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芍药先生/中医小说普及系列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曾培杰//陈创涛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富室仓皇无主之际,得里人告曰,闻曲溪镇新街头新来一后生医生,治愈不少麻疹病儿,人称凤阳先生,令郎与其坐以待毙,不妨请来一试。因延师至。

吴某见其年轻,不甚信任。

然师诊病儿,虽高热烦躁,气粗息促,但舌尚红润不枯。知阴津未涸、胃气尚存。

曰,病虽危殆,苟救治得法,尚有生机。

吴某闻言,大出意表,曰,某名医已谓绝无生理,汝言可救,真否?

师父曰,能听吴言,可以一试。

因令其家人速至菜园摘取着荙菜叶,鼎中煮熬,趁热倒汤盆中,嘱佣妇抱儿置盆上熏蒸。

初时儿尚躁扰哭闹,渐而舒徐安静。

俟汤温稍降,更嘱将儿置盆中浸浴,少顷抱起抹干盖被保暖。

越两时辰,麻疹逐渐透出,成片如云如锦,兼夹紫黑斑块。

师曰,生机现矣。

更以升麻葛根汤一剂促疹尽透,俟透齐之后,复以犀角地黄汤凉血解毒消斑,越三日,疹靥病痊。

自此之后,声闻顿著,远近病人,接踵而至。

然师深知医者民命所系,稍有差池,即致夭枉,家学固精,而学术无涯,博通古今,方成大医。

故虽终日治病救人,不暇应接,但于夜阑人静,鸡声灯影之下,刻苦研读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以至《小儿药证直诀》《辨证奇闻》等,无不一一精意覃思,前贤精粹,尽收胸臆,用于临床而术益精,效益著,潮、澄、普、揭诸县病人不辞舟车劳顿,慕名登门求医者,日臻百数。

然后师于学问,犹未满足,20世纪50年代中期更负笈诣穗,进修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继续精研中西医学,并结识当时粤中名医刘赤选、邓铁涛、梁乃津诸君子,磋切学问,虚心请教。

翌二年,值乙脑流行,又北上赴石家庄学习中医防治乙脑方法。

穗城进修归来,即奉调至揭阳人民医院,20世纪60年代末又下放仙桥卫生院。

然不论身居何处,病人闻风而至,摩肩接踵,诊室每为之水泄不通。

最记其五十寿诞之日,上午仍至诊室应诊,余侍诊在侧,代书处方,自旦至午后一时半,所治病人,已挂号者共二百四十有三,若加未挂号者,当逾二百七十,不知此记录可登吉尼斯世界大全否?

其间治愈疑难病例无数,且不乏颇具传奇色彩者,兹举一例于下。

20世纪60年代,吴师之吴姓同事曾带领学生至五房山区采药,时值炎夏,中午借一山村农舍小憩。

闲坐之际,忽见屋中正壁悬一小镜框,中夹揭阳人民医院门诊处方,已略有破损。  上书白芍、甘草、蝉蜕及分量。

方下医师署名有“刘百明”三字,殊觉怪异,因询屋主何来此方,又何以装于镜框而高悬墙上?

主人正色答曰,此乃保吾一村小儿平安之仙方。

众人闻后,大笑之余更觉玄惑。

屋主因解释曰,数年前吾儿患夜啼之疾,彻夜号哭,一连数月,多方延医,更兼求神拜佛,均未获效。

后至揭阳医院求医,适此医生诊治,吾持所开处方到药房计价,三帖中药仅值一毛八。

疑虑失望之间,未即捡药,回家后转思既然所费无多,何不一试,因重配药喂服。

谁知三剂中药尚未服完,数月夜啼之疾已恍然若失。

更神奇者,后来吾儿又因为发热哭扰,深山之中一时难觅良医,用此方捡药煮服,竟亦得愈。

又有邻里小孩因腹痛号哭不已,试用此方,腹痛亦愈。

一时之间,乡里咸谓吾家藏有仙方,可治小儿百病,举凡儿童感冒发热,腹痛腹泻,以及咳嗽、惊风、滞下(痢疾)等诸种病痛,多借此方治之,而服后亦多见效,甚至隔村亦有前来借用者,岂非保一方童孩平安之仙方乎!

