内,以瑜伽调外,再以经络沟通内外,告诉大家如何将养生养在实处,而且方法简单高效。只要坚持练习书中的方法,就能好运不断!
每个节气提供的方法都是一套全新的健康套餐,其中的方法,您可以灵活搭配使用,也可以对症选择适合自己的。
由迷罗所著的《24节气养生法》是一本全家人都能用的超实用健康书。
继承老祖宗的智慧,中医养生的精髓“五运六气”的理念,创新提炼最全面、最有效的三合一健康养生法:经络、瑜伽、食疗三合一养生法。20种你不知道的经络养生秘诀,借着节气通经络,经络通了,自然一身轻松。
24种世代相传的食疗秘籍,按照节气调节饮食,才能真正吃出健康。
28个独家改良瑜伽锻炼小功法。练瑜伽其实一点也不难,随时随地人人都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