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美国留学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吕卓颖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普通家庭孩子,五年国外留学体验,如何被美国名校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录取,40天横跨美国自驾游,经历影片中场面。吕卓颖著的《我的美国留学故事》为你展现一个阳光绽放的留学生的故事。

作者说:“申请大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家人一点点编织着这个奇迹,现在回头看来,每一针每一线都近乎完美,而在每一次付出的背后都有着我们全家人的期望和无限的正能量。”

内容推荐

吕卓颖著的《我的美国留学故事》讲述了留美女孩吕卓颖的所见、所闻、所感。稿件以一篇篇短文的形式,讲述了吕卓颖如何一步步申请到心仪的大学。在成功申请到大学之后,吕卓颖在美国独立完成了的大学生活,认识了许多伙伴并和她的导师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学业结束后,吕卓颖和伙伴们共同完成了一场横跨美国公路的旅行。在旅行过程中,吕卓颖认识了来自各国的伙伴,接触到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更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性和适应性。

目录

第一章 我的大学申请之旅

 刚开学的忙碌:定下心仪的目标学校

 为面试做准备:充分准备面试问题

 愉快的面试经历: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展现自己

 为访校做准备:酒店一定要离学校近

 访校过程:温暖而有意义的旅程

 神奇的访校之旅:与校长的亲密接触

 撰写主文书和附加文书:大学申请最关键的一步

 老师的推荐信:选择推荐老师很重要

 大学申请结束:努力后的漫长等待

第二章 十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

 十二年级的课程和生活

 美国妈妈:黛比

 美国爸爸:肯

 驾照笔试考试

 高中毕业舞会

 毕业典礼,爸妈来美

 高中毕业旅行

 关于我

第三章 大一生活

 我的室友们

 我的朋友们

 我最喜欢的教授

 春假

 21岁我想说

 大学里的兼职工作

 找到喜欢的志愿者工作

 流水账一样记录生活

第四章 横跨美国的公路旅行

 驾照考试经历

 顺利通过路考

 旅行计划

 出发前一天:不寻常的一天

 旅行第一天:兰开斯特—米德尔敦(Lancaster—Middletown)

 旅行第二天:米德尔敦(Middletown)

 旅行第三天:米德尔敦—罗得岛—波士顿(Middletown—Rhode Island—Boston)

 旅行第四天:波士顿—阿卡迪亚、缅因州(Boston—Acadia,Maine)

 旅行第五天:阿卡迪亚(Acadia)

 旅行第六天:阿卡迪亚—米德尔敦(Acadia—Middletown)

 旅行第七天:米德尔敦—尼亚加拉瀑布(Middletown—Niagara Falls)

 旅行第八天:尼亚加拉—伊利(Niagara—Erie)

 旅行第九天:伊利—底特律,密歇根—卡拉马祖(Erie—Detroit,Michigan—Kalamazoo)

 旅行第十天:卡拉马祖—芝加哥(Kalamazoo—Chicago)

 旅行第十一天: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Chicago—UIUC)

 旅行第十二天:UIUC—圣路易斯—托皮卡(UIUC—StLouis —Topeka)

 旅行第十三天:托皮卡—丹佛(Topeka—Denver)

 旅行第十四天:丹佛(Denver)落基山国家公园

 旅行第十五天:丹佛—科罗拉多泉—阿尔伯克基

 (Denver—Colorado Springs—Albuquerque)

 旅行第十六天:阿尔伯克基—厄尔巴索(Albuquerque—El Paso)

 旅行第十七天:厄尔巴索—凤凰城(El Paso—Phoenix)

 旅行第十八天:凤凰城(Phoenix)

 旅行第十九天:凤凰城—圣地亚哥(Phoenix—San Diego)

第五章 独立开车的挑战

 旅行第二十天:圣地亚哥—圣何塞(San Diego—San Jose)

 旅行第二十一天:圣何塞(San Jose)

 旅行第二十二天:圣何塞(San Jose)

 旅行第二十三天:旧金山(San Francisco)

 旅行第二十四天:圣何塞(San Jose)

 旅行第二十五天:圣何塞—约塞米蒂—贝克斯菲尔德

 (San Jose—Yosemite—Bakersfield)

 旅行第二十六天:贝克斯菲尔德—死亡谷(Bakersfield—Death Valley)

 旅行第二十七天:死亡谷—威廉姆斯(Death Valley—Williams)

 旅行第二十八天:威廉姆斯—大峡谷、凤凰城(Williams—Grand Canyon,Phoenix)

 旅行第二十九天:凤凰城—洛杉矶(Phoenix—Los Angeles)

 旅行第三十天:洛杉矶—拉斯维加斯(Los Angeles—Las Vegas)

 旅行第三十一天:拉斯维加斯—盐湖城(Las Vegas—Salt Lake City)

 旅行第三十二天:盐湖城—黄石(Salt Lake City—Yellowstone)

 旅行第三十三天:黄石(Yellowstone)

 旅行第三十四天:黄石—波斯特福尔斯(Yellowstone—Post Falls)

 旅行第三十五天:波斯特福尔斯—西雅图(Post Falls—Seattle)

 旅行第三十六天:西雅图(Seattle)

 旅行第三十七天:西雅图—俄勒冈城(Seattle—Oregon City)

 旅行第三十八天:俄勒冈城—雷丁(Oregon City—Redding)

 旅行第三十九天:雷丁—圣何塞(Redding—San Jose)

美国名校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校长赠言

试读章节

刚开学的忙碌:定下心仪的目标学校

我在准备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托福考试中度过十一年级的暑假。

当时的我还没有梦想学校的概念,我不知道去哪所学校,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大学是哪所。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很多人在十二年级上学期才定下自己的目标学校,而且很多人会发现最终申请的大学很可能不是自己最初的目标学校。我当时就想,只要托福考得好,申请排名靠前的大学就可以了。

