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还珠格格(第3部上下)(精)/琼瑶经典作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琼瑶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琼瑶著的《还珠格格(第3部上下)(精)/琼瑶经典作品》是“还珠格格”系列作品经过全新整理,进行了全新编校,采用小开本、精装设计,融合经典与时尚,值得收藏。

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作家琼瑶现象级影视代表作“还珠格格”系列原著。几代人的永恒记忆,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

琼瑶作品之所以不会过时,是因为作品的主题永远是不会过时的爱情。

内容推荐

琼瑶著的《还珠格格(第3部上下)(精)/琼瑶经典作品》讲述了中缅边境爆发战争,尔康被缅甸公主设计俘虏后两人之间引发了一段交割不清的感情纠葛。

小燕子嫁给五阿哥之后因“晒书事件”导致流产,始终没有生育。因哥哥萧剑与晴儿情意相投却无法相守,在大家的筹谋下萧剑打算带走晴儿最终众人惹怒老佛爷,老佛爷逼迫永琪迎娶知画赎出众人。五阿哥进退两难陷入了矛盾,一面是温婉如水的大家闺秀,一面是救哥哥心切的心爱之人,五阿哥最终何去何从……

经过一番出逃,众人从缅甸救出尔康返回京城,在紫薇的苦苦守候、永琪、萧剑等人的帮助下,成功戒除毒瘾,重新回到了紫薇身边。皇帝不得不妥协于众人的这种精神,最终同意五阿哥携小燕子、萧剑携晴儿离开皇宫去过自己的生活,知画也身得其所。

目录

《天上人间·上 》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拾壹】

 【拾贰】

 【拾叁】

 【拾肆】

 【拾伍】

 【拾陆】

 【拾柒】

 【拾捌】

 【拾玖】

 【贰拾】

 【贰拾壹】

 【贰拾贰】

 【贰拾叁】

 【贰拾肆】

 【贰拾伍】

 【贰拾陆】

 【贰拾柒】

 【贰拾捌】

 【贰拾玖】

 【叁拾】

 【叁拾壹】

 【叁拾贰】

 【叁拾叁】

 【叁拾肆】

《天上人间·下》

 【叁拾伍】

 【叁拾陆】

 【叁拾柒】

 【叁拾捌】

 【叁拾玖】

 【肆拾】

 【肆拾壹】

 【肆拾贰】

 【肆拾叁】

 【肆拾肆】

 【肆拾伍】

 【肆拾陆】

 【肆拾柒】

 【肆拾捌】

 【肆拾玖】

 【伍拾】

 【伍拾壹】

 【伍拾贰】

 【伍拾叁】

 【伍拾肆】

 【伍拾伍】

 【伍拾陆】

 【伍拾柒】

 【伍拾捌】

 【伍拾玖】

 【陆拾】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于是,那天,几十张又大又长的桌子,摆在藏书楼外的广场上。

小燕子忙忙碌碌,带着明月、彩霞、小邓子、小卓子和众多宫女、太监,搬着一沓一沓的古书,摊在桌上曝晒。

永琪、尔康、箫剑、晴儿、紫薇都来帮忙。永琪不住提醒小燕子:“你不能把各种书混起来晒,这样会乱,连复原都复原不了!第一张桌子专门晒历史方面的书,第二张桌子专门晒诗词方面的书……以此类推,要分门别类才行!万一乱了,我们弄几天都弄不完!”

“我知道!我知道!”小燕子拿起一本书来看,看得糊里糊涂,“可是,这书上是外国字,我看不懂!”

紫薇伸头一看,叹了口气:“那不是外国字,是西藏文!”

小燕子一惊,瞪着那本书嚷嚷:“怎么连西藏文都有?应该让塞娅来分类!”

箫剑看看这个妹妹,知道要让她来分类,恐怕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还是少说话,多做事为妙,就跑过来揽住这个最困难的工作:“好了好了,这分门别类的工作,我来做!”

晴儿看了箫剑一眼,心里像小鹿一般乱跳着。她怎么也没想到,晒书会带给她这么好的机会,又能看到箫剑了。即使到处都是宫女太监,即使无法和他说上任何知心话,但是,只要能够看到他,已经是她梦寐以求的事了。她跟了过来,轻声说:

“我来帮你忙!”

小燕子眼珠一转,就欣喜地把晴儿往箫剑身边一推。

“就这样就这样,晴儿,你和我哥来分门别类,我来搬书!用体力的事,我来做,用脑子的事,你们做!”

