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的一个下午,天已经很晚了,姆咪特罗尔和妈妈来到一片大森林深处。林子里鸦雀无声,树木之间光线暗淡,仿佛黄昏已经降临。四处长着的巨大的花朵,发出特有的光芒,好像一团团摇曳的灯光。再向深处,阴影幢幢,有许多冰凉的绿色斑点正在移动。
“那是萤火虫。”姆咪妈妈说。然而,他们没有时间停下来仔细观察那些斑点。他们出门,是想找一个舒适、温暖的地方建造一座房子,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好爬到里面去过冬。姆咪们根本抵不过严寒,所以呢,房子必须赶在十月底以前建造完毕。
于是,他们朝前走啊,走啊,朝寂静和黑暗里走去。渐渐地,姆咪特罗尔开始焦急起来,他先是嘟嘟囔囔,然后问妈妈,依照她看,这里头会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生灵。“我觉得不会,”妈妈说,“不过,咱们最好走快点。叫我看,咱们这么瘦小,就算是有什么危险生灵来,也不会被发现的。”
突然之间,姆咪特罗尔紧紧地抓住了妈妈的胳膊,说:“瞧!”他吓得要命,尾巴都竖了起来。只见一棵树的树干阴影后面,有两只小小的眼睛在盯着他们。起初,姆咪妈妈也给吓了一跳,后来她又安慰说:“原来是一只小吸吸。等一等,我想点个亮光照照他。你知道,在黑暗里边,什么东西都挺可怕的。”
说着,她捡起一朵大大的发着光的花儿,用它照着阴暗的地方,果然看到一个小吸吸正坐在那里。小吸吸看起来十分友善,还有点害怕。“你瞧,就在这儿。”姆咪妈妈说。
“你们是什么生灵?”小吸吸问他们。
“我是姆咪特罗尔。”姆咪特罗尔应声说,这会儿,他已经不再害怕了,“这是我妈妈。但愿没有打扰你。”(你瞧,在妈妈的教导下,他还真有礼貌。)
“没有。”小吸吸说,“我刚才坐在这里,心里觉得怪不好受的,还想找个同伴哩。你们挺忙的吧?”“是的。”姆咪妈妈说,“你知道,我们正在找个有阳光的好地方,好修建一座房子。不过,也许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去呢!”
“怎么个去法?”小吸吸说着,一下子朝他们跳了过来,“我迷了路,心想没准多会儿见不到太阳了呢。”
于是,他们三个接着朝前赶路,拿着一朵大大的郁金香,用来照亮道路。周围的天色越发阴暗,树下的花儿也越来越暗淡,最后,唯一的一朵花儿也没有了光亮。他们面前横亘着一片闪光的湿地,空气也变得滞重、阴冷起来。“哦,多么可怕呀!”小吸吸说,“那是沼泽,我可不敢朝那里走。”
“干吗不敢呢?”姆咪妈妈问。
“因为那是大毒蛇居住的地方啊。”小吸吸压低了声音说,眼睛骨碌碌地四处乱转。
“啐!”姆咪特罗尔想表现一下自己有多么勇敢,“我们这么小,不会被发现的。要是我们不敢走过沼泽,那还能找到阳光吗?就跟着我们一起走吧。”“走一小段路也许还可以,”小吸吸说,“可还是要小心点,就看你们自个的啦。”
于是,他们迈开大步,悄无声息地从一个草丛走到另一个草丛。幽黑的泥浆,嚓嚓嚓嚓,在他们四周泛着气泡。不过,只要郁金香花灯亮着,他们的心里就觉得踏实。有一次,姆咪特罗尔绊了一脚,差一点跌了进去。多亏他妈妈最后一把抓住了他。
P1-7
她的一个一个的“姆咪”故事,那里面的一个个像人但不是人的“童话人”,是给世界童话的一个珍异的增添。那是崭新的、芬兰的、扬松的!那是像芬兰的光线温温的,像芬兰的心情淡淡的,像芬兰的气息特别干净的。那是一个中国的小孩真应当去参观的童话新世界。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梅子涵
阅读扬松的经典之作“姆咪谷”系列作品,我赞叹的目光不时从富于表现力的文字语言转向那些生动美妙的插图。仅就“姆咪谷”系列作品的创作而言,如果不是画得这么好,也许就不会写得这么好了。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
童年的幻想在扬松笔下开花。她用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去往想象之境与自我心灵的双重“探险”。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
很大的米——扬松童话
这个世界本来是没有童话的,但是有很多苦难,还有很多乏味,还有很多的糊里糊涂。你说,总是在苦难里在乏味里,而且还总是在糊里糊涂里,有什么意思?后来大概就出现童话了。
童话出现,一定是非常令人吃惊的,要不,为什么现在人们听说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看见了一个意外的美好,总会叹息地说:“这真像一个童话哦!”
