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销售就像搞艺术
我们如何看待那些销售高手呢?如果将销售比作一个竞技活动的话,那么出色的销售人就是出色的运动员,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在工作中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了反复训练的结果。
任何事情只要做出了自己的“道”,都是一种艺术。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入行的时候,总会觉得这很简单。其实一旦真正走进去了,进入角色了,并且力争做到最好的时候,这就成为了一种艺术。
在我们的生活中,销售无处不在。经济学家说,阳光下的事情都可以做交易。不管你的职业是不是销售人,只要我们一张口,其实就是在推销,这是广义的推销行为。因为在本质上,沟通本身就是一种双向的推销行为。
搞销售就是搞定人,搞定人的方式就是通过沟通获得客户的信任。
一般的沟通是一种技巧,高超的沟通是一门艺术。
艺术是一种境界。既然是艺术,就需要自己有意识地训练,这不是普通销售人可以驾驭的。我们在书上看到很多销售人翻云覆雨的案例,他们的销售策略每每实施,就能获得客户认可。我们听过很多老套的故事,比如吉拉德的推销神话,几乎每一本关于推销的书上都有他的案例,甚至还有吉拉德生动的对话场景。
我们的推销工作果真像故事一样的有趣,甚至浪漫吗?其实销售是最现实的工作。如果我们将销售工作当成一门艺术,那么只有在遵循销售规则并且熟练掌握销售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成为优秀的销售人员。和任何一个工作一样,从普通到杰出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销售不是自由挥洒的艺术,而是严格遵循自己的流程和规则的工作。作为故事,我们可以听销售人员讲述他们的销售奇迹,我们可以听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或者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的故事,但是如果在现实中我们真这么干了,就会浪费企业宝贵的资源。每一个产品都有它应该的去处,在买方最密集,需求最大的地方,才会有最大的市场。
本来屠宰杀牛不是一门艺术,做分切肉也不是什么艺术,但庖丁解牛的过程却变成了一种艺术。高超的销售人在销售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就类似于这个过程。
销售的艺术就是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这当然是一种艺术了。观察和判断,如何采取行动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多杰出的销售人员正是在这些方面锻炼出了出色的应变能力。
做大客户的销售,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多点平衡把握。在这种采购模式下,销售人的沟通能力只是基础,我们首先要让客户的决策圈子认同自己企业的产品,但仅仅销售沟通是不够的,还要运用手段来助力销售。因为决策圈子人数较多,必然会有人的利益需求和我们的产品特点不一致;而且,如果圈子里还包含一些产品之外的利益需求,例如个人利益等,就一定会出现反对者,这些人在我们用销售技巧无法搞定的时候,就要用策略或手段,通过人情或权力关系让他们不敢或不愿意反对我们,或是通过对整个决策圈子的运作,使他们的意见不能对决策产生影响。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肯定需要创造性地完成。
在销售过程中,低端的政治谋术是一种手段,高端的政治运作就是一门艺术了。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不仅仅是靠努力,更需要一种历练。我们要善于分析,理清复杂的人际关系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应对不同的人格类型的方法。沟通艺术是必须具备的,所有小额销售人员具备的能力都要具备,但是做大单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踩到客户内部人的“尾巴”。任何事情做大了都会涉及到政治,只有具备出色的协调能力,才能让事情在短的时间内出现转机。
语言和现场沟通也是一种艺术,会说话的人总是能让对方感觉很舒服。在销售现场,会有很多艺术化的策略。适当的赞美总是管用的,运用黑白脸策略也是很好的,极具亲和力的几句话,会立即消除消费者的戒备心。要知道,一流的销售人员总能在客户犹豫的时候起到关键性作用,将本不想购买的消费者变成自己的顾客。
如何体现沟通的艺术性呢?这需要事先周详的设计,将顾客分类,针对不同顾客说不同的话。出色的销售人员正是通过适当的话语设计从而创造销售额的奇迹。
对于小企业来讲,产品没有品牌,开拓市场自然就难。当然,机会总会有的。其实一般的销售工作中很难有什么奇迹发生,有的都是锲而不舍地围绕客户不断沟通。艺术性的沟通总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
销售人员需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记住销售的目标,卓越的销售业绩是终极目的。当销售成为一种艺术,自己的工作也做得卓有成效,才算是一个出色的销售人员。(P3-6)
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就是要能抢单、会抢单,最终促成业务。销售的主体是人,人是灵动的,所以销售不是一个静态的事情,它注定是一个动态的事情。在动态的系统中保持平衡,这就和冲浪运动一个原理,在大海里,高水平的冲浪就是一种艺术。
对于如何去做销售,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这当然不是光坐着就能讨论的问题,因为一切都在变。过去很好的销售方式也许现在并不适用,原因很简单,时代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变了。采用老套的销售方式并不一定能完成今天的销售业务。
