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现代散文网精选集之无声处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少贤主编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十年前,来到这座小城,它依稀黛瓦青墙。

十年后,离开这座小城,它信守世事沧桑。

这短短的十年,也让我见证了小城的成长。

为什么把它叫作青城,或许我也不知晓。只记得曾离开一座城,它泛着苏韵,不矫揉却也清婉宜人。是后来,走入一座城。它透着徽情,虽栖居皖央,却始终露着青灰色,在我的记忆。

所以,这一唤,便是十年,叫青城。

以前,青城的街道很窄,非柏油大道,却也会有几座巷弄,铺上石板,一块连着一块,偶尔的间隙,也会生出野草,稀朗的清雅。石板路两旁依然立着几株梧桐,好不雅气。

那时,我喜欢初秋,霜降未至。早起,跑到石板路上来回转两遭,路两旁还经常有穿着宽松的白衣的花胡子老头在打拳,望着他们神态自若的苍颜,和蔼、温和。我也会不自然地跟着他们比画,自此,经常被他们叫作欢脱的小姑娘。

在这条石板路上,还会经常碰到一只流浪的小白猫。它白净细冗的毛覆盖娇小的身躯。第一次见到它,突然一声“喵喵——”,透着虚弱的气息,吓了我一大跳。循着声音才发现它原来躲在一棵梧桐树的后面,两只眼睛泛着可怜的余光紧紧盯住我,让我竟也忍不住怜惜起这个小家伙。

自此以后,我每天早上都会穿过早餐店给它顺两个香喷喷的小笼包,看着它贪恋又欣喜地吃着早点,总会抚摸着它的小头,自言自语:“小白,好好吃吧。等我以后长大了啊,就带你回家,好不好……”每每这时,它总会在我手掌上使劲蹭两下,再喵喵叫几声,不知道是对食物的好感还是在回答我的话。总之,温凉的暖阳下,女孩和猫的身影在那一刻竟是如此的温馨。

当秋阳高升,细碎的光线透过青黄的梧桐叶,泻落在石板上,氤氲成轻轻的暖意。然而,也不失清凉。

而我就在那条石板路上,寻着光阴,一起成长。

只是,后来,我要带回家的小白早已不知所踪。即使我大街小巷地去寻找它,再也不会有“喵——喵——”的声音回应我。所以,我宁愿相信一定是好心人替我把小白带回了家,或者已经成年的小白找到了它的喵星家族,一起启程去了有诗意的远方。只是,没来得及和我告别而已。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去石板路的时间开始换成傍晚。

春季和秋季的傍晚时常携一本琼瑶小说或舒婷诗歌,就着夕阳映空的光晕,静坐梧桐树下。

真希望那时人与物,物与景就此定格。那我就可以活在那条巷弄,从一百年前候到一百年后,这中间的岁月,叫作诗意。

接着,后来又渐渐恋上写诗。不刻意追求格律韵调,对我来说感觉与意境最为动人。于是,几句打油诗便在纸上晕结开来:“在你最爱的巷弄,我牵着你的笑容,那时候时光悠悠夕阳重重,再回到那个巷弄,老树还郁郁葱葱,只是那花鸟依旧人已不同”……

时光一直从容有序,在我的印象中,初秋也是喜欢落雨的季节。这雨是从南方穿山越岭而来,自然少不了几多温婉,落在小城内,无论是高楼瓦砾,还是那条石板路,甚至是行人的衣衫,都会在这凉雨中泛着朦胧的青灰色,只一点点,却足够我把它记成青灰色。

