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生著的《蒲公英》与《小草集》为姊妹篇。
本书分为记忆、浪花、杂谈三个部分。内容包括《家乡的感觉》、《我心中的赵光“八景”》、《也说家乡的吃食》、《北树林》、《仓房》、《朝北的小窗户》、《挑水》、《我喜欢雨》、《好大的雪》、《麻雀与扫帚梅》、《满天星斗》、《明媚的晨光》、《难得的城中绿意》、《你要什么样的生活?》、《平房和楼房》、《智商和情商》、《自扫门前雪》、《道德的进步与回归》、《土豪金是什么颜色》、《论土豪金之流行》、《从民工回家过年想到的》、《返璞归真》等。
| 书名 | 蒲公英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赵洪生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洪生著的《蒲公英》与《小草集》为姊妹篇。 本书分为记忆、浪花、杂谈三个部分。内容包括《家乡的感觉》、《我心中的赵光“八景”》、《也说家乡的吃食》、《北树林》、《仓房》、《朝北的小窗户》、《挑水》、《我喜欢雨》、《好大的雪》、《麻雀与扫帚梅》、《满天星斗》、《明媚的晨光》、《难得的城中绿意》、《你要什么样的生活?》、《平房和楼房》、《智商和情商》、《自扫门前雪》、《道德的进步与回归》、《土豪金是什么颜色》、《论土豪金之流行》、《从民工回家过年想到的》、《返璞归真》等。 内容推荐 《蒲公英》为作者赵洪生近年来创作并发表的散文、杂文、随笔结集。本书30万字,90余篇。分为记忆、浪花、杂谈三个部分。文字质朴清新自然,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作者记人记事娓娓道来,回忆家乡,寄情山水,吟咏自然,抒发情怀,内涵丰富,寓有哲思,现实感强。 目录 记忆 家乡的感觉 我心中的赵光“八景” 也说家乡的吃食 北树林 仓房 朝北的小窗户 挑水 冬天的蔬菜 儿时的零食 家乡的东山 蓝木桥 灯光 三角泡记 沙尘暴 我喜欢穿旧衣服 小木手枪 一把小葱叶 煤油灯下的生活 钉钉子 家庭“牧业” “四级”木匠 蝈蝈笼子 离奇的经历 “红医班” 小秋收 小时候的路 树林就是我们的公园 左邻右舍 考大学 浪花 我喜欢雨 好大的雪 跨界的乌鸦 麻雀与扫帚梅 满天星斗 明媚的晨光 难得的城中绿意 你要什么样的生活? 平房和楼房 登临七星峰 趋势与逆趋势 松林四季 我心自然 五福野游 下雨的感觉真好 自然环境的平衡 柞树橡树 今天你快乐了吗? 迎风奋飞的鸟儿 把握好心态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比学赶帮超 参观廉政教育展览有感 大爱无私 端午节 甘当左手 逛菜市场 两年之交的思考 清明节 我的自知之明 五分钱 “小确幸”的大作用 小烧酒 一同走过一路辉煌 学会轻松生活 引人人胜的美文 追求完美形象 莫力达瓦旗文化 北极村 杂谈 智商和情商 自扫门前雪 道德的进步与回归 土豪金是什么颜色 论土豪金之流行 从民工回家过年想到的 返璞归真 “红豆局长”说明了什么 你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 权力需要制约 文化传承是起码的责任 留住历史 闲话政绩观 需求需要刺激培育吗? 也说“面子” 欲望的是是非非 帕累托和卡尔多改进 创新的方法 讲课拾遗 关于项目建设的思考 不能再靠天吃饭了 影视剧的品位和生命力 应该治治晚会热 国家电视台的公共责任 日内瓦电视台印象 旅游热漫议 闲话旅游发展 留得住的乡愁 试读章节 家乡的感觉 去年年初我调到省城工作,从黑河到哈尔滨,中途要经过我的家乡——赵光。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那里有我快乐的童年,收获的少年,也是我成长成熟的地方。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往来于黑河——哈尔滨的次数多了。无论是乘飞机、坐火车,还是开汽车,每一次我都会那么热切地期盼着与之相逢,即使是在飞机上,我也会从舷窗上向下看,即使看不到,也会感受得到家乡的。 记得刚到黑河工作的时候,到省城开会的情况比较多,当时黑河还没通航,只能坐火车往返,并且常常是坐白天的火车,于是便常常在火车上与赵光农场相会。