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北溟鱼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北溟鱼著的《在深渊里仰望星空(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薄薄的一本书,很有惊喜。作者带我们重回魏晋那个名士、玄学家辈出的时代。那些你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名,嵇康、阮籍、山涛、谢安、王粲……每个人或看透一切,沉浸在酒与庄中,或即使身处空想国打铁,也想用死这种极端的方式证明存在。

内容推荐

北溟鱼著的《在深渊里仰望星空(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讲述了:他们是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他们中天姿秀出者甚、精神高洁者甚、行止彪悍者甚、蛇精病者甚。他们终于脱离了道德模范高高在上的神坛,变成了活泼泼的值得尊敬让人欣赏却无法复制的个体。这么多闪烁着智慧和生命之美的个体,如同当风的披帛,如同流过溪涧的酒觞,如同和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俯仰天地的情怀,给了我们高贵、直率又让人喜爱的范本。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在这个拥挤而焦虑的十字路口,请抬起头,看到他们。

目录

曹操:取暖靠抖的时候,也要敲着空碗唱歌

曹植:不去奋力挣扎,只有被人践踏

曹丕:在这样对人生的失望里,保持微笑

孔融:当生命里最纯粹的东西闪光的时候

陈琳:打工仔,必须要没脸没皮

王粲:再耀眼的才华,也要有人度

阮瑀: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

刘桢:当命运拐弯的时候

应玚:如果人生是场没完没了的party

徐幹:人之所以寻找爱人

何晏:处境尴尬的才华和美貌

夏侯玄:我允许你编造一个处死我的理由

王弼:书生的报复

阮籍:人生总是得到一些,失去一些,

但什么也不想失去可以吗

嵇康:古痴今狂终成空

嵇绍:以身殉国,是一个男人最幸福的归宿

山涛: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又如何

向秀:现实太残酷,越聪明的人越痛苦

刘伶:痴迷于酒的人,又寂寞又骄傲

阮咸:一直被模仿,从没被超越

王戎:知交半零落

裴楷:被比作“玉”,是怎样的光芒

卫玠:身披美貌和荣耀,看到永恒的悲伤

谢鲲:见鬼的勇气

庾敳:想过快活日子,得有个哥哥

王承:人生何必处处“艳压”

乐广:才华、德性都抵不过命

王衍:卸了妆的人生

王导: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因为完美,

而是因为那些无法用理智约束的真心

庾亮:只有时间能医骄傲这种“病”

殷浩:失败的人生还值得讲述吗

桓温:天下人都骂你,也是一种豪杰

王羲之:一个流传千年的误会

王徽之:也许想着你,不需要见到你

谢安:风流绝

谢道韫:有些人,从未想过会有交集,但最后,

倒是一起走到了地老天荒

后记:在历史与文学的分叉点

参考书目

本书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曹操从来就是一个不信命的人,环境越恶劣,他应对的态度越强硬。

小时候爱斗鸡走狗。一心想把他养成一个“三好”学生的家人很担心,叔父常常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有一天,曹操犯了事,却在马路上看见叔父正迎面走来,他就装疯卖傻,斜吊着眼睛,歪嘴流口水,说自己中风了。

比起那些家里往上数好几辈都是朝廷重臣的体面人家,曹操的出身其实有点糟糕——曹操的祖父是掌实权的宦官,富而不贵,很是受人白眼。于是曹操二十出头就知道绞尽脑汁找有名望的人给他说好话,有了好评才好出去混。他也知道,不喜欢他的人特别多,一家吃了闭门羹,就换一家。他专门去拜访当时的名流南阳宗世林,想让他说两句好话,屡屡登门屡屡被拒之门外。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举办大宴会的机会混进去,专门等着宗世林起身,手都伸出去了,宗世林视而不见,飘然而去。后来,终于等到欣赏他的乔玄,曹操便把乔玄对他的吹捧到处宣传:乔玄说,天下大乱,只有名世之才才能安天下,这不就是阁下您吗?乔玄也很够义气,不仅自己吹捧他,还专门托关系请自己的好友,月旦评的掌门许劭吹捧他。这才有了曹操得意地拿着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见人就说的后话。

曹操二十岁,举孝廉——得到一个出来做官的机会。做了洛阳北部尉(某公安分局局长),在门口左右各摆了十来个五色大棒,犯法的,该抓抓,该打打,不管家里多有背景,不避豪强。灵帝宠爱的小黄门的一个叔父犯宵禁,被曹操直接抓起来杀掉。

