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共3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侯会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近年掀起“国学热”,提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孩子们个个如数家珍——相比之下,跟“国学”相对应的“西学”知识,孩子们了解得还是太少。譬如,孩子们知道吗:地球上那道孕育了四大文明的“金环”在哪里?“亚当夏娃”“诺亚方舟”的故事又源自哪个民族?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为什么要自己缝皮靴?……不过,这些有趣的话题,都能在侯会著的《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共3册)》中找到答案。本书的写作,仍以时间为序,如同邀请孩子和家长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文学之旅:沿着岁月的长河,游走于五大洲的文学原野,去拜访人类文明史上的文豪巨匠;听“导游”介绍他们的生平,讲述经典故事,评说艺术短长,兼谈趣闻逸事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世界文学知识普及读本,与《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相配套,以围炉夜话的亲切口吻,向青少年读者描述了五千年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全书上起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上半叶,涉及各国文学名家二百多位,经典作品七八百部(篇),并穿插大量掌故趣闻,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成人读者也不妨跟孩子一起重温。

侯会著的《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共3册)》共分三册,各册均附有依时序编排的文学家词典。

目录

第一册

 写在前面

 一、东方古国远古神话(5000年至3000年前,埃及、巴比伦、印度)

 二、《旧约》:犹太人的“圣经”(4000年前,犹太)

 三、美洲、非洲的早期文学(前15-9世纪,美洲、非洲)

 四、希腊神话故事(前8世纪,希腊)

 五、《荷马史诗》唱英雄(前8世纪,希腊)

 六、波斯神话、印度史诗(前7-4世纪,波斯、印度)

 七、希腊悲喜剧(附《伊索寓言》,前6-前4世纪,希腊)

 八、罗马文学与《新约》(前2-2世纪,罗马)

 九、印度戏剧、阿拉伯经书(4-6世纪,印度、阿拉伯)

 一○、盎族英雄斩孽龙(7-8世纪,英国)

 一一、东瀛日本也有“诗经”(8世纪,日本)

 一二、阿拉伯文学宝库《一千零一夜》(附非洲与阿拉伯文化,8-9世纪,阿拉伯)

 一三、波斯诗歌“鲁拜”体(9-14世纪,波斯)

 一四、日本物语说“源氏”(10世纪,日本)

 一五、史诗传唱英雄曲(11-12世纪,法国、西班牙)

 一六、北欧神话与史诗(11-12世纪,北欧、德国)

 一七、但丁与《神曲》(13-14世纪,意大利)

 一八、薄伽丘与《十日谈》(附彼特拉克,14世纪,意大利)

 一九、乔叟与《坎特伯雷故事集》(14世纪,英国)

 二○、“列那狐”与《巨人传》(14-16世纪,法国)

 二一、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16-17世纪,西班牙)

 二二、超越国界的西班牙语文学(16-17世纪,西班牙及拉丁美洲)

 二三、莫尔、斯宾塞和马洛(15-16世纪,英国)

 二四、戏剧大师莎士比亚(16世纪,英国)

 二五、弥尔顿与《失乐园》(17世纪,英国)

 二六、高乃依、拉辛和拉封丹(17世纪,法国)

 二七、喜剧大师莫里哀(17世纪,法国)

 二八、鲁滨孙、格列佛的漂流传奇(17-18世纪,英国)

 二九、理查逊与菲尔丁(17-18世纪,英国)

 三○、“百科全书派”的精英们(17-18世纪,法国)

 三一、卢梭与《忏悔录》(附博马舍,18世纪,法国)

 三二、越南与朝鲜文学(18-19世纪,越南、朝鲜)

 三三、拉美文坛有“缪斯”(17-19世纪,拉丁美洲)

 三四、歌德与《浮士德》(18-19世纪,德国)

 三五、席勒演绎“阴谋与爱情”(18-19世纪,德国)

 三六、海涅歌唱剑与火(18-19世纪,德国)

 三七、霍夫曼、格林兄弟(18-19世纪,德国)

 简明外国文学家词典·一(按生年先后排列)

第二册

 三八、司各特与《艾凡赫》(18-19世纪,英国)

 三九、奥斯汀与《傲慢与偏见》(18-19世纪,英国)

 四○、拜伦与《唐璜》(附湖畔诗人、济慈,18-19世纪,英国)

 四一、呼唤春天的雪莱(18-19世纪,英国)