晴儿被小燕子一推,差点撞到箫剑身上,和箫剑目光一接,脸就红了。箫剑拿着书,看着她,见她脸颊飞红,眼光如醉,就看得出神了。

尔康和紫薇,交换了会心地一笑。尔康看看天色,着急起来:“我们必须快一点!要不然,晒好几天都晒不完!”

小燕子被提醒了,看了看桌上乱七八糟的书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样不行,我们的进度太慢了!永琪,我们必须把武功拿出来,那个藏书楼里,还有好多好多的书,我们施展功夫,先把它们都搬运出来再说!”

小燕子说着,看看高高的藏书楼,用脚一挑,把桌子一张张地挑起来,搭成一个大高台,她腾身而起,脚尖在每张桌上蜻蜓点水般一点,就一层一层地蹿上了最高点,然后,她一个飞身,从藏书楼的窗口飞跃进去,动作真是干净利落。原来,小燕子的成语进步不大,这些年,跟着箫剑倒真的练出一身好功夫。  大家抬头看着窗子,转眼间,就看到小燕子捧着一摞书,出现在窗口。

“是我扔下来,还是你们接过去?”她在窗口喊。

“别扔!别扔!那些书装订都不牢,一扔就散了!”永琪急忙喊,一跃而上,飞身接书,再跃回桌子,把书放好。

这样一表演,宫女和太监们,见所未见,全部鼓掌叫好。

小燕子好得意,又捧出第二摞书。

这次是尔康飞身上去接书。接着,是箫剑接书。小燕子来不及搬运,明月、彩霞、小邓子、小卓子和宫女太监们,都跑进藏书楼里去帮忙。大家轮番出现在窗口,运出一摞一摞的书,速度越来越快。永琪、尔康、箫剑三个,简直接不完。小燕子看得心花怒放,大笑:“这个好玩!看样子,你们忙不过来了,我也来帮忙接书!”

小燕子一个跟头翻回广场,也加入了接书的工作。太监们赶紧再搬出许多桌子来,因为原来的桌子成了大高台,剩下的桌子不够用了。

顿时间,广场上人起人落,煞是好看。书本一沓一沓地堆积在桌上,晴儿和紫薇,带着一批宫女太监们,忙忙碌碌地把书本摊开曝晒。小燕子和三位公子,上上下下地接书运书,像几只大鸟那样飞来飞去,来往穿梭,真是热闹非凡。(P6-7)

序言

浴火重生的新全集

我生于战乱,长于忧患。我了解人事时,正是抗战尾期,我和两个弟弟,跟着父母,从湖南家乡,一路“逃难”到四川。六岁时,别的孩子可能正在捉迷藏,玩游戏。我却赤着伤痕累累的双脚,走在湘桂铁路上。眼见路边受伤的军人,被抛弃在那儿流血至死。也目睹难民争先恐后,要从挤满了人的难民火车外,从车窗爬进车内。车内的人,为了防止有人拥入,竟然拔刀砍在车窗外的难民手臂上。我们也曾遭遇日军,差点把母亲抢走。还曾骨肉分离,导致父母带着我投河自尽……这些惨痛的经历,有的我写在《我的故事》里,有的深藏在我的内心里。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我已经尝尽颠沛流离之苦,也看尽人性的善良面和丑陋面。这使我早熟而敏感,坚强也脆弱。

抗战胜利后,我又跟着父母,住过重庆、上海,最后因内战,又回到湖南衡阳,然后到广州,一九四九年,到了台湾。那年我十一岁,童年结束。父亲在师范大学教书,收入微薄。我和弟妹们,开始了另一段艰苦的生活。我也在这时,疯狂地吞咽着让我着迷的“文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这时看的。同时,也迷上了唐诗宋词,母亲在家务忙完后,会教我唐诗,我在抗战时期,就陆续跟着母亲学了唐诗,这时,成为十一二岁时的主要嗜好。

十四岁,我读初二时,又迷上了翻译小说。那年暑假,在父亲安排下,我整天待在师大图书馆,带着便当去,从早上图书馆开门,看到图书馆下班。看遍所有翻译小说,直到图书馆长对我说:“我没有书可以借给你看了!这些远远超过你年龄的书,你通通看完了!”

爱看书的我,爱文字的我,也很早就开始写作。早期的作品是幼稚的,模仿意味也很重。但是,我投稿的运气还不错,十四岁就陆续有作品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成为家里唯一有“收入”的孩子。这鼓励了我,尤其,那小小稿费,对我有大大的用处,我买书,看书,还迷上了电影。电影和写作也是密不可分的,很早,我就知道,我这一生可能什么事业都没有,但是,我会成为一个“作者”!

