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崇高之路
如果你从公立大学毕业,那么你很有可能成为一名银行家、律师、顾问或医生,而且无论出生在哪里,你都很有可能会在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或华盛顿特区这些大都市从事以上职业。
为何如此?
那是因为追求成功者终将成功,而以上人士就是当今社会“成功”的典范。
我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不是一个有很高成就动机或有极大热情的年轻人,除非你认为在纽约市郊沉迷于《龙与地下城》游戏是拥有未来企业家精神的一个表征。从小父母就告诉我,我的任务是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考上一所好大学,钢琴弹得足够棒,至于网球,能进一般的高中校队就行了。
12岁时,父母开始送我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学术夏令营。我们称之为“书呆子营”,虽然它的官方名称是天才少年中心(CTY)。我通过了SAT考试,获得了参加资格。我喜欢CTY,它是我笨拙的初吻和初恋发生的地方,几个星期长得仿佛是过了好几个夏天。
14岁时,我的一个夏令营伙伴露西提到她去了新英格兰的一所叫埃克塞特的预科学校,并且很喜炊它。我告诉父母我也打算去那儿。我在公立学校过得马马虎虎,心猿意马的,虽然总体上表现得像个聪明的孩子,但确实不太努力。
我的父母为这个想法感到兴奋。15岁时,我去了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这是一个让我获得优质教育的地方。如今回顾往事,我很感激在那里获得的一切。但那不是一个轻松的地方,比如,学校的每一个球队都招募研究生来提升竞争力,所以许多年轻人被迫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再组队了。我当时才十几岁,去埃克塞特是因为一心想要上大学。我最重要的课外活动是参加辩论小组。我在新英格兰的预科学校辩论队中表现良好,并加入了美国国家队,随队参加了在伦敦举办的世界锦标赛,在那里我立刻就被英国学生打得落花流水。
我收到了斯坦福大学和布朗大学的入学邀请,参观完这两所学校后,我决定去布朗大学,因为斯坦福大学在气氛和建筑方面似乎太过令人愉快,以至于我很难想象自己或其他任何人能在这里特别努力地学习,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习惯了东北部地区酷寒的冬季。此外,我的家人住在东海岸,我自然想离他们更近。我去了布朗大学,本来计划攻读英语专业,但读了一学期的《摩尔·弗兰德斯》(Moll Flanders)之后,我转向了经济学和政治学。
为了我和我兄弟,父母在财务方面做了很好的准备。我获得了IBM在布朗大学提供的部分奖学金,但仍感压力山大。我的父母一直都勤俭节约,比如啃骨头、吃鱼头等,提醒我他们抵押了房子来支付学费。我在学校食品部获得了兼职机会,每小时赚6美元,并在一个学期后晋升为主管。在埃克塞特,我曾在图书馆兼职,我明A自己应该一直努力工作。
在布朗大学,我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锻炼,进行跆拳道训练(我的级别在黑带以下,并不是很擅长)和玩电子游戏。在一次去康奈尔大学参加跆拳道比赛的路上,我的古龙水洒在了制服上,因此我整个周末都散发着克莱本男式香水气味走来走去。我的队友闻到了,取笑我说:“这家伙闻起来太性感了,肯定打不赢!”不幸的是,我的对手并不买账。
可能在大学里我最骄傲的成就是可以连续八次卧推225磅。我给自己的胸肌取名雷克斯,并可以随心所欲让它们显出形状。我也是校园里少数顶尖的街头霸王Ⅱ玩家之一,甚至可以与炎魔及其他边缘角色一决高下。
以上描述的这些让人觉得我不过是布朗大学校同里一个相当不起眼的学生。我在经济学课程上表现不错,但也并不是全力以赴。暑假里我回到CTY担任顾问,这是一份有趣的工作。我还在纽约威彻斯特县的一家中国餐厅工作了几个夏天,但是我帮人点菜时的中文写得太差,厨师很难看懂,而我讲的英语又令顾客感到困惑。一天工作结束后,餐厅其他工作人员都坐上小巴回纽约市的唐人街,而我则开着父母的本田雅阁回家。(P3-5)
杨安泽先生在《人生起步》一书中提出了“年轻人就该去创造”的观点,并通过“美国机会”这个平台,身体力行地帮助和训练更多年轻的人才去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而青年志以“年轻人驱动改变”为愿景,十年来联结青年与商业,激发文化和商业创新,也见证了中国的年轻人不断自我探索与成长、不断创造并带来改变的众多故事。
——张安定 青年志联合创始人
杨安泽是少见的远见卓识者,他能够筑梦为现实。《人生起步》这本书对于正在规划职业生涯的年轻人来说,是一张路线图;对于计划重振城市经济的政策执行者来说,是一本实践手册;对于国家来说,则规划了一条将企业家精神重新带回美国经济核心的道路。
——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 《赫芬顿邮报》创始人兼总编
世上许多人只追逐利益,而不是激情。《人生起步》一书为他们展示了一条新的出路,并有可能改变他们以往对商业成功的定义。
——谢家华(Tong Hsieh) 《纽约时报》畅销书《传递幸福》的作者及Zappos.com创始人
我对杨安泽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初创企业——美国机会十分欣赏。他证明了我们确实能够为最优秀的、前景最光明的人才建立一个平台,让他们更方便地帮助他人获得成功。
——杰夫·韦纳(Jeff Weiner) 领英首席执行官
