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苏童卷)
分类
作者 苏童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苏童卷)》是《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之一,精选苏童最具意义和价值的优秀短篇代表作,遴选英语为母语的汉学家或英语水平等同于母语的翻译家进行英文译介,并附评论及访谈,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凸显其文化性、时代性和趣味性。

内容推荐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苏童卷)》汇集苏童《私宴》《堂兄弟》《上龙寺》等作品以及对其的评论和访谈文章,再配以优秀学者翻译的英文译文,形成这本中英双语对照的图书。本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私宴

堂兄弟

上龙寺

拾婴记

附录

 评论

苏童:重构“南方”的意义/张学昕

 访谈

苏童——尖叫的孩子和迷人的品质/舒晋瑜

试读章节

车厢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一片焦躁或者气愤的声音。不知是哪个精明人高声提议,这样的车子,应该举报它,让运输公司退一半票钱!有人冲动地附和着嚷嚷,有人则以忍让的口吻淡淡地说,这是马桥镇,又不是北京广州,这点事情去举报,他们把你当神经病!还有知情者无意中透露了长途汽车的产权归属,说,要举报你们就去举报大猫黄健吧,你们都不知道,这条长途线让他承包了。车门在众人的哄闹声中咔嗒咔嗒地响,响了好一会儿,冷不丁弹开来一半,差点跌下去一个人,那小青年反应快,拉住了栏杆,他手里的行李却夹在门缝里了。小青年火气大,张嘴便骂,×你老娘的,怎么开门开半扇?我的包夹住了,快把门都打开!司机正没好气,回击道,×你老娘的老娘!打开半扇就不容易了,这老爷车早该报废了,骂我有屁用,你要有本事去×大猫的老娘!车厢里的人都急着下车,后面的人顾不上批评谁,也懒得帮忙,一个个抬高腿跨过那个拦路的旅行包,挤搡着从半个车门缝里一起冲下去了。

汽车站的广播员不知道去哪儿了,喇叭里没有抵达信息,仍然是《运动员进行曲》欢快的旋律。迎候的人群中有眼尖的,看见牌坊那儿的动静,说,是车来了吧,怎么停在牌坊前面了?人群动荡起来,有人疾步跑过来,说,晚点了啊?下车的人说,怎么不晚点?车也不好,路也不好,门也打不开,不晚点才怪!

已经是农历小年的傍晚了,该回家的人终于都回来了。包青不和别人争,就落到最后一个下车。他提着行李箱走到车门口时,看见他的小学同学李仁政穿着长统胶靴,左手拿着长把刷,右手拖着一条橡皮水管跑来洗车了。包青赶紧转过脸,侧着身子下了车。

包青是典型的马桥镇人嘴里所说的那种知识分子,那种知识分子对人缺乏热情,与几声信口而来的寒暄相比较,他们往往选择一个笨办法,装作没看见。包青就是这样,他做贼似的绕过汽车向牌坊的西边走,可是李仁政的声音却在后面追他:包青包青,你回来了?包青不好再装聋子,就很不情愿地回过头,回过头他发现李仁政脑袋上突然多了一顶红色棒球帽,帽子上印了一排醒目的白字:新马泰八日游。包青笑起来,说,你怎么戴了红帽子,我都认不出来你了,你出国旅游了?李仁政的手伸到帽子里摸了摸,说,我哪有那个福气,人家给我的帽子。我的头发,唉,回头跟你说。包青站在那里,看李仁政的表情还有话要说,他以为他要交代头发的事情,结果却不是,他突然提高声音说,大猫要请你喝酒,他关照我好几次了,你一回来就通知他,他要请你喝酒。包青说,谁,大猫?黄健吗?李仁政对准汽车后窗玻璃喷着水,说,就是大猫嘛,大猫你都不记得了?包青愣了好一会儿,最后低声嘀咕道,怎么会不记得他,喝就喝嘛。

远在北京的包青又回来过年了。不回来是个麻烦,回来也是个麻烦。对于包青来说,回乡过年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的包袱了。过去母亲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会跑到汽车站等他,他不忍心,就不告诉她准确的归期;不告诉她她也来等,从小年夜前两天开始,天天等,一个小小的枯瘦的身影,迎风站在牌坊下,让包青想起来就心疼,他不能不回来。包青的回乡之旅其实是一次孝心之旅,他对马桥镇没有多少牵挂,他妻子清楚这一点,也就不拦他,每逢过年一家三口便各奔东西。母亲也清楚这一点,她对儿媳妇近年来的缺席并不埋怨,母亲在电话里直率地对包青说过,我没几年活头了,你再尽几年孝,以后就可以跟你媳妇去广东过年了,你媳妇不是说了吗,广东过年热闹,天气也暖和,只穿一件毛衣就够了。

P28-34

序言

如今的大学生还读书吗?当然。可是他们又都读些什么呢?上网,看短信,深陷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那大海般的巨量信息中。他们看似阅读广泛,可他们所读和热爱阅读的东西,大都纯粹是垃圾。他们什么都懂一点,可懂的那点东西却缺少实质的深度与广度。他们整天手机不离手,对周围的一切置若罔闻。小小的一部机器已然进入教室,取代教科书,成为最吸引眼球、最引人注目的玩物,令教师们绝望地目瞪口呆。“反正教科书也充斥了不地道的文字”,我回忆起多年前曾就中国的大学教育问起过先师JessieChambers,她就这么说过,当时令我大感意外。