吾怕此方丢失或毁损于辗转借用之际,但邻里急需,不能不借,转抄又恐差错,无奈之中,用镜框装牢,遇有求借者,即连镜借予,以保无虞。

吴医归来,将此事相告。

师因忆曰,确有此事。当时吾见除夜啼外无其他病状,况各种镇静、安神、养心中西药物已经几乎用尽,而均无效果。

故用芍药甘草汤加蝉蜕以柔肝缓急,镇静平惊。

孰料病家计价后即忿忿返回诊室,要吾改开贵重药物,并谓,吾儿数月来彻夜啼哭,非唯家人已经精疲力竭,邻里亦啧有烦言,故决心不惜倾家,定要治好此病。

前日出卖肥猪一头,得款七十有余,闻医院高名,不辞山路颠簸,特雇二人驾单车载吾夫妻及孩儿,昨夜三更即起身煮食,今日至此,花费已十数元,而药物仅一毛八,殊觉不值,请改开贵重药物,以速愈儿病!

余颇悯之,因劝喻曰,药宜对病,不在贵贱,汝且服之,得效再商。

见其狐疑而去,亦无可奈何,今日方知已获良效。

至于此方治发热,盖因芍药、甘草和营、蝉蜕解表之效,洽腹痛,则是缓急止痛之力。

然病轻浅者犹可,危重复杂则恐误事矣!

山村交通闭塞,医疗落后,殊觉可矜!

越一年,该病家又荐一病痢十余年者前来求治。

师诊其为阿米巴痢疾,因处方以仅值五分钱之鸦胆子,嘱其每次用十五粒剥壳取仁,纳入猪肉丸中囫囵吞服。

一连五碗,多年顽疾,顷刻告愈。

师之医术精矣,而师之医德尤大焉!

P2-5

后记

当我写完《芍药先生》时,精于推拿的栾贻波学长,从北京打电话来说,曾老师,看你的中医普及学堂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我受益匪浅,我这里有份最善用芍药甘草汤的文氏中医秘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真是德不孤,必有邻,天涯远处有知音。

我想这是最好的尾声。

告诉大家,这份资料,在古代绝对是祖传师授的枕中秘。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文氏中医与刘爷,他们都是中医的脊梁,希望这些经验能为新时代的中医大厦添砖加瓦。

而我们无非是这些经验的搬运工而已。

同时无限感恩刘百明老前辈及高徒吴弥漫教授、吴拱成老先生,这些揭阳地带的真正名医名贤,当然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焦健姿老师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方有此书的快速问世。

