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施秀三十余岁年纪,一张圆脸黑里透红,还带着孩子般的稚气,身形却是高大威武,腰间别一把浪剑,这是羽仪长才有的殊荣。他为人风趣幽默,见杨宝一脸愧色,忙笑道:“是我不好,你们正比武呢,我冒冒失失地就闯了进来。”倒转铎柄,将铎鞘还给了杨宝。
高浪上前道:“施秀羽仪长,你来得正巧,听说你当年是擂台胜主…,武艺不凡,不如这就下场指点一二吧。”
施秀出身贫苦,与兄长施宗全靠当年打擂取胜才得以入仕段氏,如今兄弟二人双双为总管府羽仪长,对自身武艺向来自负,不过眼下有正事要办,哪里有心思陪这群孩子练武,忙笑道:“无为寺中有无依、达智禅师这等绝顶高手,哪里轮得到我来指点?浪公子,你可是舍近求远了。”
伽罗见那边有惊无险,这才转头笑道:“哈,我赢了。”段僧奴撇了撇嘴角,悻悻道:“你这次想要什么赌注?”伽罗将嘴唇凑近她耳边,低声道:“不要别的,只要你今晚陪我去回光院那怪和尚房里寻宝。”段僧奴讶然道:“寻宝?呀,伽罗,你竟然想去普照禅师房中偷东西。”伽罗道:“嘘,小点声。”又笑道:“不是偷,就是想看看怪和尚那口箱子里藏着什么宝贝。”
段僧奴偏着脑袋,沉思不语。伽罗急道:“宝姬难道不好奇吗?我知道你自己其实早就想去看了。”段僧奴道:“嗯,好吧。”看了一旁段宝一眼,不欲弟弟卷入此事,又低声叮嘱道,“不过,这事不能再让旁人知道。”伽罗道:“这是自然。”顿了顿,又道:“还是叫上高浪他们几个吧,万一……”
二女正悄然议论,施秀已经走过来,躬身行礼道:“宝姬,信苴(ju)有令,请你即刻回总管府。”
段僧奴心中正盘算与伽罗密议之事,听了不免吃了一惊,问道:“明日不就是十五吗,阿爹阿姆按照惯例要来无为寺听经,为何今日还着急召我回府?羽仪长可知道是为了何事?”施秀微一迟疑,随即道:“具体是什么事,属下也不知道。”又道:“属下尚有事要留在无为寺。高潜、高浪,你二人立即护送宝姬回总管府,”顿了顿,故作严厉道:“若有差池,唯你二人是问。”高潜忙应声道:“是。”
高浪却颇有不屑之色。他是腾冲知府高惠之子,这一系的高氏曾经把持大理国朝政一百余年,若非蒙古人灭了大理国又还政给段氏,大理军政大权至今该还在他父子手中。如今高氏虽然失势已久,腾冲却依旧是世封领地,他是长子,按理日后该承袭腾冲知府职位,根本不稀罕加入羽仪卫队,因而并不十分将施秀放在眼里,也不愿意听其号令。不过因段宝姐弟在场,他也没有公然表示异议,只略微点了点头。
段宝忽然问道:“阿爹只召阿姊一人吗?”施秀道:“回坦绰话,信苴只召了宝姬一人。”段宝点了点头,不再言语,只重重看了姊姊一眼。段僧奴见父亲只召自己一人,料来不是什么大事,便道:“伽罗,我晚饭前自当回来。”伽罗会意一笑。
几人出来演武厅,施秀自匆匆往前院赶去,似有什么要紧事。伽罗奇道:“呀,羽仪长这么般急,该不会是赶去南禅房看望那几名汉人?”段僧奴笑道:“你就是好奇心重,想知道的话,刚才干嘛不直接问施秀羽仪长?”又道,“我得先回城去了。”伽罗道:“嗯,快去快回。”
杨宝忽道:“宝姬请等一下,你……果真猜不到是何事吗?”伽罗忙道:“原来你早猜到了,快说说看。”
杨宝四下看了一眼,露出了古怪的神情,又犹豫起来。段僧奴疑心顿起,喝道:“杨宝,你这副样子怎么跟施秀羽仪长刚才的神情一样?快说,到底是什么事?”杨宝道:“嗯,宝姬只需去前院问问施秀羽仪长带来的羽仪,是不是建昌头人阿荣派人来了大理,自可明白其中究竟。”
P14-15
我自幼钟爱古典诗词,小学时曾得到一本小书式的台历,每一页的上方印有日历等信息,下方则是一首诗。整整三百六十五页,每一页都细细翻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大家名作,而是一副对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长联一百八十字,上联写尽滇池风物,下联囊括云南历史,意境深远,气势磅礴,令人震撼。我心中从此有了一个梦想——希望能看五百里滇池、读数千年往事。值《孔雀胆》一书出版之际,要再一次向这副“天下第一联”致敬,正是它引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之前的《鱼玄机》和《韩熙载夜宴》从故事发生到结束,时间很短,这次想写一个有时间跨度的故事,因而选取了孔雀胆的题材。由于小说所发生的背景独特,不可能会有专业司法人员以详细取证来破案,所以本小说的结构又跟以往两部不同,不再完全靠悬疑和破案去推动情节,而是以人物的命运为主线。
《孔雀胆》是一本历史小说,而不是武侠小说,主体故事、人物关系全部取自正史。小说中之所以涉及许多武功,实是因为史实如此——首脑人物如梁王孛罗、大理总管段功均是武艺高强之辈,就连段功之女段僧奴亦是“三岁随母舞剑鸡呜”,“十岁随父狩猎于石门,独射恶熊得之”。段氏以王室之尊,不论男女,不分长幼,个个精于骑射、舞剑如凤,可见当时是如何尚武成风。
阅读《孔雀胆》小说,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小说所发生的时间,正是元末群雄并起、争霸天下的大乱时期,而云南除了地处西南要冲外,物产也相当富饶,铜矿、银矿产量占中国一半以上,又盏产盐井,这样一块有着巨大利益的地域,必然引来多方势力角逐,因而故事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除了展现风云动荡的时代原貌外,小说还涉及大量历史掌故、典章制度、异域风情、民族习俗等,为了保持故事流畅、更好地还原历史环境,均不再在正文中讲述,采取单独注释的方式。
