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质精神为工作信仰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工作,工作本身并无高下之分,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却有好坏之别。如果你是建筑工程师,你是否能在砖块与砂浆之间感受到诗意?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在整理书籍的间隙,你是否感受到自己正身处知识的海洋?如果你是学校的教师,你是否对每天的教育工作感到高尚和欣慰?如果你是个工人,你是否在重复枯燥的流水线操作中依然保持耐心,保证所有产品都百分之百合格?
即使是在不断重复的、最平凡的工作中,我们也应当保持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将品质精神作为我们的信仰。
卢浮宫藏有一幅莫奈的油画,画的是女修道院的厨房里的场面。画面中正在劳动着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一群天使。她们一个正在炉上烧水,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壶,另外一个穿着厨娘的服饰、手拿餐具。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劳作,画面中的天使们却做得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这使她们笼罩在圣洁的光环中。可见,在人类的信仰中,高品质的工作精神是一种至高的荣誉。
然而,现今很多人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他们不仅觉得工作单调乏味、没有意义,同时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让他们产生“敷衍”的态度,他们只是“应付”工作,丝毫不追求高品质,更不把品质精神当作自己工作的信仰。这如同人们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窗户上落满了灰尘,黯淡无光,看上去一片衰败的景象。但是,只要跨过门槛,走进教堂里,立刻可以看到绚丽的颜色和精致的线条,阳光透过玻璃在闪烁、跳跃。
工作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琐碎和重复,必须深入其中,提升工作品质,才可能感受到追求品质精神的真正意义。所以,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什么工作,都应该对工作抱有热情,把追求工作的高品质当作信仰,这样,你才能感受到挑战的乐趣。而只有那些尊重自己的工作、以敬畏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追求高品质的人,才会保持一颗进取心,想尽一切办法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而公司只要有了这样追求品质精神的员工,才会有优秀的中层领导以及优秀的公司。
某贸易公司有一大批用心工作的员工。芳芳本是公司的前台人员,她的母亲已经是癌症晚期,剩下的时日不多。但她在公司不仅做着前台的工作,人事和行政的一些杂事也要承担。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她工作仍旧非常认真负责,没有丝毫怨言。
佳佳是公司的研发人员。当大家都在享受春节长假的时候,她一个人加班到很晚,忙着公司核心技术的研发,不仅多次实验,同时不怕麻烦,挑战自己。
这家贸易公司正是有了这些追求品质精神的员工,最终树立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推动公司平稳快速发展。 所以,不要轻视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工作,也应该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工作中只有将追求品质当作自己的信仰,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取得成功。
P11-13
现在人们常说要追求有品质的生活、有品质的工作。那么品质是什么?品质是高端、精致、荣耀的代名词,支撑品质的内核。就是品质精神。品质精神并非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外在表现,而是重在从细节和专业上下功夫。
比如,“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物美价不廉”,他们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德国制造”的真正优势在于它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售后服务,这些正是品质精神的具体体现。德国企业研发的产品大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都是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生产的工业制品,大到开凿地铁隧道的掘进机,小到日常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这就是他们追求的品质精神。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西门子公司的总裁彼得·冯:“为什么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这位总裁是这样回答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的企业都以生产一流产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为己任。”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这位总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我们追求两点:一是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不仅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品质精神的体现,我们不追求什么利润的最大化。我们经营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更是为了遵守行业道德、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这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责任!”
正是因为秉承着这种精神传统,所以德国的许多公司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他们极少有“差公司”,更没有“假公司”。德国的公司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历史、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比如,德国有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了;德国的马牌轮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是1920年创办的,至今也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
我们在此举“德国制造”的例子,并非神化他们的产品,而是希望大家明白,在中国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当下,从国家到个人,都必须着力培养品质精神,因为有品质精神才能成就产品高品质。而品质精神的本质,就在于产品超越平凡、不断创新的突破精神和精益求精、踏踏实实的专业态度。
本书从态度、思想、细节等方面入手,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大量成功人士的案例,揭示培养品质精神的方法和要领,希望读者能够受到启发,提升工作的品质,实现人生的突破和飞跃,并且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推动整个社会提倡品质精神,“中国制造”不断进步。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个人、企业乃至民族、国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发展壮大,就必须弘扬品质精神、工匠精神,将其作为决定成败的生命线。和力著的这本《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在当今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深刻剖析了品质精神的内涵,并提出“态度为先、重在专注、永不设限、思想引领、细节决胜”五大提升品质策略,既有战略的高度,又有可操作的方法,必将助力广大读者成就高品质的工作和人生。
还在用“差不多”的态度应付工作?还在过着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生活?小心,下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就是你!没有品质精神,你将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提升品质,改变命运。
和力著的这本《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从态度、思想、细节等方面入手,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大量成功人士的案例,揭示培养品质精神的方法和要领,希望读者能够受到启发,提升工作的品质,实现人生的突破和飞跃,并且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推动整个社会提倡品质精神,“中国制造”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