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卉妍编著的《图解微行为(秘密都在小动作里)》讲透察人攻心的技巧,让你成为能够洞悉人心的少数人。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伪装,很难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微行为为洞察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态度和情绪提供了宝贵线索。下意识的表情和动作是无法伪装和掩饰的,它们会在不经意间泄露“天机”。如果你正在为人际关系而苦恼,为揣摩周围人的心思绞尽脑汁,因为会错意而陷入尴尬的困境,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不妨学习一下微行为。微行为为我们的人际交往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人的内心世界。参透了人性和人心的规律,你自然能够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智慧和洞察力!
任何人都无法100%隐藏内心的秘密,人的真实意图无论怎样掩饰,都会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的映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义。张卉妍编著的《图解微行为(秘密都在小动作里)》就是通过人的种种易或不易察觉的行为来揭示人的心里隐藏的秘密,教你如何从外表看到内心,由行为听出心声,让你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变化,轻松处理人际关系。
第一章 信心的博弈:重视与轻视
不屑代表着对其轻视
当人们对某种东西不重视,对其表示轻视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屑的态度,因为这时候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自信感和优越感,觉得自己要完成这样一件事或者要做得比“目标事物”更加优秀是轻而易举的。而当对一个人轻视时表现出的不屑则是对这个人做的事情质疑或者是“看都不看一眼”。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职场的电视剧里看见这样的镜头,资深的职场人对职场新人做出来的策划书表示不屑,当职场新人把做的策划书给资深的职场人审阅时,或者向其讨教时,资深的职场人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让新人把策划书放在其桌子上,等自己有时间再看;或者是草草看了看,没有给出什么意见,或者是不认同这个策划书。当领导表扬新人做得不错时,他们还会说“这有什么,但凡个大学毕业的人都会做”之类的话语。
通过这样的轻视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资深职场人”不大好的心态,会带着架子去处理那些“轻视的人和事”,总觉得自己才是权威和厉害的,当然,这么做新人肯定不敢说什么,但长此以往,这么做对自己肯定是不利的,一方面骄傲了,没有不断提高自己,总有一天会让人赶上;另一方面这样的为人处世肯定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这么一句话,山水有相逢,你怎么知道,哪一天你要有求于这个被你轻视的人呢?到时候别人会怎么对你呢?
问轻视别人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当然就是冷嘲热讽了,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打击对方,讽刺对方。这个方式不仅直接,而且可以直接戳中对方的心!从进攻的角度讲,这种方式的杀伤力绝对是五颗星。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来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嘴皮子,用唯恐天下不乱的表达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不保留地表达;二来可以让自己的满足感达到最高点,可以借轻视别人来重视自己的感觉;三来直接告诉对方,你被轻视了,如果对方没有坚强的心脏和足够的勇气,也许就被你“击倒”了。
对手很弱的话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强烈的打击,对方很强的话也就权当看笑话而已,一笑而过不当一回事了。
轻视时发出“哼”“切”的单音词
一个人轻视别人时,发出“哼”“切”这样的声音是想加强自己的自信心,等于在给自己“打气”,更是想通过这样的声音直接告诉那个人,你被我“轻视”了。总的来讲,这样的声音更多时候不是想去打击别人,更多时候是想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如果一个人被这种人轻视,一旦做出什么失败的事情,这种人往往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对其“评头论足”并提出自己认为最佳的“见解”。当然,这个时候这人脸上会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这样的人非常令人讨厌。 轻视时会不自觉地皱眉头
有一些人在轻视别人的时候不是向前面讲的直接地冷嘲热讽,他们会尽量克制自己的内心情绪,但当那个轻视的人说话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一个不自觉的动作表现在脸上,就是迅速地皱一下眉头。
此外,这种人在这个时候还会把耳朵竖起来,听一听周围的人对那个说话者的评价,如果听到别人也是给出负面的、与自己想的一样的评价时,他就会让自己的眉头舒展开来,嘴角也会微微上扬。
这样的场景常见于职场,而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特定的场景和他人的表情看出对方是在重视自己或者是在轻视自己,但这种轻视也有可能是担心被超越而做出的表现。
能力差的人容易受到忽视
有的人觉得平平凡凡就是最好的,俗话说“高处不胜寒”,你的能力越强,职位越高,而责任也自然就越大,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也会越大。他们宁愿像一颗路边的小石子,最好可以平凡到不受关注,但是这种人、这种生活方式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能力差的人有一种是甘于平凡的,他们追求的就是被忽视的生活态度。还有一种是不求上进的,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某天会被淘汰。由于他们没有能力,所以很容易就被替代,而他们又不是好争的人。也没有争的能力,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的利益会被牺牲。
职场中,敢于对上司直言谏议、据理力争的人不容易被忽视
有一些女性,结婚后专心在家相夫教子,自己觉得生活美满,可是在柴米油盐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黄脸婆,她们可以为家庭牺牲一切,可是离开了家庭却没有了生存的能力。万一遭遇老公有外遇,那她们只能默默地忍受,没有反抗的能力,因为也许她们的老公已经习惯了忽视她们的感受。
很多女性都在婚后辞去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以为不用很辛苦地去外面打拼,在家就可以过清闲而舒心的日子。(P1-3)
人生就像一场化装舞会,每个人都用面具挡住自己的真实表情。站在你面前的人,是言为心声,还是口是心非?家人、朋友、同事、领导、客户,你觉得你很了解他们,其实每个人都会隐藏自己的内心,而这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这时候,不管你有多么智慧过人,有多么出众的口才,如果你不会从对方的行为中读懂对方的心理,就很难获得好的人际关系。
有些人可能因知识、阅历、能力等原因,能够在内心波涛汹涌的时候做到面不改色,明明很讨厌别人却可以表现出很喜欢,明明是在掩盖事实却可以让别人看不出。也许他久经沙场很会掩饰,也许他聪明机智善于装腔,但人的心理无论怎样掩饰,都会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肢体语言包括表情、动作两个方面,合称为微行为,是人自己无法控制的,更是装不出来的。秘密就藏在这些小动作里!
在日常生活中,微行为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其含义,会让我们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这无疑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相互信任;如果正确理解了其含义,我们就能够从他人一闪而过的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准确地识别他人。这样,我们不但可以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语言变化等线索来识破对方的谎言,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想法与目的。
在小型聚会上,看到对方吸烟的姿势,你能看出对方的性格吗?在工作时,看到老板的一个小动作,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在见客户时,他皱了一下眉,你觉得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在和恋人相处时,你怎么用身体语言来展示自己的优势?当你掌握了人类的各种微行为之后,你会发现,认识人、研究人、了解人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对方的种种小动作,只是为了让你了解他,对方的种种掩饰,只是为了让你更加明白他在想什么。摘下他们的面具,看透他们的心声,一切秘密将尽收眼底。
人生就是一场博弈,生活就是一场较量。在这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刻都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面对人生的考验和灵魂的洗礼,接受各种挑战。本书图文并茂,收集了各种微行为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教你从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言谈、衣着打扮、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捕捉、分析、判断他人,交给你一个“阅读放大器”。渐渐地你就会发现,读懂人心、识破谎言不再是难事。通过本书,你将得到一双识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度,让你灵活运用微行为的相关知识,从体态上辨认人的性格,从谈吐中推断人的修养,从习惯中观察人的心理,从细微处洞悉人的气质,进而让你在职场、商场、情场等各种场合中左右逢源、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熟练地掌握这些内容,并且把它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从现在开始,静下心来读这本书吧。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不管是什么人,都逃不出你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