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鼓浪屿华侨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何丙仲主编的《鼓浪屿华侨》采用总分手法,由“概述”总领,而后分章阐述鼓浪屿华侨在民主革命、抗日战争中以及在城市建设、实业开发、文教公益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并配以有关鼓浪屿侨史的历史照片,借以彰显鼓浪屿华侨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怀和优良传统。

内容推荐

何丙仲主编的《鼓浪屿华侨》以或出生、或安家、或客居于鼓浪屿的华侨及侨眷为主要对象,从不同角度反映他们爱国爱乡、泽被桑梓的功业。他们从鼓浪屿出发,辐射厦门乃至全国,兴办实业、投资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乃至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建设,为故乡的近代发展做出了贡献。

全书按华侨所涉及的发展领域划分章节,手法注重史料性与可读性结合,并采用相关的照片插图,尽力做到通俗易懂。

目录

第一章 鼓浪屿侨史源远流长

 第一节 以海为田 迹遍瀛涯

 第二节 开埠以后 侨乡形成

 第三节 民主革命 屹立潮头

 第四节 同仇敌忾 抗日救亡

 第五节 港口发展 与有功焉

 第六节 近代社区 华侨为主

 第七节 发愤图强 振兴实业

 第八节 为国育才 捐资助学

第二章 鼓浪屿华侨与民主革命

 第一节 辛亥风云

 第二节 反袁护法

 第三节 革命洪流

第三章 鼓浪屿华侨与抗日战争

 第一节 活跃在抗日救亡运动中

 第二节 战斗在抗击日寇第一线

第四章 鼓浪屿华侨与厦鼓城市建设

 第一节 鼓浪屿华侨:厦门近现代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第三节 华侨在鼓浪屿的房地产开发

 第四节 华侨在鼓浪屿建造的老别墅

第五章 鼓浪屿华侨与实业开发

 第一节 鼓浪屿华侨兴办的企业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与金融业

 第三节 鼓浪屿华侨与交通运输事业

第六章 鼓浪屿华侨与文教公益事业

 第一节 鼓浪屿华侨与捐资兴学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与文化事业

 第三节 鼓浪屿华侨与医疗事业

附录 一路前行:鼓浪屿侨联简述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三节 民主革命 屹立潮头

“身在海外,心系祖国”是广大华侨的共同特点,闽南籍华侨也不例外。由于闽南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因而闽南华侨热爱家国的情结更加浓厚。在封建专制的统治时期,多数的华侨是因为生活所迫才不得不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早在大航海时代,就有从事海上贸易的闽南人遭受明朝海禁政策的迫害,远走东南亚谋生而变成华侨。明清之际郑成功抗清斗争失败后,还有一些沿海贫民“奔走于吕宋外夷”,甚至成批外迁。遗存在马来西亚的厦门曾厝垵港口社《光裕堂李氏族谱》记载,当时李姓族人走避南洋,直到三十多年后,依旧坚持沿用明郑的永历年号。这说明政治因素已介入海外华侨的生活之中。这些移居海外的闽南人在异国饱受种种艰难,特别是大航海时代之后,东南亚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他们还要遭受到西方殖民国家的欺负。现实生活的这些遭遇,使他们的心灵深处自觉地烙上了反帝反封建的潜在意识。他们在侨居地组织秘密会党。1853年的闽南小刀会起义,就是在新加坡华侨会党的策划下爆发的。起义失败后,不少会众由厦门撤往南洋群岛。这些人的后代,为日后的民主革命埋下了星星火种。当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纲领时,立刻得到广大华侨的拥护和支持。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是从海外华侨中发起的。原籍鼓浪屿周边的厦门、海沧等地旅居东南亚的杨衢云、陈楚楠等许多华侨都积极参与革命运动,为之倾资出力,甚至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因此孙中山先生称赞“华侨是革命之母”。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东南亚各埠相继成立分会。林文庆、庄希泉、陈金方、邱明昶、王雨亭、陈允洛、李硕果等鼓浪屿华侨先后在新加坡、缅甸、菲律宾、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地加入同盟会,李清泉则在菲律宾组织“旅菲华侨自治急进会”,支持革命活动。他们或创办报刊、阅书报社宣传民主革命,或捐献巨款支援国内武装起义,并且纷纷回国,利用鼓浪屿当时被划为公共地界的客观有利条件,为推翻清王朝统治酝酿力量。早年归侨许卓然和丘廑兢以及当地名人许春草等一批人都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11月14日厦门光复,许卓然和丘廑兢等56位归侨都参与了光复之役。

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国称帝,福建和全国各地一样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闽南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反袁“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及反对“二十一条”等一系列爱国运动,也都得到鼓浪屿华侨、侨眷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先生于1915年成立中华革命党,第二年1月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在鼓浪屿召开军事会议,由侨眷叶青眼主持,会议决定发动武装反袁起义,许卓然被任命为福建护国军统筹部部长。在继而的护法运动中,孙中山先生还任命许卓然为靖国军第四路司令,与闽南各地参与革命的华侨、侨眷一起,共同反对军阀的统治。整个民主革命运动的进程,都有鼓浪屿华侨、侨眷的积极参与。

