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虚无主义与现代性批判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张兴成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兴成著的《虚无主义与现代性批判》围绕着现代性与虚无主义问题展开,从文艺理论、文化批评和哲学、思想史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问题与现象,探讨了以下问题,即虚无主义与现代性的基本关系,虚无主义在现代性知识话语与结构中的位置和问题谱系,虚无主义的核心理论和基本类型;现代文化多元论与虚无主义的关系,则先从施特劳斯与伯林这两大思想史家之间的思想战力入手,梳理了价值多元论的现代哲学依据和思想渊源,进而反思了这种观念的虚无主义倾向与危险;辨析虚无主义的典型观念之一历史主义在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中的表现;分析了在价值多元、价值虚无的“诸神之争”的时代,知识分子面临的信仰危机和选择困境,同时反思了制度化写作对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的影响;从技术统治问题出发,结合生态问题、电子媒介、电视审美文化等,分析和批评了工具理性和技术人格背后的价值虚无与功利主义问题;从“现代性反思”角度重新审视古典智慧,通过对经典问题的讨论。

内容推荐

虚无主义是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大问题,也被西方诸多思想家视为现代性的本质。张兴成著的《虚无主义与现代性批判》企图以虚无主义问题为核心与线索,深入探索现代人与现代性思想的内在问题与困境,通过梳理、辨析虚无主义与现代思想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庄子、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韦伯、海德格尔、施特劳斯等人的思想为基础,从哲学、文学、社会理论以及文化批评等角度,结合诸多重大的思想、文化与社会问题,如柏拉图主义、基督教传统与现代虚无主义的关联,存在主义小说与现代人的死亡意识、信仰与存在感,工具理性与技术统治时代的道德、政治与生态危机,当代历史主义的文化表征与思想悖论,现代价值多元论思想中的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倾向,后现代主义与电子传媒时代的精神放逐与人性异化,古典价值重审、经典教育论争与现代人的灵魂重塑等,意在深入分析和批判现代性的价值亏空等内在问题,揭示现代人思想与精神危机的一些深层原因,从而引发我们去认真思考存在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美好。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现代性与虚无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诸神之争:现代性问题结构中的虚无主义

一、“事物和人的巨大变形”:现代性与现代现象

二、悖谬的时代与思想:现代性的矛盾性与自反性

三、“西方价值观向全世界的投射”:多元现代性与西方霸权

四、“与时俱进”:历史主义的价值虚无

 第二节 尼采:柏拉图主义与虚无主义

一、虚无主义问题在尼采思想结构中的位置

二、“上帝死了”与西方形而上学的危机

三、尼采的虚无主义

第二章 存在的遗忘与现代人的虚无感

 第一节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加缪:上帝、苦难与反抗

一、存在的悖谬:通过自杀证明自己也可以成为上帝

二、反抗上帝变成反抗人类,杀人是一道利弊权衡的计算题

三、权力是没有目的的手段,无选择的选择变成了最好的选择

四、“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

五、“存在就是幸在”

 第二节 托尔斯泰、海德格尔:“向死而生”与存在的澄明

一、“虚无主义既是最大的伦理和政治的灾难,也是最大的哲学的可能性”

二、“最后的人”:“生命价值”隶属于“有用价值”

三、常人统治与存在的沉沦

四、存在的本真乃“向死而生”

第三章 技术理性与虚无主义

 第一节 海德格尔、韦伯与鲍曼:技术理性的虚无主义面相

一、海德格尔:技术与存在的遗忘

二、韦伯:现代体制的合理化悖论与非人性化

三、鲍曼:官僚机器、技术理性与大屠杀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第二节 自然消费的失控与不义:现代性、技术统治与生态政治

一、理性神话与技术统治

二、发展主义与“现代化陷阱”

三、技术享受、消费民主与社会正义

四、技术意志与现代性悖论

 第三节 洞穴魅影:电子传媒时代的人类心灵

一、“感觉都一样”

二、战争、游戏与正义

三、电子媒介时代的群众心理

四、自我的迷失与“碎片化”

五、电子媒介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第四章 历史主义与虚无主义

 第一节 列奥·施特劳斯:历史主义与现代思想危机

一、虚无主义与现代性危机

二、自然权利论的古今之争:现代思想史与虚无主义

三、重启古典理性主义哲学之路与虚无主义的克服

 第二节 价值多元与价值虚无:施特劳斯与伯林的思想张力

一、一元论、多元论与现代虚无主义

二、德国浪漫主义传统与自由主义的悖论

三、文化认同、身份政治与“好人政治”

四、作为起点而非终点的价值多元论

 第三节 从唯物史观到新历史主义:现代性叙事与当代中国文艺史观

一、“进化论”“阶级斗争论”和“现代化论”

二、两种对立的现代性历史叙事

三、新历史主义与“释放历史阐释权”

四、当代文艺史观中的虚无主义倾向

五、历史阐释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幽灵”

 第四节 “传统”和“西方”的双重误读: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论的悖论

一、多元现代性:“反西化的西化”,还是“反西化的现代化”?

二、被发明的“传统”:“我们的”传统高于“好的”传统?

三、被发明的“西方”:是谁造成的“失语症”?

四、历史主义的陷阱

第五章 现代性反思与古典价值的重估

 第一节 “经为常道不可不读”:现代性反思与重读经典的意义

一、阅读经典既是对思想史的“重述”,也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

二、重新研读经典是现代人的“灵魂的转向”

三、“潜心古典学问是成为有教养的学人的唯一途经”

四、经典训练是人文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基础

 第二节 化声以相待:庄子与相对主义——《庄子·齐物论》解读(上)

一、序曲:“天籁”与“丧我”

二、智辩无穷,物论不休:知识人的迷失与芒昧

三、照之于天,因是以明:化解成心

 第三节 化声以相待:庄子与相对主义——《庄子·齐物论》解读(下)

一、复归其根,道通为一:“言无言”与“不知之知”

二、超越相对,和以天倪:梦与觉的吊诡

三、尾声:“有待”与“物化”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