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著的《经典中医启蒙》是继畅销书《儿童健康讲记》之后谈中医健康观念的最新力作,一套关于中医“知与行”的认识,重新看待生命和我们的生活,把握中医思想的精髓,轻松掌握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一本让普通读者快速了解传统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书中有关中医临证经验与看法,对专业医师也有所启发。
| 书名 | 经典中医启蒙 |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作者 | 李辛 |
| 出版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辛著的《经典中医启蒙》是继畅销书《儿童健康讲记》之后谈中医健康观念的最新力作,一套关于中医“知与行”的认识,重新看待生命和我们的生活,把握中医思想的精髓,轻松掌握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一本让普通读者快速了解传统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书中有关中医临证经验与看法,对专业医师也有所启发。 内容推荐 《经典中医启蒙》是李辛医师在2014年9月讲授中医启蒙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 本书通过对12组经典中医概念——精、气、形、神,神魂志意魄,三焦、气机与开阖,病机与邪正,经络与穴位等的的精辟阐释,系统讲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引导读者对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周围的一切进行感受、观察和理解,培养学中医乃至各门学科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此外,李辛医师分享的中医临证经验与看法,对专业的医师也有所启发。本书内容浅显易懂,讲解活泼生动,还配有生活气息的彩图,对于普通读者是一本了解传统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 目录 第一章 精、气、形、神:中医眼中的人体 无形的生命力 只有变成豹子,才能了解豹子 中医调整无形的层面 教育与传神 学习用心 生命的开阖与互感 第二章 神魂志意魄:古人的心与今人的脑 先天的精神魂魄 后天的心智:志意思虑 古人的心态 第三章 天地一四时一阴阳一五行:生命的时空与节律 先天:合一与顺道 另一种文明史 健康就是“平常” 治神 交感 心念回转 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 烦恼与镜子 用心与用脑 第四章 三焦:人体能量构成 生命的层次与发展 气机第一定律:实则开,虚则阖 形气神兼治与整合医学 三焦虚实评估 本气自病 第五章 气机与开阖:正常状态下,人体能量的运动 规律 理法方术与大方向 知常达变与标本缓急 自愈的条件 心知肚明,不假思索 “正行”与“正业” 以我知彼 看古书与内在训练 发明创造与天授神传 第六章 病机与邪正:失常状态人体能量运动规律 病机与邪正进退 临证用药的思路 针灸与心念 慢性鼻炎的诊断思路 精神不要离开身体太远 壮士在文明社会 自我康复的五种方法 万病一法 慢性病调治的原则 第七章 经络与穴位:能量解剖学 物质化的迷途 虚己的功夫 放下形象,体会神气 粗守形,上守神 不同的辨证体系,只是不同的工具 粗守关,上守机 第八章 针灸与按摩:能量调理的艺术 上工、中工与下工 脉法候气 以外揣内,以我知彼 按摩的学习:神气与力的交流 感应与因缘和合 第九章 导引与祝由:身心合一与神气为用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移精变气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祝福的力量 不急于填满“空白” 第十章 气味厚薄与开阖:神农时代的药物观,神、 气、形的借用 刘邦得天下的缘由 用药如用兵 药性与尝药 上药、中药、下药 一切都是药 信息化治疗 朱砂的治疗原理 我们的教材丢掉了什么 超出医学范围的“邪病” 学习一切学科的共通规律 文明的历程 针灸的补泻效应 神交与气交 茶与药,物与人 法天则地,宝命全形 无以形先,可玩往来 “精思入微”和“胡思乱想” 用心的习惯 本草的作用层次和布散方向 自适之道 生气通天 第十一章 望闻问切与感而遂通:超越感官的觉察力 望闻问切的重点是神气格局 “四诊合参”的过程 慧然独悟与俱视独见 以我知彼与特异功能 做到才是真的 第十二章 道术与心物:传统医学的源头、正脉与歧路 不期然的相遇 循心与循道 心中的莲花与光明 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的医道 人法天地,道法自然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如何深入学习中医? 附录一:回归本源 附录二:经典中医与现代社会 附录三:致谢 试读章节 就传统观念而言,人的生命不是简单的物质组成——卵子和精子,它有一个灵魂或者称为神。