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迷恋你痴情的火焰,
宁愿放弃那令人心醉的青葱岁月,
我守候你鹅黄般的绿意,
孤独地芬芳着一个个无望的花季,
我绚烂着来世的路,
你守望着错过的人!
此生?来世!
彼岸?此岸!
爱如彼岸花,
深情苦相追,
年年复岁岁,
花叶两不见!
时间的断崖啊!
一瞬,即是永恒!
错过,再会无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韩颖掩卷沉思,父亲对爱的叩问又萦绕在自己的耳畔。是啊!爱的归宿究竟是什么?父亲啊!你真的看到过人活着难以看到的天堂了吗?思绪又飞回了遥远的过去……
阳春三月,一个多情的季节。凤栖山下这座古县城人武部门前,此刻成了深情的海洋。过关斩将、披红戴花,即将奔赴军营的新兵们,此刻正与亲友执手话别、整装待发。韩钦宇也身处其中,亲友都来相送,母亲泪眼婆娑。天下老儿爱着小儿。这个被宠惯的小儿子,前边的路会顺畅吗?
喧天的锣鼓声中,离别的不舍和牵挂很快淹没在送行的洪流之中。韩钦宇强忍着泪水,一边挥手和亲友告别,一边在人群中张望搜寻着,他在寻找一个身影。她会来——她一定会来!可是,直到运兵车缓缓开动,卷起的沙尘遮蔽了他的双眼,那个他期盼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依依不舍的乡情随着车轮的渐行渐远,慢慢被稀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前途的憧憬和对未知世界的迷茫。
运送新兵的车队已然绝尘而去,喧天的锣鼓声也骤然停止,送行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四散而去,韩钦宇的父亲却还呆站在路旁,一双昏花的老眼凄然地张望着,花白的山羊胡在微风中瑟瑟颤抖。一直强忍着泪水,面带微笑的母亲此刻木然地挥着手,几乎快把自己站成了一尊雕塑。此刻她红肿的眼睛里已流不出泪水!13年前的那个冬季,她和家人送走了自己的长子。长子当兵当到了天边,临走时儿子在院子里种下了一棵梧桐树,她围着那棵梧桐树转了13年的圈圈,头发都转白了。眼下前脚盼回了长子,她和老伴已是花甲之年,又将小儿子送进了军营。她真的不敢想牵肠挂肚的心啥时候才能放下。
望着风烛残年的父母,想想弟弟将要踏上的艰辛历程,一阵心酸不由得涌上了韩钦周的心头。弟弟韩钦宇一直是父母和家人的骄傲,他自幼聪明好学,从小学到高中,每年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墙上贴满了奖状,以他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不去重复自己走过的路,可自己的拖沓大意,无意间改变了弟弟的人生轨迹。唉!如果自己稍上点心,弄清征兵的时间,就不会错过回信的机会,如果自己多问一句,早早给弟弟吃颗定心丸,他的人生之路也许……唉!尽管他从小就爱军装,就有从军梦!
“新战友们,军车已向军营进发,我们的军营地处关中腹地、爱国名将杨虎城的故乡——陕西蒲县……”运兵车刚驶出县城,接兵干部王参谋便开始了政治宣传。
“咱们行程将近200公里,五个多小时呢,这可是有生以来最远的一次旅程!”新兵们一边听着,一边小声交谈着,“啧!快听!一路上表现好的同志,还会分到炮兵团!”
“真的假的?分到炮兵团那可牛了!有车开,有技术学!”
“那可不!发动机一响,黄金万两啊!”有人已经开始打起了“小九九”。
“是得好好表现,这个机会说啥都不能错过!”
“行啦!大家安静!”
随着带兵干部的一声喝令,刚还在窃窃私语的新兵蛋子,立马换了个模样。听了大家刚才的议论,韩钦宇心里也有了想法,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出路,两只眼睛像南极圈里的太阳,亮了整整一路。
新兵们开始严肃起来,一个个正襟危坐,势在必得!但没出百八十里,就有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去,还有人前俯后仰打起了呼噜……“到了!到了!大家醒醒!”下午3点多,车到营地,王参谋扯开嗓门喊道,“下车到我右手边集合!”睡了一路的新兵在召唤声中睁开迷糊的双眼。韩钦宇第一个跳下汽车,奔向集合地点,心想,一路表现这么好,进炮兵团应该没问题。
韩钦宇一路小跑,此时他已在指定位置站定,心里默念着从大哥那里学来的立正动作要领:头要正,颈要直,下颔微收,两眼平视前方……他暗自规范着自己的站姿:“对!就这样,手脚现在都放到了位……”他对自己的仪表仪态表示满意,他不想放弃点滴表现的机会。P2-4
冰是沉睡千年的水,火是激荡万古的情。他碧血丹心,琴心剑胆,他们的情犹如火山萌动般豪迈激越;她心系边陲,无怨无悔,她们的爱犹如冰山雪莲般清纯圣洁。他们从冰山雪谷、大漠戈壁走来,他们用赤胆忠诚日夜奋战在西部边陲,守卫着边疆的和平与安宁,他们用铁骨柔肠兑现着对爱的承诺,演绎着忠贞不渝、新美如画的爱情故事。这些爱的故事,有的堪称爱的孤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回……自古以来,提起西部边陲,人们联想更多的是金戈铁马和边关冷月。时至今日,西部边陲仍以其辽远寂寥、雄浑萧瑟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的确,在这个有着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辽阔疆域里,由于受特殊气候、地质构造和地缘政治的影响,驻守在这里的数以万计的武警官兵,时常都要面对地震、风灾、雪灾等严酷的自然灾害,肩负繁重的维稳处突任务,部队经历了怎样的建设发展历程,官兵们如何看待生活,如何对待情感,如何献身边疆、建功边陲,无疑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小说《冰火之恋》,作者以主人公的成长、爱情和婚恋为主线,以反映边疆部队建设发展进程为脉络,展现了边疆军人和军嫂在当下这个情爱泛滥却爱情奇缺的社会里,爱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爱的理解和对婚姻的坚守,用真情乃至生命诠释了人间至爱。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把爱比作一顶华美的皇冠的话,那么爱情就是镶嵌在这顶皇冠上的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主人公对情感历程的追溯和思考,无疑破译了人世间最难破译的密码!那就是,爱是太阳,爱是月亮,爱是宗教,爱是信仰,爱是至死方休的修行,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地!
