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北大听哲学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原度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就任北大校长演讲

1917年初春,北京大学送走了思想守旧的老校长胡仁源,在校友同学和教授们的共同推举下,原教务长蔡元培先生接任校长。这位出身于前清翰林的革命家,会带给北大怎样的改变?1月9日,在北京大学礼堂,蔡元培面对全校师生发表了就职演说。

五年前,严几道(严复,福建闽侯人)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日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下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镕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二日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苛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日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励,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苛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日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日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漠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时候,正是北大内部问题最严重的时候,上一任胡仁源校长虽然做出了一些顺应时代的改变,但整体办学风格仍然比较保守,沿袭的依然是晚晴以国学为主的学风,教授也以辜鸿铭、刘师培、姚仲实、陈石遗、黄季刚等旧学士大夫为主,这就引起了深受进步思潮影响的北大学生的不满。P2-4

目录

第一堂 蔡元培讲包容的气度

 就任北大校长演讲

 兼容并包,就是求同存异

 雅量是成熟的标尺

 看人要先看其优点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得饶人处且饶人

 少一点苛求,多一点鼓励

 欣赏别人,而不是挑剔

 面对刻薄的人,更应懂得宽容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第二堂 胡适讲道路的选择

 致毕业生的一封信

 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不同的选择造就不一样的结果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当断则断,不断自乱

 决定的事情就立即去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堂 季羡林讲人生的境遇

 困境是人生的特殊滋味

 珍惜人生的每一种滋味

 尽人事再听天命

 像水一样柔,也像水一样强大

 遗憾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成功不必在我,只要尽心就好

第四堂 傅斯年讲乐观的心态

 在北大学生活动中的檄文

 人生的最高精神是乐观

 身处谷底,每一步都是向上的

 心中有阳光的人,到哪里都是春天

 能找到理由悲伤,就一定能找到理由快乐

 莫名其妙的攻击其实是一种恭维

 愁苦的情绪是套给自己的枷锁

 落下井的石头是可以用来垫脚的

 笑容是战胜一切的必备武器

第五堂 冯友兰讲精神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多一些责任,少一些自私

 别人的恩泽要永远牢记

 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事

 多给予少索求

 享受朴素的生活

 告诉眼前人,他对你很重要

 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拥有的

第六堂 鲁迅讲坚韧的意志

 1927年的公开演讲

 无力感,不是你颓废的理由

 被击倒一百次,站起一百零一次

 愤慨不公平,只会成为你进步的障碍

 嚼得菜根百事可成

 克制是一种境界

 既在矮檐下,低头又何妨

 惧怕困难,只能被困难击垮

 逆境和挑战能激发生命的力度

第七堂 梁漱溟讲认识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吾日三省吾身

 虚心接受善意的忠告

 善于倾听反对意见

 不做别人的翻版

 准确认识自己

 本色出演,做最好的自己

第八堂 陈汉章讲责任与担当

 北大讲义

 做人之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使命感是一代人的灵魂

 没有人可以孤僻冷漠地活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发下的誓愿,死也要兑现

第九堂 蒋梦麟讲学习的意义

 论北大之精神

 书中自有千钟粟

 尽信书不如无书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会用知识才是力量

 读书不思考,好比吃饭不消化

 坏书如坏友

 学会莫如会学

 不止在学校学,更要在生活中学

 学习不会创造,模仿抄袭一生

第十堂 梁实秋讲生活的情趣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爱情不是生活的点缀

 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一抹浪漫气息

 说话是一种艺术

 生活要过得有滋有味

 简朴生活仍可过得精致

 有兴趣爱好,才有生活

 不要成为索然无味的人

第十一堂 汤用彤讲做人的涵养

 谈文化涵养

 以德报怨的力量

 经得起激,抑得住怒

 小不忍则乱大谋

 控制自己,才能控制别人

 不为烦恼所惑,不为环境所扰

 理性妥协是一种涵养

 遇喜不亢,恭谨谦卑

序言

民国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清末、北洋、国民政府,你方唱罢我登场。禁锢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共和之路在探索中前行,思想解放,学术自由,各类豪杰层出不穷,社会氛围风云诡谲,贩夫走卒都能登上历史的舞台。

