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拿破仑传/世界风云政治家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拿破仑传》作者是埃米尔·路德维希,他以撰写通俗传记而享誉全球,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拿破仑传》正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将竭尽所能将拿破仑一生经历的各个阶段的军事、政治、外交、情感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示在读者面前,而且这一展示将是迄今最为详尽、生动的。

内容推荐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书中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史实与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本书根据《拿破仑传》德文原文翻译而成,力图呈现给读者一个最全面、最真实的拿破仑。

目录

第一章 崭露头角

 1.海岛硝烟

 2.雄狮出世

 3.军校苦读

 4.痴迷大炮

 5.军营磨砺

 6.经历挫折

 7.短暂蛰伏

 8.时局突变

 9.败走家乡

 10.初试锋芒

 11.牢狱之灾

 12.重获自由

 13.时来运转

 14.甜蜜爱情

第二章 征服欧洲

 1.受命出征

 2.领袖风范

 3.强硬手段

 4.铁骨柔情

 5.烽火传情

 6.铁腕治军

 7.软硬兼施

 8.保持朴素

 9.政治结盟

 10.签订和约

 11.荣归巴黎

 12.东征计划

 13.船上辩论

 14.政治手段

 15.印度之梦

 16.攻克土耳其

 17.悄返巴黎

 18.局势紧张

 19.雾月政变

 20.武力夺权

第三章 加冕称帝

 1.颁布法典

 2.征服奥德

 3.巩固政权

 4.借机发难

 5.家事难平

 6.痛下杀手

 7.拿破仑称帝

 8.宫廷生活

 9.加冕典礼

 10.与英和谈

 11.三皇会战

 12.封侯加爵

 13.耶拿之战

 14.移情别恋

 15.示好沙皇

 16.剑指教皇

 17.为爱痴狂

 18.兄弟反目

 19.近臣欺骗

 20.会晤歌德

 21.沙皇弃义

 22.遴选新后

第四章 英雄路转

 1.喜得贵子

 2.撕毁合约

 3.磨刀霍霍

 4.伐俄亲征

 5.火烧莫斯科

 6.艰难撤退

 7.巴黎惊变

 8.重整朝纲

 9.内忧外患

 10.进退维谷

 11.兵败莱比锡

 12.中断和谈

 13.后院起火

 14.被迫退位

 15.东山再起

 16.重建帝国

 17.困境重重

 18.兵败滑铁卢

 19.再次退位

 20.流放之路

第五章 孤岛挽歌

 1.小岛怪人

 2.成功动力

 3.崇高荣誉

 4.超强能力

 5.有胆有识

 6.蔑视一切

 7.意识超前

 8.天生敏感

 9.质疑上帝

 10.简陋生活

 11.苛刻待遇

 12.口述回忆

 13.关注时局

 14.平凡心境

 15.自我评价

 16.人生真谛

 17.病入膏肓

 18.立下遗嘱

 19.英雄落幕

 20.回归故国

后记

拿破仑年表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崭露头角

歌德的评价:拿破仑的故事是深深让人铭记于心的,他就像童话一样,比圣约翰带给我们的震撼都强烈,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蕴藏着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但我们却始终都没有猜透那究竞是什么?

1.海岛硝烟

此时在海岛的某一处帐篷里,一条厚厚的毛毯包裹下,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给她的孩子喂奶。她的目光不时地向门口望去,神色中透着焦急,耳朵仿佛被远处传来“隆隆”的声音所吸引。太阳都落下去了,敌人还没有撤退吗?或许,那传来的是雨声和雷声吧?又或许,是那狂烈的风儿吹过狐狸和野猪栖身的树林,使冬青栎和松树发出一阵一阵雷鸣般的涛声吧?在烟雾缭绕的帐篷里,从年轻的妈妈穿着的衣服上看,她像是一个吉卜赛女人,因为心中想着事情,刚刚喂完孩子的她连扣子也没有系好。今天外面的战况如何,我们胜利了吗?一连串的想法在她的头脑中不停地涌现。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是他吗?他说过今天会回来找我的!可是,现在已经是深夜了,战场与这里间隔着很远的一段路程!

