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你们现在怎么样了?”病痛中的阿爸还记得关心我的个人情感问题。
“分了,已经很久不再联系,”我说。
有些痛,对抗不了就让他赢,然后甩开,从中解脱。
对于阿爸的病痛,我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按摩这个方式让他减轻痛苦。
“对你来说人生还长,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阿爸交叉搁在胸前的双手,随着心跳起伏。
“知道呢,爸。爸,您觉得人生是苦多还是乐多?”我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想起要问这个问题。我侧脸看,阿爸微微闭眼,他颈上动脉明显地搏动着。明显,且有些急促……或许我是想知道,这个给予我生命给予我爱的男人,这个和癌症对抗了两年多却从不抱怨,从没呻吟过一声,该手术的时候去手术,回来就按时打针吃药,吃饭睡觉,散步写毛笔字的男人,他都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阿爸的学名张建中,族名魁洞,族里人称之为大公。1943年11月出生于海南岛一个大村庄。阿爸出生的村前有个闻名县城的景点叫“孔山”。“孔山”不是山,是一片古榕树林,从盘根错节的榕树根冒出的泉水长年不息,形成的一个沙白水清的塘,泉水缓缓流经整片树林,流人田野。溪流清晰如镜,清凉味甘,大热天,它是避暑的好去处,也是村民们自然的公共澡堂,孩童们的乐园,更是养育村民的生命之水。被泉水日夜滋润着毗邻不远的那片良田,一年三次,都有好的收成。
我的老家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依次是柴房、卧室、厅堂、卧室、厨房。老屋前庭宽阔,从柴房到厨房前的饭厅,整面地板上的砖由于承载两代人岁月,有些已没人地面,显得地板凹凸不平。饭厅右侧整面墙是砖砌的半米高两米宽半月形窗台,把庭院的树木框在里面,形成自然壁画。老屋面积有一亩大,宽阔的庭院里种满香蕉树、石榴树、番荔枝树、槟榔树等。老屋有几面墙是乌黑的,那是一次日本鬼子进村烧杀抢掠放火烧的。阿公从后山赶回来,和阿爸的叔叔们一起把火灭了。他们上屋顶灭火的时候,还能看到在村口大井边上脱光了冲洗的日本兵。
我出生的时候,阿公阿嬷早已不在。知道阿公的样子,是摆在厅堂八仙桌正中,黑色相框里的那张相片。阿公穿黑色竖领中山装,大背头,浓眉,和阿爸是一模一样的单眼皮,长而笔挺的鼻子,不厚紧抿的嘴,微翘的人中,整个人像透着一种正直威严的气质。
而阿公的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七岁丧父,由于家贫,十三岁便跟村中大人们外出谋生,创家兴业。
1920年,十七岁的他跟随当时的警察署长外出担任过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排长职务,一年后便脱党返乡持家。 阿爸说,日本鬼子进村,村民无论多忙都得起立敬礼问候,我阿公就不。他在埋头修犁,假装没看见。没人性的鬼子一枪托就狠狠地砸在阿公头上!头上立刻高高鼓起一个大包!阿公怒火中烧,把犁朝日本鬼子一掷,撒腿翻墙就跑,日本鬼子在身后开枪扫射,没打着。
又一次,鬼子在邻村修飞机场,进村抓劳工。那时全家都已躲到后山,回家取东西的阿公来不及逃跑,躲进柴房的竹筐里,他屈身蹲在竹筐里,双手扶着头顶装着米糠的簸箕,透过竹筐的缝隙注意着鬼子的举动和表情。鬼子进了柴房,刺刀一阵乱挑,眼光始终没落在阿公藏身的竹筐上。阿爸说,阿公出来后跟别人讲,如果鬼子的眼光一落在竹筐上他可能就没命了。如果是这样,他打算一跃而起,把米糠甩向日本鬼子,迷他们的眼,然后再逃。
阿公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正义大度,族里人敬重他,朋友也多。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找过阿公,想收编他人伍。那个年代的人,还非常注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阿嬷怕阿公参军有事,一看到家里有陌生人来访便绝食抗议,日夜啼哭。阿公不想卷入纷争,但是后来却被怀疑参加了国民党,甚至被怀疑给日本人当了汉奸……由于阿公有一位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是共产党,国民党内部想派人暗杀阿公,阿公的一位国民党朋友向他透露消息,并建议阿公允许通过他,在国民党内挂职保命。在这种处境下,阿公为了挽救生命,为了家人的生活无奈同意。
P4-5
旅行在我看来还是一种颇为有益的锻炼,心灵在旅行中不断地进行新的未知事物的活动。
一一蒙田
一个人到国外去以前,应该更进一步了解祖国。
一一斯特思
世界是本书,不从旅行获得充足,而是为了心灵获得休息。
一一西塞罗
旅行中,我经常被问到一些问题:
你不用上班吗?
