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学者开始把生成词库引入汉语研究,不仅揭示了汉语中的一些规律,而且修正并改进了生成词库理论。历时十几年,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可观,并在语言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很多学者想了解这一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但这些成果多以论文的形式散落在各种期刊、论文集中,不易收集,尤其是港台学者的论文,多是英文版。因此,宋作艳、黄居仁主编了这本论文集《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研究》,旨在展现汉语生成词库理论研究的概貌和现状,促进这一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
本论文集主体部分主要有五个专题:生成词库理论介绍、句法语义研究、词汇语义研究、资源建设和跨领域研究。专题之前是生成讧库理论创始人Pustejovsky教授的特邀论文,介绍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标注框架。
围绕“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研究”这一主题,宋作艳、黄居仁主编的《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研究》选编了海内外刊物上的代表性论文,旨在展现o0生成词库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并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本书包括五个专题:生成词库理论介绍、句法语义研究、词汇语义研究、资源建设、跨领域研究。既有在生成词库理论关照下对老问题的新解释,也有基于汉语特点和事实对生成词库理论的改进;除了汉语研究,还有跨语言的比较研究;除了理论研究,还有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资源建设和习得研究。
GLML:基于生成词库的语义标注语言
一 理论介绍
语意类型系统
生成词库理论简介
生成词库理论的最新发展
关于生成词库理论的争论
二 句法语义研究
“个体”“类”和“事件”: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强迫
强迫、事件结构与句法
从实体到事件: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宾语类型强迫机制研究
逻辑转喻、事件强迫与名词动用
两个摄取义动词的事件选择与强迫:基于MARVS理论
现代汉语方位词语义强迫现象研究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词的逻辑多义性
协同组合机制下的动词宾语特性——以汉语微博语料库中的烘焙动词为例
三 词汇语义研究
从两个同级义场代表单字的搭配异同看语义特征和语义层级——以“锅”和“碗”为例
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多样性的认知理据
汉语双名词复合词中的物性修饰:跨语言的考察
类词缀与事件强迫
生成词库理论的类型系统建构——以事件名词为例
四 资源建设
汉语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和运用案例
基于语义类和物性角色建构名名组合的释义模板
五 跨领域研究
汉字所表达的知识系统:意符为基本概念导向的事件结构
浅谈物性结构对汉语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名词修饰结构为例
术语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