P8-9

序言

鼓浪屿侨联邀我为其编撰的《鼓浪屿华侨》一书作序。阅览书稿,自幼熟悉的美丽岛屿,令人景仰的华侨先贤,一幕幕呈现在眼前,倍感亲切,思绪万千,欣然命笔。

鼓浪屿是一个著名侨乡,人杰地灵。鼓浪屿的华侨功高德劭,令人敬佩。他们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不懈奋斗,勇于献身。从辛亥革命开始,鼓浪屿华侨始终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站在斗争的前列。在鼓浪屿这个小岛上,策划过福建的辛亥起义,诞生过“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筹备成立过孙中山先生创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福建临时省党部”,推动着福建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我的父亲庄希泉、母亲余佩皋当年就参加并担任国共合作的省党部执行委员,与众多鼓浪屿华侨先辈们共同英勇奋斗。庄希泉还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于1925年和1934年两次被日帝逮捕,关押在鼓浪屿日本领事馆地下监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爱国抗日的仁人志士也曾被关押在此。许多鼓浪屿出去的华侨及其子女,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国内抗日战场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之中。抗战胜利后,鼓浪屿的归侨侨眷积极支持解放战争,与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鼓浪屿的海内外侨胞不忘桑梓,视野超前,为家乡现代化做出历史性贡献。他们发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海外致富后纷纷回家乡修桥筑路,办校助学,兴建医院。同时把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模式引到家乡来,不但成就了鼓浪屿“万国建筑博览”之美名,还率先开通自来水、设立电话局,将银行开办到全国各地去。人们都说,是华侨为鼓浪屿乃至整个厦门的城市现代化打下了基础,许多领域在中国现代化史上也领风气之先。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描绘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并提出创建“一带一路”的宏图,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热烈呼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和蓝图的实现,需要包括海内外侨胞在内的人民群众去共同奋斗。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包括华侨历史文化,以此来搭建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华侨先辈的好品德、好传统得以世代相传,激励后人;编织起一条密切联系五洲四洋的纽带,把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家乡维系在一起,同圆共享富民强国的中国梦,是我们各级侨联要努力拓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该书的编辑出版,鼓浪屿侨联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他们将散见于各种资料中有关鼓浪屿华侨的史料收集整理、深入挖掘,将一群有血有肉、有担当、有血性的鼓浪屿华侨展现于我们面前。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华侨文化绽放出鼓舞人心的光彩,前辈华侨为中华图存图强的不懈奋斗,让我们找到了“中国梦”的根。我期待鼓浪屿侨联进一步深入做好华侨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不断充实《鼓浪屿华侨》的内容,让鼓浪屿华侨的形象更加光彩丰满,让鼓浪屿华侨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走出鼓浪屿,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兹献上一首《赤子心声》,以飨读者。

赤子心声

海外赤子,长怀桑梓。炎黄子孙,落地生根。

继往开来,福泽四海。图强奋发,情系中华。

淡泊名利,沉浮毋计。务实求真,誉毁不惊。

殚精竭虑,开拓进取。为国利民,身体力行。

庄炎林

2017年5月于北京

后记

鼓浪屿是一个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优美的地方。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游客都知道鼓浪屿是“音乐之乡”、“钢琴之岛”和“万国建筑博览”,而对于岛上的“侨乡文化”了解不多。2017年7月8日,鼓浪屿成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世界的目光转而更加关注鼓浪屿深厚的优秀历史文化底蕴。针对鼓浪屿“申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及时而精辟地做出了重要指示。习总书记指出: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保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而鼓浪屿华侨先贤们,正是这些在岛上留下优秀文化遗产的“老祖宗”中举足轻重的主力军。我们必须积极认真去发掘、整理和研究百余年来鼓浪屿华侨先贤们所创造和遗传下来的十分珍贵的历史文脉,才能让这一宝贵的财富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承。鼓浪屿作为一个著名的侨乡,近代以来生活在岛上的华侨、侨眷是该岛最主要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为鼓浪屿近代特色文化,乃至于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做出很大的贡献。研究鼓浪屿,不可能忽视鼓浪屿华侨的研究。虽然,在诸多的鼓浪屿研究专著与文章中,鼓浪屿华侨及侨乡文化多有涉及,但作为专题的研究却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鸦片战争前后鼓浪屿侨乡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近现代华侨、侨眷以鼓浪屿为中心,为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奉献,作一系统的探索和整理,为鼓浪屿研究增色添彩,为岛上优秀历史文脉的更好传承尽一份责任。

基于这一思路,鼓浪屿侨联以鼓浪屿侨史研究为己任,在思明区侨联和鼓浪屿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组织写作班子对鼓浪屿侨史进行一番疏理,撰写《鼓浪屿华侨》一书。编写组成员经过深入的探讨,拟定编写大纲,决定采用总分手法,由“概述”总领,而后分章阐述鼓浪屿华侨在民主革命、抗日战争中以及在城市建设、实业开发、文教公益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并配以有关鼓浪屿侨史的历史照片,借以彰显鼓浪屿华侨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怀和优良传统。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由何丙仲撰写,第二、三章由许一心撰写,第四章由谢达谦撰写,第五章由谢达谦、陈峰撰写,第六章由陈峰撰写,附录由许一心撰写,最后由何丙仲对全书进行统稿。书中的大量照片资料由白桦提供。

各级侨联组织对本书编写工作给予极大的关心与支持。2016年时任全国侨联主席林军欣然挥毫为本书题定书名,原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慨然应允为本书作序。厦门市侨联、思明区侨联、鼓浪屿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始终关心本书的编撰工作,悉心指导。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也感谢厦门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鼓浪屿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且一以贯之世世相承。本书的篇幅有限,有些人和事只得忍痛先予搁置,留待今后进一步去发掘和整理。更因限于编者水平,本书的编撰不免有疏漏之处,敬祈诸位方家有以教正。

编者

2017年6月28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