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遇艺术而居
分类
作者 杨惠珺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遇艺术而居》作者杨惠珺从事艺术创作数十年,其著作《遇艺术而居》记录了其对艺术实践的见解和对平时生活的感受。书稿共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与艺术有关的那些事儿”,第二部分为“上山不易、下山也不易”(生活随笔),第三部分为“似诗非词”。书中另外有大量作者平时实践创作的速写和油画作为插图。

内容推荐

杨惠珺著的《遇艺术而居》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寄情草木间”,记录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第二部分“气息”,是作在艺术实践中的一些见解;第三部分“似诗非词”,用传统的和现代的诗词语汇记录生活点滴,抒发内心情感。除了这些文字,文中还插入了作近几年的一些速写、油画作品,是为“心中的风景”。

目录

寄情草木间

 留恋那些童年山村的生活

 上山不易,下山也不易

 闲谈“圈子”

 也说名人(一)

 也说名人(二)

 “忙”与“闲”

 人贵在认清自己

 病卧乱语

 病愈之后续语

 关于社交

 寄情草木间

 “进退”思

 叶由根生

 胡同

 闲与拾文居终老伴山院

 木非他物可以永久

 水清游鱼

 谈“中看不中用”

 也谈“时代风尚”

 落枕之后

 观·念

 岁月总能遗留些许痕迹

 羊圈

 树荫

 山雨

 断头柳

 游山城

 玩火

气息——关于艺术

 气息

 对自己作品的认识

 作画与做人、做事

 绘画的价值

 享受其间

 秋末写生感受

 说说我和我的作品

 线条

 写意之道生发之作

 关于“空灵”与“充实”

 绘画之事

 随想

 一点儿思考

 不一样的表达

 孤独地守望

 以浪漫情怀写厚土之貌

 “唯一”才是价值

 诗与绘画

似诗非词

 春雪

 霜天晓角·清明

 逢旧友

 霜天晓角·雪愁

 落秋

 清水遗梦

 晨起

 晨

 千佛崖

 皇泽寺

 醉茶

 瞬间

 忆青岛

 青山渔村

心中的风景

 心中的风景

 文/张斌宇

试读章节

留恋那些童年山村的生活

我小时候和奶奶一起生活在秦岭山边的一个叫宣窝的小山村,村子后来改名叫仙卧村。村中山道多为泥土路,交通不畅,很是闭塞。我和小伙伴们没有太多的玩法,白天只知道在田间奔跑,到了晚上就听老人讲故事。

春天,我们爬山,跟着小狗绕着山路跑,看山坡上满眼的粉红、嫩绿;夏天,光着脚丫蹚河捉鱼,任凭清凉的河水从腿间流过,湿透卷起的裤腿;秋天,爬上树干去摘那火红的柿子;冬天,在雪地里奔跑、打雪仗,在村中池塘的冰面上追逐、滑冰。那些日子里,我从来感觉不到时间的快慢。

山村的夜晚很是寂静,我特别喜欢。周围一片漆黑,只见幽深的天空中挂满了星星,清风在我身边吹来吹去。在万籁之中,只听到蛙声和蛐蛐儿叫。这一切让人浮想联翩。

好多年过去了,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常常想起童年的生活。现在的日子过得太快,少了那些夜晚的寂静,少了那些胡思乱想的机会。

上山不易,下山也不易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我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山,这个活动俗称“春游”,雅称“踏青”。每次爬山,不到一半我就上气不接下气,大人就会说: “只有到了山顶才能看到美景,一览众山小。”好不容易到了山顶,领略了无限风光,才心满意足。下山的时候,山坡陡峭,只好侧身,一点一点地移动,确也不易。每次爬完山,第二日便感觉腰腿酸痛,决心以后再不爬山,但后来还是经不住小伙伴们的引诱。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还是改不掉那浓浓的好奇心。虽然也知道看景不如听景,但依旧折腾着自己——爬山、访友、踏青、写生,总感觉还有无限风光在前方。这种感觉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其实我们的生活都很平实,没有那么多起起伏伏的高山峻岭。人总是期望在险陡中求得美景,却往往忽视了身边那些点点滴滴的人和物。

年轻时,精力旺盛,不怕山高、路陡。不惑时,气力不支,才知上山不易,下山也不易。此时喜欢慢走、散步,走走停停,东张西望。不知日后会是啥样,活在当下便走着看着。

闲谈“圈子”

时下,人爱把人分圈子,也爱走圈子。尢形中,我们就被圈了进去。

可悲的是,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功利眼光里,早已学会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从小生活在乡村。父亲在城里工作,不经常回来。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无拘无束地干了不少“坏事”。而家长总是教导我们,应该和哪类伙伴交友、不应该和哪类孩子交往,这使我对“圈子’’有了最初的概念。儿时的我并不属于主流“圈子”,以至于从小就对光鲜的主流“圈子”有点抵触。于是,也就少了一些所谓的荣耀、规矩,多了些无束、真实。对此,我也曾付出过代价。

成人以后,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圈子”给人带来的方便、利益、荣耀,但也带来了虚荣、烦琐、拘谨。此时,我已进入不惑之年,对生命、荣誉、地位有了些自己的看法,大约一切从“减”就好。昨日,听了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关于贫穷好处的论述,让我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新的思考,于是又记起了那旬“人间有味是清欢”。

P2-6

序言

现今社会,出书已不是新鲜的事情,每天都有名人出现,每天也就不断有新书出炉。写书既费精力又耗财力,加上网络对纸媒的冲击,于是除了商业文本、学术专著,很少有人耗费精力写一些用心之作。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留恋农耕文明的浪漫情怀,内心总有些排斥工业文明的商业化和功利化。也总是爱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有时甚至怀疑自己不够成熟,可一路走来已过不惑之年。近几年突然爱发点儿牢骚,并把这些都记录在手机上,这样就有了出书的冲动,想把一个真实的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大家。就如同朋友谈我绘画时所言: “有道是写生即写人,惠珺正如他的知性、清爽,他作品无疑是他的系列自画像。”其实,文字和绘画都是作者自己的写照。

本书文本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寄情草木间”,记录了我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第二部分“气息”,是我在艺术实践中的一些见解;第三部分“似诗非词”,用传统的和现代的诗词语汇记录生活点滴,抒发内心情感。除了这些文字,文中还插入了我近几年的一些速写、油画作品,是为“心中的风景”。只希望通过这一本拙著,让同道、朋友了解我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人”。仅此而已。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0: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