三十岁的时候,做济南相。治下有十多个县,官场到处都是阿谀奉承,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的,老百姓活不下去,就求神拜佛,这也拜那也拜,一片乌烟瘴气。曹操刚上任,就把十个县的长吏奏免了八个,求神拜佛一律禁止。当地豪强恨他,扬言要杀他家人,他也不管:大不了老子干完这票辞职回家。

三十五岁的时候,董卓打进了首都洛阳,想让曹操做骁骑校尉,曹操不肯,就跑。他一路跑,董卓一路追,直到曹操逃到老友吕伯奢家。吕伯奢不在,他儿子和宾客却早已听说董卓追曹操的事情,一面接待他,一面劫了他的马和财物,打算向董卓邀功。曹操一人一刀杀出重围。没过几年,就与天下诸侯一道起兵讨伐董卓。

直到建安十二年的这个九月。他五十三岁了,依然是想好了就去做、遇到险阻就硬扛的性子。这一次,他依然胜利了。但胜利来得不完美,甚至有些惨烈,他在品尝成就的时候,也要咽下更多残酷的苦涩:曹操在这一次行军中平定了乌桓,消灭了袁尚袁熙的残余,统一了北方。冬水枯竭,土地冻结,因为艰苦的行军他最喜欢的谋士郭嘉病死柳城,因为饥饿,只能以杀死数千匹战马来做兵士的粮食。

但在这时,他写了诗。是我们从小便知道的五章《步出夏门行》。那会儿,他正在经历一场寒冬,一场饥饿,一场战争。正当此时,他看见了大海。简直是满斟苦酒,不过他还要端着酒杯祝日cheers(干杯)。

P2-3

序言

那年,谢安二十啷当岁了,偏偏拒绝了所有的工作邀约,还在家里蹲。为了逃脱亲朋好友对他“不守规矩”的劝诫,他住在山上。没有应酬,就不用做新衣服,每天穿着半旧的衫子在后山转悠。兴致来了,就出海去钓鱼。他只有两三个朋友,在钓鱼与闲逛时与他谈论历史、传说、小说与诗。

他身处的时代,三国两晋,是有记载以来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战争、饥荒、瘟疫不断轮回,死亡成了每天必须面对的话题。他们被迫迁徙,远离故土,甚至不能够祭奠祖先。但在最深的黑暗里,人却可以逃脱旁人的审视,睁开眼睛,看见漫天繁星。

在这个最苦难的时代,他们以生活的动荡为代价,打碎了社会与家庭套在脖子上的枷锁,舒展身体,真正成为一个“人”。在他们之前,做人要守“规矩”,哪怕那意味着在循规蹈矩里磨灭自我本身的个性与情感,哪怕那意味着戴着面具,把自己装进一个安全却密不透气的“套子”里。但是在他们的时代,宗白华说,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他们自爱,所以珍惜自己的肉体,讲养生,尚容止。于是有“濯濯如春月柳”的王恭,有面白似粉、顾影自怜的何晏。在这个时代,你看到最俊美的男人,看到最舒适惬意的生活方式,于是有悲笳微吟、浮瓜沉李的西园之游,有曲水流觞的兰亭集会。

他们服五石散、信天师道,追求肉体的永生,却也谈笑被戮,从容赴死——追求肉体之外,精神的永恒。他们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生后可以被记得的理由。于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死几乎都出现在这个时代:临刑场而色不变的夏侯玄,回望落日以一曲《广陵散》奏成千古绝响的嵇康。

第一次,他们认真地谈论谁是“英雄”,他们终于脱离了道德模范高高在上的偶像模板,开始变成了鲜活的,值得尊敬和却无法复制的个体。于是有横槊赋诗却终于壮志未酬的曹操,也有对着昔年垂柳感慨时光易逝却愿意遗臭万年的桓温。

秋天的时候,谢安与朋友们坐在楠溪江边的大石块上发呆,仰头看见天高云淡,飞鸿往来;再低头的时候,在他们不久远的记忆里,在他们的身边,有那么多可以被反复提起的人物:

前朝有曹丕,因为故友爱听驴叫,带着朝臣到故友坟前专门学驴叫;

前朝有阮咸,穷又不服,别人晒金银财宝他晒裤衩;

前朝有阮侃,半夜去茅房撞了鬼,哇地大叫一声:鬼怎么能长得这么丑!