这个愿望,在我的成长过程里,逐渐实现。我的成长,一直是坎坷的,我的心灵,经常是破碎的,我的遭遇,几乎都是戏剧化的。我的初恋,后来成为我第一部小说《窗外》。发表在当时的《皇冠杂志》,那时,我帮《皇冠杂志》已经写了两年的短篇和中篇小说,和发行人平鑫涛也通过两年信。我完全没有料到,我这部《窗外》会改变我一生的命运,我和这位出版人,也会结下不解的渊源。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里,陆续帮他写出六十五本书,而且和他结为夫妻。

这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本小说,或是好几本小说。我的人生也一样。帮皇冠写稿在一九六一年,《窗外》出版在一九六三年。也在那年,我第一次见到鑫涛,后来,他告诉我,他一生贫苦,立志要成功,所以工作得像一头牛,“牛”不知道什么诗情画意,更不知道人生里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直到他见到我,这头“牛”突然发现了他的“织女”,颠覆了他的生命。至于我这“织女”,从此也在他的安排下,用文字纺织出一部又一部的小说。

很少有人能在有生之年,写出六十五本书,十五部电影剧本,二十五部电视剧本(共有一千多集。每集剧本大概是一万三千字,虽有助理帮助,仍然大部分出自我手。算算我写了多少字?)。我却做到了!对我而言,写作从来不容易,只是我没有到处敲锣打鼓,告诉大家我写作时的痛苦和艰难。“投入”是我最重要的事,我早期的作品,因为受到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影响,大多是悲剧。写一部小说,我没有自我,工作的时候,只有小说里的人物。我化为女主角,化为男主角,化为各种配角。写到悲伤处,也把自己写得“春蚕到死丝方尽”。

写作,就没有时间见人,没有时间应酬和玩乐。我也不喜欢接受采访和宣传。于是,我发现大家对我的认识,是:“被平鑫涛呵护备至的,温室里的花朵。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我听了,笑笑而已。如何告诉别人,假若你不一直坐在书桌前写作,你就不可能写出那么多作品!当你日夜写作时,确实常常“不食人间烟火”,因为写到不能停,会忘了吃饭!我一直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是“书房里的痴人”!因为我坚信人间有爱,我为情而写,为爱而写,写尽各种人生悲欢,也写到“蜡炬成灰泪始干”。

当两岸交流之后,我才发现大陆早已有了我的小说,因为没有授权,出版得十分混乱。一九八九年,我开始整理我的“全集”,分别授权给大陆的出版社。台湾方面,仍然是鑫涛主导着我的全部作品。爱不需要签约,不需要授权,我和他之间也从没签约和授权。从那年开始,我的小说,分别有繁体字版(台湾)和简体字版(大陆)之分。因为大陆有十三亿人口,我的读者甚多,这更加鼓励了我的写作兴趣,我继续写作,继续做一个“文字的织女”。

时光匆匆,我从少女时期,一直写作到老年。鑫涛晚年多病,出版社也很早就移交给他的儿女。我照顾鑫涛,变成生活的重心,尽管如此,我也没有停止写作。我的书一部一部地增加,直到出版了六十五部书,还有许多散落在外的随笔和作品,不曾收入全集。当鑫涛失智失能又大中风后,我的心情跌落谷底。鑫涛靠插管延长生命之后,我几乎崩溃。然后,我又发现,我的六十五部繁体字版小说,早已不知何时开始,已经陆续绝版了!简体字版,也不尽如人意,盗版猖獗,网络上更是凌乱。

我的笔下,充满了青春、浪漫、离奇、真情……各种故事,这些故事曾经绞尽我的脑汁,费尽我的时间,写得我心力交瘁。我的六十五部书,每一部都有如我亲生的儿女,从孕育到生产到长大,是多少朝朝暮暮和岁岁年年!到了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我可以为了爱,牺牲一切,受尽委屈,奉献所有,无须授权……却不能让我这些儿女,凭空消失!我必须振作起来,让这六十几部书获得重生!这是我的使命。

所以,在我已进入晚年的时候,我的全集,再度重新整理出版。在各大出版社争取之下,最后繁体版花落“城邦”,交由春光出版,简体版是“博集天卷”胜出。两家出版社所出的书,都非常精致和考究,深得我心。这套新的经典全集,非常浩大,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分批出版,第一批是“影剧精华版”,两家出版社选的书略有不同,都是被电影、电视剧一再拍摄,脍炙人口的作品。然后,我们会陆续把六十多本出全。看小说和戏剧不同,文字有文字的魅力,有读者的想象力。希望我的读者们,能够阅读、收藏、珍惜我这套好不容易“浴火重生”的书,它们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呕心沥血而生的精华!那样,我这一生,才没有遗憾!

