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著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收入“凡尔纳三部曲”的开山之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扛鼎之作《八十天环游地球》。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格里那凡爵士慷慨仗义,自发组织救援队,远途跋涉,搜寻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的故事,救援队历经地震、洪水、风暴、凶狠土人的险阻和海盗阴谋的考验,最终成功救助格兰特船长。故事彰显了格里那凡爵士一行的热诚、毅力和勇气,讴歌了可贵的苏格兰民族精神。《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了和朋友打赌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的英国绅士福克先生在旅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和世界各地的风光民俗,最终,福克先生以过人的缜密和果敢赢得了两万英镑的赌注。故事引人入胜,描绘别具风情。
儒勒·凡尔纳著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介绍:神奇的海底世界、惊险的地心游历、诡异的神秘岛……
多大的世界,就有多少奇妙莫测的自然万象。
然而,世界上堪称奇迹的却远不止这些,勇敢、探索、执著、忠诚、正义、博爱……
所有这些人类精神力量的碰撞,创造出的正是比这些自然万象更为奇迹的奇迹。
二 侠义夫人
玛苛姆府在吕西村附近,俯瞰吕西村美丽的小山谷。在所有贵族中,只有格里那凡认为,信义对贵族和平民的约束力是一样的,并对佃户始终以信义相待。因此,格里那凡的佃户个个都乐于长做他的居民,就和现在在“邓肯号”上一色的苏格兰人一样,全心全意忠于格里那凡。
格里那凡爵士32岁,身材高大,面容严峻,眼光却无限温和。他极端豪迈、敢作敢为、行侠仗义,有古代骑士的遗风。最突出的是他有一片仁慈的心肠,甚至比圣·玛丁还要仁慈。他恨不得把他穿的大衣整个都送给贫民。
海伦夫人不是贵族出身,她是纯粹的苏格兰人。这一点,在格里那凡爵士看来,抵得上任何一个贵族门第。格里那凡爵士不是胸襟狭窄、智慧平庸、思想落后的人,他尽管打开他那一郡的大门,迎接一切进步的事物,可是内心中却总是苏格兰第一。海伦夫人23岁,是个金发美人,她对丈夫的爱超过她对丈夫的感激。至于她的佃户和仆役,他们都称她为“我们仁慈的吕西夫人”。
玛苛姆府四周环绕着一片瑰伟壮丽的大自然,湖边幽径布满了枫树和栗树的浓荫;湖岸上还有人唱着古代的战歌;荒凉山峡里有许多古建筑的遗迹。格里那凡爵士和海伦夫人经常在这美景中散步、观察、体会、欣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胜境。
当然,格里那凡并没忘记妻子是一个大旅行家的女儿!他知道,海伦夫人心里一定还保留着她父亲的那些愿望。当他把“邓肯号”的支配权交给海伦夫人时,她果然高兴极了,开始幻想着到风光明媚的希腊去度蜜月,看明月在仙境般的东方海岸上升。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吗?
然而,此时格里那凡已经到伦敦去了。对这次短暂的分离,海伦夫人悬望的成分居多,郁闷的成分较少。到第三天,海伦夫人已经陆续收到了丈夫的几封信。信中,格里那凡爵士流露出对海军部的不满。
这一天,总管家哈尔带着一个少女和一个男孩来见海伦夫人。
“你们找我吗?”海伦夫人先开了腔,“我是格里那凡爵士的太太。”
“就是为了‘不列颠尼亚号’沉没的事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的那位先生吗?”少女问道。
“正是,正是!”海伦夫人赶忙问,“你们是什么人?”
“我是玛丽·格兰特小姐,夫人。这是我弟弟,罗伯尔·格兰特。”
“啊!格兰特小姐呀!格兰特小姐!”海伦夫人叫起来,一面把少女牵到身边,拉住她的双手,同时又吻着罗伯尔的小脸。
一阵悲喜交集过后,格兰特小姐不由自主地向海伦夫人提出了很多问题。海伦夫人对她讲述了格里那凡怎样捞获文件,又怎样根据文件知道了只有格兰特船长和两个水手逃脱了性命,并用三个国家的文字写了三个同样内容的文件丢到海里,向全世界的人求援。在这一席谈话中,海伦夫人没有提到格里那凡在来信中对海军部审计委员们的态度所表示出的焦虑,她认为这对他们非但没有益处,还只能减少他们所抱的希望。海伦夫人回答了格兰特小姐的问题之后,反过来对格兰特小姐的情况问长问短。
格兰特小姐与罗伯尔是格兰特船长仅有的两个孩子,格兰特是他们的姓。船长自己的名字叫哈利,哈利·格兰特的妻子在罗伯尔出生时去世了,当他做远程航行时,就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一位年老慈祥的堂姐。格兰特船长是个精明能干的海员,他既懂航海,又善于经商,一身兼备着普通商船船长所难及的双重才干。
格兰特船长有一个伟大的计划,他希望在澳大利亚一带找一片陆地,让苏格兰人能实现大规模移民。他的这种想法很容易使人误解,以为他想帮助苏格兰人争取脱离大英帝国而自立门户。自然,政府非但不支持,还横加干涉,制造种种障碍。不过,格兰特船长没有灰心,自己出资组建了一个精干的船队,出发到太平洋各大岛屿探险。1862年6月之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关于他们的任何消息。
也就在这时,哈利的堂姐又过世了。自此,两个孩子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玛丽·格兰特才十岁,可她勇敢地肩负起带养幼小弟弟的重任,安贫吃苦。她一直以为父亲已死无疑了,而当偶然翻到报纸上的启事时,她又决定从绝望中跑出来寻求希望的线索,于是当即和罗伯尔动身赶到了玛苛姆府。P8-11