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台籍革命伉俪/台湾历史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徐康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徐康著的《台籍革命伉俪》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20对台籍革命伉俪的人生故事,这些伉俪身份各异,有新文化运动先驱、黄埔将领、革命家、文学家、翻译家等,他们见证了波云诡谲的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以数十载沧桑人生路抒怀中华儿女的赤子之情,突出反映了台湾同胞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印证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永远不能割断这一客观事实。

内容推荐

徐康著的《台籍革命伉俪》共摭拾了20对台籍革命伉俪的人生故事。他们身份各异,包括新文化运动先驱、黄埔军人、新四军军官、革命家、政治家等。名曰伉俪,实则以台籍抗日志士为主线,其配偶所占篇幅略显单薄。虽然如此,但并不影响本书所反映的台籍抗日伉俪爱国爱乡情怀这一主题。

目录

爱国爱乡 探求真理——谢雪红与杨克煌夫妇

追寻中山思想的台湾革命家——蒋渭水与陈甜夫妇

黄埔将领的祖国情怀——李友邦与严秀峰夫妇

抗日英雄的誓言——谢南光与严恩绮夫妇

用生命书写家国情怀——许地山与周俟松夫妇

英雄伉俪的抉择——宋斐如与区严华夫妇

抗日斗士的不了情——苏新与萧不缠夫妇

投身祖国革命的台湾医生——李伟光与倪振寰夫妇

从台湾乡村走出来的革命家——杨春松与许良锋夫妇

《大公报》伉俪的革命人生——李纯青与谈家芳夫妇

新四军伉俪的烽火人生——蔡啸与顾励夫妇

知识分子的赤子情怀——苏子蘅与甘莹夫妇

沪上恋人共抒乡愁——蔡子民与李玲虹夫妇

从雾峰林家走出来的抗日革命英雄——林正亨与沈毅夫妇

从医报国 仁心仁术——简仁南与卢淑贤夫妇

探求台湾的曙光——蒋时钦与傅莉莉夫妇

携手踏上抗日征途——钟浩东与蒋碧玉夫妇

翻译家伉俪——康大川与朱传香夫妇

探寻文化救国的理想——张深切与洪爱月夫妇

文学才子的民族情怀——张我军与罗心乡夫妇

后记

试读章节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谢雪红、杨克煌等台共人士为台湾终于摆脱日本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而欣慰和兴奋。谢雪红对光复后的台湾社会发展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她和杨克煌、林兑等台共人士联合发表《告台湾青年书》,指出:如果今后我们得不到政治上的民主,我们还要进行斗争。谢雪红、杨克煌等组建台湾人民协会、台湾农民协会和台湾总工会筹备会等进步团体迎接台湾光复,接触奉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指示赴台联络老台共的《大公报》记者李纯青,并参加了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领导的革命活动。

1947年2月28日,因台北烟草专卖局缉私警殴打贩卖私烟的女烟贩激起民众愤慨,从而引发了全岛民众反对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要求民主自治的反抗运动,史称“二·二八”起义或“二·二八”事件,其实质是一场台湾人民自发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在这次爱国民主运动中,接受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领导的谢雪红、杨克煌,在台中组建并领导二七部队(“二·二八”事件的导火索发生于27日,杨克煌故而起名“二七部队”),与腐败的统治者进行武装斗争。追随谢雪红革命的周明(台盟盟员,领导二七部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最后一战)在回忆录《台中的风雷》中指出,二七部队主要由台中师范、台中一中、台中工艺学校、台中商业学校等校学生组成。此外,中共台工委委员兼武装部长张志忠组建了嘉南纵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战斗。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透过在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发表声援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的文告《台湾自治运动》强调,“你们的斗争就是我们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热烈赞扬台胞的英勇奋斗”。这份文告又于同年3月20日(农历二月二十八日)、3月22日,分别发表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上,也是中共中央给远在台湾的党组织的重要指示。台工委积极参加了这次突如其来的全岛性抗争运动。据谢雪红回忆,1947年3月8日,台工委书记蔡孝乾(老台共,1950年在台湾叛变)在台中与谢雪红筹备军事联合指挥部。

台湾人民争民主、求自治的爱国民主运动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后,谢雪红和杨克煌撤离台湾,赴香港参加中共的台湾工作。谢雪红离开台湾后的第一份政治声明《告同胞书》,载于1947年8月25日新加坡、《南侨日报》。她强调,“二·二八”起义“完全是和世界与全中国的反独裁争民主自治的路线相符合的”,并呼吁台湾同胞“和全国人民联合组织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为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共同奋斗。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是当年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的一部分,“二·二八”起义所反映的台湾人民反专制、争民主、求自治的意愿与整个中国人民反独裁、反内战、反饥饿的意愿是吻合的。

在谢雪红的领导下,《新台湾丛刊》第二辑《胜利割台湾》坚决反对“二·二八”事件之后出现的台湾“托管论”,“台独”等主张,整个专辑完全是针对廖文毅、廖文奎兄弟在美国的扶持下,于香港组建台湾再解放联盟,提出台湾“托管论”“台独”等谬论而来的。谢雪红一生憎恨“台独”,她对一些参加过“台独”的同乡(曾试图以“台独”为手段摆脱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后投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站到“台独”的对立面)格外严苛,而被不明真相的人误解。