《人生起步》这本书如果在我大学刚毕业、期望为改善世界做出贡献却无从下手的时候已经出版就好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将顶尖人才转变为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同时解决了社会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
——戴夫·吉勒博(Dave Gilboa) Warby Parker联合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想过交稿时作者杨安泽会宣布参加下一任美国总统的竞选。这令我瞬间想起的却是,书中写到他因创立新型企业“美国机会”(Venture for America)而受邀被奥巴马接见时忘记打领带,白宫保安解下自己的领带给他系上以免失礼的小细节。今天来看,这是一个成功人士回顾往昔微时的大无畏精神,似贬实褒的自我鼓励。读这本书时,我仿佛在追赶书中人物的脚步,而书外的杨安泽,正以更迅猛的加速度在创造着属于他自己的历史。
与杨安泽一样,我毕业于一所法律院校。这在美国是中产阶级最普遍的教育选择,而在一切都快速流行的中国,这只是十年前最热门的专业选择,到今天多多少少供过于求。现在想来,高考的分数就像是筹码,十几岁的孩子都想要进入一所好大学,选一个热门专业,为自己的理想镀一层金边。那时候的我无论想要装出多么成熟的样子,多多少少还是懵懂着、犹豫着、算计着,掂量着口袋里的分数,伸手摘取了一个法学院的入场券。然后我迅速发现,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当我翻开这本《人生起步:年轻人就该去创造》这本书时,看到杨安泽也有类似的学业和就业经历时,忍不住会心一笑。
他说:“当1996年从布朗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大致的期望,就是想变聪明,想功成名就,想要成功,而不管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正如当年的我们。
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梳理自己职业经历的过程。从离开与法律有关的第一份工作后,我与他的经历迥然不同,杨安泽开始反思国家的教育和年轻人的职业选择,进一步考察社会结构,产业规划,城市复兴。而我则安然融入了他所批判的大企业系统,成为了他所描述的“穿着优雅,装备精良,坐飞机飞来飞去,被办公室迷住了的一员”。然后经过多年的职业训练,将工作的合理性内化,并最终承认自己并不会真的拯救世界。而杨安泽的职业和创业轨迹始终有一条暗线,那就是本书高度总结的:“聪明人应该去创造点什么”。
这是一个平庸的悲剧。我们的筹码从分数变成了真金白银,却依然没有脱离物物交换的原始性质。
马斯洛诚不我欺,人最高级的需求是创造,是自我成就。
人类社会永远追求成功,尤其是今天的中国,开放的环境令80、90、00后对于个人成功的追求极其迫切。我们的一切想法都生长得太快了。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十年前成功的定义是能从名牌大学毕业,找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或者是进知名外企,职位一步一步往上升,生活一步一步得到改善,成为运筹帷幄的专业人士。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像我这样三十多岁的中年人,遽然发现原来人生有这么多种活法,成功有如此多的定义。年轻的孩子们踌躇满志,虽然嘴上说着“佛系、随缘、丧丧的”,而向“斜杠青年”进击的是他们,随自己心意转换职业生涯的是他们,探索新知的是他们,创造乃至创业最频繁的也是他们。“随缘”的意思其实是无论结果如何,关于成功的尝试,只要试过了就值得。
一方面,年轻人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另一方面,在教育减负的呼声中,中国家庭对于教育的投资却已经着眼于全球资源,着眼于精英教育,着眼于阶级提升,成为举家参与的豪赌。这两端对等吗?这顺应人性和社会发展吗?我们是否会迎来杨安泽所描述的年轻人的困境?这一切有待观察。
这本娓娓道来的书来得恰逢其时。一半是传记,一半是心得,杨安泽把他的个人经历和思考都融入了平实的记录之中。今天的中国与十年前的美国,在大环境和微环境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别,然而我们终将面临的问题,他们已经摸索过一遍。这些经验如能为今天的年轻人、聪明人提供一点点人生借鉴,当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而我,也将努力走出“办公室沉迷”,创造点什么。
谨以本书致谢段一琼女士,她身上有着优雅的古典气质,又兼具坚韧的品格和对未来清晰的认知,是我职业道路的良师,更是生活中的益友。并致谢冯维、宁竹贤伉俪,他们勇于创造新的生活,也乐于享受生活的玄妙之美。他们的洋溢着快乐与知性的”石雀小屋咖啡馆“,是启发我工作与生活的好去处。最后致谢孟南,你是复杂精致的小宇宙,以才情、善良与幽默照亮世界这一角落。
冲破狭窄的职业路径