前朝有胡毋谦之,撞见老爹胡毋彦国酗酒,连名带姓骂他爹:胡毋彦国!不能再喝了!

夜深人静,醉得东倒西歪,谢安仰天躺着,常感到伤感:如果人生与涨潮一样有指定的方向,有人在努力融进潮水的节奏里,有人只想好好跟自己相处,但那都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后来他年纪渐长,原先一起玩的朋友渐渐都散了:他们有家庭的责任要去承担,在人生的潮流中“逆行”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当然,被人景仰、吹捧、跟从,也是一种诱惑。

微雪的冬夜,围着铜甑煮羊汤烫酒的,只剩他和袁宏。

袁宏是谢安老乡,给他哥哥谢尚做参军。公文写得无精打采,倒是很爱在上班时间迟到早退,瞎胡聊。他钻研历史,却也没能因此走上人生巅峰。三十卷《后汉纪》都写完了,他也还是一个秘书。这时候,谢安那些默许他躲在家里不上班的哥哥们不再能庇护他,谢安也将要出山,努力与世道周旋。谢安便对袁宏感叹:最后离开的人,应该把他们谈论过的人物记录下来。看来要你来写了。

袁宏从来没问,写它做什么?却依言写了一部《名士传》。讲述有晋以来正始名士、竹林七贤和中朝名士的故事。袁宏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正始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名士”;裴楷、乐广、王衍、庾亮、王承、阮瞻、卫玠、谢鲲为“中朝名士”。

这就是您将要翻开的这本书里大多数人物的来历。

这些人或是政治家,或是哲学家、文学家,有的甚至什么也不是。只是因为特立独行,让人忍不住述说他的故事。如果他们一定有所共同,那就是自由——追求心灵的自由,言行的自由。在对凡俗的反抗中,有的堕入了尘埃,有的成为了绝响。在身处的世界,他们曾经想保持精神的高蹈,却又偏偏得在鸡零狗碎和尔虞我诈里求生存。后人看到他们的浪漫,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挣扎,甚至卑琐。但就是因为这些,他们才变得更加真实。那时候,那么多闪烁着智慧和生命之美的个体,如同当风的披帛,如同流过溪涧的酒觞,如同和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俯仰天地的范本。

后来也有想要在“世道”一往无前的潮水里逆流而行,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不过,他们甚至连谢安的两三个好友也没有,常常感到孤独。

现在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谢安为什么坚持要袁宏写下这些人的故事?

不是留给后人的政治经验,也不因为这些人出身如何显赫,如何在活着的时候叱咤风云,如何成了人生赢家。只因为,他们够勇敢,够坚定,把无聊的人生过得够有趣。

它像是一道光,照见那些以年龄为单位,被缚住手脚扔在洞穴里的人。鼓舞他们站起来,走出去,看一看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更广阔的人生与心灵。

但袁宏的书竟然没有保留下来。我只好在堆积如山又沾满尘埃的历史里找出只言片语,在他的底本上加入了“三曹”、“建安七子”和他与谢安的时代。搭个样子,放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里,昏暗拥挤令人焦虑的十字路口。

期望经过的人睁开眼睛,看到光。

后记

那年,谢安二十啷当岁了,偏偏拒绝了所有的工作邀约,还在家里蹲。为了逃脱亲朋好友对他“不守规矩”的劝诫,他住在山上。没有应酬,就不用做新衣服,每天穿着半旧的衫子在后山转悠。兴致来了,就出海去钓鱼。他只有两三个朋友,在钓鱼与闲逛时与他谈论历史、传说、小说与诗。

他身处的时代,三国两晋,是有记载以来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战争、饥荒、瘟疫不断轮回,死亡成了每天必须面对的话题。他们被迫迁徙,远离故土,甚至不能够祭奠祖先。但在最深的黑暗里,人却可以逃脱旁人的审视,睁开眼睛,看见漫天繁星。

在这个最苦难的时代,他们以生活的动荡为代价,打碎了社会与家庭套在脖子上的枷锁,舒展身体,真正成为一个“人”。在他们之前,做人要守“规矩”,哪怕那意味着在循规蹈矩里磨灭自我本身的个性与情感,哪怕那意味着戴着面具,把自己装进一个安全却密不透气的“套子”里。但是在他们的时代,宗白华说,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他们自爱,所以珍惜自己的肉体,讲养生,尚容止。于是有“濯濯如春月柳”的王恭,有面白似粉、顾影自怜的何晏。在这个时代,你看到最俊美的男人,看到最舒适惬意的生活方式,于是有悲笳微吟、浮瓜沉李的西园之游,有曲水流觞的兰亭集会。

