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春秋战国智慧,成非凡不俗功绩。
读春秋战国名人故事,悟为人处世之道,建功立业之法。
著名文史作家汪兆骞作序,分享历史故事里的大智慧。
刘玉升著的《春秋战国智慧录》写的是春秋时期的博大历史:公室衰落、大夫专权、三家分晋、田氏自立、士雄并峙、诸侯争霸、合纵和连横运动等历史兴衰风云。
| 书名 | 春秋战国智慧录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刘玉升 |
| 出版社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学春秋战国智慧,成非凡不俗功绩。 读春秋战国名人故事,悟为人处世之道,建功立业之法。 著名文史作家汪兆骞作序,分享历史故事里的大智慧。 刘玉升著的《春秋战国智慧录》写的是春秋时期的博大历史:公室衰落、大夫专权、三家分晋、田氏自立、士雄并峙、诸侯争霸、合纵和连横运动等历史兴衰风云。 内容推荐 刘玉升著的《春秋战国智慧录》精选春秋战国名人故事四十篇。历史跨度从公元前879年到公元前215年。荟萃历史典籍及现代史学研究成果,史料翔实,语言生动,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读者可从国运兴衰、悲欢离合中感悟人生哲理,启迪智慧,引发思考。 目录 一、群雄逐鹿,智勇者胜 美女息妫 假虞灭虢 晋公子夷吾 乱世雄杰 鄢陵之战 战神吴起 举鼎绝膑 冷血雄才话冒顿 二、侠肝义胆,青史留名 大义灭亲 五羖大夫 介子推 赵氏孤儿 刺客 执著的豫让 聂政刺侠累 三、腹藏甲兵,足智多谋 二桃杀三士 晏子使楚 邹忌谏齐威王 安步当车 狡兔三窟 茅焦谏秦王政 四、荒嬉桀骜,以史为鉴 厉王止谤 烽火戏诸侯 南宫长万 卫懿公好鹤 晋灵公不道 被玩笑开掉的王 五、龙屈蛇伸,随机应变 暗箭伤人 小人 晋景公 崔杼弑君 伍子胥逃亡 缪毒 六、纵横捭阖,胸有城府 掘地见母 孙武将兵 孔子做官 范蠡救子 孟尝君 毛遂的悲剧 三代燕王 试读章节 乱世雄杰 齐襄公纠集四国联军跟大周朝干了一仗,居然打赢了,足见周朝已成病猫。周地葵邱被齐国占领。 班师回朝之日,齐襄公令大夫连称和管至父驻守葵邱。戍边是苦差事,二将向齐襄公讨问换防之期。齐襄公正在吃瓜,随口说:“明年瓜熟为期。” 第二年瓜期将过,快拉秧了,也不见齐襄公的换防令。连称和管至父度日如年,煎熬啊!莫不是王上日理万机,忘了这档子事儿? 齐襄公把随口的一句话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他正和自己的亲妹妹文姜享受鱼水之欢,已经一月不朝。 连称和管至父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他俩精挑细选了一车香瓜,进献齐襄公。一车瓜不值几个钱。达不成贿赂,重在提醒王上忆起:“瓜熟为期”的重要指示。 齐襄公和文姜饕餮葵邱的香瓜,直夸瓜甜,却只字未提换防的事。枉费了连称和管至父的用心。 连称是连妃的哥哥,齐襄公的大舅哥。自从齐襄公泡上自家亲妹妹,自然冷落了连妃,使连妃醋意大发。 连称听说此事,也和妹妹一样恼恨齐襄公,乱套了,简直荒唐! 连称串通公孙无知(齐襄公的叔伯兄弟),把齐襄公给杀了。便让那个无勇无谋的公孙无知(名如其人)当了王。 不久,公孙无知又被大臣们给杀了。 齐国面临群龙无首的危局。此时,齐襄公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从鲁国和莒国往齐国展开赛跑。他们可不是为齐襄公吊丧。而是争夺璀璨的王冠。 公子纠是兄,有管仲辅佐:公子小白是弟,有鲍叔牙保驾。 公子小白和鲍叔牙轻车快马赶到即墨,听说公子纠的队伍已经绝尘而去,急得吐血。他们赶忙换了驭手和马匹,狂奔三十里,追上了公子纠的队伍。 管仲拦住公子小白的车马:“叔牙何往?” 鲍叔牙在马上回话:“吊丧啊l请让路,我俩各为其主,不必伤了和气。” 管仲猛地挽弓搭箭,向车上的公子小白射去。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坠落车下。鲍叔牙没想到管仲玩儿邪的,和手下人哭喊着抢救公子小白。 剪除了竞争对手,公子纠和管仲如释重负。他们沿途享受地方官吏的大小宴请、百姓箪食壶浆。新君即将登基,公子纠和管仲边筹划开国大业,边享受美好时光。缓辔慢行。 公子纠他们一路逶迤来到都城,管仲令守城将士开门迎接新老。守城将士回答:“新君早已登基,你是哪来的冒牌货?” 谁人敢抢先一步摘了桃子?此人正是公子小白! 管仲那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他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吐血装死。这一招充分展示了小白超凡的机智,麻痹了管仲和公子纠。 煮熟的鸭子飞了,公子纠哪肯善罢甘休?他从鲁国舅舅那里借兵。攻打公子小白,兵败。小白(现在是齐桓公)令鲁国处死公子纠,遣返管仲,他要手刃那个放冷箭的家伙,报一箭之仇。 鲍叔牙急了,他和管仲是铁哥们儿。“管鲍之交”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友谊模板。他们好到什么程度呢?两人一起做生意,管仲出钱少。却多拿分红。鲍叔牙的人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对他们说,管仲家贫,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他俩一起带兵打仗。