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龚云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政治前提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政治前提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学术渊源

第二章 20世纪初一3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萌生

 第一节 20世纪初一3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萌生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政治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第四章 20世纪50—6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发展

第五章 20世纪70年代末一世纪末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繁荣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末一世纪末的中国政治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 中国近代史新学科体系探索中的争鸣

 第四节 探索中国近代史新学科体系中的歧路——以《告别革命——回望20世纪中国》为例

 第五节 现代化视角介入中国近代史研究——以《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为例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推荐

龚云著的《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占有大量学术资料的基础上,从学术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勾勒了20世纪中国近代政治推动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产生、发展、定型的历史,条分缕析地分析了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过程中各种话语代表性人物的政治取向和反映这一取向的近代史论著。

本书通过对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体系形成、发展的学术政治史考察,总结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与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关系的经验教训,为正确处理中国近代史研究与中国政治关系提供历史借鉴,对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重要的启迪。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袖都十分重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研究,把它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本书的研究,有助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更好地发挥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历史借鉴作用。

编辑推荐

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屈辱与苦难,奋斗与牺牲,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中国近代史研究就是以这段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年轻学科。龚云著的《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精)》论述的中国近代史学科指的就是以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