销售抢单的基础就是搞定人。不管什么样的时代,这都是销售最基础的法则,而且社会越是发展,这个命题在实践中就会显得越重要。
本书要分析的是销售人员做单成功概率高的缘由,我们会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有利的销售环境,且能够创造出好的业绩。如何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销售工作?以往的销售经验多数强调销售术,很少讨论企业竞争力的优势。我们的经验却是:销售人员把握了企业的优势才能有所作为,销售术只是辅助,销售术只是势的助力。
销售人员需要学会系统的营销方法。销售人员的起点决定了销售人员的成就,所以选择销售什么永远比怎么销售重要。在销售过程中,要学会与客户进行真诚的沟通,学会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什么样的销售人才会获得更好的成果呢?答案是那些能够享受销售工作的人。销售有很多准则需要牢记:销售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和谁站在一起;每一个销售高手都是出色的演员,但他们同时也是自己职场上的导演;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销售人员不要相信那种四两拨千斤的小概率事件;销售高手都是相信千斤拨四两的,因为那才是自己职业成功的常态。
我们认为搞定客户才能抢到订单,这是在默认企业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之下。产品和服务是营销的核心,糟糕的产品是销售人员成功的绊脚石。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升级,但是我们企业的营销策略并没有升级。
进入互联网时代,销售也有了新的内容。我们销售人的销售模式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李克强总理和著名企业家马云的交谈中,马云对李克强总理说,总理,现在你如果走在街上,那些迎面走来的普通八零后年轻人,可能在网络上却是年销售额5000万乃至1个亿的店铺掌柜。马云说出的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变迁。在网络电子商务的销售过程中,“销售就是要搞定人,要会抢单”,这样的准则体现得更加明显。大家看到这些掌柜的店铺生意,这些销售者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自建的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网络社区,他们是掌柜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也是粉丝。
时代的变迁也在影响着销售成功的方式。在网络普及的时代,电子商务的大潮扑面而来,信息透明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更加残酷的价格战,电子商务永久性地剥夺了没有竞争壁垒行业的暴利。在这个时代里,微利是正常的,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超级竞争的时代。作为销售人员,也作为电子商务的从业者,网络商务将占据销售额更大的比例。对于销售方来说,未来的历史也许会证明,互联网是从魔瓶里放出来的“魔鬼”,具有颠覆性的力量。
我们想方设法抢单的同时,也需要转变我们的销售方式,让我们的行动更加贴近这个时代商业的本质。销售是个实战行业,事情想明白了更好。其实销售就那几步,只要顺应了几条大的行事原则,再加上持续地努力,就能取得好的销售业绩。
销售人才能够分析自己周围的环境,给自己找一个最好的位置。在销售工作中不断地寻求硬的和软的支撑点,以保证自己的职业成功。另外,销售不是什么高新技术,只是一套简单的行动程序。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销售天才,所谓销售天才都是非常善于借势的人,“天才”也只是反复训练的结果。
世界营销界知名人寿保险经纪人乔·什道夫博士说过:“只有在营销员遇到障碍后,他的营销工作才算开始。如果客户没有拒绝,营销员这一职业就不伟大了。”每一个销售人员都会面对不同的客户,都会遭到客户的残忍拒绝。但是,成功的销售是从每一个拒绝开始的。在销售过程中,面对客户的麻烦问题,你是失去耐性,最后把局面搞砸;还是控制自己的情绪,镇定自己的心智,用智慧的心理学技巧拿下客户?面对客户的怀疑和失礼,你是怒火攻心,最后说了不该说的话;还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用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客户对你说的话感兴趣?
如何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帮助消除客户的疑虑;如何投其所好,以最快的速度让顾客喜欢自己的推荐?志朝著的《销售就要会抢单(精)》讲述了成功的销售不只让客户口服,更要让客户心服。要让客户一开始就说“是”,引导客户消费和认可,加深客户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抢单的目的。
志朝著的《销售就要会抢单(精)》要分析的是销售人员做单成功概率高的缘由,本书会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有利的销售环境,且能够创造出好的业绩。如何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销售工作?以往的销售经验多数强调销售术,很少讨论企业竞争力的优势。
销售人员需要学会系统的营销方法。销售人员的起点决定了销售人员的成就,所以选择销售什么永远比怎么销售重要。在销售过程中,要学会与客户进行真诚的沟通,学会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这是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