元末社会大动荡中,各色人等被卷入历史洪流,无力左右自身漂流的方向。无论是权威显赫的段功,还是身份高贵的阿盖,都正面临着亡国的命运,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因而即使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梦想,放在江山换代、人世沉沦之时,亦必然要承担最深沉的负重,衍生最复杂的内容。生命与爱情,个人与家国,遂成理想主义的遥远绝响。与郭沫若先生同名话剧不同的是,《孔雀胆》故事脉络没有侧重在歌颂大理王子与蒙古公主坚贞不渝的爱情上,而是用尽笔墨来记录一个时代下一群人的命运,借悲欢离合之情,写家国兴亡之感。正所谓“山河在,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国家破碎,山河依旧;城空人稀,草木深密;离乱伤痛,花也溅泪;亲人恨别,乌亦惊心。这里面既有个人的心绪,也有与时代相通的气息。
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中作《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中“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可见战争动乱中盼望亲人平安是千百年来人们心中共同的愿望。《孔雀胆》小说中亦有许多关键情节与家书有关,无论是称霸一方的明玉珍,抑或是威震西南的段功,“身败”的最直接起因便是一封家书。我如此刻意突出,想要寓意的是——人非草木,即使是挥斥方遒的豪杰人物,在金戈铁马中征战时,他们心底最深处的那一丝眷念,无非是想望亲人。战争、动乱、分裂,从来就是双刃剑,是比孔雀胆要厉害千百倍的毒药,伤害的不仅是敌人,还有自己和家人。
读史以明智,学古以鉴今,请让我们珍惜眼前的和平。愿世界清怡,愿民族和睦,愿人们友爱,愿爱人相守。愿你,和你的家人,健康平安。
《孔雀胆》与之前出版的《鱼玄机》《韩熙载夜宴》,以及即将出版的《大唐游侠》《斧声烛影》《璇玑图》等书共同组成了我正在构思创作的《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系列。这里,要特别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社长杨瑞雪女士对我的巨大鼓励,感谢刘海涛、逯卫光二君专业而细致的工作,感谢本书的设计师孟纪原先生,正是他们的热心帮助和不懈努力,才使得本书得以顺利付梓。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小说中有不少细节取自《叶榆稗史》《三迤随笔》《淮城夜话》三部地方志古籍。《叶榆稗史》作者张继白与段功之女段僧奴为多年至交好友,《三迤随笔》作者李浩与张继白是姻亲,且入明后接管全部大理藏书,《淮城夜话》作者李以恒则是李浩五世孙,这三位所写的笔记可以说是记录大理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在此特别向捐献出这三部古籍手抄稿的李莼先生(李浩后人)表示深深的敬意——若非他的慷慨义举,这三本书至今尚不为世人所知——斯人虽逝,侠名永留。
吴蔚
201 O年1月50日于北京
十年,在人生的长河中是一个不长也不短的时段。如果用十年坚持做一件事情,很漫长。如果沉浸并乐在其中,其实也不久。以一己之力,将中国2000多年的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让历史还原其本来可能的模样,忽然发现,历史从未远离。鱼玄机、韩熙载、包青天、柳如是、宋慈;斧声烛影、甘露之变、钓鱼城、江宁织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在她的笔下丰满而真实,与历史隔空交流如此荡气回肠。吴蔚,一位用文字丈量历史的行者。
回望与吴蔚共同走过的岁月,感慨万千。11年前,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大唐西游记》节目需要出版纸质图书,我们看过电视小片后,觉得内容需要补充,认为可以将这第一部手绘纪录片内容做得更充实。经制片人盛振华先生推荐,与吴蔚认识。第一次见面吃了一惊,本认为是位男士,当看到是一位妙龄女郎时,着实有些担心是否能把握那么大题材的补撰。经过整理出版的《大唐西游记》图文并茂,很快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接着我们又把《探索发现》栏目的《竹林七贤》重新补撰出版,也请吴蔚进行了重写。这一方式后来成为我社电视图书出版的模版。
经过两次合作,发现吴蔚虽然年轻,但文史功底和对文字的把控能力非常强,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叙事技巧的多变,故事架构的铺设,让我们颇为惊叹!一种长期合作历史题材作品的想法油然而生。
从何入手?双方能否一拍即合?我们谈了多次,由电视谈到图书,由古代谈到当今,由行业谈到出版,进而谈到我们出版社的产品线规划,谈到如何丰富,找到别人不曾介入的领域……渐渐地,思路清晰起来,古代大案探奇系列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十年前的这场策划,吴蔚、时任社长杨瑞雪、我以及编辑团队几易方案。当时考虑,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名案和历史之谜,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很多迄今为止学术界都无法给出真正的定论,这就给推敲和研究历史名案留下了空间。正是看中了这种空间,最终决定由吴蔚拟订出版计划,正式下笔创作《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系列,以小说的叙述方式来展现精彩的历史案件及人物。就这样,让历史大案再次鲜活起来,还原那些虽然耳熟,但未必能详的事件成为了我们系列产品的方向。