这个观点和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是一致的,所有的传统医学都会重视这个部分。 比如现在做试管婴儿,找到健康的卵子,让它受精、着床,这些是有形的部分。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妈妈母体的能量状态和精神状态,这是中医最关注的部分。 第三段,“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魂魄是什么东西呢?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论文就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当时查了很多东西方和古代的文献。商周时代,“招魂复魄,是国之政事”,就像现在,各个国家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基本国策。我们的文明从无形慢慢发展到了有形。 按现代的语言来说,比如当人睡着的时候,他的一些生理功能,比如呼吸、心跳、血压还能够自动运转。睡着之后,如果有人拿针扎你,身体本能会跳起来。还有,刚出生的小婴儿,不用教就会吃奶。自然界的小动物自然就会抱住妈妈,或者一生下来就会跟着妈妈走。这些不需要经过脑袋思考,不经过意识,偏重于肉体部分的生物本能,是“魄”。 什么是魂?比如古代的一些故事会提到,还有道家也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人做梦,是他的魂出去游荡了。再比如,你想念一个人(或者事、物),一直想一直想,你的魂就不在自己这里了。这就是魂萦梦牵,失魂落魄,魂魄不在自己身上了,这样的人身体不会好。 这几年我治过一些喜欢收古董的病人,比如说收藏玉器。我们知道,现在市面上很多古代的玉器真品,不少是墓里的陪葬品,陪葬品都是主人生前挚爱之物,随身带的。快乐的时候摸一摸,痛苦的时候也摸一摸,临死也放不下。这就变成了“神气所注”,精神魂魄所依附的场所。有些古董带有一些特定的信息。 过去在农村,有的小孩子身体很差,睡觉也不好,容易害怕,很瘦弱,这些问题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魄或魂不足,神气聚不起来。有的是因为受到惊吓,魂魄散了。 什么是神气聚不起来?先举个聚起来的例子,比如有的人好像能够把大家聚起来,大家都愿意靠近他,因为他有能量,能形成一个中心,就好像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一样,那首先是太阳有足够的能量啊。有的人没有能量,容易被外界影响,东飘西飘,魂魄弱的小孩属于这种情况。 怎么聚?古书里有“招魂复魄”的方法,比如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里的祝由科。 再比如,中医会用琥珀来治疗神散的病人。 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虫琥珀是虫子被松脂包起来的化石。它有一个生命体被包在里面,然后在地底下经过百千万年形成的。它有一个生命体的信息在里面,把琥珀给神散的孩子就会有用。《本草纲目》记载它有“安五脏,定魂魄,杀精魅邪鬼………‘物象珀其内自有物命,入用神妙……有蜂、蚁、松枝者尤好。” 再举个例子,以前在某些农村有这样的风俗,会给孩子做一件百家衣,找不同的人家,每家要一块布片,合起来做一件衣服。懂的人,知道要找好人家、善人家、有福的人家。因为过去有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善的人有福德,这是一种好的信息。还有个老风俗是穿健康聪明的孩子穿过的衣服,一样的道理。 这个精神魂魄的部分,属于意识之前的东西。幼小的孩子、动物或者是虫子、花草,他们的生命主要在那一层面运行。 P18-19 序言 2014年9月,李辛应邀在北京辛庄师范学校讲授中医启蒙课程,听课学员以对健康和教育感兴趣的华德福储备老师和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为主。本书是在现场讲课内容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经典中医启蒙》系统讲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引导大家对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周围的一切进行感受、体会式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学习中医乃至各门学科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这种能力的提升,将帮助内化、整合我们曾经或将要学习的知识。随着我们不断学习、内化与整合,我们的意识、辨析力、理解力将编织成一张有序的网,清晰过滤、感知所有流过我们“六根”的外在和内在世界的一切讯息。当我们神识清醒、心目打开的时候,学习将事半功倍。 人生在世,学无止境,愿我们心中的美好向往,带领我们去探寻身心一体的健康之路。 每到此时,总会让人想起雅克爷爷(仁表先生)的座右铭:要静心、学习、服务他人。 祈愿大家心想事成! 孙皓 2017年7目3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