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华著的这本《形态变革与话语转型(1990年代央视新闻评论部生产实践)》将研究目光聚焦到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1990年代,以央视新闻评论部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电视节目形态变革和话语转型两个层面,对电视新闻变革展开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述。作者曾于2003~2007年供职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新闻调查》栏目,不仅是电视新闻改革的观察者,更是参与者和亲历者,所以她以丰富的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对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描。
| 书名 | 形态变革与话语转型(1990年代央视新闻评论部生产实践) |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作者 | 张海华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海华著的这本《形态变革与话语转型(1990年代央视新闻评论部生产实践)》将研究目光聚焦到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1990年代,以央视新闻评论部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电视节目形态变革和话语转型两个层面,对电视新闻变革展开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述。作者曾于2003~2007年供职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新闻调查》栏目,不仅是电视新闻改革的观察者,更是参与者和亲历者,所以她以丰富的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对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描。 内容推荐 张海华著的这本《形态变革与话语转型(1990年代央视新闻评论部生产实践)》将研究目光聚焦到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黄余时期——1990年代。1993年,中央电视台在“荒芜”的早间时段推出了《东方时空》栏口,随后又在此丛础上成立了专门从事深度报道的新闻评论部,从而拉开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序幕。年轻的电视从业者们以纪实主义为指引,尝试突破以往程式化的电说话语,用新的电视节H形念传达新的理念。“关注普通人”“尊重”“平等”等理念成为这些栏目创办者的共识,也足他们以电视节目推动社会进步的朴素信仰。随着中国媒介环境日益多元化,1990年代初期建构起来的电视扁蒙话语逐渐向电视专业话语转型,其发生、发展、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巾国电视新闻场域关系的变革。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形态变革出现的背景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 第二节 电视从业者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电视纪实主义的兴起 小结 第二章 电视启蒙话语初建 第一节 电视启蒙话语建构 第二节 如何看待1990年代电视形态变革 小结 第三章 电视话语转型 第一节 观察纪实:失落的人文 第二节 谈话纪实:谁的话语权 第三节 报道纪实:尴尬的批判 小结 第四章 电视话语权力关系演变 第一节 与主流文化的权力关系演变 第二节 与大众文化的权力关系演变 第三节 与精英文化的权力关系演变 小结 第五章 电视话语主体变迁 第一节 虚幻的精英意识 第二节 精英意识幻灭 第三节 分化的主体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