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消融了冰雪,春天重回了大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重新崛起的祖国带来了希望。他被邀聘到大学招生办,又在大学当了教师,担任了市教育局和中央教育部工农教材语文编写室负责人,后来又担任了上海声像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
1989年,已在市新闻出版局工作的戚泉木,受局的推荐参加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第四届讲师团,到金山支教并任分团长。此时他患肾病的妻子不慎跌跤,病重需要照料,他自己有高血压又漏肩风发病,同事好友都劝他向组织摆摆困难。面对支农,戚泉木觉得自己是共产党员,应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分配。再说,支农亦大有作为,也是自己积累创作素材的好机会。就这样,他冒着酷暑去了金山,在人生的道路上又迈开了新的步伐。
在金山,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钱圩乡,这里家家户户利用宅前屋后零星土地和闲置的房屋,搞起了庭院经济。“门前屋后成银行,屋前宅后摇钱树”“三月桃李芬芳,五月草莓鲜红,六月西瓜蜜甜,八月葡萄满枝,九月石榴结实,十月丹桂飘香”,村民的经济收入迅速提高。经领导同意,他决心到该乡蹲点半年。在这里,他认真总结钱圩职校的好经验,同时,他为实施国务院的“燎原计划”穿村走户,调查研究,通宵达旦地写出了3万余字《庭院经济前途无量》的调查报告。他还向当地研究庭院经济的专家、高级教师姚元绶学习,一起奋战3个月,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出版了26万字的《农村庭院经济探索》。该书被中宣部列入向全国推荐的百本好书之一。
庭院经济是商品经济中的“轻骑兵”,是“致富工程”。戚泉木为此着了迷,动了心。1992年年底他从讲师团回到新闻出版局后,在市农委、农科院、园林局、作协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一级法人社团“上海庭院经济与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由市农委主任张燕任会长,戚泉木任该会法人代表、常务副会长。1993年年底,为了研究会的工作和利用研究会老同志多的优势筹建百老讲师团、组织百老讲师团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毅然放弃个人利益,他3次向所在的局党委打报告,请创作假继续到基层开展城乡庭院经济的调研和试点,以及百老德育讲师团的筹建工作。放弃机关2400元月薪到作协领取140元津贴,着实使人感到不可理喻,有人甚至怀疑他脑子是否出了问题。戚泉木的生肖是属牛的,只要他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到底。
1995年1月10日,戚泉木在人民大会堂向150余位中央有关领导、老干部、老将军作了“庭院经济与文化事业在上海蓬勃发展”的汇报,其中,关于发挥研究会中老同志的作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筹建百老德育讲师团的做法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孙起孟、雷洁琼、李沛瑶、吴阶平和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孙孚凌、朱光亚,以及陈锡联、马文瑞等领导人的赞扬,称赞上海的同志们正在开创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P14-16
在阔步迈入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2018年,我们热烈庆贺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全体同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10周年,重温总书记的殷殷教诲,坚定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永在路上。
百老——一个特殊的志愿者团队,由600多位老干部、老将军、老英雄、老劳模、老教师、老专家、老艺术家等组成。这个平均年龄73岁的团队很有精气神,身体力行,依然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为下一代讲好中国故事。大家称赞百老德育讲师团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激情的诗、一曲动人的歌”。遵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的教导:“老同志的精彩人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写照,是培养教育下一代的珍贵素材。”这是我们编写《百老风采》的初心。初版《百老风采》写了31位百老成员,新编《百老风采》适度增加篇目,增写谁成了拉不直的问号,使编著者犯难。刘文清将军戎马一生,德高望重,自然给他留有版面,老将军听后慈祥微笑着连连摆手说:“谢谢大家的好意,百老太多的老同志有着精彩的故事,还是写写他们吧。”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彰显着老将军的品格和风骨。诚如老将军所言,百老人才济济,人民共和国的丰碑上刻有他们的光辉,历史的进程中留有他们的深深印痕,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他们更是奉献至上,续写忠诚,尽现人生风采。北海舰队原司令员王继英中将,南京路好八连原指导员、上海警备区原政委王传友少将,南京路上好八连原副指导员盛根铨,著名学者王健刚,老出版工作者、被誉为杂家的陆潜,少儿出版社资深编辑黄亦波,刑法大律师薛进展,上海监狱原管教处长孙安清,上海文化执法总队原巡视员陈晓菲,市新闻出版局退休员工党支部书记陆龙根,人称“牡丹王”的著名画家陈玉兰,上海老兵、人称抗震救灾英雄的朱乐年,好心妈妈王仁华等数不胜数,他们都有着感人的故事,新编《百老风采》实因篇幅受限,只能撷取百老成员中极少数老同志的人生故事,而且仅只是其人生片段,独立成章,传递最可宝贵的家国情怀,表达人生价值在奉献的胸怀,凸显初心永在路上的定力。
新编《百老风采》增加24篇,104岁的国学大师章人英讲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变迁大事记,生动感人;94岁的老将军鲍奇,参加了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他讲峥嵘岁月,教育青少年铭记历史;94岁的郭幼栋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造船事业,退休后讲了18年中国造船人攻坚克难、吃苦奉献的精神……百老有太多太多精彩动人的故事,闪耀着无私奉献的人格光辉。
百老德育讲师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的伟大号召,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联手进行新编《百老风采》的出版工作,精心打造高品位纸质阅读的亮点。该书的出版工作得到讲师团众多成员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积极提供相关的史料与图片。在编写过程中,百老讲师团日常工作人员积极投入,他们是:副秘书长李亚飞、团长助理章贻良、办公室副主任石岐山,尤其是办公室秘书熊玮、施慧敏做了大量的文案工作,特此致谢!
