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卡耐基著的《卡耐基魅力口才与社交艺术》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习惯,听起来似乎无法采信,但确实如此。因为我们在这本书里所定的规则,不只是理论,还有真实的神奇效力。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在我的讲习班里,有一位学员是拥有314名员工的老板。他感到很郁闷,为什么呢?因为员工都视他为敌人,工作也不积极,整天跟他作对。当然,这么多年来他也不加限制地驱使、批评、斥责员工。结果,越是指责、批评,员工越想跟他对着干。后来,这位老板在研究这本书中所讨论的原则以后骤然改变了人生观。以前,他从没对员工说过仁慈、道义和鼓励的语言,而自从接受了本书的建议并努力实践以后,工厂出现了一种忠诚、热忱、合作的精神。而原来被视为捣蛋鬼的314名员工也不讨厌领导了,他们变成了工厂的合作伙伴。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美好的人生》等,是卡耐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一个世纪以来,这些书和卡耐基的成人教育实践相辅相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思想和心灵。戴尔·卡耐基著的《卡耐基魅力口才与社交艺术》汇集了卡耐基有关演讲口才与社交艺术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成为跨越百年的经典回归之作。我们相信,卡耐基的思想和著作不但在过去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而且在今天仍极具影响力,未来还会让亿万读者终身受益。
世上没有天生的演说家
一开始,宴会进行得十分顺利,寇蒂斯也非常享受这种感觉。在服务员送上咖啡与糖果之后,有几位著名的宾客被请上台讲话。突然,宴会主持人宣布说: “今晚有一位医学界的朋友光临,我们请寇蒂斯先生上台来谈谈棒球队员的健康问题。”
寇蒂斯原本只是应朋友之邀参加宴会的,并没有被通知需要做演讲,在没有任何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听到这几句话,顿时变得不知所措,心跳加速。身为研究卫生保健的医生,寇蒂斯当然有资格在宴会上针对球员的健康问题进行演讲,但问题是他从未做过演讲。虽然可以对着一个人滔滔不绝讲一天,但是如果站起来在众人面前针对某个问题长篇大论一番,这就如同登天那么难了。
顿时,寇蒂斯紧张了起来。他在思索该怎么办,因为宴会上的人都在鼓掌,都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随后,他本能地摇摇头,表示拒绝发表演讲,但是这种做法反而引来了更大的掌声。人们甚至欢呼起来,不停地大喊: “寇蒂斯医生,演讲!演讲!”呼声越来越大,持续不断。
看着眼前这样情况,寇蒂斯变得更加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十分清楚,如果自己走到话筒前去演讲,一定会以失败告终,因为他在这种场合连个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出来,更不要说站在人群面前演讲了。最后,他选择了离开。寇蒂斯站起身来,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背对着他的朋友默默地走了出去,场面十分尴尬。后来回忆起那次经历,他说那是莫大的耻辱。
受此影响,寇蒂斯结束度假回到布鲁克林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名参加我的演讲训练班。他不希望以后面对同样的状况时仍旧哑口无言。显然,寇蒂斯有极为迫切的需要,希望拥有演讲的能力,并愿意专心致志地学习。他非常努力,认真地准备着自己的讲稿,刻苦勤奋地加以练习,从不漏掉训练课程中的任何一课。
没有人知道,在开始的几节课上,寇蒂斯还有些紧张,而随着课程的继续,他的紧张情绪慢慢消失了,自信心则随之提高。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之后,他的演讲能力已经十分优秀,成为了班里首屈一指的明星演讲家。
在结束演讲班的课程之后,寇蒂斯就开始接受邀请,前往各地进行公开演讲。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演讲的感觉,非常享受演讲成功之后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对听众给予的欢呼十分兴奋,而且通过演讲还结交了很多朋友。
寇蒂斯是演讲口才训练班里一个典型的例子,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通过参加这项训练练就了好口才,获得了自信,从而改变了人生的命运。而且,还有很多学员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在原有的岗位上有了长足进步,甚至有些人还取得了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业绩。
而这一点,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演讲口才训练班的信心。多年来,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一个人的成功演讲可以带给他极大的自信,而且可以让他收获颇丰。通过成功的演讲,当事人不但能够获得演讲的信心、勇气和技巧,还能消除不良心理影响,在成功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讲,既可带给听众热情洋溢的享受,又可充分展示个人的自信、勇气,这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般困难。事实上,只要内心中有充分的欲望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发挥出潜在的能力来。
世上本来就没有天生的演说家,只要你有像寇蒂斯那样的欲望,经过有计划的演讲培训之后,都可以获得长足的进步。当众说话,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强大的心灵。P6-7
一本书的创作经历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遇到过一位出版商,他是世界一流出版公司的负责人。当时,他对出版行业表现出了某种忧虑与担心:“我们公司有75年的出版经验,但是近年来仍然不可避免地每出版8本书稿就会有7本是亏损的。”
也就是说,最近35年来,美国出版商虽然出版了30多万部不同种类的书,但绝大多数都是亏本的,其中大部分内容枯燥乏味。想到这里,我不禁自问:“我何必去冒这个险?写这本书还有意义吗?”