管仲冲锋时落在后面。撤退时跑在头里,别人嘲笑管仲懦夫。鲍叔牙说,他哪里是怕死?他有老母在堂,要尽孝道的啊。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鲍叔牙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国,齐桓公不允,这位子是留给你的呀! 鲍叔牙说:“安邦定国我还可以,但要称霸世界非管仲莫属。一箭之仇是私仇,求贤是国家大计啊!” 齐桓公从善如流,任管仲为相,采纳了管仲的治国方略:安国家、强社稷先得民心:欲得民心必爱民,爱民需先富民;百姓富而后强兵甲。欲富国需开盐铁、兴商贸。开妓院也是管仲富国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妓院供奉管仲为祖师爷。 管仲不负所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被齐桓公尊为仲父,是封建社会名相楷模。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管仲病危时,齐桓公询问:“鲍叔牙可继相位否?” 管仲回答:“鲍叔牙乃君子,但他善恶感太强,见人一恶终生不忘,不可为政。” 鲍叔牙是管仲的伯乐,重要时刻,管仲否定了鲍叔牙。似有求全责备之嫌。 管仲接连否定了齐桓公的几个接班人选,又不推荐合适的后备人员,致使齐桓公晚年重用了易牙(大厨)和竖刁(内侍)。使齐国被易牙、竖刁、开方祸乱。齐桓公也被他们活活饿死。你如日中天时,他万岁不离17,你风烛残年时。莫如一条狗。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他是中国历史上名相师表,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临终的失误却断送了齐国的前途,功乎,过乎? 后来被阿斗尊为仲父的诸葛亮,与管仲在接班人问题上犯了同样的错误。曲高者和寡,大智者难免用人苛求,无人可入其法眼。 P19-22 序言 讲好真实而有生命的历史故事 ——序刘玉升的《春秋战国智慧录》 刘玉升是位勤奋的作家,他在某海关副关长位置上,尽职而出色地完成公务之余,读书写作,出版过几本文学作品。正如林琴南所说,“把灵府中淘涤干净,泽之以诗书,本之于仁义,深之以阅历,驯习久久,则意境自然远去俗氛,成独造之理解”(《春觉斋论文》)。他的文学作品,自有深刻内容和清朗气象。 他素对中国古代历史有兴趣,特别对春秋时期情有独钟。以历史见识与思想感情,将春秋的史籍与逸文传说,加以搜拣,辨伪存真,本以史识与思想交融,感情与文采贯通,写了这本《春秋战国智慧录》。先在中国海关《金钥匙》杂志陆续发表一些,反响颇为强烈。作为该杂志文学顾问,我极力推荐,遂促成这本小书出版。 这是一本小书,写的却是春秋时期的博大历史:公室衰落、大夫专权、三家分晋、田氏自立、士雄并峙、诸侯争霸、合纵和连横运动等历史兴衰风云。其间,我们可感受到传统文化忠信孝悌与治于人者哲学意味,看到以“道”为首的征战伐谋的谋略和智慧,及显示出的丰富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法,让我们触摸到,我们伟大民族的宽阔的深邃的灵魂。 《春秋战国智慧录》,不是历史实录,不是重复历史相关记载,未被“历史实录”所囿,而是作者根据史实,以忧患意识、疾恶扬善的批评精神,“述往事,思来者”,“发愤之所作为也”(《史记》)。 审美理想,是作家人生观重要的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智慧录》中那些生动的故事,有血有肉的人物,其善恶忠奸,回环跌宕,自成风景。其故事以采善贬恶,以道义拨乱世之反正,将春秋那些尚勇重义、行侠悲壮之事,舍身报国救主的英雄主义,一一道来,弥漫着雄浑刚烈之魂、慷慨激昂之魄,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侠义观和仁学思想。 《春秋战国智慧录》,首先是写出了历史精神。这精神是真实的,它注意将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赋予了鲜活的形象,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统一起来,我们见到的历史故事,是有生命有性格的,是具象的历史,有美学内涵。 以现代精神观照历史故事,既强调历史精神,又要表现人文精神,同时努力挖掘和发现历史中属于未来的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寻找古今相联系的,让现在的人,通过历史映照自己,现出自己的灵魂。书中自有独特体现。 一个没有英雄和智者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和智者的民族,不知敬重和珍惜,是更可悲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探讨与省察,必将有益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激活中华文化源流,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讲,《春秋战国智慧录》是本微言大义、有意义的书。 是也?非也? 是为序。 汪兆骞 丁酉岁尾于北京抱独斋 (汪兆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