琼瑶

写于可园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日

后记

小时候,我的父亲母亲,常常带着我们四个兄弟姐妹,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是“接故事”。玩的方式,是大家坐成一圈,由一个人起头,说一句话,第二个人接下去说第二句,第三个人接下去说第三句……这样一直接一直接,连续不断,要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我的小说《剪剪风》中,曾经采用过一个我们接出的故事。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故事的发展无法控制,会接出许多意料之外的“笑果”。在我那穷困贫乏的童年里,没有玩具可玩,没有娱乐场可去,“接故事”就是我们最好的家庭消遣,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也让我们享受到许多亲情。

大概从那时开始,我对“接故事”就产生了兴趣。从小,我就是一个靠“幻想”生存的人。每晚入睡前,我会在脑海里勾画一个故事,想着那情节的发展,直到昏昏欲睡再也想不下去为止。第二晚,我会接着昨晚断掉的地方,继续想下去。这种“独自游戏”持续了很多很多年,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入睡良方”。大概,这也是我现在会从事“连续剧”这种工作的“原始训练”吧!

《还珠格格》是“接故事”的一个证明。连我自己都不太相信,我能把这个故事这样延续下去。想当年,我的父母训练我们“接故事”,给我的影响实在良深。从一九九七年到现在,我用了六年的时间在《还珠格格》这部小说和剧本里。六年,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漫长的岁月。我想,以后我不可能再用这么多的时间,来写一个连续的故事。不管它好还是不好,不管读者对它有怎样的看法和评价,那些,对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了它。《还珠格格》这系列的三部曲,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在《还珠格格》第二部结束时,我已经伏下第三部的伏笔,聪明的读者也已看出有第三部的可能。但是,我对自己是否有心力去继续写第三部,是完全没有自信的。在我的写作生涯里,我也经常有未完成的故事。我常想,人生的故事,都是分段的。这段之后,还有下一段。任何一段,都可以成为结束,也可以成为开始。故事结束在哪一个段落,只有我自己知道。故事有没有写完,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举出我的两本书为例,这两本书都只写了一半。一本是《一颗红豆》,另一本是《失火的天堂》。前者,我要写的原本是个婚姻的故事,女主角在兄弟两人中,无法抉择,最后,因为哥哥为她受伤,她在他生死关头,发现自己爱着哥哥,而选择了他。我的故事写到这儿,累了,觉得这样的结局也不错,就停止了。事实上,我还有一本“下册”没写出来,我真正要写的是这个婚姻的“失败”。“感动”不等于“爱情”,女主角爱的,还是那个和她个性相像的弟弟。至于《失火的天堂》,实在有些可惜,我的“下册”,连书名都有了,书名是《燃烧的地狱》。书中的女主角,是豌豆花和鲁森尧的那个女儿。一个“天使和魔鬼”的混合品,如何在丑恶的真相下燃烧自己的生命,最后蜕变为一个真正的“天使”。没有继续写下去,一直是我心里的遗憾。

我提到这两本书,只是说明任何小说,“断”在何处,常常只有作者明白。当《还珠格格》第二部出版后,虽然我心里知道故事没完,写不写第三部,我仍然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并不想逼迫自己去完成它。但是,我不写,居然有别人写!很多读者在各网站上,竞写《还珠格格》第三部。在内地,更有好多冒牌的《还珠格格》第三部,公然用我的名义出版,让我痛心至极。想到一生工作,却让不法分子,欺世盗名,觉得自己好像被凌迟了。想到许多被骗的读者,更是难过。我也顺便在这儿,呼吁当局,正视“著作权”这件事。因为,一个作者,想写一部对自己、对读者负责任的书,确实不容易。冒名者,却毫无“责任感”,可以胡写瞎写乱写。写得不好,反正是丢原作者的人。

我不写,别人会写。这件事,打击了我。同时,来自各方的要求,又鼓励了我。于是,我决定还是完成它。这样,我的生活,又钻进写作的痛苦和狂欢里,先写剧本,再写小说,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

剧本写得并不顺利,在创作中途,适逢美国发生“9·ll”事件,我在电视上,目睹飞机撞大楼,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感人事无常,也觉得人性太可怕!我的诗情画意全部飞了,乾隆小燕子突然距离我很遥远,我再也找不回他们。那是第一次,我停止了写作,觉得倦了累了,不想写了。直到两个月以后,我才抚平了情绪,重新执笔。

