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间.是一片绿色的沙漠,上帝曾创造出一种全天产最美丽的绿色.遗落在人世间,而有一个女孩,恰是穿着那件最美丽的绿裙子,从沙漠深处向我走来。
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清泠泠、叮铃铃的铃铛声。后来,我们一起在那片铃铛声中静静地走着,
一个来自东京的女孩,与我在洪洪人流中淡然相行,一同走过上海的大街小巷.走过那段风情乡月里的日常之生。
西岛俊文著的《最美丽的绿(一个东京女孩在上海)》是一篇唯美的爱情小说,感情描写细腻,语言文字生动传神。正如有读者评价的:如一杯加了勺葵花蜜的咖啡,甜涩参半,味道独特。无奈的同感,有些话语,也只能放在那个永生都不会消失的风中……
一个来自东京的女孩,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个上海男孩。他们从相识,到牵手而行,走过上海那些有名有味的街,品尝过那段风情岁月里的日常琐碎。这里不关乎是东京还是上海,亦不关乎是东京人还是上海人,这里只是亲亲契契的两个年轻男女,他们行走在上海的生活,以及相识相恋在这座城中的漫漫情事。
西岛俊文著的《最美丽的绿(一个东京女孩在上海)》是一篇温馨迷人的爱情小说,娓娓如诉的文字,润泽心弦的情怀,异国风情与本土风习的甜蜜契合,细腻生活与丰静深思的内外交响,都将使读者在初览之际,便若迷若失地一同进入他们的那片含着某种隐约魅力的生活世界。生活从来,都似乎是在别处。不过在这里,生活却就像是在我们的手心,它就是那么盈盈的一握,温暖而又亲切。
坐在我左手边隔着两人的位子上,有个眼神清亮的女孩,头发柔柔长长地披着,宛若春日阳光下晒着一屋顶动人的丝绸。乍眼看去,是个素面无华却又淡然出众的女子。她叫启子,一开始说话不多,后来吃到半席的时候,不知怎么地换到我旁边的位子上。我们相互问候了几句。启子说,她三月份才来到上海,在日本刚刚大学毕业,由一位先她毕业来上海的朋友推荐,进了一所音乐学院成为语言学专业的留学生,住在学校的留学生公寓。
后来我们慢慢熟悉起来。那时我刚进研究生院不久,生活正过得稀里糊涂。音乐学院就在语言文化学院附近的汾阳路上,和启子相熟以后,渐渐地每次上完课都会约她在淮海路一带见面,最多的活动就是一起去找地方吃饭,有时也会和高桥一起。复兴中路上的小东北面馆,襄阳南路上的印度料理店,一条没注意名字的小街上的新疆餐馆,淮海西路上的日本酒屋、巴西烤肉店等全都被我们——吃了个遍。其中最常去的是汾阳路上的一间咖啡店,那里僻静而又雅致,且很便宜。我们常常各点一杯咖啡,然后一直坐到关门打烊。
第一次来这间咖啡店,是因为偶然遇到启子的一个朋友。那天我上完课跟高桥告别后,按照约定去音乐学院的小草坪上与启子会面。进校门走近草坪的入口处,却看到启子正和一个女孩站在草坪过道边寒暄。我犹豫了一下,在路口边的一幅大广告牌前停下来。这时启子一眼看到我,便向我招了招手。
我走到她们身边,与那女孩相互作了自我介绍。
“我是井上,请多多关照。”她轻声地拘礼说道。
井上小姐也来自东京,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将近三年。我站在一旁,听两人一直说着关于某个咖啡店的话题。原来井上小姐想在上海经营一间自己的咖啡店,现在正在外高桥那边装修一间大的仓库。后来我们一起去了汾阳路上的那间咖啡店。
咖啡店进门左手是干净雅洁的柜台,右手是一排香喷喷的各式面包,一楼店厅只有零星几个座位。点了咖啡上去二楼,南面临窗的座位可以清晰地看见窗外梧桐树叶的绿绿茎脉,小街上没有公交线路,因而显得格外闲静。北面有一处突出的阳台可以露天而坐,下面是一个大大的酒店前庭,葱郁静谧的树木环绕着,有假山高处的水流下来的声音,斑斑石道上有零落的绿叶和草尖。我们都觉得这里是个浪漫的所在,因而此后我和启子便成为这里的常客。
2
去年春节期间,启子曾与朋友一起去桂林、阳朔旅游。两个女孩子,在中国新年的时候,事不关己地来看热闹,并到离阳朔街区很远的山村农家,在那个村子的民宿住了一夜。据她说那里也是个景点,游客一般不多,没有专门的旅店,停留下来的游客只能住民宿。 几年前我也曾到过那里,问她:“是不是那个叫月亮山的地方。”
“不是,还要再远一点的地方。”启子一手托着腮帮想了想说。
这天下午,和启子又约在汾阳路咖啡店见面。落座后,她即拿出几张照片来,跟我说起桂林,关于那个比月亮山还要南方的地方。她说了几遍那个地方的名字,由于刚学中文不久。发音俨然小孩子初学拉提琴,语调呀呀合韵却又跑调得离谱,我总也听不清,只好作罢。
随后启子又拿出几张照片,是她们与所宿人家孩子的合影:一个十三四岁的懵懂初长的女孩,脸上带着怯怯的笑;一个是她弟弟,刚过十岁的山野男孩,咧着嘴,笑得那么老实。虽然几张照片中的背景各有不同,可姐弟俩的笑都像她们所穿的新年衣服一样,没有变。
“我要把这些照片寄给她们,我们曾经约定过的。”启子郑重其事地说,“还有,她现在正读初中,老师说她英语不好,因为她家里没有录音机,所以我答应买一个随身听送给她,现在也要一起寄过去,但是……”
“但是你不会寄中国的邮件,对吧?待会儿我帮你去寄。”我说。
“思,那个也是,但是另外还有……”
“还有?”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