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流士大帝(制度创新与波斯帝国统一全景插图版)(精)/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雅各布·阿伯特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除了大流士的这些丰功伟绩外,你可知道大流士是如何挥着马鞭登上王位的?可知道他是如何统治偌大的波斯帝国的?可知道他的士兵是如何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可知道他是如何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可知道波斯帝国在马拉松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那么,就让我们打开雅各布·阿伯特著的《大流士大帝(制度创新与波斯帝国统一全景插图版)(精)》,穿越历史长河,一起见证大流士力挽狂澜,使分崩离析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励精图治,使波斯帝国的版图扩大至亚、非、欧,从而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的伟大功绩吧。

内容推荐

雅各布·阿伯特著的《大流士大帝(制度创新与波斯帝国统一全景插图版)(精)》以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波斯帝国第三代君主大流士一世的生平事迹。

本书首先叙述了大流士登基之前波斯帝国的情况。然后切入正题,详细地讲述了大流士与部分波斯贵族联合,杀死政变领袖穆护,登上王位的惊心动魄的过程。

目录

第一章 冈比西斯

第二章 冈比西斯之死

第三章 穆护司美尔迪斯

第四章 大流士登基

第五章 行省

第六章 勘察希腊

第七章 平定巴比伦城的叛乱

第八章 远征西徐亚

第九章 西徐亚大撤退

第十章 希斯提艾奥斯的故事

第十一章 马拉松之战

第十二章 大流士之死

附录 专有名词汉英对照

试读章节

公元前6世纪左右,一个庞大的帝国几乎统一了亚洲西部。这个帝国的缔造者是居鲁士大帝,因为他是波斯人,所以他的帝国就以“波斯”命名,称“波斯帝国”。

虽然居鲁士已经征服了西亚多数的文明国家,但是他依然不满足,晚年的时候,居鲁士想通过征服阿拉斯河以北的一些半野蛮地区,开拓出更广袤的疆域,建立起更加不朽的功业。因此,他组织起了一支大军,出兵征讨了一个由蛮族女王托米丽斯统治的国家。在这场征途中,御驾亲征的居鲁士遭遇了各种危险,因为《居鲁士大帝》一书详细记载了这些事情,所以我也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我觉得,有一件事,我很有必要再次提及,即居鲁士刚刚渡过阿拉斯河的那个夜晚所做的一个怪梦。在梦中,居鲁士看到,站在亚欧两洲边界上的大流士长出了巨大的双翼,当他的双翼向两边伸展时,巨大的翅膀遮蔽了整个世界。大流士是居鲁士宫廷中的一位军事贵族希斯塔斯帕的儿子,当时,二十几岁的他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留在了波斯的首都。

为了解释这个梦,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居鲁士的两个儿子:冈比西斯和司美尔迪斯。当时,虽然居鲁士已经决定御驾亲征了,但是,在出征前,他似乎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因此,为了确保国家的稳定,为了确保王位的顺利传承,他命他的两个儿子留守国都。后来,当他率军行进到阿拉斯河时,渡河之前,他更是传旨,把波斯帝国的大权交到了他的儿子冈比西斯的手中,命他摄政监国。我想,当时,身为父亲的居鲁士所想的一定是如何让他的儿子顺利继位,并且帮他解决掉可能出现的困难吧。而这,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怪梦的根源。

醒来之后,居鲁士觉得这是个不祥之兆,这个梦预示着大流士将会在未来统治整个世界,而在此之前,大流士可能会篡夺他的国家。后来,居鲁士更是进一步怀疑:或许,此时的大流士已经有了野心,正准备阴谋篡位吧。于是,居鲁士立刻命人叫来了大流士那随军出征的父亲希斯塔斯帕,当希斯塔斯帕来到居鲁士的营帐时,居鲁士说道:“我命你立刻赶回波斯,并在我班师之前,严密监视大流士的行为。”于是,接受命令的希斯塔斯帕便返回了波斯首都,而做出应对措施的居鲁士也不再忧心忡忡了。

最终,继续前进的居鲁士战死疆场,再也没有回到波斯,而他的那个怪梦虽然变成了现实——即大流士最终统治了欧亚大陆的广袤土地,但是,在他死后的那段时间里,大流士并没有篡夺王位的想法。因此,当居鲁士的死讯传到首都时,冈比西斯顺利继承了王位。

冈比西斯统治时期的一件大事,就是向埃及发动战争,这次战争的根源却非常奇怪:

或许是因为土壤或气候的原因,总之埃及的环境容易使人的眼睛发炎,埃及人便饱受眼疾的困扰。当外国的军队进入埃及时,军中的士兵也会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而因为眼睛发炎,成千上万的外国士兵失去了战斗力,有些人更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失明。

在古代,人们相信,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经常爆发某种疾病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有最擅长治疗这种疾病的医生。因此,如果有人得了眼疾的话,如果这个人的条件允许的话,他一定会派人去埃及一趟,专门请一个埃及的医生来治疗他的眼疾。

P3-7

序言

在创作这套历史主题的人物传记的过程中,在描述书中主人公的性格与行为时,我无意通过夸大他们的暴行或愤怒地揭露他们的错误来强烈地谴责他们。实际上,有些英雄和征服者在实现自己的野心时,在推行暴政时,在陷入绝望时,会不计后果,从而犯下滔天罪行,引来人们的强烈谴责。对这些人,我们不该吹毛求疵,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遭遇了常人所没有遭遇过的诱惑,因此,我们吹毛求疵的苛责是有失公平的。另外,在讲述罪犯的罪行时,指责或谩骂并不能唤醒读者的良知的,因此,《圣经》中几乎找不到任何谴责罪犯的词语——《圣经》客观、公正、平实地记录下了大卫王的通奸与谋杀、押沙龙的大不敬与叛乱、希律王的暴政等罪行。因为这种叙述方式,虽然我们感受不到法利赛人对罪犯的怨愤,但是我们依然会谴责犯人犯下的罪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