 四二、司汤达《红与黑》(附史达尔夫人等,18-19世纪,法国)

 四三、密茨凯维奇、显克维奇(18-19世纪,波兰)

 四四、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19世纪,俄国)

 四五、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19世纪,法国)

 四六、雨果与《悲惨世界》(19世纪,法国)

 四七、大仲马与《三剑客》(19世纪,法国)

 四八、梅里美与《嘉尔曼》(19世纪,法国)

 四九、乔治·桑与缪塞(19世纪,法国)

 五○、斯托夫人、霍桑(19世纪,美国)

 五一、爱伦·坡:惊悚推理的鼻祖(附麦尔维尔,19世纪,美国)

 五二、童话大王安徒生(19世纪,丹麦)

 五三、果戈理与《死魂灵》(19世纪,俄国)

 五四、狄更斯与《大卫·科波菲尔》(19世纪,英国)

 五五、萨克雷与《名利场》(19世纪,英国)

 五六、勃朗特姐妹(附盖斯凯尔夫人,19世纪,英国)

 五七、冈察洛夫、赫尔岑、莱蒙托夫、舍甫琴科(19世纪,俄国)

 五八、屠格涅夫与《猎人笔记》(附亚·奥斯特洛夫斯基,19世纪,俄国)

 五九、惠特曼与《草叶集》(19世纪,美国)

 六○、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附小仲马,19世纪,法国)

 六一、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罪与罚》(19世纪,俄国)

 六二、裴多菲、伐佐夫(19-20世纪,匈牙利、保加利亚)

 六三、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19-20世纪,法国)

 六四、易卜生与《玩偶之家》(19-20世纪,丹麦)

 简明外国文学家词典·二(按生年先后排列)

第三册

 六五、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19-20世纪,俄国)

 六六、马克·吐温与《汤姆·索亚历险记》(19-20世纪,美国)

 六七、哈代与《德伯家的苔丝》(19-20世纪,英国)

 六八、左拉与《卢贡-马卡尔家族》(19世纪,法国)

 六九、都德、法朗士(19世纪,法国)

 七○、莫泊桑与《羊脂球》(19世纪,法国)

 七一、萧伯纳与《华伦夫人的职业》(19-20世纪,英国)

 七二、王尔德、毛姆(19-20世纪,英国)

 七三、史蒂文森、威尔斯(19-20世纪,英国)

 七四、柯南·道尔与大侦探福尔摩斯(19-20世纪,英国)

 七五、契诃夫与《第六病室》(附绥拉菲莫维奇,19-20世纪,俄国)

 七六、何塞·马蒂、欧·亨利等(19-20世纪,美洲)

 七七、继往开来的埃及文坛(19-20世纪,埃及)

 七八、泰戈尔与《吉檀迦利》(19-20世纪,印度)

 七九、二叶亭四迷、夏目漱石(19-20世纪,日本)

 八○、与音乐结缘的罗曼·罗兰(19-20世纪,法国)

 八一、高尔斯华绥与《福尔赛世家》(附伏尼契,19-20世纪,英国)

 八二、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19-20世纪,俄苏)

 八三、普鲁斯特与《追忆似水年华》(19-20世纪,法国)

 八四、德莱塞与《美国的悲剧》(19-20世纪,美国)

 八五、杰克·伦敦与《海狼》(19-20世纪,美国)

 八六、普列姆昌德、德钦哥都迈(19-20世纪,印度、缅甸)

 八七、卡夫卡与《变形记》(19-20世纪,奥地利)

 八八、茨威格与《象棋的故事》(19-20世纪,奥地利)

 八九、哈谢克与《好兵帅克》(附伏契克等,19-20世纪,捷克)

 九○、乔伊斯、艾略特、贝克特(19-20世纪,英国、法国)

 九一、芥川龙之介与《地狱变》(附小林多喜二,20世纪,日本)

 九二、小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19-20世纪,俄国)

 九三、赛珍珠、福克纳(20世纪,美国)

 九四、海明威与《老人与海》(附米切尔,20世纪,美国)

 九五、川端康成与《伊豆的舞女》(附井上靖,20世纪,日本)

 九六、法捷耶夫与“保尔·柯察金”(20世纪,俄苏)

 九七、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苏)

 九八、艾特玛托夫、米兰·昆德拉(20世纪,俄苏、捷克)

