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蜀地一姐——薛涛
洪与
到成都工作后,我经常去望江公园拜谒薛涛。准确地讲,是去望江楼。因为望江公园现在被一分为二,以望江楼为主体的部分被圈了起来,是要收费的。也许是怕日益喧嚣的人流搅扰了这位传奇女子吧,也许……
其实,门票并不贵,一次20元,但望江楼与望江公园相比,清净了许多。茂密的竹林挡住了来自临江路上的喇叭声,也阻挡了来自望江公园的坝坝舞高亢的乐曲。行走在竹林问的小道上,目光掠过掩映在竹林中的薛涛墓,内心立刻变得虔诚起来,脚步也小心翼翼,真的有一种怕惊扰了她的思虑。
我爱驻足在望江楼前,身后就是薛涛井。在井边有一副对联:“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工部草堂,还要平分?薛涛居然能与“诗圣”杜甫平分秋色?
诚然,薛涛不得了,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还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
但真的能与杜工部平分秋色?
一、童年的阴影
关于薛涛,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上均无记载,关于她的生卒年,目前学术界依然争论不休。如果按照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薛涛当年(及笄满15岁)人乐籍倒推,那么薛涛生于770年。我想,你也希望薛涛姐姐能多活几年,对吧?
那么……
公元770年,薛涛生,而杜甫辞世。
这样看来,薛涛与杜工部还真有些渊源,难道是杜工部转世?
但凡一讲到薛涛童年,必然会引用她8岁那年与她父亲一起吟的一首诗:“庭除一古桐,耸干人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这个故事后来演绎成各种各样的版本,所有版本都指向两件事:薛涛有文学天赋,且有个快乐的童年。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诗谶——迎来送往,那不是妓女干的事儿吗?
我想,薛涛至少在其父亲去世之前,家庭生活是快乐的。
没有史料证明薛郧在京城做什么官,那肯定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官而已。只不过,薛郧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小吏。据《资治通鉴》记载,薛郧在京城那几年,关中大旱,百姓饿死冻死者无数,而这些小吏呢?“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迄贷。”薛郧一家子,恐怕也属于这类靠借贷才能度日的家庭。
770年除了杜甫去世外,还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资治通鉴》说:
“秋,七月,京畿饥,米斗千钱。”
“二月,戊戌,李抱玉徙镇盩屋,军士愤怒,大掠凤翔坊市,数日乃定。”
“夏,四月,庚子,湖南兵马使臧玢杀观察使崔灌;澧州刺史杨子琳起兵讨之,取赂而还。”
“泾原节度使马磷屡诉本镇荒残,无以赡军。”
“吐蕃寇永寿。”
“米斗千钱”是什么概念?长安洛阳米价,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每斗仅十三文,现在要1000文,涨了多少倍?
看吧,内忧外患,加上天灾,京城小官都没有活路了,薛涛一家人能有好日子过吗?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