目录

引子 名状

1.脚肿汤

2.去杖汤

3.急性乳腺炎

4.紧张性头痛

5.眼颤

6.颈椎病

7.面瘫

8.手臂挛急

9.肩周炎

10.胆结石

11.蛔虫痛

12.排石汤

13.青春期痛经

14.阴器收缩

15.心胃痛

16.痉咳

17.冠心病

18.骨质增生

19.老年习惯性便秘

20.痢疾腹痛

21.脚抽筋

22.腹痛肋胀

23.酒怒咳嗽

24.便秘肛裂

25.肠易激综合征

26.头面打伤

27.不安腿综合征

28.足跟痛

29.蔬果农药残留征

30.咳血

31.尿频急

32.坐骨神经痛

33.麻木

34.尿道炎

35.高血压眩晕

36.小儿高热抽搐

37.阴虚性胃炎

38.急性甲型肝炎

39.摔伤胸肋部

40.和肝汤降酶

41.肝硬化腹水

42.胆囊炎

43.胆道结石

44.胃脘急痛

45.腹痛便黏

46.交节心病作

47.心律失常

48.高血压头痛

49.肝热目肿赤

50.饮冷腹痛

51.阳强

52.偏头痛

53.高催乳素血症

54.胸部撞伤

55.小腹疼痛

56.阴伤咽痛

57.眼目干涩

58.胃痉挛

59.痛风

60.中风后手握僵

61.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62.着急脐痛

63.小儿夜啼

64.燥咳

65.头风痛

66.腰肌劳损

67.急性腰扭伤

68.脱发

69.自汗

70.肋胀失眠

71.骨蒸劳热

72.肠胃神经官能症

73.不闻香臭

74.胸闷胸痛

75.骨质增生

76.疝气睾丸痛

77.肩背痛

78.手指痹痛

79.老年便秘

80.腰椎骨刺

81.小儿风热高热

82.小儿疮疹

83.口腔溃疡

84.流行性腮腺炎

85.风火赤眼

86.口臭唇裂

87.鼻疮

88.乳汁不通

89.慢性胆囊炎

90.阑尾炎

91.带状疱疹后遗症

92.盆腔积液

93.宫颈糜烂

94.输尿管结石

95.体虚易感冒

96.荨麻疹

97.干燥症

98.手心汗漏

99.小儿磨牙

100.小儿口疮

尾声

文氏中医秘方

方药集锦

精彩回顾

序言

刘百明老前辈在我们揭阳地带有儿科王的美称,一日门诊量曾达三百余人次。

当地人们流传,被刘老摸过的孩子,都会痊愈。可惜刘老仙去,我们叹无缘在其身边侍诊。但刘老的经验却传下来了。中医学院的杨兄,乃吴弥漫教授的得意弟子。

当时杨师兄读博士生时,就治愈了一位老师的膝关节痛,关节疼痛肿胀多年,久治不愈。

杨兄开出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川牛膝15克。以这个汤方为底,加减变化,居然十多剂药把老师膝关节上的肿胀消退下来,当时在学校被传为佳话。

在学校,杨兄就带徒弟,每周临症不断,到宿舍找他的病人常常很多。他闲暇之余,还到操场上教授太极。

刘老的徒孙有如此成就风采,我们便可以窥见刘老的风采。

当时我有幸得到杨兄学生的跟诊笔记本。杨兄真乃善用白芍之高手也。颈椎痛,芍药、甘草、葛根;腰痛,芍药、甘草、杜仲;膝盖痛,芍药、甘草、牛膝;手臂痛,芍药、甘草、桂枝;头痛,芍药、甘草、川芎;小腿抽筋痛,芍药、甘草、薏苡仁;脚跟痛,芍药、甘草、地骨皮、骨碎补;胸肋痛,芍药、甘草、柴胡;小肚子痛,芍药、甘草、厚朴;睾丸痛,芍药、甘草、橘核;妇人痛经,芍药、甘草、当归、小茴香;舌头痛,芍药、甘草、黄连、石菖蒲;眼睛痛,芍药、甘草、夏枯草。看到这么多经典的组配,真是叹为稀有。

想起现在人生病,无痛不寻医,而芍药、甘草最大的功效就是缓急止痛,急则缓之。不管急性病疼痛,还是慢性病疼痛,都需要放松肌肉。而根据芍药、甘草的现代研究,就有缓解肌肉拘挛紧张的作用。再加上基本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执着刚强、情绪过度,这时芍药、甘草柔肝缓急,大派用场。

当我听到杨兄、少聪兄都赞叹芍药、甘草的神妙,便对这组对药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次,拱老带来了刘百明老前辈的《名状》一文,我们不敢私藏这些宝贝,在这里要将前辈们关于芍药甘草汤的临证心得经验分享给大家。

内容推荐

曾培杰、陈创涛著的《芍药先生》为中医小说普及系列丛书之一,采用医案医话的形式介绍了百种常见疾病的真实案例,语言通俗易懂,达到了宣传和教授中医药学知识的目的。书中刘老以善用芍药甘草汤而闻名,所用药味不超五味,却常常效如桴鼓,可谓“简、便、廉、验”。本书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通过辨证论治,对经方进行加减组合,向人们介绍了百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希望读者通过快意阅读,开心学医。相较于传统中医医案类书籍,本书的适读性和文学性更优,适合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中医院校学生亦可通过本书的内容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和掌握。

编辑推荐

这里是中医人的江湖。身怀绝技的名家,隐去现实中的身份,化入书中讲述他们的故事。登堂入室的针客记下了他一步步的成长,禅院的老主持点破医道路上的关隘,初出茅庐的小子一路游学参访杏林名家,深藏民间的药王在“战场”上调兵遣将……《中医小说普及系列》是用中医人的情怀做侠客的梦,化针药为刀剑笑傲中医江湖。

曾培杰、陈创涛著的《芍药先生》为该系列的其中一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