上班还有几十年才可以退休呢,人一辈子属于自己的几个月时间不出卖给公司,而是去旅行自己花掉它,不可以吗?况且,不是每个月都有八天公休,逢年过节还有法定节假日吗?你以什么方式度过你的假期?反正不是旅行,对不对?
我也想玩,没钱也没时间,你怎么会有钱有时间可以去这么多的地方?
你不也是天天上班,每月领工资吗?
要买化妆品,要随份子,要泡吧喝酒唱K,买衣服,买包包,这工资就花完了呀!哪里还有钱去旅行?
可能我挣的钱比你多,我说。
对于一个想旅行,但总是把钱花在其他地方都不会想到花给旅行的人,你能如何回答?
你是怎么做攻略的?
我出门几乎不做攻略,不会带着密密麻麻都是字的几张纸。一张中国地图,几个旅行App,一个火车App,一部能上网的手机,钱和有归期或无归期的时间就可以。有地图,如果时间允许就顺便去一下目的地附近的其他地方。旅行App订住宿订门票。只要把交通、住宿订好,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搜一下就知道。通常百度一个地名,当地所有景点都会罗列出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坐上车,去就是了。
旅行就是这么简单。如果选择火车旅行,可以看看所有火车经停的城市,通常可以先选择最远的目的地,返程再一路玩回来。在没有特价机票时。火车是出行最经济舒适的交通方式。
一个人旅行不会害怕吗?
曾经对担忧的母亲这么解释:
我们家住在东边,西边是很少有事情要过去的。有一天,有事情去了西边,这和一个人去了一个未曾去过的陌生地方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距离长短不同而已。
一个城市,不会因为你出现在那里,别人就能看得出来你不属于那个地方。任何地方的人,也许衣着打扮、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不同,但同样为人,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渴望的都是和平美好的生活。你不过是离开了自己熟知的环境,去了别人熟知的环境而已。不过,在陌生的地方,还是会给自己制定几条规则:一是,天黑归巢,就是繁华的地方也要在九点前回到住处:二是,偏僻的、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到达的景点选择旅游团;三是,优先选择正规公共交通工具。
旅行需要很大的开销吧?
旅行是花钱花时间换体验的过程,开销因人而异。主要开销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吃:当地的特色当然乐意去尝试,但只有那种在本地才能够吃得到的才更值得尝试,比如新疆的馕、缸子肉。因为很多特产,现在快递就可满足。随身带一只轻便的杯子,机场、车站、火车、动车上、游览中方便随时饮水。
住:对个人而言,干净,有热水可以洗澡,有张卫生舒适的床可以睡觉就足够。所以,青年旅舍的床位就可以满足我的条件。全国有很多文化特色的青年旅舍,条件并不差。如果不习惯几个人住一个房间,旅舍里也有单间的。选择青年旅舍,一方面,可以用最少的钱浏览更多的地方;另一方面.青年旅舍里聚集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国的年轻旅者,大家住在一起,如果目的地相同就可以结伴同行,还可以分享和交流各自的旅行故事、资讯、文化等。所以,即使是独自旅行,随时随地都可以组建三五人的小分队。大家互相照顾,互相帮忙拍照,还可以拼餐、拼车,开开心心在一起玩。酒店的规矩方整和旅舍的自由随性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行:出行前,都会提前半个月查询交通信息,通常一次的费用都会控制在1000元以內。如果出发地到目的地没有火车直达,没有千元以內的特价机票,路程较远需要中转的,选择火车或动车加飞机。搭乘火车在15小时內,当日可抵达的则选择火车、动车。你想,上班8小时,遏上加班在办公室一坐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所以,火车旅行,一路聊天,看风景,或者几部电影、一些歌曲、一本书,时间很容易就打发过去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你反正哪儿都没去过,就可以选择当下机票最便宜的地方先去<:)轮流着来,便可以用特价机票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