不多时,帐篷门被人拉开了,随着一阵冷风,一位年轻的贵族军官走了进来。他身着得体的军装、扎着带羽饰的头巾,年纪二十岁左右的样子,高高的个子,只是身体略微有些单薄和清瘦,但走路的动作很敏捷。

看到年轻的妈妈,他亲热地向前打着招呼,显得迫不及待的样子。年轻的妈妈连忙站起身来,把孩子交给了旁边的女佣,端起倒满葡萄酒的杯子。然后,她摘下围在头上的头巾,走到他的面前。只见栗色的卷发行云流水般地散落下来,露出了那白皙光洁的额头,一张漂亮的嘴巴急切地询问着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她的下颌略有些修长,显示出比其他女人更为旺盛的精力;而在火光的映照下,她挺直的鼻梁,透出了一股迷人的魅力;腰间挂着一把闪闪发光的短剑,显示出她干练的性格(挂短剑是当地人的习惯)。从这位美丽而略带豪气的年轻妈妈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她一定是出身于坚毅有为的古老家族。事实的确这样的,她的祖先与这位年轻贵族军官的祖先一样,早在几百年前就已是让人敬仰的领袖人物和英勇战士。他们原本居住在意大利,后来才举家搬迁到这个多山的海岛上。此刻,整个海岛的人都紧密地团结了起来,他们为了赶走法国侵略者正在进行英勇的战斗。

此时,她才刚满十九岁,她与丈夫是一起来到岛上的,她相信丈夫是为自由和独立而战斗。在这个恶劣的环境里,她没有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穿着华丽服饰吸引众人目光的耀眼贵族,因为,在战火的硝烟中,荣誉和勇敢才是高贵身份的证明。

面对妻子的询问,机敏而充满活力的丈夫把最新消息全告诉了她:我们打败了所有的敌人,他们已被赶到海边,没有了任何的退路。现在他们已经派人向我们的司令保利求和了!明天我们就停火,战争就结束了!莱蒂齐娅,我们自由了,胜利了!勇敢的科西嘉将重获自由!

在科西嘉岛居住的人们都希望自己多子多孙。因为这个岛上的居民,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英勇的战士,他们哪怕是受到一点点侮辱就会当场复仇,甚至会为此刀枪相见,而家族之间的争斗更是流血不断。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这位年轻的军官跟别人一样,也希望自己生下许多孩子,以确保家族后继有人,并且能发扬光大。而他的妻子则从女性的角度和自己母亲及其他女性长辈那里认识到:孩子意味着荣誉。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15岁那年她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但由于战乱不断,她的孩子没有存活下来,直到今年才有了第一个男孩。

这位年轻的军官就是科西嘉岛上民众领袖保利的副官,他时刻在为自由而战。想到刚刚取得的伟大胜利,他激动的高呼:从此,我们的孩子再也不会沦为法国的奴隶了!

2.雄狮出世

随着冰雪的融化,又一个春天到来了。可是,美丽而充满生机的春天,并没能给岛上的居民带来美好的祝福和希望。因为,可恶的侵略者又一次派来了人数众多的军队来增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开始登陆,科西嘉的人民不得不重新拿起捍卫自由的武器,和敌人再一次进行着殊死搏斗。在这场战争中,年轻的莱蒂齐娅也追随在丈夫的左右,而此时,她的肚子里正怀着孩子——这是在去年秋天的那个迎来胜利的风雨之夜中怀上的。

“在这场战斗中,我常常会离开自己藏身的山头,偷偷地到外面去打探敌人的一些消息,有时我会一直走到战场的边缘。呼啸的子弹就从我的耳边飞过,但我相信圣母会保佑我的。”后来莱蒂齐娅这样回忆道。