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编著乃存在不足或错处,敬请不惜赐教。
新编《百老风采》编辑室
今年4月18日,迎来了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建团18周年。我们的《百老风采》丛书又再版了。我们难以忘怀的是2007年4月17日,习近平同志给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全体同志的信中热情鼓励:“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全体同志,你们离退休后不辞辛劳,满腔热忱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令人尊敬和钦佩。知悉你们正着手编写《百老风采》丛书,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老同志的精彩人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写照,是培养教育下一代的珍贵素材。希望丛书能够早日付梓出版,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衷心祝愿老同志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习近平同志的信给我们百老团600多位老同志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难以忘怀的是在上海志愿者协会成立10周年的群英会上,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戚泉木荣幸地受到习近平同志的亲切接见,热情握手和鼓励。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工作后,又委托秘书给戚泉木团长来电热情关怀上海百老团的建设和《百老风采》一书的出版,同意他的来信可以公开发表。难以忘怀的是2017年在百老团成立17周年之际,百老团写信给习总书记汇报工作,习总书记在出访美国前夕,工作如此繁忙之时,还委托中央办公厅同志给百老团团长戚泉木来电话回复,对百老团全体老同志热情关怀。2017年9月27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及电视台报道了《习近平在上海》一文,文中也有这张习近平同志同戚泉木同志亲切握手的照片,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宣传,这是对上海百老团老同志极大的鼓舞。十年来,上海百老团的老同志们以习近平同志这封信为动力,以爱党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积极投身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伟大事业,发挥余热,再立新功!
在习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上海百老团坚持“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建团宗旨,坚持“要使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青少年”的思想理念,“献了青春,献白发,为了江山,为子孙”。坚持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上海百老团全体同志决心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讲好中国好故事,争当百老好讲师。
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由600余位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教师、老专家、老艺术家等组成,他们离退休后不甘享清福,依然激情满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百老讲师团专注德育,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993年底,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戚泉木抱着“要使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青少年”的理念决心组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他竟三次向单位党委打报告,要求停领本单位2400元工资奖金,去作家协会领取140元津贴,以作家身份请创作假,携手24位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教师、老专家、老艺术家等开始创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在一无资金、二无办公场所、八次搬迁办公场所的困难条件下艰苦创业,执著奉献,无怨无悔。无论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百老讲师团成员始终坚持进学校、下社区、走城乡、入军营、去工厂、进机关……说那过去动人的故事,讲“我的人生,我们的中国梦”。18年来,已为410多万青少年举办了近5500多场德育讲座、德育展览和德育演出,七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21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并被誉为全国和上海德育教育著名品牌。德育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百老讲师团关心未成年人的德育活动一直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指导。百老讲师团德育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生动感人,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追求创新、创造、创意,百老讲师团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2005年2月7日,日理万机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呈报给他的一份综合报告中看到报告第四条“其他建议”有一段:“百老德育讲师团由上海市的老红军、老科学家、老劳模等组成,迄今已在学校、社区、农村举办了600多场专题报告,起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宣传作用。这种形式可加以推广。”胡锦涛同志特别重视,亲笔批示推向全国。
2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对‘百老讲师团’进行报道的通知”:“由上海市的老红军、老科学家、老劳模组成的百老讲师团已在学校、社区、农村举办了600多场专题报告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大力宣传‘百老讲师团’经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遵照中央领导指示和中宣部领导安排,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近期对‘百老讲师团’进行重点报道。”
2013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中央有关领导又一次亲笔批示,再次将这个特殊志愿者团队推向全国。中宣部根据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发出电话通知:“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由600多位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教师、老专家、老艺术家组成的精神文明宣传队伍,长期立足社区开展德育讲座、演出和展览,被誉为老有所为的典型代表,当之无愧的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员,最具威望的社会风尚监督员,最可亲近的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指定中央重点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发表了两篇报道、一组评论,并号召“鼓励全社会学习百老德育讲师团的精神”。这更是对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全体同志的极大鼓舞。
新版《百老风采》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是献给广大青少年的德育读本。百老不老,个个是宝。百老的奋斗历程,定能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所启迪,激励他们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志奋发,践行担当,为党旗添彩,为祖国争光。
戚泉木主编的《百老风采》记述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中的600多位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等人的生动事迹,展现他们身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
老同志的精彩人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写照,是培养教育下一代的珍贵素材。
戚泉木主编的《百老风采》是献给广大青少年的德育读本。百老的奋斗历程,定能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所启迪,激励他们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志奋发,践行担当,为党旗添彩,为祖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