好不容易完成了剧本,我又开始写小说。去年四月,我那九十四岁的父亲,身体亮起了红灯,到了七月,父亲去世,这又给了我极大的打击。虽然父亲年事已高,这是预料中的事,但是,亲人永别,哀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在这种情绪下和办理丧事的忙碌中,五阿哥小燕子又距离我很远,伤痛之余,再度停笔。

等到情绪平静下来,继续提笔,自己觉得,对人生的体验,更加深刻。小说脱稿后,我照例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来修正它。岂料,九月中旬,鑫涛因病住院,从不生病的他,病情来势汹汹,吓住了我。在他住院、出院、治疗、调养……的过程中,我在紧张、着急、煎熬中度过,再度停止了修正工作。直到他出院,我才能在他休息入睡后,偷出一些时间,来继续完成《天上人间》。所以,这部书写写停停,自己的情绪,也常在惊涛骇浪里。如果有错误,如果写得不够好,请读者们原谅我!

和以前两部一样,《天上人间》的语言,一直是我最大的难题。几经考虑,我仍然让它维持前两部的路线,用了许多现代语言。有些考据工作,可能做得不够,犯错也在所难免。我曾写了“浪漫”两字,发现这是翻译的词汇,赶快修正。书中出现很多次“中国人”的对白,也使我考虑了很久,不知道清朝人,会不会自称是“中国人”?直到在我父亲的遗著《什么是中国人》一书中,看到父亲写的一段文字:“中国”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周朝的史料,譬如《诗经·生民篇》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孟子见梁惠王说:“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朝四夷。”

《左传》里更屡称“中国”……

这才没有疑问的,用了“中国”这个词。我曾经说过,处处考据,会让人顾此失彼。设限太多,会造成许多困扰。所以,我但求读者读来通顺明白,不曾过分苛求考据。

《还珠》第三部,分成几条线并进。乾隆和夏盈盈的一段情,带出乾隆对雨荷的思念。即使是皇帝,也有他的悲哀和无奈。箫剑和晴儿,这份不可能发生却发生了的爱情,不应该发生却发生了的爱情,贯穿整个故事,也促成永琪娶知画。小燕子、永琪和知画之间的三角问题,是书中的主轴。在我下笔时,对知画是带着同情的。那个年代,那种教育下的女子,几乎注定是悲剧。宫里的女人,谁不是悲剧?皇后和容嬷嬷,也在这一部里,作了“悲剧”两字的总结。小燕子和乾隆之间的“杀父之仇”,造成永琪的舍弃江山。造成乾隆的“觉悟”,自己为了“江山”失去的东西,不忍要永琪也跟着失去。于是,永琪在乾隆的了解下,选择小燕子,归隐山林,成为救世济人的名医,为他的“皇子”身份,写下最完美的诗篇。至于尔康“离魂”那段,是全书最难写的部分。“离魂”之说,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一部“中国历代笔记小说”中,有许多关于“离魂”的故事。我一直对于“生死”之间,有没有灵魂?有没有来生?有没有转世?有没有生生死死的爱?感到困惑怀疑,对于“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这样的爱情,心向往之。所以,尔康和紫薇那段“魂魄相守”的爱,也是这部完结篇的重点。

我承认,这部小说,是我在人生的风浪里完成的。自己的情绪,难免左右了小说的走向。以前,总希望“人定胜天”,现在,深知“人。不一定能胜天”。人生,有太多的沉重,太多的悲哀,太多的负荷,太多的无可奈何……我在《我的故事》一书中写过,我相信人生是一趟苦难的旅程,如何在这段“苦旅”中,活得丰富,活得快乐,活得充实.活得无悔,活得轰轰烈烈……这才是学问。“还珠格格”这个故事,终于画下了句点。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很“用力”地“活过”了!如果他们真的存在过,应该是“不虚此行”了!或者,你们要说,人生,哪里可能发生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是!这只是“故事”!

走笔至此,鑫涛的身体,仍然没有完全复原,我在牵牵挂挂中,草草写下这篇后记,有些不知所云。许多未竟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还珠格格》这部长达两百五十万字的小说,能够“完成”,鑫涛是幕后最大的功臣。如果没有他的鼓励,没有他的坚持,没有他的督促……甚至.没有他对我的种种照顾,我都无法完成它!即使在他卧病中,他还忍着痛苦,为《天上人间》设计封面。所以,我要感谢我所有的读者,感谢那些让我相信“人间有爱”的人,感谢我的父亲和家人,还有守护着我的鑫涛!因为有大家,这才有“还珠”!

琼瑶

2003年5月4日写于台北可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