难怪,我一直唤它青城。

十年的时间不漫长,也不是太短暂。却足够让小城山河变迁。

曾经的黛瓦青墙,烟水人家,城中流淌的千百年来的风流雅逸,终敌不过岁月的轮回。它的繁华掩饰了古旧巷弄的落寞,它浓厚的西方气息早己湮没了纯朴意韵的皖央风雅。

好像小城不再是青城。

可是,令人欣慰的是,那条石板路还静静在那候着,路旁的青梧桐不改当年模样。虽然我不会每天再去转两遭,但是依旧多了不少欢脱的小姑娘。

所以,它还是青城,只是我一直叫着。

我总跟人说,我喜欢小城的秋。在清秋的长廊里,我会偶尔捧着书走到石板路。看着书,可以闻到秋风的味道,那是一种妙处难以与君说的气息,带着淡淡的清凉,微微的明净,还有浅浅的感伤。偶尔会再碰到几位花胡子老头,便会对他们淡淡一笑。只是我知道,这一个十年的轮回,他们一拨一拨的老去,一拨一拨的再由花甲之年赶到耄耋岁月。而这条石板路陪着他们一起走过漫长光阴,不言不语,等待每一次际遇,迎接每一个归人,目送每一个过客。纵使,青苔蔓延,风尘削去往日棱角,这条巷弄,能做的,只有保持初心,不被时光惊扰。

而青城与人有何不同,我时常幻想自己可以是一座小城,不要太大,但足够古朴。无论经历多少人事沧桑,都可以认清自己的初心,不焦不缓,静待来日方长。

记得以前立于梧桐树下,捧一本《宋词》,为赋新词强说愁。

后来岁月渐长,也品尝不少人世况味,愈觉秋风寒凉。亦如红尘,多少擦肩而过的相逢,亦瘦如秋风,明如秋水。那些离了多年的故土、故景、故人,只觉近在咫尺,而来往于身边的过客,则陌生又遥远。

再后来,一直对文字情有独钟。那种感觉就是,纸上缘分,让我不再孤独。而我记忆中一直觅着青石板与老梧桐,很清凉也很温馨。

最后一次去石板路散步,已近黄昏。

石板上裸着稀稀朗朗的梧桐叶,在斜阳中,竟觉得如此孤寂。此时行人不多,恐怕这次只有我一人。我从路的头端走到末端,再折回。望着自己的身影被夕阳拉得细长,映在石板路上。真想就那样定格,一如小城的灵魂,自由、古朴、不受岁月指染。

这或许是这个十年里最后一次去看石板路。

竟想到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或许,小城与我们每个行人都是这般,我们用背影告诉它,不必追。但是,小城依旧是十年前的典雅不变,石板路就是它的灵魂,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依旧山河简静,不曾惊扰我的青城。

离开时不期然又落起了秋雨。回首小城一片烟青色,而我也终将是过客,于青城。

或许,明天就会回来,或许,永远也不会再来。

P1-3

后记

终于翻到这一页,也翻到了我的人生这不可思议的一页。2014年6月毕业,打算找编辑类工作,因专业不对口被拒。好在时代剧变,而我碰巧活在自媒体时代。这个时代,足不出户即可与千百志同道合者交谈,十分便利。7月创办现代散文网,到2016年,已汇聚近十万文学爱好者。2016年春,发布众筹出书计划,得到很多热心朋友的支持。这些朋友和我素未谋面,却肯慷慨解囊,这是热爱文学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到的力量,很澎湃。有一个声音,仿佛是文学在对我说:“阿独,你不是一个人,你不再是写写而已,你的使命终于来了。”那晚,我激动得热泪盈眶。2017年春,这本书要出来了。

轻描淡写的几句经历,却是历尽波折的结果。

当时我们编辑部只有三个人,小英、丰钿、我。首先,我们找了十个评委老师,许道连、王安礼、张洁、陈仙玲、艾十水、黄晓洁、兰馨、陆小南、毕清静,还有一个老师未能坚持到最后。他们遍布在中国各地、年龄范围也甚广,“60后”到“95后”都有,力求的是对接下来的文章能做出公正的评判,无论哪个地区,无论南方北方,最起码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被一众评委打低分,最起码各个年龄层的题材我们都能接受。