莫言在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曾说:“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莫言表达的实质是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属性和独特的情感表现方式,文学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不有意识地为政治所用。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自己的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并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冰火之恋》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文学与成功无关,文学是生活的意义”。正如我们读诗写诗,并非因为它很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歌、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诗歌、美、浪漫、爱,它们都没有用,它们是生活的意义。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里曾说,文学让人变得非常有诗意、富有情感,变得更像一个“人”。否则,人就会变得非常实惠、功利、计较、迟钝、麻木。然而时下,一些人对文学持功利化、实用化、金钱化的态度,认为文学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期望文学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而进入作家富豪榜的作家因为文学和网络文学写作带来的巨额财富收益,更让一些人相信文学不是“无用”的。而我个人理解,莫言的“文学无用论”,就是不能狭隘地功利主义地看待文学,不能以直接的实用目的对待文学,不能把文学变成一种纯粹职业上的能力和工艺技巧。应该说,莫言的看法,是符合文学的本质规律是精神属性的这一根本特征的。文学是一种心灵之学,不是一种谋生之术;是人的一种修养,不是一种职业。文学是人类文明结构当中最高端的部分。最高端的部分不一定是有用的,却又具有最多的用处,是最滋育人的灵魂的。
黑格尔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直接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和回响。”文学的作用从方式上讲是内在的、情感的,没有政治理论或道德观念的精神作用的那种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从作用的内容上讲,它主要也不是简单地传达某种是非观念,或一般地惩恶扬善,而是立足于对优美高尚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显示人生的价值意义,通过对美的追求和高扬来陶冶性情,塑造灵魂,可以说,帮助人们懂得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才是文学作用于社会的根本目的。
文学应引导人类心灵朝上仰望。著名作家韩少功曾说过:“只要人类还需要精神的星空和地平线,文学就肯定广有作为和大有作为——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哪怕是恶棍和混蛋也常有心中柔软的一角,忍不住会在金钱之外寻找点什么。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呼吸从容、目光清澈、神情舒展、容貌亲切的瞬间,在心灵与心灵相互靠近之际,永恒的文学就悄悄到场了。”《冰火之恋》的诞生亦如此,它就像一朵盛开在冰山之巅的雪莲,愿采撷者能用真情之手、赤诚之心抚之慰之,珍之爱之。
《冰火之恋(精)》作者(张怀敏、傅星硕)以主人公的成长、爱情和婚恋为主线,以反映边疆部队建设发展进程为脉络,展现了边疆军人和军嫂在当下这个情爱泛滥却爱情奇缺的社会里,爱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爱的理解和对婚姻的坚守,用真情乃至生命诠释了人间至爱。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把爱比作一顶华美的皇冠的话,那么爱情就是镶嵌在这顶皇冠上的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主人公对情感历程的追溯和思考,无疑破译了人世间最难破译的密码!那就是,爱是太阳,爱是月亮,爱是宗教,爱是信仰,爱是至死方休的修行,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地!
冰是沉睡千年的水,火是激荡万古的情。他碧血丹心,铁骨柔肠,他的情犹如火山萌动般的豪迈激越;她心系边陲,无怨无悔,她的爱犹如冰山雪莲般的清纯圣洁,他们从冰山雪谷、大漠戈壁走来!张怀敏、傅星硕著的《冰火之恋(精)》以主人公韩钦宇的成长、爱情、婚恋为主线,展现了主人公和妻子在当下这个情爱泛滥却爱情奇缺的年代里,爱的心路历程,及其对爱的理解和对婚姻的坚守,用真情乃至生命诠释了人间至爱,堪称爱的孤本。这部小说对帮助我们青年人如何看待感情,如何对待爱情和婚姻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