从1931年开始,我在纽约为商界和从事某专业的男女举办了一些教育课程。起初,我只开设了演讲的课程一一主要是根据实际经验,训练学员的口才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在商业洽谈和团体中更有效、更清晰、更镇静地发表意见。显然,这些课程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举办过几期培训课以后,我发觉这些人更加迫切需要在日常生活及交际过程中与人相处的技术训练。不仅众人如此,我感觉自己也需要这样的练习。
让时光回到20多年以前,如果我有一本这样的书,绝对不会感到惶恐不安。这本书会散发出无可估量的价值一一它可以训练你如何在生活及交际中与人相处,赢得更多的朋友和支持。
以商人为例,他们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与人打交道,成了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最值得重视的问题。当然,会计师、家庭主妇、建筑师或工程师也面临着同样状况。因此,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需求。
关于这一点,是经过充分验证了的。数年前,在卡耐基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就做过这样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出来后被卡耐基技术研究院所证实——这些数据真实可靠。数据显示,一个人经济上的成功,有’5%是由本人的技术与知识决定的,而其中85%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即人格和领导他人的能力。
下面,我就为大家举例说明一下。早年,我在费城举办过培训活动,给当地的一个工程师协会讲过课。当时,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工程领域获得最高酬劳的人,往往不是掌握工程知识最多的人,而是那些会说话,且人格魅力强大,能带领其他人干活儿的人。
为什么人格魅力强大、能领导人,就可以得到更高的薪水呢?认真思考一下,并不难理解:只要有钱,老板随时可以雇佣到具备工程、会计、建筑或其他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因为这些知识是大家从小就从课本上学过的,只不过有的入学得出色、有的人学得一般,仅此而已。总之,市场上永远不缺乏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但是,除了技术、知识之外,如果还能有发表自我意见的能力,也能带领他人去干活儿,而且还能激发起他人的潜能,这样的人才去哪里找呢?显然,这样的人很少,也很难找到。所以,他的收入高是有道理的。
很多人认为,“应付人”这种能力不可能再培养了,它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记得约翰·洛克菲勒在事业鼎盛的时候曾经向白罗雪说过:“应付人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就像糖和咖啡一样……我愿意对那种能力付出酬劳,它的代价要比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高。”
既然存在这么高附加值的东西,为什么没有人去创造它?如果能卖给有需求的人,那不是赚疯了吗?很奇怪,从来都没有人能够主动提供“应付能力”这种东西。
我们来说一个故事,它能充分证明现在的人到底需要什么。芝加哥大学和青年会联合学校曾做过一次调查,看看成年人应该研究些什么,或者说他们究竟需要具备哪方面能力。经过两年时间,花费了25000元,这个研究终于有了结果。
研究人员决定在梅立顿康耐铁克做调查,因为这里是典型的美国市镇。在梅立顿镇上,每一个成年人都接受了访问,并被要求回答156个问题。比如,你的职业或专业是哪一行?你的收入是多少?你如何利用闲暇时间?你的教育程度如何?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你的志愿是什么?你的嗜好是什么?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些……
调查后发现,一般人只关心这样一些问题一一自己怎样才能了解别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让人喜欢、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随后,举行这项调查的委员会决定替梅立顿的成年人开办课程一一向他们教授如何应付社会、如何与人交际等。
但是,麻烦随之而来,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寻找与课程有关的实用书籍,始终都一无所获。甚至有人请教一位世界著名的权威成人教育家,想让他推荐一本类似的书,但是那位专家却摇摇头说:“没有”。最后,他不得不道出了实情:“我虽然知道那些成人需要些什么,可是他们所需要的这类书却从未有人写过。”
实际上,我也有这样的体会,曾经花费多年时间寻求一本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用书籍,却无法得偿所愿。此外,很多人希望我写一本这样的书,所以就有了尝试创作的冲动,并最终完成了本书。当然,这本书主要是为讲习班服务的,希望更多的人会喜欢它。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我为何写这本书了吧!