到了五月的时候,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科西嘉人难以继续正面与入侵者作战,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科西嘉人不得翻越高山,穿过茂密的森林,向着海边撤退。此时的莱蒂齐娅怀有身孕,而怀中还抱着一个刚满周岁的大儿子,在撤退的过程中,她靠着坚定的意志,跟着岛上的居民开始了这段艰难的行程。六月,科西嘉人终于没有了还手之力,再次战败的保利,不得不带着一些忠诚的部下,逃往了意大利。七月,保利的副官,那位年轻的军官也就是莱蒂齐娅的丈夫,不得不和其他的战士一起,向强大的入侵者俯首称臣。科西嘉岛人民的自由和自尊再次受到了无情的打击。唯一让这对年轻夫妻值得欣慰和高兴的是,在八月份,莱蒂齐娅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儿子,正是这个在战败之后出生的婴儿,长大后为科西嘉岛的人民洗刷了失去自由的耻辱。莱蒂齐娅给孩子起名叫:拿破里奥尼。

P1-3

序言

拿破仑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而且也是欧洲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创造了法国历史,而且也创造了所有欧洲各国的历史。

拿破仑和恺撒、腓特烈大帝一样,都是通过在战场的胜利来称霸天下的,可以说他的名字和他所赢得的无数战争的胜利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对于拿破仑,你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从法国王室的角度看,他是个野心家、是个叛徒;从法国平民角度看,他是个英雄、是个解放者;从文化角度看,它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融合和进步;从周边国家的角度看,他是个解放者或者是个侵略者;从历史角度看,他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所以本书不仅对拿破仑战场上的胜利进行了翔实的描写,还对拿破仑的内心历程和历史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对于拿破仑的形象描写,本书本着重内轻外的宗旨,力图从把握他内心的种种变化来刻画他的人物性格,因为他的个性、他的思想、他的转变是促使他的崛起的自然因素,而正是由于他的人物性格最终导致他身陷圣赫勒拿岛的结局。不断地探寻拿破仑的内心世界,从他内心的情感出发,来验证他的决断与顾虑、行为与痛苦、幻想与计算——这条情感的长链既是本书描述的手段,也是描述的目的。

当然,拿破仑在世界近代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从十岁进入布里埃纳军校到发动政变,再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最后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其整个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如何准确地来评价他呢?正如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的那样:“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地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所以,为了避免陷入拿破仑的功过的漩涡当中,作者引用了更多拿破仑的自述,不嫌其烦地让拿破仑自己来说话,来告诉读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一个人自己的陈述往往是最好的,即使当他说错或说谎时,也是在向了解真相的后人袒露自己。

读过本书,或许你会感叹:如果一个人凭借着自信与勇气、激情与想象、勤奋与意志,究竟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拿破仑最终给了你这个问题的答案。

虽然,拿破仑高潮迭出、波澜壮阔的一生,最终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极不情愿接受而又余味无穷的悲剧结局。但是,这恰恰是他用生命在告诉我们:世界本身就不完美,也许这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凡人无法破解的完美。而他自己那充满戏剧化的一生经历也许就属于这种完美。

本书作者是埃米尔-路德维希,他以撰写通俗传记而享誉全球,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拿破仑传》正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将竭尽所能将拿破仑一生经历的各个阶段的军事、政治、外交、情感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示在读者面前,而且这一展示将是迄今最为详尽、生动的。但对于怎样评价拿破仑本人,相信读者的心中自有尺度。

后记

描写一个人的生平或一个时代的历史,是两件在意图和技巧方面都不相同的事。有人曾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结果枉费心机。曾鲁塔克放弃了后者,卡莱尔①放弃了前者,两位大师因此幸运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普鲁塔克的榜样尚未发现效仿者——自他以后,还没有人把依据严格的史实为伟人立传成为自己坚定的任务。

这一工作并不属于历史学家的研究范围,因为探寻真相需要的才能不同于描写。有的作家采用了自由的表达。将历史人物戏剧化,有的陷入了“历史小说”这一误区。正如歌德和拿破仑所说,这样做只会把一切都搅乱。