穿:旅途中,如果想要照片好看,可根据目的地和季节有选择地准备出行的服饰。百搭的不同款式的T恤、纱巾、帽子、围巾,这类的配饰作用很大。
门票:除非是淡季的折扣,网络平台的活动促销,否則门票费用是必须的。
我希望世界和平,祖国永远强大安宁,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不再有我父亲艰难的风雨人生,每个人都能衣食无忧、自由自在,随时可以出发去领略神奇的大地。
我希望当下这个物质已够丰盛的时代,更多的人不必太过分追求物质,给自己一些时间,可以有到处走走看看的自由。等到了生命的尽头,回想起来,自己也尽可能多地见过了这世间的美好,生而为人自由自在自己支配的美好时先。
我希望很多渴望走出去看看的男生女生不要再犹豫不决。
生活吧,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每一场风霜雨雪,活出最好的自己。
启程吧,一个人的旅行很简单,也会很精彩。
一场人生。是我阿爸的人生。
阿爸与他子女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他是严父,更是慈父。
阿爸喜欢在饭桌上给我们讲故事,他的,阿公的。我都喜欢听。
阿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坚信我可以成为作家的人。所以我说,阿爸,说不定有一天我可以把你的故事写成书。
我做到了。
时隔阿爸离开第七个年头。
也许觉得,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久长的光阴已让最爱亲人离世的伤结痂,伤痛平复了。但,还没有,在书写的时候,还是会为受苦的父亲多次在电脑前揪心落泪,哭到疲累……
阿爸很帅。我从小就觉得。阿爸笑容特别阳光,一笑,一排整齐的小白牙,这牙没遗传给我,不然,我不会至今仍期待哪天医学发达到不用拔牙也可以把我的丑牙整好。拔牙在阿爸那里是行不通的。他的禁令是:你要执意去拔,我就不再是你爸。只因为他见过邻居有人因为拔牙伤了脑神经,从此疯了。小时候。太在意自己的丑牙。阿爸便安慰道:“你的牙哪里丑了?这叫特别,大白兔门牙笑起来那才叫可爱,让人见过就不会忘记你。”
多可爱的阿爸啊,对不对?.
父亲节给他发祝福,他总会回复:“谢谢我的小女儿。”
阿爸的笑容.应该传给他的小孙子了,小侄儿一笑,世界全是清风朗月。
第一次为阿爸写文是初中的时候,写了《薄雾冥冥时……》,被刊登在了报纸上。阿爸不只是一名干部,他是一名出色的、受十里八乡人们爱戴和尊敬的高级兽医师。在海南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之前,牛是农家人的宝。因为阿爸的医术和人品,无论多远,人们都亲自到家里来把他请走,于是。我们也只能经常在薄雾冥冥时,蝙蝠飞进飞出觅食的黄昏见到阿爸归来的身影。第一篇写给他的文章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阿爸的帅在老妈那里求证过的:是的,没错,你老爸当年的确很帅。村里的姑娘经过家门口都会偷看他。外在帅,內在更帅。阿爸会做很多事情:跳舞,唱歌,作词作曲,他原创的歌曲在县电台广播过,还在当时的报纸上发表过,他教合唱团,给合唱团当指挥;他写作,做对联,写对联,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家里的红白事都请他给做对联,写对联;他只是兽医师,但他开的中药救了已被医院拒收的阿妈,以及村子里其他几个人;他会木工,他和阿妈用的衣柜和床是他年轻时的作品,雕龙刻凤,还有花鸟鱼虫、天安门上太阳升的浮雕;他会建筑,会设计,我家的小楼是阿爸设计的;会理发;会制衣;会农活;会做饭……太多太多了。
阿爸每天都会洗头,头发总是干净齐整,发型纹丝不乱。
他把自己收拾好,也会打扮阿妈和我们。他给阿妈亲手裁制的大衣,买的羊毛衫阿妈珍藏多年,每每穿起时,仍幸福洋溢。阿爸还亲手给我们做过年的新衣,有时候我们姐妹几个是一样的,最早的姐妹装。有一年,阿妈为了奖励我,给我买了当年很潮的五分裤,阿爸还特地买来一块同样的布料,给我做了一件短袖衬衣搭配。冬天的时候,他会给我们买嬰儿霜,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可爱的粉色小瓶子,瓶子里的滋润霜也是粉色的,淡淡的清香。天冷了,他带我们去买袜子,他让我们握着拳头,他说,把红袜子包在拳头上面就知道合不合脚了。阿爸还让我们少穿露趾鞋,这脚指头之间的缝隙才不会太开,脚暖了,身体才好。