如果是从北安赶往哈尔滨,那么火车刚过福安站,我便会一刻不停地盯着窗外,期望早早地看到赵光砖厂,看到红领巾水库,看到赵光粮库,看到赵光烈士墓。这时火车便慢慢地停了下来,我便去看那站台上的人群,寻找熟悉的影子。如果是从哈尔滨赶往北安,那么火车刚过李家站,我便会一刻不停地盯着窗外,期望早点看到六井子,看到大修厂、汽车连,看到场部,看到我父亲工作的单位供应站,看到铁皮的大仓库和水泥的“水楼子”。这时火车就慢慢地停了下来,我便去看那站台上的人群,寻找熟悉的影子。 我在赵光农场生活了近二十年,有两个“家”,两个学校,两个工作单位,这六个地方对我都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均不在铁路沿线,坐在火车上是看不到的。当火车开动的时候,留在记忆中的家、学校、单位的信息便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无幕的空间上演,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激动人心! 从黑河调到省城工作以后,我是很希望开汽车往返的,大概就是图个能有机会自由自在地亲近赵光农场吧。大约每次经过,我都不会放弃这美好的机会的,即使没有什么事,我也要“创造”点事停下来,让双脚站在赵光农场这片土地上。而当双脚落地的时候,就像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寒天也温暖、泥土也芬芳、草木也有情、房舍也温存、陌生也亲切呢! 每次到赵光,我都会到处走走看看,去寻找过去的影子。如今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再找过去的影子是难上加难了。于是便和朋友,也和自己指指点点的,这里过去是什么,那里过去是什么,有什么事情在这里发生过,我在这里做过什么,等等,如数家珍,如见老友。当然那两个家,两个学校,两个单位是都要去看的,尽管二三得六个地方,也只有一个家还保留着,其他的已经都拆除了,有时我还是要到“遗址”去看看,似乎这些地方保留了过去的“全息”影像,正在遗址上空演绎着。 有时到赵光我会约上几位老同学聚一聚,一起回忆儿时的玩耍与欢乐,学生时代的调皮与恶作剧,一起谈论谁在做什么,谁富有谁贫困,谁的孩子有出息,谁的孩子不争气等等,都很有趣,都是共同的话题。 赵光农场是我的家乡,家乡的感觉原来就是你常常想起并渴望亲近的土地,就是听到了便会激动万分、备感温情的称谓,就是在记忆中那些零零碎碎鲜活有趣的回忆,就是熟也亲近生也亲切的乡音乡情,就是思想追随,身体回归的方向。家乡的感觉就是:我是游子,我是树叶,我是儿子啊! 2012年10月29日 我心中的赵光“八景" “谁不说俺家乡好”道出了人们的家乡情怀。说家乡好是要有事实为证的,那便是家乡的山好,家乡的水好,家乡的物好,家乡的人好了。 每次回山东老家我都能获赠一两本书,都是介绍家乡的书,诸如《夏津县志》《夏津文史资料辑》《齐鲁八景》等等。这些书都是家乡政协的领导主编的,特别是《齐鲁八景》这本书,集齐鲁大地景观之大成,诗画并茂,引人人胜,真是一本好书。 其实各地都有各自的好景,但却并不一定就是八个,有三个五个的,有十个八个的,当然也有几十个上百个之多的。古时候,为了推其精、求齐整,各地便都以八为数来推介自己最有特色的景观。 我的出生地在山东省夏津县,但是由于出来得早,大脑里根本就没有最初的记忆,所以夏津县大概只能算是我的故乡吧。我真正可以在内心中称作家乡的应该是我的成长地赵光,从3岁到22岁,我在赵光生活了整整20个年头。 赵光是一个人口三四万人的场镇合一的地方,场部和镇中心合在一起的人口大约一万多人。赵光农场创建于1947年,赵光村要早一些。历史也不是太久。赵光虽然地处丘陵地带,但并无真正意义的山,也没有像样的河。因此,要让我们归纳推出世人认可的赵光“八景”是不可能的。P3-5 序言 蒲公英 很长一段时间,我只知道婆婆丁,而不知道它的学名叫蒲公英。这并没有妨碍我对蒲公英的认知和喜爱。 婆婆丁是我认识的最早的野生植物。从我记事时开始,我就认识了与小草为伴的婆婆丁,因为它是可以吃的。刚刚长出来的,因其嫩、因其鲜、因其少,它就成了人的食物。待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婆婆丁的时候,因其多、因其粗、因其易,它便成了家畜的食物。