我不是要编一本生冷的历史书,也不是编一本虚构的故事会,我要编一本汇聚当下人们最真实经历的散文集。几百年后,子孙后代翻开这本书时,依然知道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的。从朴素的农村,到高楼林立的城市;这个时代,从煮饭烧菜要用柴火,到用上了电磁炉电饭锅;人们的通信方式从书信跳跃到微信……这本书记录着这些变化,但不会直接告诉你,而是通过一个人的经历,让读者慢慢感受到,如果活在这个时代,原来是这样的。小到一个人的变化,大到一座城市的变化,都在这本书的一字一句之中。

一切,都只是希望能如序言写的那样:

“所有的故事,终将成为历史,如此书记载那般。”

真实,有价值。

活在这个开放的新媒体时代,人们更加习惯电子阅读,捧着手机或对着电脑就可以获取一切想要的资讯,纸媒在近两年消亡得很快。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纸质阅读变得越来越没市场,出书的成本变高。非成名人员的作品尤其难出版,一来资费昂贵,二来销路窄。毫无疑问,我们就属于这一类人。这本书能面世,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少不了曾经踊跃资助我们的众筹者,道一句谢,我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到。

众筹名单如下,鸣谢:

艾*水、张*红、余桂芳、张红鹏、刘*、毕*静、卢顺琼、柳淑红、陈家康、余红娥、宋叶平、迷路鱼、梁瑞、李国嵘、黄命桐、丁凤英、丁等闲人、陈青延、王艳丽、方洪羽、程艳雪、魏从彩、小师弟朋友、某个路人、李本福、高琳、郭湘佳、熊书燕、邓锦源、黄*洁、肖瑞霞、邹悦鹏、王江、张红伟、毛顺兴、燕*群、盘宝欣、茂名阿康、丁文统、符俊峰、紫蓝南星、周桃云、郑忠英、张泽慧、张嘉慧、张桂枝、云尘、岳朝蓉、余兆新、余大柏、于晶晶、吴金涛、杨小潆、杨军红、严大为、易嘉媚、小文青、夏国章、细雨、吴光英、邬燕丽、闻伟毓、魏敏、王燕霞、王文绪、王文鹏、王伟、王吕伊颖、王波、王安礼、汪涛、汪德琴、万真彪、唐}梅、苏夏珍、施志祥、沈颖仪、沈轻珊、申海燕、软软、乔晓红、潘如俏、刘宗伟、刘志鹏、刘玉梅、刘强、林银桂、林少华、林良源、林佳、梁泳珍、梁倩敏、梁国津、梁才兴、李璇、李旭辉、李青、李汉华、李峰、黎泽全、姜敏、贾生银、贾灿潮、吉安生、黄波、广西清淡、古。芳、冯志强、段文、董翔、董庆森、代黛、程检、陈振享、陈仙玲、陈细婷、陈健雄、陈家安、陈爱梅、白雪、郭红梅、jan、周慧、莫恋情

(部分加*号的是要求匿名的,有些是微信名或支付宝名,谢谢你们!)