民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打开了思想和文化的国门,中国青年不仅迎来了西方的思想改造,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在抗争。东西方文化大碰撞在中华知识分子中间展开,旗手们擎起一面面鲜明的文化大旗,整个社会被卷入一股思潮当中。

民国是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近代中国的国门被开,迎进来的是枪炮、财货、思想浪潮,也送出了一批批有志青年。下东洋、下南洋、下西洋的有志青年学成归国,投身于民国的各个领域,加上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人才,形成了一个属于大师的时代。

以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为代表的教育家;以陈独秀、胡适、鲁迅、辜鸿铭为代表的思想家;以冯友兰、傅斯年、梁漱溟、汤用彤、梁实秋、林语堂为代表的文学家;以陈省身、华罗庚、叶企孙、陈克恢为代表的科学家……这些大师和他们的学术成就,为后人树立起一座座的丰碑。

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团体作为这个大师云集、百家争鸣、精彩纷呈的时代标志的话,那恐怕就非北京大学莫属了。

北京大学自1898年创立,迄今已经屹立百年,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沧桑,也亲身经历了民国大时代,从北大开启的新文化运动更是孕育了新中国的诞生。民国大时代中,北大云集了各领域最多的大师。北大是所有中国有志青年心中的圣殿,是每个求学者梦寐以求的地方,很多人为北大一而再再而三的投考,甚至以旁听、借读的方式留在北大,只为能沐浴这些大师的智慧。

当代青年无缘民国那个动荡的时代,这是读者的幸运,但无缘北大那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则是读者的不幸。

现而今,民国已经过去数十年,我们迎来了更加富强的新中国。假设,你能够生在民国,可以学在北大,那么你是否会为能亲眼目睹一个个大师而欣喜?是否会为大师们的风采所折服?是否能够为有幸成为北大莘莘学子中的一员而激动?

人生没有假设,但好在文字是不会湮灭的,读者无缘大师的年代,而我们仍然保留着大师的智慧。今天,就让我们回到民国时期的北大课堂,去看一看大师们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的,体会大师的言传身教,重温那个青春激荡的岁月。

本书遴选了一些在北大历史和民国历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大师蔡元培、胡适、季羡林、傅斯年、冯友兰、鲁迅、梁漱溟、陈汉章、蒋梦麟、梁实秋、汤用彤等,将这些大师在人生哲学方面的言行和学问进行分门归类,以期为后人保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用大师的智慧,启迪我们的人生。

内容推荐

原度著的这本《在北大听哲学课》介绍了,哲学是岁月的积淀下的人生感悟,是对人生价值探索后悟出的心灵体会,是彷徨、迷茫之后将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智慧,每个人都能够从哲学中汲取营养。哺育自己的人生。

人生没有假设,但好在文字的东西是不会湮灭的,读者无缘哲学大师的年代,但我们却仍然保留着大师们的智慧。让我们回到大师云集的北大课堂,去看一看当年大师们如伺传道、受业、解惑,体会大师们的言传身教.重温那些思想深处的哲学。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精粹,北大是中国学术的翘楚,在北大听大师讲哲学课,你会得到来自思想深处的智慧和岁月深处的经验。

聆听大师的哲学感悟,像他们那样去选择、去反省、去取舍、去品昧人生。最后,像大师那样去生活。

编辑推荐

原度著的这本《在北大听哲学课》遴选了一些在北大历史和民国历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大师蔡元培、胡适、季羡林、傅斯年、冯友兰、鲁迅、梁漱溟、陈汉章、蒋梦麟、梁实秋、汤用彤等,将这些大师在人生哲学方面的言行和学问进行分门归类,以期为后人保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用大师的智慧,启迪我们的人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