悠悠十多年,弹指一挥间。自2007年《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系列开始策划推出第一部《鱼玄机》以来,迄今己推出24部(26种)图书,作者孜孜不倦用十年的时间创作如此蔚为大观的鸿篇巨作,恐怕当今作坛也无几人能及。吴蔚以超人的毅力沉浸于故纸堆中,凭借过人的才情与深厚的积累,先后推出《鱼玄机》《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璇玑图》《斧声烛影》《和氏璧》《大汉公主》《包青天》《明宫奇案》《宋慈洗冤录》《柳如是》《钓鱼城》《战襄阳》《敦煌》《青花瓷》《交子》《开元悬疑录》《江东二乔》《大明惊变》《鱼肠剑》《江宁织造》《竹林七贤》《甘露之变》等。
《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系列集宏观历史的真实性、微观历史的细致性于一体,以作者独特的历史观与历史视角,选取各朝代著名大案,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填补宏观历史背后的微观世界,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作出细致的刻画和表现,并力求将人物、事件与环境、背景和大气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血有肉地讲述中国古代一系列广为人关注又鲜为人知的传奇大案,并以此探寻历史人物精神境界深层次的内容,探寻历史事件中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及人性。将一个个名闻遐迩而又扑朔迷离的历史名案镶嵌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中。
纵观系列图书,事件选材起于春秋止于明清,横跨中国2000余年历史,该系列于2017年底全部完成,系列图书累计销售几十万册,全部品种的繁体版输出至我国台湾地区,多部作品影视改编权被中外知名影视公司高价买走,相关影视作品也已开机……
十年磨一剑。吴蔚老师十多年执着而多产的写作,时常感动着我。记得陪她参加台湾书展时,她一路上述说历史上的种种,如数家珍;看到美好景色,欢呼跳跃如孩子般纯真;参观书展及名胜古迹,如痴如醉;与引进版权的出版商沟通,坦诚而谦恭。让我近距离看到一位作家经过十年后的风骨:坚定而不失温婉,内敛而不做作,知性而不娇纵。后来,又陪吴蔚去参加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我们又一起憧憬和策划了未来十年的出版计划《真小说》系列和《沧海录》系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历史很远,那些旷世的精彩己然远去,但依然值得重现,值得期待。相信写作是吴蔚钟爱一生的事业,愿她在写作的这条道路上继续辛勤耕耘,追逐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我们也愿意与她及她的作品共同守护这片蔚蓝。其实历史不远,就在当下。
值《鱼玄机》《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璇玑图》《斧声烛影》改版之际以志。
刘海涛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吴蔚著的《孔雀胆(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讲述了:元朝末年,群雄纷起,中原以朱元璋势力鼎盛。为了应付危机,素有仇怨的梁王与大理段氏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抗敌。就在大理总管段功新娶梁王之女押不芦花公主后不久,怪案频频。一瓶孔雀胆,终于导致段功与梁王孛罗开始互相猜忌,公主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还原历史事实,解密千古悬案。吴蔚著的《孔雀胆(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描写了元末社会大动荡中,各色人等被卷入历史洪流,无力左右自身漂流的方向。无论是权威显赫的段功,还是身份高贵的阿盖,都正面临着亡国的命运,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因而即使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梦想,放在江山换代、人世沉沦之时,亦必然要承担很深沉的负重,衍生很复杂的内容。生命与爱情,个人与家国,遂成理想主义的遥远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