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荡正气而震四海。
《中华文史故事》它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学样式分门别类地加以提炼,并将各种各样的人物、事件、文学样式都放进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加以再现,给后人展现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本书是张巨才主编的《悲剧故事/中华文史故事》,书中精心选择了十三个悲剧故事。
| 书名 | 悲剧故事/中华文史故事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刘庆生编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荡正气而震四海。 《中华文史故事》它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学样式分门别类地加以提炼,并将各种各样的人物、事件、文学样式都放进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加以再现,给后人展现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本书是张巨才主编的《悲剧故事/中华文史故事》,书中精心选择了十三个悲剧故事。 内容推荐 《中华文史故事》以独特的通俗的故事形式,形象地再现历史,弘扬民族文化。 本书是张巨才主编的《悲剧故事/中华文史故事》,为《中华文史故事》系列之一。 目录 建文帝君臣受苦难 艰苦事亲琵琶记 感天动地窦娥冤 破幽梦孤雁汉官秋 半夜雷轰荐福碑 赵氏孤儿大报仇 壮怀激烈精忠旗 申王合冢化鸳鸯 朝阳丹凤一齐鸣 仁人志士谱清忠 天地永恨长生殿 李香君血染诗扇 白蛇永镇雷峰塔 试读章节 苏州吴江人史仲彬,举明经,被授予翰林院侍读的官职,负责每日给建文帝讲学。这天,他退朝回到家中,立即吩咐仆人准备船只行李,送自己的夫人和孩子回老家去。正在他忙着料理家务,准备与夫人告别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翰林院编修程济急匆匆地来到他的府上,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和他商量。 原来,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于太子朱标早夭,朱元璋的太孙朱允炆承袭了帝位,这就是建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因为屡建战功被封为燕王,驻扎在北平一带。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深感各地藩王的势力太大,威胁着朝廷的统治。于是,他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及文武官员定策削藩,先后废掉了周王、齐王等藩王。燕王朱棣指斥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因此以“清君侧”为由,于建文帝元年(公元1399年)起兵,号称“靖难”之师,由北向南京杀来。朝廷遂派大将李景隆北征迎敌,凶吉未卜。 史仲彬将程济让进堂后,不等他落座,便急切地问道:“程先生,方才你又听到什么消息了吗?” 程济说:“小弟在宫中见到了紧急的军队文书。” “文书上报告了些什么?”史仲彬忙问。 “那李景隆纳款投降。”程济说,“淮安也已失守,北兵指日就要渡江了……” “皇上有何打算?”史仲彬问。 “皇上束手无策,”程济说,“只得命相国方孝孺老先生去征兵勤王,不知能否济事。” 史仲彬怔了一会儿,说:“程先生,你精通谋略,又擅用兵……” 程济说:“徐州之捷,小弟曾经充过军师。只是那些掌兵权的均是些纨绔子弟,三军涣散,能成什么事?” “小弟我也在为时事犯难,正在打发妻儿回家。”史仲彬说。 “老先生这是何意?”程济问。 史仲彬说:“只为留此孤身,以报皇上。” “请问先生令郎有几位?”程济问。 “只有一子,刚满周岁。”史仲彬答。 “曾定亲否?”程济问。 史仲彬说:“襁褓婴儿,我哪里有工夫为他联姻。” “小弟只生一女,也才一岁。”程济说,“你我既为至交,何不缔为和美的亲家,岂不好上加好?”史仲彬一听此言,正合己意,便说:“大丈夫片言九鼎,你我一拜定盟便了。”说罢,二人相扶而拜,结为亲家。 “小弟尚有一言相告。”程济说,“老先生家在水乡,船只来往方便,请你吩咐管家,在六月十三日,千万驾一只小船在后宰门御沟等候。” “要船何用?”史仲彬不解地问。 程济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正在此时,一个太监来到史家传达圣旨,他说:“奉圣旨,各位大臣明日会集,在朝堂共议。且喜程先生也在此,明日早些入朝,我就不到尊寓传旨了。” 太监走后,程济说:“小弟也要回家安排小女之事,恕不久留。”说完便走了。 P1-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