世界上究竟已经有多少童话,谁知道呢?如果一个童话就是一粒米,那么它们有很大一麻袋那么多吗?或者有很大的一粮仓那么多吗?谁可以来数一数呢?你就是变成一只最机灵的老鼠,钻进这麻袋和粮仓,也没法机灵地数清楚,童话是没有办法一粒一粒数清楚的。
格林童话你数得清楚,可是德国的童话你数得清楚吗?格林兄弟那时只是挑了很少的一点儿编了出来给大家看,捡了二百多粒米印在书里,还有许多的童话,他们望洋兴叹,只好对自己说:“算了吧,就编这一些吧,算了吧,望洋兴叹!”
安徒生的童话也数得清,可是我们一定不会知道,安徒生还说过多少的童话给人听,可是却没有写下来,但是那些听的人,吃了这些米,他们欣喜和感动,他们甚至死了以后,墓前都与众不同地长出了一朵玫瑰花,可是我们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漏了数。
所以,我们是数不清童话的米的。
童话的米不是每一粒都一样的。有的米粒特别大。大到什么样呢?像一颗枣子,像一个核桃,像一个黄的橘子、红的苹果,甚至像一个圆的世界。
扬松写的童话就是一粒粒大的米。像一颗枣,一个核桃,一个橘子,一个苹果。它们产于芬兰,但是它们的味道很多别的国家的人都尝到了。非常优良的童话米,童话枣……一定都是世界的食品。她的一个一个的“姆咪”故事,那里面的一个个像人但不是人的“童话人”,是给世界童话的一个珍异的增添。那是崭新的、芬兰的、扬松的!那是像芬兰的光线温温的,像芬兰的心情淡淡的,像芬兰的气息特别干净的。那是一个中国的小孩真应当去参观的童话新世界。芬兰人很自豪他们的这个童话的大的米,他们在赫尔辛基的海边,做了一个专门的建造,让游人走进,他们在木牌上写着:姆咪世界。
我们终究是很需要童话的世界的。不然我们到哪里去看见真正的诗意,到哪里去聆听真正的安宁,到哪里去欣赏真正的飞翔精神,到哪里去知道完美的生命。时间到哪里去了,还没有真正的年少过,就已经老了;时间到哪里去了,还没有真正的爱过,就已经死了。时间的太阳在那些大的米的童话里一直不会下山,所以我们可以走到它们的里面天天被照耀。
我就是这样固执地说着童话。
也这样推荐扬松。
那是1939年的冬天,还在战争中,人们手头的工作陷于停顿,搞绘画创作似乎也已经毫无意义。因此,我的心头顿然生出用“从前有个时候……”作为开篇写点东西的冲动。
不过,按照这样的思路,这个故事不可避免地将成为一篇童话。于是,我找了个借口,不写王子、公主和小不点什么的,而是从我的卡通画里挑出自己招牌式的人物——我称之为姆咪特罗尔——来写。
一直到了1945年,我才又想起这个中途搁笔的故事来。那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可以把这个故事写成一本儿童读物。我想,那就写出来吧,再配上图,也许人们爱看。
至于书名,我曾打算让它跟姆咪特罗尔寻找父亲联系起来——借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风格。可是,出版人想让它对读者来说更容易懂一些,说就叫“姆咪和大洪水”吧。
这个故事受到了我所阅读和喜爱的儿童读物的相当大的影响,既有点儒勒·凡尔纳的影子,也有些科洛迪(著有《木偶奇遇记》,书中有一名善良的蓝发姑娘。编者注)的痕迹,等等,不一而足。
不管怎么说,这就是我第一本以大团圆为结局的书了!
托芙·扬松
托芙·扬松著的《姆咪和大洪水》讲述了八月末,天气转凉,姆咪特罗尔和妈妈想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建造一座房子。于是,他们与可爱的小吸吸、美丽的郁金香囡囡一起,穿过沼泽地,击退了大毒蛇,在老绅士的魔法花园中玩得不亦乐乎,还乘坐哈蒂法特纳人的小船在大海中颠簸……他们竟然还打听到了失踪了的姆咪爸爸的消息!
后来,大洪水来了!他们最终会找到姆咪爸爸吗?他们的房子能不能建造成功?
《姆咪和大洪水》是《世界儿童文学大师托芙·扬松作品》书系中的一本,书中充满梦幻和童真。
托芙·扬松用敏感的笔触和幽默的笔调,创作了一群奇特有趣、充满魅力的姆咪谷人物形象和一个神奇的姆咪世界。可爱的姆咪迅速虏获了广大读者的心,扬松也以此奠定了自己作为儿童文学作家在孩子心目中永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