李少贤

目录

安徽省

 山河简静,不曾扰青城/杨清墨

 留一座庭院,守一墙花开/王微

 梦回西塘,枕河而眠!/徐华敏

 课桌上绽放杜鹃花/薛业忠

 醉眼人生/杨宏永

北京市

 一朵中国的琉璃花/姚昂

重庆市

 如果青春还充满关怀/宣白甫

甘肃省

 加温秋天的心/杜清涛

 一盆蝴蝶兰/刘晓梅

广东省

 老房子前的池塘/原志荣

 记不清她长什么样/詹晓琪

广西壮族自治区

 牧童“文化”/关裕法

 我热恋的故乡/覃慧萍

贵州省

 关于佳木斯的记忆/杨世豪

 生命中的花/赵青美

 回忆的沙漏/周鹏

河北省

 讲台深处/杜玉凤

 等你,不负流年/侯晓红

 清明无雨/李桂芬

 永远的家/李云

 “愣”二小/杨云

 去痛片无法去掉的痛/张佃永

 麦客/周光辉

河南省

 回乡偶书/范蓉

 那年、那月、那人/高彩虹

 流鼻涕的小男孩/龙妮妮

 爱的颜色/张春燕

 从桃园里开始和结束的初恋/孙三观

 我们不说再见/燕之群

 幸福像蜜蜡一样/张卫灵

黑龙江省

 朱霞映晚日,落红洒江天/郭雨曦

湖北省

 遥想当年骑竹马/黄祥鑫

 冰是睡着的水/薛梦成

 奶奶,豆腐花儿还热着/袁点点

 樱花盛开的地方情未了/朱慧慧

湖南省

 在港湾/王骜

江苏省

 雨中伞/朱桂明

 孩子眼中的大人/陈红梅

 乡下的老屋/陈晓春

 戚浦河的石水桥/陈校章

 一起走过的时光/范冬冬

江西省

 我是石匠的儿子/毕海平

 梦&童年/李福秀

 老屋/吴亚娜

 永恒的星星/徐和生

 请给我黑色和直线/于敏

 温情南瓜/郑探空

辽宁省

 笛声悠悠/李淑英

 那一场花瓣雨/马金海

 霓虹灯下,“醉着”的人/潘明吉

 父亲永远……/张新春

内蒙古自治区

 脚下的路/罗淑青

宁夏回族自治区

 滨河大桥上的思索/康建设

 你身后的村庄桃花盛开/苏桓稼

 最美时光/孙博文

 灵魂因阅读得到修行/王怀君

 我给父亲剪指甲/张淑萍

山东省

 母亲的香椿树/侯仁娟

 记忆中的背影/马健

 那些年的我们啊,人嫌狗不嫌/孙立梅

 我从春天来,亦从春天去/孙亮

 美人有痣/于里杰

 老木船的记忆/袁淑杰

山西省

 记忆里的纸飞机/陈科

 在无常的人世间/董晓可

 头发/何敬文

 父亲·老屋/胡惠策

 那年那月那些事/薛国英

 黄利/张俊琴

 黄昏/郑彦芳

陕西省

 水果/郭映华

 尘封的记忆/郝世英

 山村夏夜月儿明/李亚军

 从一朵棉花开始/刘江

 我这个二十七年的家/杨雄伟

 年画/杨学彦

 最美时光/张小荣

四川省

 逃离春风/黄梅

 笔友/李继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父亲的唢呐声/陈福永

 五月槐花香/员新萍

云南省

 也动荡,也心安/孙瑞俊

浙江省

 “九十块钱”老弟/贾冠妃

 割稻/吴钟

 寻梦,愿有岁月可回首/徐小君

 不妨“斤斤”计较/姚中华

陕西省

 水果/郭映华

 尘封的记忆/郝世英

 山村夏夜月儿明/李亚军

 从一朵棉花开始/刘江

 我这个二十七年的家/杨雄伟

 年画/杨学彦

 最美时光/张小荣

四川省

 逃离春风/黄梅

 笔友/李继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父亲的唢呐声/陈福永

 五月槐花香/员新萍

云南省

 也动荡,也心安/孙瑞俊

浙江省

 “九十块钱”老弟/贾冠妃

 割稻/吴钟

 寻梦,愿有岁月可回首/徐小君

 不妨“斤斤”计较/姚中华

陕西省

 水果/郭映华

 尘封的记忆/郝世英

 山村夏夜月儿明/李亚军

 从一朵棉花开始/刘江

 我这个二十七年的家/杨雄伟

 年画/杨学彦

 最美时光/张小荣

四川省

 逃离春风/黄梅

 笔友/李继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父亲的唢呐声/陈福永

 五月槐花香/员新萍

云南省