为了撰写这本书,我翻阅了许多资料,甚至连迪克斯报纸也不放过,还有其他诸如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专业的著述。
另外,我还雇用一位受过训练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花费了一年半时间在各种图书、杂志、心理学专集、传记中涉猎,并探究各时代人物对人的应付方式、方法。我们决定不惜时间、金钱,努力找出自古以来关于交友和影响他人的切实可靠的意见。为此,我们找到了包括爱迪生、罗斯福等人的100多本传记,还曾亲自访问过世界著名的成功人物,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那些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实用技术。
经历了漫长的资料准备过程以后,我根据这些资料写了一个小短篇,并以简短演讲稿的方式发表演说,题目是“如何交友和影响他人”。
但是,这篇文章越扩越长,现在已是一篇一个半小时的演讲稿了。这年来,我每次在纽约的卡耐基研究院演讲时,都会把这篇稿子的内容说给众人听,并要求大家主动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算是一种教学实验。“实验”完了之后,学生们回到讲习班,要说出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经验。然后,我再根据演讲内容,指导他们应该如何去应对不同的人。
学生们觉得这个课程非常有趣,于是有越来越多急于改进自我的男女学员加入了进来。而我觉得这种新式实验室非常实用,并且它是我为成人开设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有关人类关系研究的实验室。这个研究室正是这本书稿创作过程中被衍生出来的,而后者则在实验室中生长发育。所以,我要对所有人说,这本书的成熟是由无数成年人的经验汇聚而来的。
大家可以想象,这本书是如何诞生的:先把一个理念印在比明信片还小的纸片上,下一期演讲的时候,经验丰富起来了,再印在一张比原来纸片大一点儿的卡片上;在随后的一期演讲中,内容又丰富起来了,不得不印成小册子,一段时间以后印成一套小书……经过15年的试验和研究,年复一年,日复一目,每次尺寸、范围、内容都在扩大、充实。直到现在,才变成一本我们真正想要的书,也就是你们看到的这本书。
这本书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习惯,听起来似乎无法采信,但确实如此。因为我们在这本书里所定的规则,不只是理论,还有真实的神奇效力。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在我的讲习班里,有一位学员是拥有314名员工的老板。他感到很郁闷,为什么呢?因为员工都视他为敌人,工作也不积极,整天跟他作对。当然,这么多年来他也不加限制地驱使、批评、斥责员工。结果,越是指责、批评,员工越想跟他对着干。后来,这位老板在研究这本书中所讨论的原则以后骤然改变了人生观。以前,他从没对员工说过仁慈、道义和鼓励的语言,而自从接受了本书的建议并努力实践以后,工厂出现了一种忠诚、热忱、合作的精神。而原来被视为捣蛋鬼的314名员工也不讨厌领导了,他们变成了工厂的合作伙伴。
这位老板回忆说:“从前我在工厂里巡视,没有人跟我打招呼一一那些员工看到我走过来,马上便把脸转到了一边。可是,现在他们都是我的朋友了,甚至工厂守门的员工都喊我的名字,主动打招呼!”
不仅如此,对于每个人来说,人际关系好了,他的收入和地位也会相应提升。比如刚才说的这位老板,现在盈利更多了,而且有了更多空余时间休息,不用整天去工厂里盯着大家干活了。此外,他的家庭生活也变得其乐融融,全家都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是的,这本书不仅仅让上面这位老板获益,更会令千千万万的人从中受益。比如,很多推销员运用了研究会讲习班上的原则,销售记录骤然提高;而公司机构的高级职员不但获得了更大的职权,而且薪水也增加了。上一期,有一名学员在报告中说,他已经开始获得收益了:“我在实行了这些定律、原则后,年薪增加了5000元。”与此同时,另外一名费城的煤气公司高级职员说:“之前,由于不能巧妙地引导别人,都已经决定被降职了。可是完成这项训练后,不但避开了被降职的危机,还得到了更高的待遇,要知道我已经65岁了。”还有,一些家庭参加了实践训练后也获益匪浅,一些太太们对我说:“自从我的丈夫参加了这项训练后,我的家庭更美满、更快乐了。”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利姆·贾姆士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与应有的成就做个比较,我们只是朦胧半醒着,因为只是身心的一小部分资源被利用了。在极限之内,我们尚有更多的能力,只是习惯地不加以利用而已。”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潜伏着尚未被开发使用的能力。这本书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发现它、开采它、利用它,这是你孕育在心、尚未利用的财富!如果你看完本书前三章,觉得应付生活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或者给你感觉是一一这本书是失败的,那么请不要放弃。因为,教育最大的目的,不仅是求知识,更是实际的行动。
这本书需要你行动,而不在于阅读。
戴尔·卡耐基
1936年
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精神就是美国的象征。
一一《纽约时报》
由卡耐基开创并倡导的个人成功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有志青年迈向成功的阶梯,通过他的传播和教导,无数人明白了积极生活的意义,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的技巧传授给了每一个向往成功的年轻人。
一一约翰·肯尼迪(美国总统)
你真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吗?如果是,那么本书可能是你们碰到的最好的书之一。阅读它,再阅读它,然后开始行动。
一一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作者)
卡耐基先生从上世纪初就开始讲授他的成人训练课程,开创了美国的成人教育运动。他的成功哲学与处世技巧对当今时代的年轻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永恒的人生课题。
一一罗伯特·舒勒(美国十大励志专家之一,畅销书作家)
戴尔·卡耐基先生通过他的演讲和本书教给人们一些处世的基本原则和生存之道,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人生必修课。
一一布莱恩·崔西(美国当今顶尖成功学专家,畅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