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编著的《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与首都治理体系现代化》介绍了,北京市已步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但也面临着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水平、人道事业发展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现象,迫切需要加快社会建设、推动社会转型。在经济建设向质量型转变、社会建设向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型转变的新常态下,北京红十字组织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具有北京特色的人道支撑体系,促进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
北京红十字组织人道支撑体系建设,需要立足现实经验,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着力发展以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国际人道援助以及开展民间外交为核心的人道事业。同时,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施提升北京红十字组织治理能力的四项战略:完善以理事会、会员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强化区街基层组织,加强以募款和应急反应为重点的能力建设;借鉴国际经验,拓展创新社会企业、空地立体救援、弱势群体服务等新型人道业务;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提升人道文化传播能力,以人道主义精神凝聚全社会的共同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编著的《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与首都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北京红十字会与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开展的“红十字组织在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全书站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在回顾历史、吸纳国际经验基础上,为发挥红十字组织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出建议,同时建立了一个区红十字人道指数指标体系,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总报告
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与首都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 北京红十字组织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人道支撑功能
二 首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北京红十字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 完善红十字人道支撑体系,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报告
首都红十字组织发展历史与功能
一 北京红十字组织的历史与功能
二 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与功能
国际红十字运动和外国红十字组织社会治理功能与经验
一 国际红十字运动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二 英美等发达国家红十字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
红十字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一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 治理框架下的红十字组织角色与功能
三 依法办会,提升红十字组织内部治理能力
四 理顺外部治理关系,打造首都人道事业共同体
全面深化改革中北京红十字组织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思路
一 北京红十字组织改革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二 北京红十字组织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 全面深化改革中北京红十字组织的发展思路
红十字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价值
一 国际红十字运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国际红十字运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三 北京市红十字会核心价值观与“人文北京”建设
四 北京红十字文化与“人文北京”的关系
五 北京市红十字会文化与“人文北京”运动的结合:北京红十字文化宣传现状
六 境外经验:各国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文化传播
七 推广北京红十字文化的建议
指标体系
关于设计区红十字人道事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报告
一 关于设计区红十字人道事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背景和意义
二 关于设计区红十字人道事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思路
三 关于区红十字人道事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四 关于区红十字人道事业发展水平评价工具的选择
五 区红十字人道事业发展基础信息表
六 区红十字人道事业发展评价测算流程
典型案例
北京红十字组织人道事业典型案例
一 打造空地一体化人道救援体系
二 在首都反恐维稳处突中发挥人道支撑作用
三 为血液病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捐赠系统化服务
四 菲律宾救援:初建国际救援机制,促进人道外交
五 “博爱在京城”:募捐救助活动中的一张名片
六 西单献血小屋:践行红十字人道精神
七 “共铸中国心”:共铸健康,共铸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