因此,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最早被大人们教会认识了婆婆丁,也最早被大人们赶去挖婆婆丁,五六月份的时候给人挖,以后就是给家畜挖了。 婆婆丁是每年春天最早发芽的植物,和小草一起萌发,但又比小草长得快。也许残雪尚未融尽的时候,婆婆丁就已经感知了春天的讯息,早早地就醒了,并做好了萌发的准备。北方的春天来得很急,一夜的春风,气温可能就升高了十几度,这是婆婆丁“疯长”的温度。几天时间,婆婆丁就长大了,在初春的田问、路边、山坡、草地里绿油油的,十分抢眼,引来前来采挖的大人和孩子们。 婆婆丁的花期也是最早的。婆婆丁春秋两次开花,春季花期很早,是北方开得最早的野花。那些与之相伴的小草尚未长高的时候,婆婆丁便已开出了鲜艳的黄色小花,一点点的,一片片的,非常好看。十几天之后,花茎迅速长高,黄花凋去,茎头上便顶着一个漂亮的白色的小绒球,这就是婆婆丁的果实球。 白色的小绒球像一朵美丽的花,清雅而娇柔。春风一吹,排列有序的小伞挂着种子便飞向天空,随风飘荡,婆婆丁的种子便撒落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小的时候,我们特别喜欢去摘婆婆丁的小绒球,然后放在嘴边轻轻地去吹,眼前便飞舞着一片白色的小伞,如诗如梦,心也随之飞向了远方。 有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歌名叫“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传唱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很少听到孩子们在唱,但我却记忆很深,记忆犹新。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忧伤 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 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飘荡,飘荡 小伞带着我飞翔,飞翔,飞翔 小伞带着我飞翔,飞翔,飞翔 婆婆丁的学名是蒲公英。尽管婆婆丁有自己的学名,在东北大家是只管叫它婆婆丁的,叫得亲切而自然。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体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等药用营养成分,既有丰富的营养,又能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解决温饱、进入小康生活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了,于是,这极普通的、极易得的、药食兼用的植物便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了。不仅乡村的人们重视,城里的人们也重视;不仅上得农家的饭桌,也上得豪华饭店的餐桌。也由于人们的普遍需求,种植蒲公英便应运而生,寒冬腊月也可以吃上鲜绿的蒲公英。 尽管大棚种的蒲公英的营养成分差也差不了许多,而且获得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我始终还是喜欢和留恋那春天里的野生蒲公英。我已经到城里生活了许多年,自己很难再去郊外挖蒲公英了。我的二舅哥是知道我的爱好的,每年春天都托客车司机给我捎一些野生的蒲公英,我是带着亲情去享受这“异常”珍贵的野菜的。 我曾经把我写的一些随笔、散文、游记等集了一个集子,取名《小草集》。因为缺乏一些自信,也只是作为一种纪念性的东西送给朋友们斧正、雅正和惠存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本书还得到不少领导、同志、朋友的好评,觉得能看得下去,也能有点启发。我便又受到了鼓舞,便把过去写的和新近写的一些文字做了整理,又汇了一本集子。我把这本书定名为《蒲公英》,与《小草集》做姊妹篇。 这篇小稿就作为这本书的自序吧。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