我们如今遇到一个问题:聪明的人在做错误的事情。要是我们可以让他们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将会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2000年,查理·克罗尔(Charlie Kroll)作为高年级学生,即将从布朗大学毕业。他已经决定回到纽约去当一名投资银行家。他学习经济学,是布朗投资集团的财务人员。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前两个夏天他作为优秀学生曾在摩根士丹利以及纽约和伦敦的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实习,但他并没有得到摩根士丹利的职位。他很快就从失落中恢复过来,并在宿舍里创办了一家网站开发公司——安德拉(Andera)。他拿商业计划参与了一个校园创业比赛,虽然没有获胜,但他的导师从查理身上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提出做一些种子投资。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查理筹集到了30万美元,他的公司员工从一名增加到了六名。这一切看起来很有希望。
然后到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了。没有人想再为网站花钱了。安德拉公司奋力拼搏,好几次差点连T资都发不起了。查理担心削减员工的时候不好交代。有一次,他甚至请求他的女朋友珍妮进行投资,珍妮同意了。她非常信任他,可连查理都不知道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查理努力保持安德拉公司正常运营。在业务经营的第三年,他与地区银行的负责人见面并向她推荐了安德拉公司的网站服务?在听完查理的介绍后,这位负责人说:“感谢你的演示和讲解,但是让我告诉你什么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我们需要一种工具来帮助客户更便捷地开立网上账户,你能在这件事上帮上忙吗?”
查理说:“当然,我们能做到。”于是他返回办公室,认真地研究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银行负责人所面临的问题。几个月后,他的公司有了一位新客户和新的发展方向。安德拉公司找到了它的细分市场,那就是帮助地区银行为其用户提供在线服务,就像为那些大型同有银行提供的一样。它因此获得了数十家社区银行的垂青,随后客户数增长到了上百家。珍妮的投资不仅仅获得了经济回报,这对恋人几年之后结婚了,现存他们已经有两个漂亮的孩子。今天,安德拉公司是一家估值几百万美元的软件公司,在罗德岛普罗维登斯当地雇用了近百位员工,而这座城市的失业率超过了10%。
如果摩根士丹利当初为查理提供了工作机会,那么安德拉公司就不会诞生,普罗维登斯的失业率可能会更高点儿,地区银行将在市场竞争中更弱势一点。但如果查理只是一个常例而非个例呢?如果那些如今争着进入财务、法学院或者管理咨询行业的同样水平的人才,当初都进入了像安德拉公司这样的初创企业呢?如果每年有25%的顶尖毕业生都去全国各地的初创企业而不是涌向华尔街呢?那会需要多长时间来催生数千个新工作岗位、新公司、新机会,甚至新行业?
我相信经济和社会问题存在基本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让聪明的人才再次致力于创造。他们现在在这方面基本无所作为。他们本应该这样做的,但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或毕业之后被导向了特定的职业道路,并被告知:不要担心,以上问题之后自然会得到解决。
拿我自己来说吧,当1996年从布朗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查理这样的雄心壮志。我只有一个大致的期望,我想变聪明,想功成名就,想要成功,而不管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去了法学院,后来成了一名在纽约执业的企业律师。
在律所T作了几个月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来错了地方。不到一年我就辞职了,并与他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叫作Stargiving的互联网公司,旨在帮助那些与名人相关的非营利机构筹措资金。这项业务真是太艰难了。最后我的公司经营失败了,但是我很快振作了起来。我去了一家叫作克里斯普无线(Crisp Wireless)的移动通信软件公司,之后又去了一家叫作MMF System的健康与保健软件公司工作。五年之后,我最终成了曼哈顿GMAT公司的CEO,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考试培训。
我花了五年时间来运营曼哈顿GMAT,帮助年轻人进入商学院。多年来,我针对企业开班授课,对象大多是投资银行分析师和来自高盛、麦肯锡、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德勤的团队,以及几百名个体学生。其中有的人在其效力的公司里表现优异,但也有很多顶尖的学生心存疑惑,他们不清楚为什么他们不太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在工作和职业中追求更高的参与感。有时候他们会用语言表达出这种渴望,他们会说“我想要更多的企业家精神”,或者“我想要真正兴奋起来”。
……
“创造”意味着形成和帮助那些能够创新、能够创造价值的公司以及组织。全国各地的人士和公司都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新奥尔良,美国创业投资会与一家叫作Kickboard的公司合作,这家公司为教师提供一个软件应用程序来记录学生的表现。Kickboard由珍·梅德伯里(Jen Medbery)创办,她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并加入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这一组织,任教于某中学。珍从自身作为老师的需求出发,创造了这款产品。Kickboard目前已拥有数十个学区的客户,十多名员工。