所以,如今的大学生似乎更喜欢来自新媒体的碎片化阅读,严肃文学因此令人悲哀地受到轻视或藐视,被遗忘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满是尘埃,仅成为少数书生的精神食粮。而论及英语学习,情况同样令人沮丧。中国学生不再阅读严肃文学,他们学到的是满口“kindof”的莫名其妙的一堆“废话”、网络用语、流行歌曲和夸张的耸肩行为。他们常常自以为英文流利,完全不知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

说起课外阅读,我想起十一年前我和我太太在纽约看望她的表妹时所见到的情形。她表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Franklin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本科生;女儿Shelly刚小学毕业。Shelly当时正激动地等待着毕业典礼的到来,次日我们全都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出于好奇,我随手翻阅了Shelly所看的书。我看到她的书桌上散乱堆放着莎士比亚、弥尔顿、马克·吐温、海明威等人的书,当然还有一册《哈利·波特》。我问Shelly:“你在读这些书?”“看着玩。”小姑娘随口答道。一个小学生,课外在阅读莎士比亚、弥尔顿、马克·吐温、海明威!而且是“看着玩”!我们的大学生们在看什么书?多年来,这件事一直如铅块一样压在我的心头。

或者拿美国学生来比较不太合适?那好,咱们来看一下战时中国西南联大的本科生用的教材《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的内容。注意了,这可是西南联大所有大一学生的必读教材,并非英文专业的学生所专有。该书由出生于夏威夷的哈佛大学教育硕士陈福田教授编写,总共遴选了43篇文章,几乎全都出自大家之手,具有浓郁的人文博雅气息,与时下风行大学课堂的所谓“实用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文秘英语”等教材内容大相径庭:《贫瘠的春天》(赛珍珠)、《负重的牲口》(毛姆)、《河之歌》(毛姆)、《妹妹的出生》(邓惜华)、《论烤猪》(查尔斯·兰姆)、《乐观看中国》(胡适)、《生活的目的》(林语堂)、《圣山》(高兹沃斯·洛斯·狄金森)、《花事记忆》(诺拉·沃恩)、《致青年》(安德烈·莫洛亚)、《一对啄木鸟》(佚名)、《红蚂蚁大战黑蚂蚁》(梭罗)、《论自由》(伍德罗·威尔逊)、《何为科学?》(里拉·雷姆森)、《对生活的持久满足》(查尔斯·艾略特)、《妄想的病人》(哲罗姆·K。哲罗姆)、《泄密的心》(埃德加·爱伦·坡)、《孤儿寡母》(华盛顿·欧文)、《呼噜王》(佚名)、《通识教育》(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民主社会中教育之功用》(查尔斯·W。艾略特)、《教育的目的》(罗素)、《民主的力量》(沃尔特·李普曼)、《技术文明》(查尔斯·奥斯丁·比尔德)、《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威廉·詹姆斯)、《自由与约束》(阿伯特·劳伦斯·洛维尔)、《民族生命力的解放》(伍德罗·威尔逊)、《习惯》(威廉·詹姆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阿诺德·本涅特)、《时代变迁》(约翰·高尔斯华绥)、《加利波利战役》(约翰·梅斯菲尔德)、《半英里》(T。O。比奇克罗夫特)、《长长的阴影》(约翰·汉普森)、《萨梯跳舞的田野》(邓萨尼勋爵)、《人人想当别人》(塞缪尔·麦考德·克罗瑟斯)、《哲学家》(毛姆)、《俾斯麦》(埃米尔·路德维希)、《希特勒之谜》(斯蒂芬·H。罗伯茨)、《英国外交政策》(约翰·根室)、《美国人对自由之热爱》(埃德蒙·伯克)、《什么是大学?》(约翰·亨利·纽曼)、《通识学院的理论》(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英语学习的自我培养》(乔治·赫伯特·帕玛)。而这还仅仅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试想一下,经过四年对人文材料这种螺旋式不断上升的精研细读,学生们会变成什么样?

……

仅此一点——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就足以使本文库成为对于翻译感兴趣的读者的一个很好的阅读材料。读者们也许会对我的话抱有怀疑,但我绝不是自吹自擂。作为《中华人文》和本双语文库的主编,我对这两份出版物中的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字都仔细拜读、研究过,所以我对本文库的鼓吹不是基于初步的印象,而是肺腑之言。事实上,编辑这些材料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了解两种语言以及全面提升自己的极好机会。

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学者及翻译家许钧、作家苏童都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本文库的出版表示了强有力的支持。三位都是他们各自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意见更增加了本文库的权威性。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是开放性的,它会不断地出下去。它以五位作家为一辑,每位作家为一卷,每卷包括五个短篇并附有一篇评论和一篇访谈,其中个别卷会略有变化。为了本文库的出版,各方面的人员做出了很多努力或给予了很大支持,其中包括我们杰出的翻译家、作家、评论家,《中华人文》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领导、编辑等,可以说这是一次令人快乐又组织有序的大合唱。

是为序。

杨昊成  2017年12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为中国当代文学名家提供了长期系统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汇集了一批当代国内著名的文学大家,为深入传播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支撑和载体,呈现了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缩影与动态。

我很高兴看到有能集中展示中国当代文学风貌、价值及发展成就的文库出现,该文库必将极大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此外,我也很高兴看到在图书附录中增加了评论和采访文章,它们有利于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地深入了解所选作家及其作品。

——吴义勤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的特别之处在于邀请母语为英语的汉学家、职业翻译家或长期生活在国外、英语水平等同于中文水平的专业双语学者进行英译,这就确保了语言文字的纯正地道以及在海外的可接受性。

就文化而言,翻译可以传承、丰富我们的文化;就个人而言,一个人的翻译能力越强,感知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对世界的认知也就越透彻。所以,我认为该文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大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还在于可以作为国内翻译专业的重要学习资料,进一步推动和提高我国的外译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许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7: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