他们服五石散、信天师道,追求肉体的永生,却也谈笑被戮,从容赴死——追求肉体之外,精神的永恒。他们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生后可以被记得的理由。于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死几乎都出现在这个时代:临刑场而色不变的夏侯玄,回望落日以一曲《广陵散》奏成千古绝响的嵇康。

第一次,他们认真地谈论谁是“英雄”,他们终于脱离了道德模范高高在上的偶像模板,开始变成了鲜活的,值得尊敬和却无法复制的个体。于是有横槊赋诗却终于壮志未酬的曹操,也有对着昔年垂柳感慨时光易逝却愿意遗臭万年的桓温。

秋天的时候,谢安与朋友们坐在楠溪江边的大石块上发呆,仰头看见天高云淡,飞鸿往来;再低头的时候,在他们不久远的记忆里,在他们的身边,有那么多可以被反复提起的人物:

前朝有曹丕,因为故友爱听驴叫,带着朝臣到故友坟前专门学驴叫;

前朝有阮咸,穷又不服,别人晒金银财宝他晒裤衩;

前朝有阮侃,半夜去茅房撞了鬼,哇地大叫一声:鬼怎么能长得这么丑!

前朝有胡毋谦之,撞见老爹胡毋彦国酗酒,连名带姓骂他爹:胡毋彦国!不能再喝了!

夜深人静,醉得东倒西歪,谢安仰天躺着,常感到伤感:如果人生与涨潮一样有指定的方向,有人在努力融进潮水的节奏里,有人只想好好跟自己相处,但那都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后来他年纪渐长,原先一起玩的朋友渐渐都散了:他们有家庭的责任要去承担,在人生的潮流中“逆行”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当然,被人景仰、吹捧、跟从,也是一种诱惑。

微雪的冬夜,围着铜甑煮羊汤烫酒的,只剩他和袁宏。

袁宏是谢安老乡,给他哥哥谢尚做参军。公文写得无精打采,倒是很爱在上班时间迟到早退,瞎胡聊。他钻研历史,却也没能因此走上人生巅峰。三十卷《后汉纪》都写完了,他也还是一个秘书。这时候,谢安那些默许他躲在家里不上班的哥哥们不再能庇护他,谢安也将要出山,努力与世道周旋。谢安便对袁宏感叹:最后离开的人,应该把他们谈论过的人物记录下来。看来要你来写了。

袁宏从来没问,写它做什么?却依言写了一部《名士传》。讲述有晋以来正始名士、竹林七贤和中朝名士的故事。袁宏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正始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名士”;裴楷、乐广、王衍、庾亮、王承、阮瞻、卫玠、谢鲲为“中朝名士”。

这就是您将要翻开的这本书里大多数人物的来历。

这些人或是政治家,或是哲学家、文学家,有的甚至什么也不是。只是因为特立独行,让人忍不住述说他的故事。如果他们一定有所共同,那就是自由——追求心灵的自由,言行的自由。在对凡俗的反抗中,有的堕入了尘埃,有的成为了绝响。在身处的世界,他们曾经想保持精神的高蹈,却又偏偏得在鸡零狗碎和尔虞我诈里求生存。后人看到他们的浪漫,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挣扎,甚至卑琐。但就是因为这些,他们才变得更加真实。那时候,那么多闪烁着智慧和生命之美的个体,如同当风的披帛,如同流过溪涧的酒觞,如同和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俯仰天地的范本。

后来也有想要在“世道”一往无前的潮水里逆流而行,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不过,他们甚至连谢安的两三个好友也没有,常常感到孤独。

现在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谢安为什么坚持要袁宏写下这些人的故事?

不是留给后人的政治经验,也不因为这些人出身如何显赫,如何在活着的时候叱咤风云,如何成了人生赢家。只因为,他们够勇敢,够坚定,把无聊的人生过得够有趣。

它像是一道光,照见那些以年龄为单位,被缚住手脚扔在洞穴里的人。鼓舞他们站起来,走出去,看一看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更广阔的人生与心灵。

但袁宏的书竟然没有保留下来。我只好在堆积如山又沾满尘埃的历史里找出只言片语,在他的底本上加入了“三曹”、“建安七子”和他与谢安的时代。搭个样子,放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里,昏暗拥挤令人焦虑的十字路口。

期望经过的人睁开眼睛,看到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