健身趣(ShapeUp)是位于普罗维登斯的一家医疗保健科技公司,旨在通过社交网络和目标来帮助促进用户健康,由两名来自布朗大学的医学博士拉吉夫·库马尔(Rajiv Kumar)和布拉德·温伯格(Brad Weinberg)创立。他们发现,当成功改变生活方式和减轻体重的患者受到来自朋友、家人和同事的鼓励时,他们将获得无限动力。一些公司主动采购健身趣的服务,因为更健康的员工能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产力和减少病假,由此可为公司节约大量费用。拉吉夫和布拉德发现了能同时改善人类健康和建立成长型业务的方法。为此,美国创业投资会向健身趣提供了最新的网页设计师约翰尼·洪(Johnny Hung)作为支持。
Accio能源是一家位于密歇根州安娜堡市的清洁技术公司,目前正在设计无须移动叶片的下一代风力发电机组。Accio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空气与水的互相作用,模拟雷雨天的自然现象。公司在办公室内设立了一个带风洞的仓库以测试升级。Accio的首席执行官詹妮弗·贝尔德(Jennifer Baird)曾经是一家初创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并以2.05亿美元成功出售了该初创公司。Accio的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道恩·怀特(Dawn White)则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和二十项专利。驻该公司的美国创业投资会成员是电气工程师蒂姆·丁曼(Tim Dingman),负责帮助Accio进行仿真设计。
在底特律,离Accio几分钟路程的地方有另一家公司——Are You a Human,这是一家软件公司,他们正在将那些恼人的网站验证码(就是那些你被迫重新输入的难以辨认的字词,通常是些毫无意义的话)换成一个迷你品牌游戏,比如向目标击出一个曲棍球。这家公司由密歇根大学的企业家瑞德·塔托里斯(Reid Tatoris)和泰勒·帕克斯顿(Tyler Paxton)创立,底特律风险创业合伙人(Detroit Venture Partners)向其提供了资助。作为我们的会员,威斯康星大学英语专业的马克思·纳森堡姆(Max Nussenbaum)帮助他们宣传产品。
然而,不是每个议题或公司都涉及高科技。克里斯汀·格罗斯·里士曼(Kristin Groos Richmond)和克里斯汀·托比(Kirsten Tobey)发现,孩子们在公立学校没有得到足够健康和价格实惠的膳食。他们在2006年创立了革新食品连锁公司(Revolution Foods),以有竞争力的价格为学生们提供健康的食物。如今,革新食品连锁公司每天为九个州的600多所学校准备近20万份膳食,从附近社区雇用了近千名员工。
查理、珍、拉吉夫、布拉德、詹妮弗、道恩、瑞德和泰勒为聪明的年轻人创造新事物树立了好榜样。可能这是你第一次听说他们和他们的公司。很多这样的人才在全国各地努力付出,解决问题,但这仍然不够。本书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在当今精致利己主义泛滥的社会中,进入高薪行业、考上公务员似乎成了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也成为众多毕业生就业时最热门的选择。
·你是否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你是否感到终日忙碌却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
·你是否踌躇满志却寻路无门?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政策制定者又如何在人才分配这场零和游戏中取胜?
职业选择是毕业生人生起步阶段至关重要的一课。自称“疗愈律师”的企业家杨安泽以连续创业的亲身经历,重新定义了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他倾囊相授自己的宝贵经验,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日寸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引导和培养真正的价值创造者。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起点并不能决定终点,所以无论你是刚开始找工作的毕业生,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职场达人,杨安泽著的《人生起步(年轻人就该去创造)》都能给你带来新的思考。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人才纷纷涌向金融业、咨询业等专业服务类高薪行业,而这些职位像“金镣铐”一样锁住了他们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修复文化的手脚。
杨安泽著的《人生起步(年轻人就该去创造)》中作者认为许多高校毕业生立志进入金融业、咨询业、法学院、研究生院或医学院,只是出于对职业附加物或职位提升的渴望,而非出于对工作的真正激情与自身适合性的考虑。他认为人才应该致力于创造,雄心壮志的年轻一代应该被导向关键的创新型工作,以创造全新的商业活力,推动工作机会的增长,乃至拉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