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古靈寶經研究的意義
序篇 古靈賓經研究學術史
第一章 傳統研究定式的形成與突破
第一節 學術史的兩個目標
第二節 定式的形成
第三節 突破的嘗試
第四節 三家兩派之爭
第二章 語境的重建與失序的繁榮
第一節 新定式與新窠臼
第二節 失序的繁榮
第三節 結語
上篇 古靈寅經的基礎問題
第三章 敦煌本佚名“靈寶經義疏”(P.286L 2+P.2256)研究
第一節 P.2861.2十P.2256定名再議
第二節 P.2861.2斗P.2256所載“靈寶經目錄”研究
第三節 所謂“未出一卷”的研究
第四節 所謂“出者三分”的問题
第五節 德藏吐魯番出土的“靈寶經目錄”殘片
第四章 “新經”與“舊經”的先後問題
第一節 “新經”與“舊經”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 緒索之一:“天尊”與“元始天尊”
第三節 錢索之二:“新經”徵引“舊經”說質疑
第四節 絕索之三:葛巢甫和陸修靜的史料再研讀
第五節 重現古靈寶經出世歷程的嘗試
中篇 文本與思想的個案研究
第五章 “新經”的文本與思想
第一節 《太上靈寶五符序》新研
第二節 《真文要解上經》考論
第三節 古靈寶經中的葛仙公
第四節 古靈寶經中的張天師
第六章 “舊經”的文本與思想
第一節 “劫”與“齋”:《真文天書經》的思想與儀式
第二節 《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虚經》的形成
第三節 敦煌本《上元金錄簡文》研究
第四節 “度人”與“度亡”:一卷本《度人經》研究
下篇 靈賓經教的來源與影響
第七章 靈寶經教與漢譯佛經
第一節 靈寶經的漢譯佛經來源問題
一一兼論所謂“大乘主義”的問題
第二節 “劫”與靈寶經的神話時間觀
第三節 “先世”與“真父母”:古靈寶經對佛教“業報輪回”思想的
容納
第四節 “戒行”與“戒止”:古靈寶經戒律思想的演進
第八章 靈寶經教的確立與流波
第一節 “靈寶”概念的演進與不同表現
第二節 古靈寶經中的“三洞說”
第三節 隋的“開皇”年號與道教的“劫運”思想
第四節 《靈寶略紀》與北宋初年的靈寶經教傳統
附篇 相關研究
第九章 靈寶經教的延展
第一節 元始天尊與唐朝的安西駐軍
第二節 天尊的降格與道教的轉型
第三節ДX.285。道書殘片與敦煌的道教經鈔
第四節 唐代的靈寶五方鎮墓石研究
第五節 晉唐至宋明道教的“煉度”主題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