当一个人的人生里程碑不是由著作,而是由行为构成时,为他写传最为困难。凯撒、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都是靠战场的胜利称霸天下的,但恰恰是这些战役对后世显得越来越陌生:法萨卢斯战役②、罗斯巴赫战役③、奥斯特斯特里茨战役,如今只对军事院校还有些历史意义。如果这三人只是军事统帅,他们对后世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吸引力,便不会超过克拉苏④、赛德利茨①和马塞纳。是政治天才使他们卓尔不凡。因为当政治家处于事业的顶峰时,他们承载着人类的命运。天才和性格的交汇处,便是探究伟人心灵的传记作家关注的焦点。

本书试图描写拿破仑的内心历程。由于他政治生涯的每一步都体现出他的个性,因此,他作为国家缔造者和立法者的思想,他在革命与正统间的态度,以及他对社会、对欧洲问题的看法,便成了描述的重要对旬。我们觉得,拿破仑历次战役的经过,欧洲各国当时的局势,它们之间如气候般无常的联合和敌对,都是无足轻重。

那些信件和可信的谈话录中记录的他与兄弟和妻子的冲突,他每一个感到忧郁或自豪的时刻,他的怒不可遏和面如死灰,他对朋友或敌人的手腕和善行,他对将军和役人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似乎此马伦哥战役的作战计划、《吕内维尔和约》或封锁欧洲大陆的细节重要得多。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关于拿破仑的知识,在本书中被压缩至最低程度;而学校里没有讲到的内容,在本书中则作了详细地描写。法国传记作家热衷于拿破仑的秘史,本书则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更多着力于再现拿破仑在公、私两方面的完整形象,再现他作为人的一面。同一天内的国家大事和儿女情长,往往在同一页里加以叙述,因为它们来源相同且相互影响;何况,内心的纷乱对重大计划的影响,往往超过任何谋略。

拿破仑的形象,与和他打交道的国家(不管这个国家是敌是友)并无多少关系。在本书中,这一形象既未被视为奇迹,也未被肢解成概念。在他生平的素描中,作者力图把握他内心的种种状态,因为这些状态自然而然地促成他的崛起。并最终导致他身陷圣赫勒拿岛的结局。不断地探索拿破仑的内心世界,从他内心的情感出发解释他的决断与顾虑、行为与痛苦、幻想与计算——这条情感的长链既是描述的手段,也是描述的目的。

为此,对其他人,甚至各位将军的描写都退居幕后。限于一册书的篇幅,作者不得不放弃那些无法揭示传主内心世界的内容。

要想描绘如此丰富的人生,必须跟上它的节奏。在此过程中,作者必须依赖传主的自述,不嫌其烦地让他自己来说话。因为一个人自己的陈述往往是最好的;即便当他出错或说谎时,也是在向了解真相的后人坦露自己。然而,作者必须忘记自己是了解结局的。只有置身于当时的情景来描写当时的感受,而不是根据结局感叹命运,方能使作品具有紧张的悬念。

作者便是这样设身处地地体会拿破仑心中的感受的。在本书的结尾,读者才看到一次超然物外的冷静分析——只有在引擎停下来后,我们才能去研究它。

这样的描写由于生动形象,容易使人误以为作品是虚构的。为了避免这一点,传记作者必须始终忠于史实。谁若相信事件的内在逻辑性而排斥偶然性,就不会篡改任何细节。不会歪曲某个日期或某份文件——虽然,出于修辞上的原因,本书作者常对日期或文件略而不提。

除了内心独白,本书没有一个句子是虚构的。作者希望这本传记得到歌德对布里昂的《回忆录》那样的评价:“记者、史学家和诗人带给拿破仑的种种光环和幻像,在此书揭示的可怕事实前统统消失了。但英雄并未因此而变得渺小,反而显得更高大了。我们从中看到,真实的事物拥有多么强人的优势,如果你敢于把它说出来的话。”这首由命运创作的史诗,耽于幻想的人无从领会,只有热爱真实的人才能一窥究竟。

拿破仑用其一生写就的悲剧可谓千年不遇,理应再现给读者。一个人凭借自信与勇气、激情与想象、勤奋与意志,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拿破仑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今天,在这个革命的时代,机会又展现在能人志士的面前。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更大的教训了。在所有西方人中,拿破仑带给世界的震荡最为强烈,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埃米尔·路德维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