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造自然(西方风景画艺术)》是一本配合上海博物馆心灵的风景的学术普及书籍。该展览呈现70余幅来自伦敦泰特美术馆的18世纪至20世纪英国风景画,包括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惠斯勒、纳什和理查德·朗等杰出英国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三百年来英国风景画的传统与变迁,以及绘画技术与观念的发展。英国为世界奉献了伟大的风景画传统,本书围绕英国风景画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作品,为中国观众呈现英国风景画及其背后的故事。
风景画记录了人类自然观的变迁。自中世纪以来,人类的自然观就不断地发展升华,并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孕育了“与万物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
《摹造自然(西方风景画艺术)》以上海博物馆与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合举办《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为契机,邀请了国内外13位该领域的优秀学者,多角度解读西方尤其是英国风景画艺术的各个面向,并揭示了三百年来人类自然观的变迁。
风景的经验:西方的艺术与自然
[英]马尔科姆·安德鲁斯(Malcolm Andrews)
欧洲风景画漫议
丁宁
风云两百年——英国风景画史
易英
壮游、览胜、远眺
——英国风景诗与英国风景画
张箭飞
穿越风景的如画之美
——18世纪末英国风景画与欣赏趣味的变革
赵炎
框架中的景致:从临摹自然到探索心灵的历史脉络
吴雅凤
自然礼赞中的民族身份
——论英国风景画中的废墟
冯晗
自然的转译
——与风景画互动的英国园林
陈瑶
从背景到前景
——英国风景画发展与美术学院之关系研究
刘向娟
英国外光写生的起源与发展:1770—1830
[英]安妮·莱尔斯(Anne Lyles)
从“如画”到“崇高”
——透纳早期艺术风格探究
李秋实
风景画和山水画
——兼谈“入画”之美
潘耀昌
当风景成为材料,当材料成为风景
——当代艺术家眼中的风景
沈奇岚
编后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