 九九、聂鲁达、马尔克斯等(附米斯特拉尔,20世纪,智利、哥伦比亚)

 一○○、桑戈尔、阿契贝、索因卡等(20世纪,非洲)

 简明外国文学家词典·三(按生年先后排列)

试读章节

四五、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19世纪,法国)

横眉观世界,“喜剧”满人间

普希金诞生那年,法国也诞生了一位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他和三年后诞生的另一位法国文学巨匠雨果,分别秉持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文学主张。

什么是“现实主义”呢?简单地说,就是强调深入细致地体察生活,从人物跟环境的联系入手去塑造典型性格。即便现实很丑恶,也不逃避它,而是勇敢地揭露它、批判它,因而又有了“批判现实主义”这个称谓,即“抱着批判态度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作品往往气势恢宏,像是一面大镜子,反映着广阔的社会画面。在刻画人物时,又喜欢使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前面说过,司汤达的《红与黑》不就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吗?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源远流长,古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都有过高潮。而近代现实主义的抬头,是在19世纪30年代,它正是以《红与黑》的问世为标志的呢。

不过说到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巨匠,不能不首推巴尔扎克,他可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大作家了。

巴尔扎克(1799—1850)创造力惊人,早期作品不算,单是那组题为《人间喜剧》的系列小说,就包括了长短不一的九十一部小说!就算他刚生下来就会写作,平均起来也有一年两部呢。

照他自己的分法,《人间喜剧》的作品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内容最丰富,里面又分成六小类: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队生活和乡下生活。每一小类里,作者计划着写十几部或几十部。而另两大类的规模要小得多。

《人间喜剧》这个总题目,是作者在1842年拟定的。当时他已写了二十几部,全都是以当代社会生活为题材。他准备再写上一百几十部,合起来不就是一部用文学语言记录的当代史了吗?巴尔扎克有言:法国社会是位历史学家,我就是他的记录员!

可惜巴尔扎克只写出计划中的九十多部,还有四十多部没来得及写,他就去世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倒霉童年造就伟大作家

不过巴尔扎克小时候,并没显示出多少天赋来。他爹爹本是外省一个打短工的农民,进城后,在大革命那阵子当上了军队里的军需官,狠狠捞了一大把。五十岁那年娶了个十八岁的年轻姑娘,不久就生下了巴尔扎克。

说来可怜,当娘的并不喜欢这孩子。巴尔扎克一落生,就给送到别人家去养活;长大后又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据说他读书六年,跟家里人只见过两面。一个孩子失去母爱是件悲惨的事,巴尔扎克只有到课外书里去寻找快乐。他整天读呀读的,挺结实的身子骨,竟瘦得不成样子,功课也成了倒数第几名。为了这个,他休学回了家,他娘更是把他看成了废物。

巴尔扎克后来勉强进了大学读法律,可他爱的却是文学。毕业后,他说什么也不肯进律师事务所,只求爹爹供他两年饭钱,他要在巴黎闯出一条文学之路来。

他租了一间透风漏雨的小阁楼,每日挥笔疾书。饿了啃几口干面包,困了喝几口黑咖啡,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小伙子干劲儿足着呢。

可是一干十年,他除了为糊口,用假名字发表过一些通俗小说外,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

原来,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位比他大二十二岁的贵妇贝尔尼夫人。巴尔扎克自幼缺少母爱,如今仿佛从贝尔尼夫人这儿得到了补偿。贝尔尼夫人鼓励他深入生活,别净面壁虚构;还先后给了他好几万法郎,让他去做买卖。

巴尔扎克先是办出版公司,接着又干印刷厂。可他天生不是当老板的材料,几年下来,不但一个子儿没赚,反而赔了六万法郎!