阿爸不光头发打理得齐整,衣服也配得齐整。就算是旧衣、破衣,他也能穿得很有范。我的姐姐们应该记得,小时候阿爸有件白色带有小破洞的背心,跟阿爸在一起的时候,无聊又调皮的她们总喜欢黏在阿爸身边,去抠那些小破洞,于是,越抠越大,真成破衣服了。我还依稀记得阿爸对此无奈又好笑的样子。工作后的姐姐们喜欢给阿爸买各种漂亮的衣服打扮他,阿爸多穿浅色系的上衣,深色长裤。穿衬衣的时候多一些,纯白的、条纹的、单色的。什么衣服,阿爸都能穿得很帅。我只给阿爸买过一件马甲,方方正正的中长款,浅浅的军绿色,阿爸特别喜欢那件衣服。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秋冬季,他穿着白色和粉色相间的条纹衬衣,马甲穿在衬衣外,虽然病情已经很严重。但他的面容自始至终淡定从容。
阿爸说我不应该被他生到,因为我手指长,不是个作家就应该是个弹钢琴的,可惜他给不了我那个学习条件……但我很庆幸被这样一个全才帅爸养育成人。
他一生辛苦,但他把辛苦全挡在了他的背后,只把轻松留给我们。
他爱我们每个人,我们也没有人不深爱他。
对帅爸的思念从未断过,他也经常愉快地、帅帅地出现在每一个家人的梦里。
这本书是我对他最深的纪念。
几段旅行,是我一个人的旅行。
旅行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想忘记悲伤,去旅行;
想追求快乐,去旅行;
想增长见识,去旅行;
想消除偏见,去旅行;……
我不吃槟榔,但总有人问我吃不吃槟榔。
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甲乙聊天:
甲:你是哪里人?
乙:我山东的。
甲:那你会开挖掘机吗?
乙:你是哪里人? 甲:我湖南的。
乙:那你丫湖南的,你会赶尸啊!
曾经因为我是海南人,刚认识的外地人第一问题会是:“你吃槟榔吗?”
海南确实有些人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切成蒜瓣般,就着特殊的一种藤蔓植物的蒌叶。
叶片上涂上湿的海贝壳烧成的白色石灰,三样缺一不可,嚼出血般的汁液。
我不吃槟榔。
中专、大专学的都是旅游相关的专业,但毕业之前,我却从未去过海南岛以外的地方。
跟大部分从未出岛的人一样,海南岛以外的陆地叫大陆,从那里来的人都是“大陆人”。
小的时候,每逢春节,总有些外地人拿着易撕贴般大小的一叠福字挨家挨户贴,户主为讨吉利给些零钱,或有人干脆福字也不贴了,沿街乞讨,造成了一部分海南人对“大陆人”有一种轻视的心理。
直到今天,相信谁的身边都还会存在着个别对其他地域的人有很深偏见的人。
旅行。不同的人能说出不同的意义,比如曾经在客栈遇到过一位说自己有抑郁症的极瘦女驴友,她说自己在知道旅行这件事之前,每次都想杀死自己,感觉没有活下去的理由,旅行之后,发现这是一种能让自己活着的方式,起码活下来,还可以去一些没去过的地方看一看。她不定时从事一种简单的工作,利用工作所得四处漫游。
对正常人来说,或许,起码,旅行可以让他不会在当知道别人是湘西人的时候,便去问人家会不会赶尸。
而旅行对我,却不是一成不变,是旅行让我把重复单调的生活变得绚烂多彩。
给时光以生命,去经历、去拥有属于自己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我把自己逛成中国风光的忠实粉丝,越逛越觉得祖国的荚,美不胜收。
人生是旅行,旅行是人生。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
留些时间给自己,独自去远方,旅行改变生活,能让日复一日的生活有些不一样。
全国有很多想出门旅行却顾虑重重的女生,她的书会让她们明白其实旅行很简单,独自旅行也很简单。
《徂岁不须惊(一场人生几段旅行)》中是作者娓娓看到的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通过娓娓道来的中国行,出发,去看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将有更多人,不再犹豫,走出去,看更辽阔的世界。
娓娓著的《徂岁不须惊(一场人生几段旅行)》是散文集,前半部分主要写作者聆听病危父亲的人生讲述,之后开始思索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后半部分以散文形式出现,主要描写作者一边工作一边独自旅行全中国的见闻与感悟。本作品贴近生活,文风华美,易与读者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