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爱玲(我一直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黄晨晨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四章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情感纠葛,已不知被多少人写在文学作品里,被多少银幕演绎过。

胡兰成出生于1906年,浙江人。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贫苦,从燕京大学退学,当了五年教员。但是他又不满足于简单地过平凡的生活,一直想要参与政治。

1936年,发生了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军阀反对蒋介石的“两广事变”,胡兰成在广西教书,在《柳州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摇笔鼓舌,鼓吹两广与中央分裂,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军法审判。胡兰成被监禁了33天,后白崇禧送了他500元,算是礼送出境。

可他的政论暗藏玄机,引起了暗中窥觑者的注意,汪精卫系的《中华日报》开始约他撰稿。文章发表后,马上得到日本帝国主义刊物的青睐,当即翻译转载。

抗战爆发,上海沦陷,胡被调到香港的《南华日报》当编辑。

他写了一篇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受汪精卫之妻陈璧君赏识,立刻提升为《中华日报》总主笔。从此,他开始替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

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胡兰成任汪伪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法制局长、《大楚报》主笔,实际上也就成为了汪伪政府卖国的粉饰者,是汪精卫的御笔文人。

胡兰成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靠着文章从一介布衣到了首屈一指的政要位置上。他读了太多的书,脑子里还是旧文人的思想,总想凭借着自己的政论参与政治,结果得罪了汪精卫而入狱,而苏青听说胡兰成入狱后,携张爱玲到周佛海处为胡兰成求情。年底的时候在日本人的干预下,胡兰成得以出狱。

那个时候,胡住在上海,收到邮寄的《天地》杂志非常方便。他刚刚开释出狱,时间空闲,于是便拿起杂志翻看。

在那一期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中,张爱玲的小说《封锁》他是躺在躺椅上看的,看了几段就忍不住坐了起来,认认真真地读上了几遍,大为惊叹,十分喜欢。

他去信问苏青,张爱玲到底是何人。

苏青的回信里却只有两个字:女子。

后来,《天地》第二期寄到了,上面有张爱玲的照片,胡兰成见了又是大为惊艳,如此年轻却又如此有才华。

胡兰成曾任伪文化部长,在为人上有不可抹去的污点,但在才学上却有深厚的功底。

胡兰成到上海去见苏青,专门要了张爱玲的地址,可是苏青却说张爱玲是不见人的。

胡兰成感到一阵失望,但是仍然没有放弃,他一再请求苏青写下张爱玲的地址,苏青犹豫了半天才缓缓写下,胡兰成便拿着写着“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的纸条去见张爱玲。

开始张爱玲是不见的,虽然有救人之事在先,但是张爱玲与胡兰成并不是旧识。而且胡兰成的来访突然,张爱玲不想贸然接见。第二天,张爱玲思虑了半天,想到把人拒之门外也是有一些冷酷无情的,因此才给胡兰成打了电话,两个人约好见面。

张爱玲去见胡兰成之前,胡兰成是见过照片的。

他早早地在大西路美丽园的会客厅等待着张爱玲的到来。

张爱玲来了,很高且清瘦,丝毫不像是一个女作家。这和胡兰成预想的不一样,他的脑子里还留存着一些才子佳人的片段。

她规规矩矩地坐到了一旁,穿着一身短旗袍有点像奇装异服,安安静静的,看起来比十七八岁的女学生还要胆小。

胡兰成一直很瘦,给人一种俊朗干净的感觉。

张爱玲曾经形容他的侧脸:“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P131-134)

书评(媒体评论)

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从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

——贾平凹

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独树一格,不仅是富丽堂皇,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意象。

——白先勇

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

——王安忆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犹存。

——余秋雨

目录

第一卷 沧浪记流年

 第一章 伴月民国梦

 第二章 旧梦谱新曲

 第三章 花藤漫过民国岁月

 第四章 一别经年

第二卷 紫陌年华初长成

 第一章 明月静好少年早慧

 第二章 匆匆的疏离

 第三章 花落离散中

 第四章 灯火璀璨初起

第三卷 倾尽韶华天下夺魁

 第一章 熠熠生辉天才梦

 第二章 她从星辰大海来

 第三章 传奇

 第四章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第四卷 花开花落君前醉

 第一章 平生至爱我一人

 第二章 从此隔音尘

 第三章 她的作品,她的人生

 第四章 影业传奇

第五卷 再见,抚去时光

 第一章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第二章 消失熙攘红尘

 第三章 一纸深情是相拥

 第四章 繁华千落

张爱玲年表

序言

每一个作家都有各自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而大多数人都是尝尽人生沧桑后才能写尽万种苍凉。但每一种沧桑味道又都不同,有人一世安稳,历经浮华;有人半生飘零,流年倥偬……

她存在于离我们已经有些遥远的那个年代,以一个柔弱单薄的女子的身份成了上海文坛的明星,成为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符号,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的精彩。大多数人爱她,不是只爱她的文字,也爱读她的传奇人生,但也许,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去过她的人生。

她虽出身名门望族,但父母失和,家庭封建。她的才华从小就展现,直言要做自己的天才梦,但所有人都只当是戏言,不曾给过她一丝的温暖。她也曾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情,到头来却像是大梦一场。

她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不仅是因为,她孑然一身孤独地走在陌陌红尘里,还有她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的犀利文笔。

我们爱读她的作品,爱她每一篇里的妙语连珠和惊艳文笔,爱从里面看她生活的一点一滴。我们也爱看她的故事,从里面读到的都是为她感动的泪花,为她叹惋的心情。

她很像是漂亮的那杯酒,也像是我们很旧的往事,是甘苦还是辛酸,是温凉还是浓淡,没关系,一点一点品尝,入喉入心,也沉醉也销魂,也流了不少自己的泪。

从少时起,到风华正茂;

从孤绝时起,到悲葬于海。

她是张爱玲。

她笔下一生所爱,唯己而已。

内容推荐

黄晨晨著的《张爱玲(我一直在这里等风也等你)》通过记叙张爱玲成长经历、爱情纠葛、著名作品,高度还原了这位民国第一奇女子的一生,剖析她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悟一代旷世才女的天才梦和无限传奇。

编辑推荐

她是民国的临水照花人,是陌陌红尘里的倩影。她是张爱玲。

黄晨晨著的《张爱玲(我一直在这里等风也等你)》采用了小说的传记写作手法。

传统的传记历史韵味太浓,阅读容易疲倦,而小说型的传记用温婉优美的文字描述恰到好处的中和了这一枯燥,在现今市场很受欢迎。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中的一个异数,无论是她的故事,还是她的人生,都充满了她以清新的文笔,超凡的叙述能力,传奇的爱情和极高的文学素养,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话,具有一定市场和资料价值。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3: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