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昔日神童--维纳/数学家传奇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旭辉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旭辉著的《昔日神童--维纳》的主讲对象是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控制论,为世界数学领域成功增添了新的科学内容。李旭辉著的《昔日神童--维纳》讲述了维纳从出生到逝世追求科学道路的坎坷一生。其中,也探索了他成才的因素,特别记述了他那些超出常人、能够动人心魄的事迹。

内容推荐

李旭辉著的《昔日神童--维纳》主要讲述了美国应用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的传奇一生。维纳先后涉足哲学、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最后转向生物学,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书史料翔实,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广大青年及对数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小小神童的喜怒哀乐(1894—1906)——坎布里奇和哈佛镇的童年时代

第二章 穿短裤的大学生和18岁的博士(1906—1913)——就读于塔夫茨学院、康纳尔大学和哈佛大学

第三章 名师出高徒(1913—1915)——在剑桥、格丁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进修

第四章 白粉笔、计算尺和自动步枪(1915—1919)——从哈佛大学教师到阿伯丁试验场的义务兵

第五章 攀登数学之巅(1919—1935)——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

第六章 国际舞台显身手(1920—1932)——到欧洲访问和参加会议

第七章 在中国的日子:科研生涯的转折点(1935—1936)——清华大学访问教授

第八章 自动火炮、计算机、脑神经和Cybernetics(1936—1948)——创立控制论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维纳的母亲伯莎·卡恩出身于密苏里州一个家世显赫的名门,她健康开朗而且富有教养。1893年,她与利奥结婚,一同住在大学教师的公寓里,过起了朴素的生活。维纳是他们婚后的第一个孩子。

1895年,哈佛大学首次设立斯拉夫语讲师的职位,利奥凭借实力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夫妇俩带着小维纳移居东海岸的马萨诸塞州,在波士顿地区坎布里奇安了家。

还未满周岁就做了一次长途迁徙,对维纳来说,这似乎预示着他的一生也将像父亲利奥一样,充满冒险和趣味。

2.童趣

维纳关于童年的记忆,就是从坎布里奇开始的。小镇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幢建筑,还有每一家店铺,都留在了他的脑海中。镇外的空地上,春天开满了蒲公英,夏天盛开着金凤花,秋天是浅蓝色的菊花,冬天,则常常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当然,给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在这里所结识的玩伴儿和成年人,以及与他们共同相处的有趣经历。

维纳小时候手脚不太灵便,但他很乐意参加同龄儿童的游戏。春天,他在路边和院子里寻找一种土块,弄湿碾碎,制成简陋的画笔,用它在人行道上划出场地,和伙伴们在场地里面玩“造房子”的游戏。冬天,他帮助朋友们建造打雪仗用的“堡垒”和关押“战俘”的“雪狱”。两军对垒,雪弹纷飞,战况空前激烈,小维纳有好几次成了敌军的俘虏而被囚禁起来。玩游戏不过瘾,他们甚至会想到真的上前线。一次,当地报纸报道了土耳其人迫害亚美尼亚人的新闻,维纳听说后,找来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商量着一起去前线参加战斗,给那些受迫害的人出气。然而出走不到半个小时,3个茫然无措狼狈不堪的孩子就被维纳的父亲追了回来。其实,他们哪里了解土耳其人和亚美尼亚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父亲利奥出于工作需要,经常到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查阅资料,与馆中的职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朋友中有一位李先生,待人诚恳热情,夫人是一位儿童读物作家和插图画家,他们的小女儿与维纳同岁。维纳曾阅读过李夫人的著作,还和女孩一起到公园里玩耍,乘坐有轨电车游览波士顿市区。几年后,女孩患了糖尿病,在当时,这是一种不治之症。女孩去世后,李先生把她的一本《天方夜谭》和其他一些物品送给了维纳。以后每次读到这本书,维纳总感到悲从中来。

一次,在一棵大树下的丁香丛中,维纳发现了一个有蓝色鸟蛋的小巢,好奇地拨弄了几下,伙伴们告诉他,用手碰过之后,鸟蛋就无法孵化出小鸟了,即使孵出来也会很快死去。这使得维纳产生了一种杀人犯般的负罪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为此深感不安。

小维纳很胆小,容易受惊吓。两岁半去新罕布-什尔州度假时,他遇到一位铁匠,发现铁匠的脚被马蹄踩成了残废,感到很害怕,因为他那时最怕的就是伤残。一次进行扁桃体手术,麻醉药产生的剧烈的眩晕感也让他恐慌不已。在坎布里奇,街边有一些黑色的树,临街房子上还有被堵死的窗户,这些都让他觉得特别可怕。甚至在读刘易斯·卡洛尔的名著《艾丽丝漫游仙境》时,镜中的幻象和艾丽丝的变形也给他留下了可怕的印象。最有趣的是,有一次父亲带他去看杂技,台上有两个小丑在用响板互相拍打,一个小丑经过猛地一击之后,头上突然出现了亮晶晶的红头发,吓得维纳哇哇大哭起来,父亲只好无奈地把他带出了杂技场。

P4-7

序言

这是一套以传记文学形式介绍著名数学家生平的丛书。本来是要请家兄钱临照写个序言,他对科学史有研究,也热心支持科学家传记的写作,但是他已年逾九十,不便握笔写作。所以,他给我谈了些他的想法,勉励我代他写这个序言。

我对数学只有很肤浅的知识,但是我明白,数学这门学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在大多数学科里,一代人创造的或树立的东西,往往被下一代人所更新或推倒。只有数学,前人创造的成果都能为后人所用,而每一代人都是在以前的“建筑”上添砖加瓦。今天,像我们从事技术科学或工程建设的人,有谁能离开前人创造的数学知识呢?不仅如此,前辈数学家的治学精神、思维方法和奋斗经历对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有教益的。

本丛书所展现的数学家,有的是开拓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的是继承发扬者,博采众长,继往开来。他们或少年早慧,头角峥嵘;或中年发愤,大器晚成;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或天性鲁钝,以勤补拙;或步踏青云,皓首穷经;或屡遭坎坷,英年早逝;或生于名门,独树一帜;或出身贫寒,困苦玉成……总之,他们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和奋发图强的力量。

本丛书的主编杜瑞芝教授是一位年富力强的数学史专业工作者,她在从事专业研究的同时,还有志于从事这种看似简单实则很不容易的数学史传播工作,是值得称道的。各分册的作者都是多年从事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研究的高校教师。他们在研究数学家生平、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注意探索数学家成才的因素、成功的契机,还特别记述了那些超出常人、能够动人心魄的事迹。各分册还配有数学家的肖像,以展示这些大师的精神风采。

本丛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与普及性,对广大青年读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并立志献身科学是大有益处的。

后记

历时一年的编写工作终于完成,其间的收获不可谓不大。要在尊重史实、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描绘维纳这样一位现代科学大师一生的经历和科学贡献,并非信手拈来的易事,而对习惯于写作正统科学史论文的我来说,头一次接触文学色彩较浓的传记文学,下笔时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本书的编写主要参考了维纳的两本自传以及本人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否在学术性和普及性两方面收到应有的效果,还期待着广大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记得在1995年10月参加《科学》杂志创刊80周年庆祝会时,众多科学前辈大声呼吁:弘扬《科学》精神,以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向公众传播科学!当时我所受到的震动和鼓舞,至今仍记忆犹新。那么,我就不揣浅陋推出这本小册子,作为自己对科学普及而尽的一点微薄之力吧。

李旭辉

1997年10月

于丽娃河畔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