P7-8

序言

2015年金秋十月,笔者以作者身份在北京参加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台湾同胞抗日丛书》出版座谈会,并荣幸地接到台盟中央宣传部门的邀请,开始着手研究课题《台籍革命伉俪》。台籍抗日志士是大家熟悉的一个群体,不过,关于台籍伉俪携手抗日的故事,可能人们知之不多。以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台籍伉俪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台盟策划本课题的新颖独到之处,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课题。台盟主动承担本课题图片收集整理工作,帮助笔者联系受访的伉俪亲属,并提供了许多相关史料。对笔者而言,能有机会再度与台盟合作,既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亦是一份重于泰山的责任。回望台籍抗日伉俪的人生足迹,他们见证了波云诡谲的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以数十载沧桑人生路抒怀中华儿女的赤子之情,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只有用心感悟经历抗战烽火的台籍伉俪,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才能读懂他们蕴藉于胸的强烈祖国情怀和故乡情愫。笔者研读他们的人生经历,时常被感动,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一部台湾近代史,实际是中华民族抗争史的一部分。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与日本。台湾人民与日本殖民当局抗争半个世纪,台湾人民明知不可抗而固抗之的爱国精神令人钦佩。台籍医生蒋渭水、李伟光等认识到,根治台湾社会之病是当务之急,蒋渭水并在日本法庭上强调,台湾人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谢雪红等台籍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运动,提出“收复台湾”的口号。台籍黄埔生李友邦在孙中山先生支持下组建台湾独立革命党,主张“台湾要独立,也要归返中国”。台湾人民把脱离殖民地的希望寄托在祖国身上,他们渴望重回祖国怀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后,台湾人民大声喊出了心里的铮铮誓言——“保卫祖国,收复台湾”。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台湾人民没有缺席。“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台籍仁人志士谢南光、宋斐如、李伟光等投身于祖国大陆的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的伴侣给予全力支持;七七事变发生后,台籍军人李友邦、蔡啸、林正亨等奔赴抗日前线,他们的伴侣或共赴国难,或挥泪送郎上战场;台籍作家、学者许地山为抗日积劳过甚,猝然病逝,他的伴侣全力配合抗日工作,无怨无悔。两岸同胞坚信,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为雪耻国仇而狂欢,600万台湾人民舞龙舞狮欢庆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谢雪红等一批台籍菁英深刻思考光复后的台湾社会,提出了民主自治的政治主张。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蒋介石集团不满,寻找远在延安的红色祖国,探寻台湾的曙光。在为台湾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不少台籍爱国志士倒在国民党的枪口下,包括本书人物李友邦烈士、宋斐如与区严华烈士夫妇、林正亨烈士、钟浩东烈士等,李友邦夫人严秀峰被判有期徒刑15年。我们忘不了台籍革命伉俪用生命书写的家国情怀和乡土之爱。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参加“二·二八”起义的台籍菁英谢雪红等在香港创立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追随中国共产党,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在那个特殊年代,海峡两岸的隔绝曾造成了无数家庭骨肉分离、妻离子散的痛苦,既有去台湾的大陆籍家庭,也有奔赴大陆的台籍家庭。本书的台籍革命伉俪经历了那样的家庭悲剧,他们的不幸遭遇是那段痛苦历史的一个片断,他们一直希望再踏上故乡台湾的土地,然而,这成为他们中许多人永远的遗憾。

台籍革命伉俪的人生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在本书记述的台籍革命伉俪中,台盟原主席蔡啸夫人顾励、台盟原主席蔡子民夫人李玲虹、台盟原副主席李纯青夫人谈家芳走过近百年沧桑岁月,她们的抗日革命足迹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今天,她们仍然坚信,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日子不会太远。不论身在大陆、台湾,还是海外,那一代台湾人都有着浓厚的祖国情怀,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祖国情结,是我们认识台湾历史与社会的一面镜子;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和磨难,他们对祖国的挚爱和忠诚从未改变,这是那一代台湾人的人生信念,也正是我们走进他们心灵世界的钥匙。大陆和台湾原本是一家人,血脉亲情永远不能割断!

后记

本书共摭拾了20对台籍革命伉俪的人生故事。他们身份各异,包括新文化运动先驱、黄埔军人、新四军军官、革命家、政治家等。名曰伉俪,实则以台籍抗日志士为主线,其配偶所占篇幅略显单薄。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限,又不愿忍痛割爱,致使书中一些人物内容相对失衡。虽然如此,但并不影响本书所反映的台籍抗日伉俪爱国爱乡情怀这一主题。

谈家芳老、李玲虹老、顾励老均对本书给予支持和帮助,这令笔者受到极大的感动和鼓舞。96岁高龄的谈家芳老多次接受笔者采访,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书中有关李纯青当年参加地下革命工作的一些内容尚属首次披露。91岁高龄的李玲虹老依然没有停下来,继续为两岸文化交流贡献力量,两年前还赴台参加纪念李伟光领导台湾农民抗日斗争的活动。

本书人物排序不分先后。因笔者才疏学浅,书中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方家、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作为台籍革命伉俪亲属的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女士,及周苓仲先生、林义旻先生、蔡宁先生、康东星女士等,对拙文表示肯定,这是对笔者莫大的鼓励。许多台籍革命伉俪亲属提供了珍贵资料和照片,台盟中央宣传部门更是早早策划、论证选题、积极推进,台海出版社一如既往地支持笔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2017年12月16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1: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