 也动荡,也心安/孙瑞俊

浙江省

 “九十块钱”老弟/贾冠妃

 割稻/吴钟

 寻梦,愿有岁月可回首/徐小君

 不妨“斤斤”计较/姚中华

陕西省

 水果/郭映华

 尘封的记忆/郝世英

 山村夏夜月儿明/李亚军

 从一朵棉花开始/刘江

 我这个二十七年的家/杨雄伟

 年画/杨学彦

 最美时光/张小荣

四川省

 逃离春风/黄梅

 笔友/李继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父亲的唢呐声/陈福永

 五月槐花香/员新萍

云南省

 也动荡,也心安/孙瑞俊

浙江省

 “九十块钱”老弟/贾冠妃

 割稻/吴钟

 寻梦,愿有岁月可回首/徐小君

 不妨“斤斤”计较/姚中华

陕西省

 水果/郭映华

 尘封的记忆/郝世英

 山村夏夜月儿明/李亚军

 从一朵棉花开始/刘江

 我这个二十七年的家/杨雄伟

 年画/杨学彦

 最美时光/张小荣

四川省

 逃离春风/黄梅

 笔友/李继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父亲的唢呐声/陈福永

 五月槐花香/员新萍

云南省

 也动荡,也心安/孙瑞俊

浙江省

 “九十块钱”老弟/贾冠妃

 割稻/吴钟

 寻梦,愿有岁月可回首/徐小君

 不妨“斤斤”计较/姚中华

陕西省

 水果/郭映华

 尘封的记忆/郝世英

 山村夏夜月儿明/李亚军

 从一朵棉花开始/刘江

 我这个二十七年的家/杨雄伟

 年画/杨学彦

 最美时光/张小荣

四川省

 逃离春风/黄梅

 笔友/李继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父亲的唢呐声/陈福永

 五月槐花香/员新萍

云南省

 也动荡,也心安/孙瑞俊

浙江省

 “九十块钱”老弟/贾冠妃

 割稻/吴钟

 寻梦,愿有岁月可回首/徐小君

 不妨“斤斤”计较/姚中华

陕西省

 水果/郭映华

 尘封的记忆/郝世英

 山村夏夜月儿明/李亚军

 从一朵棉花开始/刘江

 我这个二十七年的家/杨雄伟

 年画/杨学彦

 最美时光/张小荣

四川省

 逃离春风/黄梅

 笔友/李继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父亲的唢呐声/陈福永

 五月槐花香/员新萍

云南省

 也动荡,也心安/孙瑞俊

浙江省

 “九十块钱”老弟/贾冠妃

 割稻/吴钟

 寻梦,愿有岁月可回首/徐小君

 不妨“斤斤”计较/姚中华

评委老师稿件

 岁月消褪了她的容颜/许道连

 王金华(1943—2016)/王安札

 记忆如画——爱永恒/艾十水

 人间何处借温柔/毕清静

 马家窑的末班车/张洁

 父亲与母亲的爱情/黄晓洁

 原我在乎的不是你在意的/陈仙玲

 老街旧痕/王云丽

 想起爷爷咧嘴笑的样子/陆梦雪

 淡然曾经,随缘未来/小英

 你这个偷心的贼/李少贤

后记

内容推荐

李少贤主编的这本《现代散文网精选集之无声处》是一本由微信公众平台现代散文网组织起来,收集民间优秀作者真实故事的散文集,诚恳地记录着这个时代发生的一切,从农村到城市,从个人到时代,都能从文字中感受到。

编辑推荐

李少贤主编的《现代散文网精选集之无声处》这部散文大赛优秀作品散文集,由现代散文网组织十位评委从精选出的200多篇散文集辑而成。这些散文都是各地作者对自己身边的山水自然、文物古迹、风景名胜、风土人情进行的热情讴歌,也有部分散文讲述的是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和怀念,以及到旅游、参观的感想,等等。整部作品内容较丰富、语言形式不拘一格、体材多样,基本上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有感而发,能引导读者以积极的心态感悟人生、更加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