债主逼债,警察局也发出通缉令。巴尔扎克走投无路,只好隐姓埋名,躲进一间小屋子里,再度开始写作生涯,想用稿酬填上这个债窟窿。

大概是十年练笔打下了基础,又加上生意破产使他饱尝了人间风雨、世态炎凉,巴尔扎克的文学才能终于成熟了。此后二十年里,他发狂似的写作,一部接着一部的杰作从他的笔下流水似的涌了出来。他那《人间喜剧》的近百部作品,就全是在后半生里完成的。

这些小说单是列个清单,也得念上一阵子。拣重要的说,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农民》《夏倍上校》《邦斯舅舅》《贝姨》《驴皮记》《高布塞克》《搅水女人》《皮罗多兴衰记》《于絮尔·弥罗哀》《幽谷百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高老头》了。(P65-69)

序言

书架上插着《中华文学五千年》《世界文学五千年》《中华文学五千年(近现代卷)》,题签字迹隽秀挺拔,是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手笔。只是书脊略显陈旧,毕竟是二十几年前的出版物了。插在旁边的《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则是五六年前更名再版的本子,封面依然簇新。  不止一个孩子告诉我,他更爱读世界文学这套,我听了有点儿意外——怎么会?据我所知,中国那套销量更大,似乎更受欢迎。

但也不难理解:中国传统诗文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课上读,课下背,老师家长又从旁引导督促。邻家有个小朋友还没上幼儿园,已经每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了。如此一来,新鲜感难免降低。家长们倒是热情不减,听说出了专门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学通俗读物,当然要第一时间抢着购买。

相比之下,外国文学的窗台对孩子而言显得有点儿高,多数孩子在小学阶段接触的,仍以《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传说故事居多,至多是《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等。不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就等在那儿,有人帮他们推开那扇窗时,满园春色扑面而来,五大洲五千年文学遗珍璀璨夺目,将给孩子带来何等的喜悦和震撼,是可以想见的!

有人打比方说:中国传统文化仿佛餐桌上的稻粱五谷,朴素馨香,一顿也不能少;外来文化则如鱼肉蔬果,滋味鲜美,同样不可或缺——这样的比喻当然远不够准确。不过有一点确定无疑:孩子们要长得结实,单一的营养是不够的;发育身体、健全人格,不可挑“食”,去芜取精、兼收并蓄才好。

而今的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外语学习,不惜重金,为他们报班、请家教,自然是有远见的。不过语言还只是工具,从文化背景上了解世界,从小培养孩子开阔的文化视野,应是更高层次的学习。

岂止孩子需要扩展眼界,作为家长,您的知识结构又如何?您能数出几位世界级的文学“大腕”,说出几部古今知名的文学经典?《荷马史诗》您应该听说过,那么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又是谁?再看这些名字:莎士比亚、莫里哀、歌德、拜伦、普希金、巴尔扎克、雨果、果戈理、狄更斯、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左拉、莫泊桑、契诃夫、泰戈尔……这些文学巨匠的国籍是什么,他们的经典著作又有哪些?

至于作家们的逸闻趣事,您又了解多少?例如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为什么要自己缝皮靴?巴尔扎克为啥写作时突然号啕大哭起来?狄更斯因何能把苦孩子的生活写得那么逼真?“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又是什么意思……您不妨跟孩子们一起翻开这本书。  本书的写作,仍以时间为序,如同邀请孩子和家长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文学之旅:以世界各民族先民神话为起点,终点设在20世纪现代文坛。

沿着岁月的长河,游走于五大洲的文学原野,去拜访人类文明史上顶尖的文豪巨匠;听“导游”介绍他们的生平,讲述经典故事,评说艺术短长,兼谈趣闻逸事。——您将与二百多位文学家晤面,翻阅七八百部经典作品……

本书此次获得再版机会,在修订上颇下了一番功夫。如内容上做了增益调整,新添的作家有乌克兰农奴诗人舍甫琴科、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以及吉尔吉斯作家艾特马托夫……

形式上则改变了爷孙对话的构架,使全书的条理更为清晰顺畅。排列中强调时间线索,淡化地域国别,尝试以“地球村”的视角俯瞰世界,让读者获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独特享受。

全书一百节,分为三册,每册书尾附有新编的简明作家词典。依《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的先例,仍按作家生年顺序排列。对正文中未及涉猎的作品,词典中也有所补充。

文字的朴素生动、亲切有味,仍是本书追求的目标。至于遴选精美图画分插于文字间,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也仍是本书宗旨之一。

感谢三联书店各级领导,使本书能以崭新面貌与孩子们再度见面。美编室蔡立国主任和刘洋老师的高水平装帧,为本书增色不少。责任编辑王海燕女士对这部书稿的不离不弃和始终陪伴,我感动,也成为我修订此书的动力。

附注:本书所引翻译文字出自名家,恕未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出于对译者的尊重,在用字用词上尽量保持原貌,特此说明。

侯会

丁酉夏,于北京黄村与德堂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