暑假结束后我回到美国,没过多久,表哥带我去参加了托福考试。说真的,考托福真的是一件消耗体力和脑力的事情。我自己感觉考得特别好,口语根本没问题,写作也超常发挥,总之,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我一身轻松。

在等待托福结果的日子里,我和表哥、表嫂还有姑姑一起探讨了一个申请大学的备选名单。在百般斟酌后,我们定下来ED申请布朗大学(ED,earlydecision,早申请的意思。早申请大学只可以申请一所,而且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去这所学校,通常学校的早申请录取率比常规申请的录取率要高,并且申请截止时间和录取结果都会比常规申请提前,所以早申请的大学需要仔细斟酌,应选择一所自己最喜欢又有把握的学校)。后来我对布朗大学进行了全面研究,得知布朗大学是一所极其自由的大学,它的教学大纲竟然都没有任何必修课的设定,学生只要修满30门课,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就可以毕业。当我觉得自己喜欢一件事情时就会特别执着,那段时间我特别向往自由,特别适合布朗,连电脑桌面都换成了布朗大学的图片。总之,我们做好了创造奇迹的准备。

我在幻想中等到了托福结果——83分!我简直吓傻了,自己最有把握的口语和写作竟然都没有达到预测的分数。那几天,我很迷茫,和爸妈视频时我内心其实很愧疚,感觉父母为我花那么多钱,我却才考了这么低的分数。但是爸爸妈妈却不断鼓励我,爸爸说:“女儿啊,你不用愧疚,这个83分一定有它的用途,只是我们还无法预知,我就不相信因为一个分数,那些好大学能把我这么优秀的女儿拒之门外!”

爸爸的话成为我探索未来的道路上一直陪伴着我的那束光,它让明亮永驻,让黑暗无存。

接下来的日子,我带着希望重新开始研究我的大学申请名单。其实助学金一直都是我择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美国的很多文理学院对国际学生的助学金发放非常慷慨。因为文理学院人数很少,而且只有本科生,所以学校所有的资金都投资在本科生身上。因为我需要助学金,这使我更注重研究美国的文理学院,于是我把目标放到可以申请到助学金的最好的大学。

在择校过程中,我偶尔看到了一个关于教授和学生关系的排名,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排名第一,我眼前一亮,立马对这所学校产生了兴趣,我是那种很喜欢和老师建立好关系的学生。就这样,我开始研究这所学校。

在我进入初步研究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阶段时,有一天我突然从邮箱里收到了一封这所学校在旧金山的面试邀请函,我二话不说就在网上报了名。面试日期是2014年10月5日。在此之前,我每天到家除了写作业和学习SAT(因为我还要参加10月1日的SAT考试)外,剩下的时间都在研究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

为了准备面试,我每天都搜集关于这所学校的信息。我把这所学校的官网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还在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上观看了关于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的视频,我边看边做笔记,尤其是关于采访在校学生的视频,我会把里面每个学生说的关于这所学校的重点都记录下来。我记得其中一个黑人女生叫维多利亚,是2011届的,她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她利用课余时间在一所小学里任教。这简直就是我的理想呀(当时我想报的专业就是心理学,也很想教小朋友)。总之,我在不停地搜索着关于这所大学的一切,以及这所大学所在的城市——兰开斯特的一切。

由于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在美国东部,又是一所文理学院,所以大多数生活在加州的人对这所学校不太了解。一天,我和大学顾问艾礼弗森先生说起这所学校,他说这所学校所在的区域历史悠久,他对这所学校有所了解,曾经去过这所学校拜访。通过艾礼弗森先生,我对这所学校的周围环境有了更多认识,这也成为我面试的有利条件。P1-3

序言

这一定是奇迹

2011年8月,我开始了在美国的高中生活,三年后我已经完成了大学申请,等待着录取结果。

2014年12月12日美国加州圣何塞时间中午12点56分,午饭过后,我的好朋友米歇尔说:“放心吧,录取结果肯定不会出。”我漫不经心地浏览了一下我的邮箱,两秒钟后我愣住了,第一封未读邮件的标题是“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招生部……”我的头脑顿时一片空白,当我还在不知所措地浏览邮件时,米歇尔已经大叫起来:“天呐!珍妮!你被录取了!”终于,我的目光锁定在一个词上——恭喜。我心里一阵喜悦,继续往下浏览,一串数字映入眼帘,原来申请助学金的结果也跟着录取通知书一并到来。我在数字间搜索着,总额那一栏中“54791美元”的字样映入我的眼帘,是的,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给了我每年54791美元的助学金,而我每年需要交的只有11050美元!

我一路小跑到国际部大学顾问罗伯吉尼女士面前,我大声告诉她:“我被录取了!并且还拿了54791美元的助学金!”罗伯吉尼女士惊喜地表示从来没有任何一名国际学生能够申请到这么多的助学金。她激动地说:“这所学校一定非常喜欢你!”说完,她让我和她一起去其他大学顾问的办公室,她要告诉所有人这个好消息。其他大学顾问也都表示从来没有学生申请到这么多的助学金。

我能够得到这么完美的申请结果,与我积极向上、坚持真我、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我来美国上高中的第一天开始,我和家人就坚信我可以拿到助学金上美国大学,因为没有助学金,我们不可能支付得起这么高额的学费。我们用三年时间酝酿着一个奇迹,并且在申请大学的这半年时间里全力以赴,最后终于拥抱了奇迹。

那么,就让这个奇迹作为我第二本书的开端。

申请大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家人一点点编织着这个奇迹,现在回头看来,每一针每一线都近乎完美,而在每一次付出的背后都有着我们全家人的期望和无限的正能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