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风云人物(8清朝卷)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风云人物”系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张艳编著的《历史风云人物(8清朝卷)》记录了清朝的皇室、将相、文化艺术和科技领域等历史人物的风云往事。每个人物都包括名片春秋、风去往事、历史评价、大事坐标和关系图谱等栏目。

本书用独特的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精美图片,讲述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适合青少年读者和对历史感兴趣地普通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历史风云人物”丛书以时间为序,择选了在中国历史上各领域有突出贡献、重大成就及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将其分为帝王将相、文化名人、科学巨匠等类别以呈现,通过对各朝代风云人物的介绍,展现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风貌。本书以人物为主线、横线,时间为纵线,横纵结合,搭建了较为立体的空间结构,利于读者对历史产生更为形象的认识。本书语言较通俗易懂,情节描述生动,内容丰富全面,是一套普及历史知识的大众普及读物。

本书为第8部清朝卷,由张艳编著。收录革弊图新——皇太极、清朝第一文臣——范文程、启蒙之父——黄宗羲、聊斋先生——蒲松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人物故事。

目录

第一编 皇室篇

 革弊图新——皇太极

 定鼎燕京——顺治帝福临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

 千古一帝——康熙帝玄烨

 改革积弊——雍正帝胤禛

 全盛高峰——乾隆帝弘历

 维新元首——光绪帝载湉

 垂帘听政——慈禧太后

 末代皇帝——溥仪

第二编 将相篇

 清朝第一文臣——范文程

 遗臭万年——吴三桂

 一代明相——纳兰明珠

 刚正宰相——刘墉

 一代鸿儒——纪晓岚

 民族英雄——林则徐

 千古完人——曾国藩

 洋务首领——左宗棠

 出将入相——李鸿章

 乱世奸雄——袁世凯

第三编 文化艺术篇

 启蒙之父——黄宗羲

 聊斋先生——蒲松龄

 红楼巨著——曹雪芹

 清朝文化第一人——纳兰性德

 板桥三绝——郑板桥

 剑气箫心——龚自珍

 文坛怪杰——辜鸿铭

第四编 科学技术及其他篇

 学究天人——王锡阐

 数学名家——李善兰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太平天国运动首领——洪秀全

试读章节

革弊图新

皇太极

名片春秋

皇太极(1592~1643),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创建者,史称清太宗,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1620年。协助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改年号为天聪。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他一生最大的转折是从后金汗到大清帝,在位期问,既固本又维新,为大清皇朝兴旺发达、迁鼎燕京、平定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云往事

戎马成才 夺取汗位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出生时,努尔哈赤正从事统一女真族的事业。皇太极生来面色赤红,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他聪明伶俐,记忆力非常好,一见即识。因少年丧母,他受到父亲努尔哈赤的偏爱,跟随父兄,迅速成长,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女真族及先世女真人素以尚武著称,皇太极非常喜爱学习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从小就参加打猎,练得勇力过人,步射骑射,矢不虚发。沈阳实胜寺曾藏有他用过的一张弓,矢长四尺余,不仅一般人难以拉动,就是壮汉也很难拉开,而皇太极当年却运用自如。

皇太极在参加作战和协助努尔哈赤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逐渐崭露头角。据文献记载,皇太极早期参与的较大军事行动是对乌拉的作战,当时的皇太极年仅20岁。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在新年来到之际,皇太极又同诸兄弟们一起为努尔哈赤举行了庄严而热烈的仪式,上尊号“覆育列国英明汗”,建立金国,也叫大金或后金,年号天命。在后金时期的主要战争中',皇太极献智献勇,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后金与明朝的第一次大决战萨尔浒之战中,皇太极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他凭实力一步步赢得了父汗的信任与赏识。

努尔哈赤于天启六年(1626)八月病逝。皇太。。极经过重重斗争,继承了汗位。这次汗位易人,充满了复杂激烈的斗争。努尔哈赤临终前没有明确选出汗位继承人,而皇太极之所以能够登上大位,显然与他的显赫战功和深远谋略有关。当初,努尔哈赤扩建八旗,22岁的皇太极就被委任为正白旗旗主。第二年,就成为“四大贝勒”之一的四贝勒(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成为满洲贵族的核心人物之一。皇太极跟随父亲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不但自己智勇过人,指挥的士兵也十分精锐。同时,他在努尔哈赤诸将中是“仅识字”的一个,不但有勇有谋,而且能文能武,被众贝勒推拥为君,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时势力最大、最有可能继承汗位的大贝勒代善,有着长远的眼光,为了后金的江山稳定而推立皇太极。基于这些原因,皇太极最终继位。  加强集权 革弊图新

皇太极雄才大略,有着积极进取的思想,不愿做一个保守的大汗。他执政后,踌躇满志,从当时的内政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果。

第一,安民。努尔哈赤晚年,汉人纷纷反抗后金的统治。皇太极继位后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他规定,凡国内汉宫汉民,即使是从前想逃跑的及有“奸细”往来的,事属已往,不再追究,结果“逃者皆止,奸细绝迹”。他还强调满洲、汉人“均属一体”,审罪、服役都不要有差别。同时,对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禁止诸贝勒大臣属下私至汉官家勒索财物及进行骚扰。这些措施渐渐使汉人得到安定,视后金统治之地为“乐土”。

第二,重本。后金进入辽沈以后,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皇太极爱惜民力,停止修城筑墙,为的是“专勤南亩,以重本务”。他下令,八旗既已稳定,所有村庄田土以后就不要再变更了,对百姓的财产及所养牛羊鸡猪都不准任意抢夺。

P2-4

序言

清朝(1636~1912,1644年建立全国性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境的中央政权。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老城)。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统治中原的明朝为李自成所灭,原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并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成为整个中国的实际统治者。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俘杀,从此清王朝基本控制整个中国。

清朝共历12位皇帝:入关之前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之后的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至康熙朝,平三藩,收台湾,清朝统一全国。历经雍正朝、乾隆朝,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文化逐步得以恢复发展,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但此后清朝也渐渐陷入中国历代世袭专制王朝的“兴起—鼎盛—衰落”宿命。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迹象,政治日渐腐败。继位的嘉庆帝和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执政风格趋于保守和僵化。

清朝初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地位,通过剃发易服来抑制人民。对内采取民族分治的政策,制造文字狱,压制进步思想;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轻视外国先进科学技术。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疆域及社会稳定,但却导致了此起彼伏的民族问题和末期的极度贫弱。

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纷纷以武力逼迫中国开放市场,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世纪末八国联军入侵,庚子赔款后清朝已无力再抵御外来入侵。清朝后期在西方列强的炮火威胁下,不得不打开国门并尝试维新变法,但此时国家早已极度贫弱,加之统治者防汉抑汉思想的重压下,维新变法以失败告终。随后清政府又接连被迫签订了包括割地赔款在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近代中国走向衰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标志着清王朝的灭亡。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7: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